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九 (1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 (11)

1. 通治

紫蘇子湯

治腳弱,上氣,陰陽交錯,清濁不分,上重下虛,中滿喘急,嘔吐,自汗,無復紀律。

白話文:

治療腳部虛弱,氣上逆,陰陽交錯,導致清濁不分,上半身沉重而下半身虛弱,中部滿脹而呼吸急促,伴有嘔吐、自汗,失去正常生理規律。

蘇子(炒),半夏(洗),前胡,厚朴(去皮,薑汁製),甘草(炙),當歸(各二兩),桂心(不見火),桔梗(各三錢)

白話文:

蘇子:炒熟

半夏:洗淨

前胡:直接使用

厚朴:去皮,用薑汁製過

甘草:炙烤過

當歸:二兩

桂心:不經過火烤

桔梗:三錢

上銼散。每服薑七片,棗二枚煎,食後服。虛甚者,加炮附子一兩,黃耆二兩。

白話文:

上銼散:

每服用藥時,取生薑七片、大棗二枚,煎煮。於飯後服用。

虛弱非常者,可加入炮製過的附子一兩、黃耆二兩。

茱萸丸

治腳氣入腹,脹腹不仁,喘悶欲死。

吳茱萸(冼),木瓜(去穰,切,作乾片)

上等分。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或米湯任下。或以木瓜蒸爛,研膏為丸,尤妙!

蠍烏散

治經年腰腳虛弱,筋骨疼痛,難於屈伸。

白話文:

茱萸丸

用於治療腳氣病進入腹腔,導致腹部脹滿、不適,喘息困難,危及生命。

藥材:

  • 吳茱萸(洗淨)
  • 木瓜(去除核和皮,切片,烘乾製成乾片)

製法:

以上藥材等分研磨成細粉,加酒糊成丸,丸子大小如梧桐子。

用法:

每次服用 50-100 丸,用酒或米湯送服。或者把木瓜蒸熟,搗成糊狀製成丸狀服用,效果更佳。

蠍烏散

用於治療多年來的腰腳虛弱,筋骨疼痛,難以彎曲伸展。

全蠍(半兩),天麻(三錢),蒼朮(一兩,去粗皮,炒令黃色),草烏(二錢,生用)黑附子(二錢,炮,去皮臍稱)

白話文:

  • 全蠍(半兩):5克蠍子,乾燥後研磨成粉。

  • 天麻(三錢):1.5克天麻,洗淨切片烘乾。

  • 蒼朮(一兩,去粗皮,炒令黃色):10克蒼朮,去除外皮,炒至黃色。

  • 草烏(二錢,生用):1克草烏,新鮮使用。

  • 黑附子(二錢,炮,去皮臍稱):1克黑附子,炮製去皮臍稱。

上為末。每服一大錢匕,用黑豆炒熱,淋酒調熱服。藥氣所致,麻痹少時,其病隨安。如骨髓中痛,用胡桃去皮研爛,入酒調服。凡中風亦可服。此疾經年,累取不效,服之如神,非尋常腳氣藥比。

白話文:

將藥物搗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大錢匕,用黑豆炒熱後,淋上酒調服。藥效散發到全身後,麻木感漸漸減輕,疾病也隨之安穩。如果是骨髓中的疼痛,可以用胡桃去皮磨成細末,用酒調服。凡是中風的人也可以服用。這種疾病經歷多年,累積的藥物都無效,服用此藥後卻像神醫般有效,不是尋常的腳氣藥可以比擬的。

應痛丸

治寒暑風損、手腳疼痛。(方見正骨科止痛類。)

二仙散

白話文:

應痛丸

治療因風寒暑熱損傷,導致手腳疼痛。(具體方劑請參照正骨科止痛類。)

二仙散

治腳下注者,因久坐久立陰濕之地,當風醉脫靴鞋,皆成腳氣。若暑月久立,濕熱鬱蒸,榮滯不和發熱。冬月寒氣冷麻,或發疼痛,悶亂,晴陰皆發。富貴之家,亦有此疾。

白話文:

治療腳下水腫的疾病,是因長期坐在或站立在潮濕陰涼的地方,或在當風醉酒後脫掉靴子和鞋子,皆會導致腳氣。如果在夏天長時間站立,暑熱鬱積蒸發,血液循環不暢和發熱。在冬天,寒氣冷麻,或者會引發疼痛、悶亂,無論晴天陰天都會發作。富貴之家也有這種疾病。

蓬朮(一兩半,煨),延胡索(一兩),蛤粉(三兩),陳皮(一兩)

白話文:

蓬朮(半公斤,烘烤),延胡索(四百公克),蛤粉(一公斤二),陳皮(四百公克)

上為末,每服二錢,炒黑豆五十粒,以湯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五分,去滓,調服,用之經驗。

卷柏散

治遠年腳氣難治,此方特效。體虛人減半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搭配 50 粒炒黑豆,加入一碗湯和三片生薑,煎至液體減少至五分之一,濾去渣滓,服用。這是一個有經驗的用法。

治療多年腳氣難以痊癒,此方藥效顯著。體質虛弱者減半服用。

卷柏(隨用,先以鹽水煮半日,次用冷水煮半日,焙乾。東向者佳),黑牽牛頭(末),甘遂,檳榔

白話文:

  • 卷柏(當需要用時,先用鹽水煮半日,再用冷水煮半日,焙乾。朝東生長位置的比較好。)

  • 黑牽牛頭(搗成粉末)

  • 甘遂

  • 檳榔

上各為末,不得相雜,每服每件各一錢,惟檳榔末二錢。五更初,濃煎蔥白湯下,至辰巳時取下惡物如魚凍。隨吃淡粥,病安更宜服後藥。

大腹皮散

治諸證腳氣腫病,小便不利。

白話文:

將以上各味藥材研磨成粉末,不得混合在一起,每次服用的每種藥材各一錢,只有檳榔粉末使用二錢。在清晨五更時分,先用蔥白煎煮出濃湯,然後將藥粉加入湯中服用,服用後一直到上午九、十點左右,就會排出像魚凍一樣的排泄物。之後可以食用清淡的粥品,若病情穩定,可繼續服用後續的藥方。

治療各種腳氣浮腫,小便不順暢。

大腹皮(三兩),干宣木瓜(去穰,二兩半),紫蘇子(微炒),檳榔,荊芥穗,烏藥,橘紅,蘇葉(各一兩),蘿蔔子(炒,半兩),沉香(不見火三錢),桑白皮(炙),枳殼(去穰,麩炒。各一兩半)

上銼散。每服三錢,薑五片煎,不以時溫服。

秘方換腿丸

白話文:

  1. 大腹皮(三兩):又名木通,是木通科植物木通的乾燥根莖。

  2. 乾宣木瓜(去穰,二兩半):木瓜科植物番木瓜的成熟果實,去除種子和絨毛,曬乾。

  3. 紫蘇子(微炒):脣形科植物紫蘇的成熟果實,微炒後使用。

  4. 檳榔:棕櫚科植物檳榔的種子,切片曬乾。

  5. 荊芥穗:脣形科植物荊芥的成熟穗狀花序,曬乾。

  6. 烏藥:樟科植物烏藥的乾燥根莖,切片曬乾。

  7. 橘紅:芸香科植物橘子的乾燥外果皮,曬乾。

  8. 蘇葉:脣形科植物蘇的乾燥葉片,曬乾。

  9. 蘿蔔子(炒,半兩):十字花科植物蘿蔔的成熟種子,炒熟後使用。

  10. 沉香(不見火三錢):瑞香科植物沉香的乾燥樹脂,未經火熏製。

  11. 桑白皮(炙):桑科植物桑樹的乾燥樹皮,炙熱後使用。

  12. 枳殼(去穰,麩炒。各一兩半):芸香科植物枳殼的乾燥果皮,去除種子,用麩皮炒熟後使用。

祕方換腿丸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重。加入五片生薑,煎煮後趁溫熱服用,不受時間限制。

治腎經虛弱,下注腰膝,或當風取涼,冷氣所乘,沉重少力,移步遲緩,筋脈攣痛,不能屈伸,腳心隱痛,有妨履地。大治乾溼腳氣,赤腫痛楚,發作無時,呻吟難忍,氣滿喘促,舉動艱難,面色黧黑,傳送秘澀,並皆治之。

白話文:

用於治療腎經虛弱,病邪侵襲腰膝,或者在風寒中取涼,受寒氣侵襲,導致沉重乏力,行走緩慢,筋脈痙攣疼痛,不能彎曲伸展,腳心隱隱作痛,影響行走。此外,還可以治療乾濕腳氣,症狀為局部腫脹、疼痛、發作時間不定,呻吟不止,呼吸困難,舉動困難,臉色發黑,排泄不通暢等。

薏苡仁,石楠葉(各一兩),乾木瓜(四兩),肉桂,天麻(去苗),當歸(去蘆),附子(炮,去皮臍),羌活(各一兩),檳榔(半兩),防風(去叉),天南星(湯洗,薑汁炒),石斛(去根),萆薢(炙),川牛膝(酒浸,焙),黃耆,續斷(各一兩),蒼朮(米泔浸,焙,一兩半)

白話文:

  • 薏苡仁、石楠葉(各 1 兩)

  • 乾木瓜(4 兩)

  • 肉桂、天麻(去苗)、當歸(去蘆)、附子(炮,去皮臍)、羌活(各 1 兩)

  • 檳榔(半兩)

  • 防風(去叉)、天南星(湯洗,薑汁炒)、石斛(去根)、萆薢(炙)、川牛膝(酒浸,焙)、黃耆、續斷(各 1 兩)

  • 蒼朮(米泔浸,焙,1.5 兩)

上為末,麵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空心,溫酒或木瓜湯吞下,日二三服。常服,舒筋輕足,永無腳氣之患。昔人有此疾,服之一月,腳力頓愈,委有換腿之功。

石楠丸

白話文:

將藥粉研磨成細末,做成麵糊丸,丸子的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空腹時用溫酒或木瓜湯吞服,每天服用二到三次。長期服用可以舒筋活血,減緩足部疲勞,永遠不會患腳氣病。從前有一個人患有腳氣病,服用此方一個月後,腳力迅速恢復,就像換了一雙新腿一樣。

石楠丸

【組成】

  • 石楠葉三兩
  • 青黛一兩
  • 硃砂三錢
  • 硝石半兩
  • 木鱉子五錢
  • 左金丸一兩
  • 麝香少許

【製法】

將以上藥物研為細末,加蜂蜜調和成丸,如綠豆大。

【功效】

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散結止痛。

【主治】

  • 咽喉腫痛,扁桃腺發炎
  • 淋巴結腫大
  • 乳腺增生
  • 瘰癧

治風毒,腳弱少力,腳重疼痹,腳腫生瘡,腳下隱痛,不能踏地,腳膝筋攣,不能屈伸,項背腰脊拘急不快。風毒上攻,頭面浮腫,或生細瘡,出黃赤汗。或手臂少力。或口舌生瘡,牙斷宣爛,齒搖發落。耳中蟬聲,頭眩氣促,心腹脹悶,小便時澀,大便或難。

白話文:

  1. 治療風毒造成的腳部無力、沉重、疼痛、麻痺、腫脹、生瘡、隱痛、不能走路,以及腳膝筋攣縮,無法彎曲伸直。

  2. 治療風毒上攻引起的頭面浮腫,可能會出現細小的瘡,並排出黃色或紅色的汗水。

  3. 治療風毒造成的雙手或手臂無力。

  4. 治療風毒引發的口舌生瘡,牙齒斷裂、腐爛,甚至脫落。

  5. 治療耳中蟬鳴、頭暈、氣促、心腹脹悶、小便不順暢、大便困難等症狀。

赤芍藥(二兩),五加皮(三兩),萆薢(四兩),當歸(去蘆),麻黃(去根節),陳皮,赤小豆(各二兩),獨活(去蘆,四兩),薏苡仁,杏仁(去皮尖及雙仁者,麩炒赤),牽牛子(炒),石楠葉(各二兩),木瓜(四兩),大腹皮,川芎,杜仲(銼炒。各二兩),牛膝(去苗,三兩)

白話文:

赤芍二兩,五加皮三兩,萆薢四兩,當歸去蘆二兩,麻黃去根節二兩,陳皮二兩,赤小豆二兩,獨活去蘆四兩,薏苡仁二兩,杏仁去皮尖及雙仁者,麩炒赤二兩,牽牛子炒二兩,石楠葉二兩,木瓜四兩,大腹皮二兩,川芎二兩,杜仲銼炒二兩,牛膝去苗三兩。

上為末,以酒浸蒸餅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二十丸,木瓜湯下,早起、日中、臨臥各一服。偏風腫滿,服之亦效!

檳榔湯

治腳氣,順氣防壅。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酒浸泡做成像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 10 到 20 顆藥丸,以木瓜湯送服。早上、中午和晚上各服用一次。即使是半身風腫脹,服用此藥也會有效果。

檳榔湯

治療腳氣,順氣,預防阻塞。

檳榔,香附子(去毛),陳皮(去白),紫蘇葉,木瓜,五加皮,粉草(各一兩)

白話文:

檳榔、香附果(去除毛)、陳皮(去除白色部分)、紫蘇葉、木瓜、五加皮、粉草(各一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生薑五片,煎八分,溫服。婦人腳氣,多由血虛,加當歸半兩。室女腳氣,多因血實,加赤芍藥一兩半。大便秘結,虛弱者加枳實,盛者加大黃。一方,治腳氣衝心,大便秘,宜服三和散加土烏藥,春夏常服妙!

白話文:

「上銼散」是中醫的一種藥方,每服用量是四錢,搭配生薑五片煮成八分滿,加熱到溫熱飲用即可。這種藥方適合治療婦女的腳氣,主要原因血虛,如果在藥方中增加當歸半兩藥量,效果會更好。

室女腳氣多是血實造成的,因此在藥方中增加赤芍藥一兩半藥量,效果會更好。如果患者大便祕結,體質虛寒則加枳實,體質健壯則加大黃藥量。

另外,還有一種藥方叫做「三和散加土烏藥」,也是治療腳氣的良方,尤其適合腳氣已衝心,導致大便祕結的情況。可以經常服用,尤其是在春夏季節,長期服用效果很好。

木瓜茱萸湯

治腳氣入腹,困悶欲死,腹脹喘急。

木瓜干(大片者),檳榔(各二兩),吳茱萸(揀淨,一兩,湯洗七次,炒)

白話文:

木瓜茱萸湯

用於治療腳氣病入腹,導致極度痛苦、瀕臨死亡,腹脹氣急。

  • 木瓜乾(大片)
  • 檳榔(各兩兩)
  • 吳茱萸(挑選乾淨,一兩,用湯洗七次後炒)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服。食用前用木瓜大者二枚,吳茱萸五兩湯洗七次,二味並用,水四碗,煎至一碗,分作二服,如人行十里久,再進一服,或汗、或吐、或瀉即,不拘時服。

白話文:

上銼散:

每次服用四錢,以一杯半的水煮沸並服用。在服用前,用兩個大木瓜,和五兩的吳茱萸,用湯清洗七次,兩種藥材一起使用,加四碗水,煮成一碗,分成兩次服用,像是一個人走了十里的路,接著再服用一次,可能會出汗、嘔吐或腹瀉,則立即服用,不受時間限制。

三藥氣

治腳氣入腹衝心,大便不通。

吳茱萸(去枝梗,湯泡),宣木瓜(去穰),川大黃(各等分。大黃或隨其病加減。)

白話文:

三藥氣

治療腳氣病入腹而衝擊心臟,導致大便不通。

藥方:

  • 吳茱萸(去除枝梗,用熱水浸泡)
  • 宣木瓜(去除種子)
  • 川大黃(各等份。大黃的用量可根據病情增減。)

上為末,米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粳米、枳殼湯下。未應,加丸數再服,以通為度。

杉木節湯

白話文:

將上列藥方研成末,再用米糊做成如綠豆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粳米和枳殼湯送服。如果沒有效果,可適當增加藥丸數量後繼續服用,以藥效通暢為止。

杉木節湯

組成:

  • 杉木節
  • 紅花
  • 桃仁

製法:

將杉木節搗碎,與紅花、桃仁共研為末。

服用方法:

每服一錢,煎服,一日二次。

功效: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主治:

  • 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治腳氣入腹衝心,或心血有塊,毒勝痰逆,痞滿喘急,汗流,搐搦昏悶,上視咬齒,甚至垂絕不知人,宜此藥以救急

白話文:

如果腳氣病侵入腹部,衝擊心臟,或心臟中有血塊,毒性勝過痰液倒流,造成腹部痞滿,呼吸急促,汗流不止,抽搐昏迷,眼睛向上翻,咬緊牙關,甚至垂危不知人事,這時應該使用此藥來急救。

杉木節(一大升),橘葉(一升無葉用皮),大腹子(七個,連皮銼碎)

白話文:

杉木節(一升)

橘葉(一升,沒有葉子的,用皮即可)

大腹子(七個,帶皮搗碎)

上以童子小便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二服。若一服得快利,停後服。

木瓜牛膝丸

白話文:

童子小便三升,煎取一升半,分為兩次服用。如果服一次就很快利便,等緩解後再服餘下的。

治寒濕腳氣,冷濕下注,腳弱無力。及腎經虛弱,腰膝沉重,腿腳腫急,筋脈拘攣,或時疼痛,步履艱難,二便不利,日見倦乏。

白話文:

治療寒濕腳氣,是指體內寒濕之氣過多,沉積在下肢,導致腳部虛弱無力。同時,如果腎經虛弱,腰膝沉重,腿腳腫脹急迫,筋脈拘攣,或有時疼痛,行走困難,排尿排便不利,日漸感到疲倦乏力。

木瓜,肉蓯蓉(酒浸,炙),石楠滕,當歸(去尾),烏藥,熟地黃,杏仁(去皮尖),川牛膝(去苗),黑牽牛(炒),陳皮(去白),績斷(去蘆),赤芍藥(各等分)

白話文:

木瓜、肉蓯蓉(用酒浸泡後烤乾)、石楠藤、當歸(去掉根部)、烏藥、熟地黃、杏仁(去掉皮和尖端)、川牛膝(去掉幼苗)、黑牽牛(炒過)、陳皮(去掉白色部分)、續斷(去掉蘆葦)、赤芍藥(各等分)

上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木瓜煎湯吞下,鹽湯亦可。未效,用羌活、木瓜浸酒,或加川牛膝,溫暖一盞許吞下。

木通散

治腳氣,服熱藥太過,小便不通,淋閉,臍下脹。

白話文:

研磨成粉末,加入酒糊丸,做成梧桐子那麼大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服用,用木瓜煎煮的湯送服,也可以用鹽湯送服。若藥效不佳,可以使用羌活、木瓜浸泡在酒裡,或加入川牛膝,溫熱一杯後服用。

治腳氣,服熱藥太過,小便不通,淋閉,臍下脹。

**治法:**服用木通散。

當歸,梔子仁(炒),赤芍藥,赤茯苓,甘草(各一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溫服。

蒼朮散

白話文:

當歸、梔子仁(炒過的)、赤芍藥、赤茯苓、甘草(各一兩)

蒼朮散

每服三錢,以一碗水煎煮,溫熱服用。

治一切風寒濕熱,令足膝痛,或赤腫,腳骨間作熱痛,雖一點,能令步履艱苦。及腰膝臀髀大骨疼痛,令人痿躄。一切腳氣,百用百效。

白話文:

治療一切風寒濕熱引起的足膝疼痛,或紅腫,腳骨之間發熱疼痛,即使只有一點,也能使走路困難。以及腰膝臀髀大骨疼痛,使人痿弱不能行走。治療一切腳氣,屢試不爽,百用百靈。

蒼朮(米泔浸一日夜,鹽炒),黃柏(去粗皮,酒浸一日夜,炙焦。各四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日進三四服。

透骨丹

專治腳氣。

白話文:

蒼朮(用米酒浸泡一日一夜,再用鹽炒)四兩、黃柏(去除粗皮,用酒浸泡一日一夜,再烤焦)四兩。

以上兩味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杯水,煮至剩七分之一左右,溫熱服用,每天服用三到四次。

透骨丹

專門治療腳氣。

木香(兩半),川烏(煨),羌活(各一兩),白茯苓(二兩),沉香,檳榔,木瓜,川芎,乳香(別研。各一兩)

白話文:

  • 木香(兩半):10克木香

  • 川烏(煨):30克煨過的川烏

  • 羌活(各一兩):30克羌活

  • 白茯苓(二兩):60克白茯苓

  • 沉香:30克沉香

  • 檳榔:30克檳榔

  • 木瓜:30克木瓜

  • 川芎:30克川芎

  • 乳香(別研):30克研末乳香

上為末,麵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六十丸,薑湯下。

烏藥酒

治腳氣發動,鄉村無處問藥,特效。

白話文:

(烏藥酒)

治療腳氣發作,鄉村沒有地方求醫,有特效。

(用法) 用麵粉做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 60 丸,用薑湯送服。

土烏藥用干粗布巾揩淨,以瓦片刮下屑,收入瓷器內,以好酒一升,浸一宿,次日空心,去藥屑,止將瓷器內所浸藥酒,熱湯上坐溫,入生麝香少許尤妙,一服即安。無麝則多服,服後溏泄,病去。

三和散

白話文:

用粗布擦拭烏藥,然後用瓦片刮下屑,放入瓷器內,加入一升好酒,浸泡一宿。次日空腹,取出藥屑,留下瓷器內浸泡的藥酒,用熱湯加熱,加入少許生麝香效果更好,一服即可使病安。沒有麝香就多服幾次,服藥後會有腹瀉情況,這是病去的好現象。

三和散

組成:

  • 麻黃 根白皮 一兩
  • 甘草 根二錢
  • 杏仁 去皮尖三十個

製法:

  • 將麻黃根白皮洗淨,陰乾後切片。
  • 將甘草根洗淨,切片。
  • 將杏仁去皮尖。

用法:

  • 上三味研為細末,水煎服,每日一劑。

主治:

  • 傷寒表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脈浮緊。

功效:

  • 發表散寒,宣肺止咳。

注意事項:

  • 有陰虛、血虛者慎用。
  • 孕婦忌用。

腳氣稍愈常服。弱人更宜朮附湯。壯盛人宜再服敗毒散。(方見諸氣中氣傷寒陽證類。)

淋洗方

治腳氣,用此藥熏蒸淋洗。

白話文:

腳氣病剛好的患者,通常可以持續服用。體質虛弱的人,更適合服用朮附湯。體質強壯的人,則適合再服用敗毒散。(詳細的方劑請參閱「諸氣中氣傷寒陽證類」)。

淋洗方

用於治療腳氣,用此藥燻蒸、淋洗。

矮樟葉,石楠葉,西江杉片,霍香,大蓼,獨活,白芷,紫蘇,紫荊皮,藁本,羌活(各等分)

白話文:

矮樟葉、石楠葉、西江杉片、霍香、大蓼、獨活、白芷、紫蘇、紫荊皮、藁本、羌活(各等份)

上銼碎,加大椒五六十粒、蔥一握、用水二斗,煎七分,置盆內,令病者以足加其上,用厚衣覆,熏蒸痛處,候溫熱可下手時,令他人淋洗。

腳氣蒸法: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磨碎,再加入大約50到60粒的胡椒,還有一把蔥,加入二斗的水,一起煮到只剩七分,然後把這些藥水倒進盆子裡,讓病患將腳浸泡在藥水中,並用厚衣服蓋住,讓藥水的蒸汽燻蒸疼痛的部位,等到藥水溫熱到可以下手的溫度後,讓其他人幫病患淋洗。

先以夏元通氣散,一方用黃耆丸倍加甘草,酒糊丸,用淡酒吞下。如人行五里,又進一服,連進三服。卻用甘遂細末半兩,用好醋調,仍以炭三四斤生火於地上,烹至十分通紅,卻去火。以脫底桶子一枚或二件,圍住患人足,沃其醋在地上,急用被絮裹蓋其足,得腳上有汗為妙。甚者經再取,可去其病根。

白話文:

首先服用夏元通氣散,一方使用黃耆丸加倍的甘草,酒糊丸,用淡酒吞服。人行走五里後,再服用一劑,連續服用三劑。然後使用甘遂末半兩,用優質醋調製,然後在地面上生一爐炭火約三四斤,燒至十分通紅,然後熄滅炭火。使用一個或兩個脫底桶子,圍繞患者的腳,將醋倒在地上,立即用被子緊緊包住雙腳,最好是讓腳上出汗。情況嚴重的,可以重複這個過程,可以去除病根。

一方,以復元通氣散並甘草,先以酒服之。卻取豬腰子一隻,分為兩邊,用甘遂末二錢,傾在腰子上,用托兩腳心,以片帛扎定。仍濃煎甘草湯更服之。又方,主腳氣流注四肢,結成腫核不散,赤熱焮痛,及療一切腫毒,以甘遂細末,醋調敷腫處,濃煎甘草湯一味服之,其腫即散。一服未安,再用。

白話文:

一方,用復元通氣散加上甘草,先用酒服用。然後取豬腰子一隻,分成兩半,用甘遂末二錢,倒在腰子上,用託兩腳心,用一片布紮定。仍濃煎甘草湯再服用。另一方,主治腳氣流注四肢,結成腫核不散,赤熱灼痛,以及治療一切腫毒,用甘遂細末,醋調敷腫處,濃煎甘草湯一種服用,腫即散。一服未緩解,再用。

二藥須兩人各賣,亦不可同處安頓,及不許並手修合。耳聾亦可煎甘草湯服之,以甘遂塊塞耳。

腳氣塗法:

白話文:

腳氣擦藥方法:

這兩種藥材必須由兩個人分開販賣,而且不能放在同一個地方,也不可以同時用雙手調配。

耳聾的患者也可以煎煮甘草湯服用,另外用甘遂塊塞入耳中。

豬牙皂角(擇不蛀者),大皂角(不蛀者),南木香

白話文:

豬牙皁角(選擇沒有蟲蛀的皁角),大皁角(沒有蟲蛀的皁角),南木香

上各等分。為末,黃子醋濃調。先於腫之上不腫處,用藥圍塗之,闊三四寸。若圈然,截斷毒氣,不使衝上。次塗下面腫處,只留腳尖不塗,仍修事腳甲,出毒氣,時時用醋潤之。一方,用不蛀皂角為末,入平胃散內,釅醋調敷。一方,謂倉卒秖用皂角火上燒存性,薑汁調敷。雖皆可用,乃不及上方為妙!

腳氣洗法:

白話文:

將以上各藥量都等份混合。研磨成細末,用濃黃子醋調和。首先在腫脹上面沒有腫脹的地方,用藥塗上,寬度為三到四寸。如果像圍成一個圈一樣將毒氣截斷,就不會衝上。接下來塗在下面腫脹的地方,只留下腳尖不塗,隨時用醋潤澤。另一種方法,把不蛀掉的老皁角研磨成細末,加入平胃散內,用濃醋調合塗敷。還有一種方法,據說倉促的時候,只需用皁角在火上燒存性,再用薑汁調合塗敷。雖然都可以用,但不如上面的方法有效!

腳氣洗法

以生漆一兩(約37.5公克),與麻油二合(約375毫升),同入鐵鍋內,如膠熔化,去渣,取清汁。

將腳放入熱水浸泡,待水冷後,將清汁倒入,再浸泡一小時。

起腳擦乾,以紅布條緊縛患處,過夜後解開紅布。

連續使用七天,即可痊癒。

每夜用鹽塗擦腿膝至足甲,淹少時,卻用熱湯泡洗。昔有人得腳氣,諸方不效,後得此,春月常用淹洗,不再發。

近效方:

白話文:

每天晚上用鹽擦拭小腿到腳指甲,抹上一會兒,然後用熱水洗。從前有一個人得了腳氣,用很多方法都沒效。後來得了這個方法,春天常用的時候,再也沒發作。

近效方:

  • **七寶美髯丹:**黑豆、黑芝麻、何首烏、熟地、山藥、枸杞、扁豆各等分,磨粉為丸,每服一錢,日三服。
  • **育髮膏:**何首烏、生地黃、當歸、川芎、熟地各等分,煎煮後濾去渣滓,加入蜂蜜調勻,塗抹於頭皮。
  • **烏髮散:**何首烏、桑椹、黑芝麻、枸杞各等分,磨粉為散,每服一錢,日三服。
  • **養髮液:**何首烏、生地黃、當歸、川芎、熟地各等分,煎煮後濾去渣滓,加入香油調勻,塗抹於頭髮。
  • **生髮膏:**何首烏、地骨皮、紫草、牛膝、生地黃各等分,煎煮後濾去渣滓,加入蜂蜜調勻,塗抹於頭皮。

凡腳氣初作,兩足伸屈之間,或拘牽,或痠疼,或有赤腫,用香蘇散、香薷散,加蒼朮、木瓜、大蓼、橘葉、川椒、蔥白煎水,傾在盆用,衣被覆足,熏一時取汗,再淋洗,不可頻用。

灸法:

白話文:

當腳氣病發作初期,雙腳在伸展和彎曲之間,可能會出現拘緊牽拉,或痠痛,或有紅腫的症狀。這時可以使用香蘇散、香薷散,再加入蒼朮、木瓜、大蓼、橘葉、川椒、蔥白一起煎煮成藥水,傾倒在盆子裡,把衣被蓋在腳上,燻蒸一段時間,讓腳部出汗,然後再淋洗乾淨。這種方法不能經常使用。

灸法

灸法者,以艾葉篡灸,或灸以針刺,或灸以竹筒,或灸以彈丸,或灸以艾炷,皆從外而施於內,以火攻驅逐病邪,使得經絡流通,氣血調和,疾病方可痊癒也。

風市穴,可令病人起,正身平立,垂兩臂直下,舒十指掩著兩髀,便點當手中央指頭髀大筋上是。三里穴,在膝頭骨節下三寸,人長短大小,當以病人手尖度取,灸之。絕骨穴,在腳外踝上一夫,亦云四寸。以上三穴,多灸取效。凡病一腳則灸一腳,病兩腳則皆灸。未效。再灸犢鼻,穴在膝頭下骭上,俠解大筋中,以手按之,得窟解是。

白話文:

風市穴:讓病人站起來,端正地站立,兩臂自然垂下,手指伸直,貼緊大腿內側,穴位就在手的中指和大腿肌肉的交界處。

三里穴:在膝蓋骨下緣往下三寸處,具體位置因人而異,可以用病人的手指尖作為度量,然後用艾灸灸之。

絕骨穴:在腳踝外側高出一個成年男子的食指寬度處,約四寸。

以上三個穴位,多用艾灸來治療。如果病在一隻腳,就灸那一隻腳;如果病在兩隻腳,就兩隻腳都灸。如果灸這些穴位沒有效果,可以再灸犢鼻穴,該穴位在膝蓋骨下,小腿肌肉的外側,用手按壓時,能摸到一個凹陷處,那就是穴位。

或灸肩髃,穴在肩骨骨端兩骨間陷者宛宛中,舉臂取之。曲池穴,在肘外輔骨屈時曲骨之中,以手拱胸取之。足十趾端,名曰氣端,日灸三壯,並有神效!(遇痛深處,按極酸針之,亦效!)

白話文:

可以針灸肩髃穴,這個穴位在肩胛骨末端兩根骨頭之間的凹陷處,舉起手臂就能找到它。曲池穴位於肘外側的骨頭,當手肘彎曲時,這個穴位就在彎曲的骨頭之間,用手拱住胸口就能找到它。腳上的十個腳趾頭尖端,叫做「氣端」,每天灸三壯,也有神效!(如果遇到疼痛較深的地方,針灸痠痛最深處,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