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 (1)

1. 氣痰

四七湯

治七情氣鬱,結聚痰涎,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間,咯不出,咽不下。並治中脘痞滿,痰涎壅盛,上氣喘急。

半夏(五兩),茯苓(四兩),紫蘇葉(二兩),厚朴(三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七片,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若因思慮過度,心氣不足,小便白濁。用此藥下青州白丸子,最效。一方,又用半夏五兩,人參、官桂、甘草各一兩,生薑煎服,名七氣湯。大治七氣,並心腹絞痛。

二陳湯

每料加木香、沉香各五錢,南星二兩。治氣不順,上壅作痰。每服三錢,生薑五片煎服。(方見痎瘧類。)

白話文:

四七湯

這個方子是治療因為情緒不佳、氣鬱不暢,導致痰涎凝聚,痰的樣子像破棉絮一樣。或是感覺喉嚨裡卡著像梅核的東西,吐不出來也吞不下去。同時也治療胃部脹滿不舒服、痰液過多、呼吸急促的狀況。

藥材組成: 半夏(180克),茯苓(150克),紫蘇葉(75克),厚朴(110克)

做法: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取15克,加水一杯,生薑七片,紅棗一顆,一起煎煮到剩八分,不拘時間服用。如果因為過度思慮,心氣不足,導致小便混濁,可以用這個藥配著青州白丸子一起服用,效果最好。

另外有一個方子,也用半夏180克,加上人參、官桂、甘草各35克,再加生薑煎服,叫做七氣湯。這個方子主要治療各種氣鬱不順,以及心腹絞痛的症狀。

二陳湯

這個方子每份加入木香、沉香各18克,以及製南星75克。主要治療因為氣機不順暢,導致痰液向上堆積的狀況。每次服用9克,加生薑五片煎服。(這個方子的詳細內容在瘧疾那一類。)

2. 風痰

加味壽星丸、蠍麝白丸子、星香飲,治風壅痰盛。(方並見風科通治及熱證類。)

白話文:

加味壽星丸、蠍麝白丸子、星香飲,這些藥方可以用來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痰多症狀。(這些藥方在治療風病和熱病的章節中都有詳細記載。)

3. 熱痰

芎辛散

治壅塞痰盛,清頭目。及治逾月語音不出,服他藥亦不能去。乃是燥熱所致,用此藥數服而愈。

川芎,細辛,防風,桔梗,白芷,甘草,羌活(各一兩),桑白皮(半兩)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生薑二片,薄荷三葉,煎至七分,不飢不飽時,溫服。

枳殼半夏湯

除熱痰,下氣寬中,利膈,清上,治痞滿。

枳殼,半夏,黃芩,桔梗(各二兩),甘草(五錢)

上銼散。每服四錢,生薑三片,桑白皮七寸、烏梅一個煎。未效,加甜葶藶、馬兜鈴、防己、薄荷,立效。熱痰黃色是也。

白話文:

芎辛散

治療痰多壅塞,使頭腦清醒。也能治療超過一個月都無法說話,吃其他藥也沒效的情況。這是因為燥熱引起的,使用這個藥方服用幾次就會痊癒。

藥材:川芎、細辛、防風、桔梗、白芷、甘草、羌活(各一兩),桑白皮(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盞半,加入生薑兩片、薄荷三葉,煎煮至剩七分,在不餓也不飽的時候溫服。

枳殼半夏湯

可以去除熱痰,使氣往下走,寬解胸腹,使胸膈順暢,清利上焦,治療胸腹痞悶。

藥材:枳殼、半夏、黃芩、桔梗(各二兩),甘草(五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四錢,加入生薑三片、桑白皮七寸、烏梅一個煎煮。如果沒效,再加入甜葶藶、馬兜鈴、防己、薄荷,很快就會見效。熱痰的特徵是黃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