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1. 自汗
2. 風證
桂枝湯
治傷風、脈浮、自汗、惡風。
桂枝(不見火),白芍藥(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生薑五片,大棗二個煎,不拘時服。發汗汗不止者,謂之漏風,宜加炮熟附子一兩。
白話文:
桂枝湯
這個方子治療因感受風邪引起的疾病,症狀是脈象浮在表面、容易自己出汗、怕風。
藥材組成:桂枝(不要用火烤過)、白芍藥(各一兩),甘草(烤過的,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四錢,加入生薑五片、大棗兩個一起煎煮,什麼時候都可以服用。如果服藥後發汗卻停不下來,這就叫做「漏風」,應該加入炮製過的熟附子一兩。
3. 暑證
五苓散,消暑丸,卻暑散
治傷暑自汗。(方並見傷暑類。)
白話文:
五苓散、消暑丸、卻暑散,這三種藥方,可以用來治療因為暑熱而引起的自汗(未經活動、身體自然出汗)症狀。(這些藥方的詳細內容可以在治療暑熱的相關篇章中找到。)
4. 濕證
朮附湯
治傷濕自汗。(方見傷濕類。)
防己黃耆湯
治同上。(方見四氣相感類。)
白話文:
白朮附子湯
治療因為濕氣導致的自汗。(藥方內容在傷濕類的章節。)
防己黃耆湯
治療與上述相同的病症。(藥方內容在四氣相感類的章節。)
5. 體虛
牡蠣散
治諸虛不足,及新病暴虛,津液不固,體常自汗,夜臥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驚惕,短氣,煩倦。
牡蠣(米泔浸,煅,取粉),麻黃根,黃耆,知母(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用小麥百餘粒,煎湯濃調服。一方,為散,每三錢,水三盞,薤白三寸,煎一盞半,分三服。
黃耆湯
治喜怒驚恐,房室虛勞,致陰陽偏虛,或發厥自汗,或盜汗不止,悉宜服之。
黃耆(去蘆,蜜水炙,一兩半),白茯苓(去皮),熟地黃(酒蒸),肉桂(不見火),天門冬(去心),麻黃根,龍骨(各二兩),五味子,小麥,防風(去蘆),當歸(去蘆,酒浸),甘草(炙。各半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生薑五片煎,不拘時候。發厥自汗,加熟附子。發熱自汗,加石斛。未效,或多吃麵食則安。
撫芎湯
治自汗頭眩,痰逆噁心。
撫芎,白朮(去油,略炒),橘紅(各二兩),甘草(炙,半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生薑七片煎,溫服。
建中湯
治表虛自汗。
官桂(三分),芍藥(一兩半),甘草(炙,半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姜五片,棗二枚,食前服。本方加黃耆一兩,名黃耆建中湯,治虛勞自汗。加當歸一兩,名當歸建中湯,治婦人血虛自汗。其自汗漏不止者,加桂半兩、熟附子半個,名桂枝附子湯。每服四錢,生薑七片,棗子二枚,空心,煎服。
防風散
治盜汗。
川芎(一分),人參(半分),防風(二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臨臥,米飲調下。
白朮散
治盜汗極驗。
白朮(不拘多少,銼成小塊或稍大)
上用浮麥一升,水一斗,煮乾,如白朮尚硬,又加水一二升煮,取出切作片,焙乾,去麥不用。研為末,別用浮麥湯,每服二三錢,不以時候。
茯苓湯
治虛汗、盜汗。
上用白茯苓為末,煎烏梅,陳艾湯,調下二錢,服之神妙。
大建中湯
治虛熱盜汗,百節痠疼,腰痛,肢體倦怠,日漸羸弱,口苦舌澀,心怔,短氣。
綿黃耆(炙),遠志(燈心煮,去心),當歸(洗),澤瀉(各三兩),白芍藥,龍骨,人參(各二兩),甘草(炙,一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二大盞,生薑五片煎,熱服。氣弱,加炮附子二兩,腰痛筋急,加去粗皮官桂一兩。
止汗溫粉
上用川芎、白芷、藁本各一分,為末,入米三分,綿裹撲於身上。
止汗紅粉
麻黃根,牡蠣(火煅,各一兩),赤石脂,龍骨(各半兩)
上為末,以絹袋盛,如撲粉用之。
白話文:
[體虛]
牡蠣散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各種虛弱不足的狀況,也適用於剛生病就變得虛弱,導致體內津液無法固守,常常會自己流汗,晚上睡覺時更嚴重,長期下來汗流不止,身體會變得消瘦枯槁,還會心悸、容易驚嚇、呼吸短促、煩躁疲倦。
藥方組成:牡蠣(用米漿浸泡後煅燒,取粉)、麻黃根、黃耆、知母(各一兩)
製成粉末。每次服用時,用小麥約一百多粒煎煮成的濃湯來調服。另一個做法是將藥材磨成散劑,每次用三錢,加三碗水和三寸長的薤白一起煎煮成一碗半,分三次服用。
黃耆湯
這個方子適用於因為情緒波動(如喜悅、憤怒、驚嚇)、過度性生活導致虛勞,造成陰陽失衡,可能會出現暈厥、自汗或盜汗不止的狀況。
藥方組成:黃耆(去除蘆頭,用蜂蜜水炙烤,一兩半)、白茯苓(去皮)、熟地黃(用酒蒸過)、肉桂(不經過火)、天門冬(去除心)、麻黃根、龍骨(各二兩)、五味子、小麥、防風(去除蘆頭)、當歸(去除蘆頭,用酒浸泡)、甘草(炙烤,各半兩)
將藥材切碎後製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加生薑五片煎煮,不拘時間服用。若有暈厥自汗,可加熟附子;若有發熱自汗,可加石斛。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多吃麵食來緩解。
撫芎湯
這個方子用來治療自汗、頭暈、痰多逆流、噁心等症狀。
藥方組成:撫芎、白朮(去除油脂,稍微炒過)、橘紅(各二兩)、甘草(炙烤,半兩)
將藥材切碎後製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加生薑七片煎煮,溫熱服用。
建中湯
這個方子用來治療表虛自汗的狀況。
藥方組成:官桂(三分)、芍藥(一兩半)、甘草(炙烤,半兩)
將藥材切碎後製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加生薑五片、紅棗二枚,飯前服用。在這個基礎上,加上黃耆一兩,就成了黃耆建中湯,用來治療虛勞自汗;加上當歸一兩,就成了當歸建中湯,用來治療婦人血虛自汗。如果自汗不止,可以再加上桂半兩、熟附子半個,就成了桂枝附子湯。每次服用四錢,加生薑七片、紅棗二枚,空腹煎煮服用。
防風散
這個方子用來治療盜汗。
藥方組成:川芎(一分)、人參(半分)、防風(二分)
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睡前用米湯調服。
白朮散
這個方子治療盜汗效果非常好。
藥方組成:白朮(不論多少,切成小塊或稍大的塊狀)
將白朮用浮小麥一升和十升水一起煮乾,如果白朮仍然堅硬,就再加一兩升水繼續煮,然後取出白朮切成片,烘乾,去除麥子不用。將白朮磨成粉末,另外用浮小麥湯,每次服用二三錢,不拘時間服用。
茯苓湯
這個方子用來治療虛汗和盜汗。
藥方組成:白茯苓磨成粉末,用烏梅和陳艾煮成的湯調服二錢,效果非常好。
大建中湯
這個方子用來治療虛熱盜汗、全身關節痠痛、腰痛、四肢倦怠、身體日益消瘦、口苦舌澀、心悸、呼吸短促等症狀。
藥方組成:綿黃耆(炙烤)、遠志(用燈芯煮過,去心)、當歸(洗淨)、澤瀉(各三兩)、白芍藥、龍骨、人參(各二兩)、甘草(炙烤,一兩)
將藥材切碎後製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加兩大碗水和生薑五片煎煮,趁熱服用。如果氣虛,可以加炮附子二兩;如果腰痛筋脈拘緊,可以加去粗皮的官桂一兩。
止汗溫粉
藥方組成:川芎、白芷、藁本各一分,磨成粉末,加入米粉三分,用棉布包裹撲在身上。
止汗紅粉
藥方組成:麻黃根、牡蠣(用火煅燒,各一兩)、赤石脂、龍骨(各半兩)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絲綢袋子裝起來,像撲粉一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