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八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 (6)

1. 積熱

白話文:

三黃丸

組成:

  • 大黃(烘乾)一兩
  • 黃連(烘乾)一兩
  • 黃柏(烘乾)一兩

製法:

將以上藥材共同研成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

清熱解毒,消積導滯,利膽退黃。

主治:

濕熱黃疸,膽結石,急性膽囊炎,膽汁淤積,食物積滯,嘔吐腹瀉。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飯前服用。

注意事項:

  • 孕婦忌服。
  • 脾胃虛寒者慎服。
  • 久服傷正氣。

治三焦積熱,頭目昏痛,肩背拘急,肢節煩疼,熱氣上衝,口苦唇焦,咽喉腫痛,痰涎壅滯,眼赤睛疼。及大便秘澀,或下鮮血。

白話文:

治療三焦積熱,症狀包括頭昏目眩、肩背僵硬痠痛、四肢關節疼痛、熱氣上衝、口苦嘴脣乾燥、喉嚨腫痛、痰液壅塞、眼睛發紅疼痛。以及大便乾燥、或有鮮血。

大黃(酒蒸),黃連(去須),黃芩(各等分)

白話文:

大黃(用酒蒸過的),黃連(去除雜質的),黃芩(三種藥材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時,熟水下。臟腑壅實,可加丸數,以利為度。

白話文:

將上藥研成粉末,煉蜜爲丸,每丸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不拘時間,用溫水送服。如果臟腑壅塞實滯,可以適當增加服用丸藥的數量,以感覺通暢爲度。

荊黃湯

治風熱結滯,或生瘡癤。

荊芥(四兩),大黃(一兩)

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空心服。

涼膈散

治大人小兒臟腑積熱,口舌生瘡,痰實不利,煩躁多渴,腸胃秘澀,便溺不利,一切風熱,並能治之。

白話文:

荊黃湯

治療風熱鬱積,或生瘡癤。

荊芥(四兩),大黃(一兩)

以上藥材研成散狀,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的水煎煮,空腹服用。

涼膈散

治療大人小兒臟腑積熱,口舌生瘡,痰多不易咳出,心煩口渴,腸胃不通暢,排便困難,以及各種風熱病症。

連翹(四兩),甘草,川大黃,朴硝(各二兩),薄荷(去梗),黃芩,山梔子仁(各一兩)

白話文:

連翹(120 克),甘草、川大黃、朴硝(各 60 克),薄荷(去梗)、黃芩、山梔子仁(各 30 克)

上銼散。每服三錢,竹葉七片,蜜少許煎,食後服。為末,用薄荷湯調亦可。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三錢,取竹葉七片,加少許蜂蜜煎煮,於飯後服用。也可以將上銼散研磨成粉末,用薄荷湯調服用。

洗心散

治風壅涎盛,心經積熱,口苦唇燥,眼澀多淚,大便秘結,小便赤澀。

白話文:

洗心散

適用於風氣壅滯、口水黏稠增多,心經火氣過剩,口中苦澀、嘴脣乾燥,眼睛乾澀流淚,大便乾燥不通,小便赤黃灼痛。

白朮(一兩半),麻黃(和節),當歸(去苗,洗),荊芥穗,芍藥,甘草,大黃(麵裹煨,去面,切,焙,各六兩)

白話文:

白朮(一兩半)、麻黃(和節)、當歸(去苗,洗)、荊芥穗、芍藥、甘草、大黃(麵裹煨,去面,切,焙,各六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薄荷葉七皮煎服。為末,茶清調亦可。

白話文:

上銼散:

  • 每劑服用三錢藥材,加入一杯半的水,再加入三片生薑和七片薄荷葉,煎煮後服用。
  • 也可以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茶水調和後服用。

白話文:

八正散

組成:

  • 人參(去蘆五分)
  • 白朮(炒五分)
  • 茯苓(五分)
  • 甘草(炙三分)
  • 當歸(酒洗三分)
  • 川芎(去頭一分)
  • 芍藥(去心一分)
  • 生薑(三分)

製作方法:

將上述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過篩即可。

用法:

每次服用一錢至三錢,以溫水調服,一日兩次或三次。

適應症:

  • 氣虛血虧
  • 脾胃虛弱
  • 食慾不振
  • 倦怠乏力
  • 面色蒼白
  • 肢體酸軟
  • 大便溏稀
  • 舌淡苔白

功效:

本方具有補氣健脾、益血活血、溫中散寒的功效,可改善氣血虧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咽乾口燥,大渴引飲,心忪面熱,煩躁不寧,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又治小便赤溲,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

白話文:

治療大人、小孩的心臟經絡邪熱,一切蘊積的毒素,咽喉乾燥口乾,非常口渴想喝水,心神恍惚、臉上發熱,煩躁不安,眼睛發紅發疼,嘴脣焦黑、鼻子出血,口腔和舌頭生瘡,咽喉腫痛。另外,治療小便赤紅色,或小便不通暢,還有熱淋、血淋。

車前子瞿麥萹蓄(或用薄荷代),白滑石,甘草,梔子仁,木通(去皮節),大黃(各半斤)

白話文:

  • 車前子:車前草的種子,具有利尿、清熱、明目的功效。

  • 瞿麥:瞿麥的種子,具有清熱、利尿、止渴的功效。

  • 萹蓄:萹蓄的根莖,具有清熱、利尿、消腫的功效。或用薄荷來代替,薄荷具有清涼、解暑、利尿的功效。

  • 白滑石:白滑石粉,具有清熱、利尿、止渴的功效。

  • 甘草:甘草根,具有清熱、解毒、緩急的功效。

  • 梔子仁:梔子仁,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的功效。

  • 木通:木通的莖,去除表皮和節後使用,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

  • 大黃:大黃根,具有清熱、瀉火、利尿的功效。

以上藥物各取半斤,混合使用,具有清熱、利尿、消腫的功效,可治療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等疾病。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用燈心十莖煎,食後臨臥溫服。小兒量力少少與之。或加麥門冬去心,尤妙。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三錢,水一盞半,用燈心十根煎煮,飯後睡覺前溫服。兒童根據情況酌量少服用。或者加入麥門冬去心,特別好。

白話文:

甘露飲

**組成:**白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地黃四兩、麥冬三兩、五味子二兩、黃連一兩、人參二兩。

**適應症:**熱病津傷,口渴欲飲,煩躁不安,舌紅少苔,脈細數。

**功效:**清熱生津,養陰安神。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劑。

治丈夫婦人小兒胃中客熱,牙宣口氣,齒齦腫爛,時出膿血,目瞼垂重,常欲合閉。或即飢煩,不欲飲食。及赤目腫痛,不任涼藥。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瘡疹已發未發,皆可服之。又療脾胃受濕,瘀熱在裡,或醉飽房勞,濕熱相搏,致生疸病,身面皆黃,肢體微腫,胸滿氣短,大便不調,小便黃澀,或時身熱,並皆治之。

白話文:

治療丈夫、婦人、兒童的胃熱病,症狀有牙疼口臭、牙齦腫爛、時常膿血、眼瞼下垂、經常想閉上眼睛。或飢餓煩躁、不想吃飯。以及眼睛紅腫疼痛,不能用涼藥治療。口腔和舌頭生瘡、咽喉腫痛。瘡疹已經發出或者還沒發出,都可以服用此藥。另外,治療脾胃受濕,瘀熱在體內,或者因為醉酒、吃太飽、房事過度,濕熱相搏,導致疸病,全身都發黃,四肢微微腫脹,胸悶氣短,大便不調,小便黃色且刺鼻,或有時發熱,都可以用此藥治療。

枇杷葉(去毛),干熟地黃天門冬(去心),山茵陳,枳殼(去穰,炒),石斛(去蘆),甘草,黃芩,生乾地黃,麥門冬(去心)

白話文:

枇杷葉(去除毛茸)、乾熟地黃、天門冬(去除根部)、山茵陳、枳殼(去除隔膜,炒熟)、石斛(去除蘆頭)、甘草、黃芩、生乾地黃、麥門冬(去除根部)。

上等分,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食後臨臥溫服。小兒一服作兩服,仍量歲數加減。

消毒犀角飲

白話文:

古文:

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食後臨臥溫服。小兒一服作兩服,仍量歲數加減。

白話文:

使用方法:

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兩錢(約6克),用一茶杯水煎服,飯後臨睡前溫服。對於兒童,一服藥可以分成兩服服用,並根據年齡增減用量。

治大人小兒內蘊邪熱,咽膈不利,痰涎壅急,眼赤臉腫,腮項結核,癰腫毒聚,遍身風疹,癉毒赤癗。及瘡疹已出未出,不能快透,並皆治療。小兒疹豆欲出,及已出未解,急進此藥三四服,快透消毒,應手神效。

白話文:

治療大人、小兒內部積聚邪熱,咽喉不通暢,痰涎壅塞,眼睛發紅,臉腫脹,腮部、頸部有淋巴結腫大,癰疽毒瘡堆積,遍身風疹,瘡毒、紅腫瘡癤。以及瘡疹已經出現但還沒發展完全,不能夠快點蔓延開來,都能夠治療。小兒身上疹子想要長出來,以及已經長出來但還沒有消退,快速服用此藥三四次,可以快速蔓延、消毒,效果非常顯著。

防風(二兩),鼠黏子(炒,一斤),荊芥穗(八兩),甘草(半斤)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食後溫服。

青金丹

白話文:

防風(二兩)、炒鼠黏子(一斤)、荊芥穗(八兩)、甘草(半斤)

以上材料碾碎成粉末。每次取三錢藥粉,加上一杯水煎煮,在飯後溫熱服用。

青金丹

清心,解熱,除潮。治譫語,舌生白苔,痰盛氣壅,煩渴引飲。及時行熱疫,發熱如火,連日不愈或熱極生風,大人小兒均可服。

白話文:

清除體內熱毒,去除體內濕熱。治療狂言妄語、舌頭生有白色苔垢、痰液大量積聚以及氣鬱阻滯,煩渴思飲。也能治癒流行性感冒、發熱像火一樣高,持續幾天不止或熱到極致而引起的抽搐痙攣,大人和小孩皆可服用。

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各一兩),天麻(二分),全蠍(大者,五個),牙硝(二錢),天竺黃(二分),硼砂(一錢),雄黃(一錢),紫粉(四錢),白附子(二分),辰砂(一錢),水粉(一兩),片腦子(半錢),生麝香(半錢),金銀箔(各十片)

白話文:

天門冬(去除內部纖維),麥門冬(各一兩),天麻(二分),全蠍(大的,五個),牙硝(二錢),天竺黃(二分),硼砂(一錢),雄黃(一錢),紫粉(四錢),白附子(二分),辰砂(一錢),水粉(一兩),片腦子(半錢),生麝香(半錢),金箔和銀箔(各十片)

上另研腦、麝、辰砂、水粉、金銀箔,同前藥末入白麵二兩,水丸,以靛花為衣,如箸頭大。每丸用麥門冬、生地黃、燈心、薄荷煎湯磨化服。合時加甘草、人參尤妙。

白話文:

將腦、麝、辰砂、滑石粉、金銀箔研磨成粉末,加入前面提到的藥粉,再加上二兩的白麵,用水丸的方式製成藥丸,並以靛花作為外衣,藥丸的大小約如筷子頭般。每丸服用時,需以麥門冬、生地黃、燈心花、薄荷煎煮成湯後磨化服用。若在適當時機加入甘草、人參,效果更佳。

薄荷煎

治舌口生瘡,痰涎壅塞,咽喉腫痛。

白話文:

薄荷煎

治療舌頭和口腔生瘡、痰液壅塞、咽喉腫痛。

薄荷(一斤,取頭末用,二兩半),腦子(半錢,別研),川芎(半兩,取末,二錢),甘草(半兩,取末,二錢半),縮砂仁(半兩,取末,二錢)

白話文:

  • 薄荷(一斤,用取其頭末,二兩半)

  • 腦子(半錢,另研磨)

  • 川芎(半兩,取其末,二錢)

  • 甘草(半兩,取其末,二錢半)

  • 縮砂仁(半兩,取其末,二錢)

上和勻,煉蜜成劑,任意嚼咽。一方,無腦子,有桔梗

玄明粉

治邪熱所幹,膈上氣滯,五臟秘澀。

白話文:

將中藥成分均勻攪拌,並加入蜂蜜製成藥劑,可隨時咀嚼服用。一種藥方,不含豬腦,加入桔梗。

【玄明散】

用於治療由邪熱造成的口乾舌燥、胸膈氣滯、五臟不通暢等症狀。

上以朴硝煎過,澄濾五七遍,至夜於星月下露至天明,自然結作青白塊子。用瓷罐子按實,於炭火內從慢至緊,自然成汁,煎沸,直候不響,再加頂火,一煅便取出,於淨地上倒下,用盆盒蓋了,以去火毒。然後研為細末,每二斤入甘草生熟二兩為末,一處攪勻。臨臥酌量用之,或一錢、二錢,以桃花煎湯或蔥白湯下。朴硝性本寒,燒過性溫無毒。

白話文:

上等朴硝經過煎煮後,過濾澄清五到七次,晚上在星光下露置到天亮,自然結成了青白色的塊狀。用瓷罐把塊狀朴硝塞實,放在炭火中慢慢加熱,直到產生液汁,煮沸後,一直等到不發出響聲了,再加大火,反覆煅燒一次後,立刻取出,倒在地上,用盆盒蓋住,這樣就可以去除火毒。然後研磨成細末,每二斤加入二兩生熟甘草,研磨均勻。在睡覺前酌量服用,一次一錢或二錢,用桃花湯或蔥白湯送服。朴硝的藥性原本是寒涼的,但經過煅燒後,藥性變溫和,沒有毒性。

白話文:

天竺黃散

組成

  • 黃耆(生用,去蘆頭)二兩
  • 白朮(生用,炒黃)一兩
  • 防風(去蘆頭)一兩
  • 黃芩(酒炙)半兩
  • 甘草(炙)半兩
  • 當歸(川產)一兩
  • 熟地黃(切片)一兩

用法

  • 上七味,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服,新汲水送下。

主治

  • 脾胃虛弱,四肢倦怠,氣血虧損,面色萎黃,食少腹脹,大便溏洩。

功效

  • 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養血活血。

應用

  • 適用於脾胃氣血虛弱引起的各種疾病。

治臟腑積熱,煩躁多渴,口、舌、頰生瘡,咽喉腫痛,赤目鼻衄,丹瘤結核,癰瘡腫痛,上壅痰喘,伏暑燥熱瘡疹。

白話文:

治療臟腑積熱,煩躁多渴,口、舌、頰生瘡,咽喉腫痛,赤目鼻衄,丹瘤結核,癰瘡腫痛,上壅痰喘,伏暑燥熱瘡疹。

山梔子(去殼),連翹(各三錢),甘草(三兩二錢),栝蔞根(一兩六錢),雄黃(雞冠色者,半錢),天竺黃(五錢),鬱金(用皂角水煮,切片,焙乾,三錢)

白話文:

  • 山梔子(去除外殼):三錢

  • 連翹:三錢

  • 甘草:三兩二錢

  • 栝蔞根:一兩六錢

  • 雄黃(雞冠色的):半錢

  • 天竺黃:五錢

  • 鬱金(用皁角水煮過,切片,烘乾):三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食後臨臥,汲新水調下妙。凡積熱病服之,胸次頓爽,或溏利。瘡疾服之,厚痂成片自落。

神芎丸

治諸熱。(方見頭痛類。)

四順清涼飲

白話文:

四順清涼飲

治療各種熱症。(詳見頭痛類方劑。)

每一劑一錢重,飯後睡前,用新鮮水調服,效果最佳。凡是積熱所致的疾病,服用此方後,胸中頓時舒爽,或有腹瀉。瘡疾服用此方,可使厚痂成片自行脫落。

治血脈壅實,腑臟生熱,頰赤多渴,五心煩躁,睡臥不寧,四肢抽掣。及因飲食不時,寒溫失度,血氣不理,腸胃不調。或溫壯連滯,欲成伏熱,不歇,欲發風癇。又治風熱結核,頭面瘡癤,目赤咽痛,瘡疹餘毒。一切壅滯,並宜服。

白話文:

用於治療血脈阻塞,臟腑生熱,面頰泛紅,口渴,心、肝、脾、肺、腎五臟煩躁,睡覺不安,四肢抽搐。以及因飲食不規律,寒熱失調,血氣不順,腸胃不調。或溫壯體質停滯,欲成暗伏的熱症,不退燒,欲發風癇。還用於治療風熱引起的結核,頭面瘡癤,眼睛發紅、喉嚨疼痛,瘡疹餘毒。一切壅滯,都適合服用。

大黃(米下蒸,切,焙),赤芍藥,當歸(去蘆),甘草(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食後臨臥溫服。小兒量大小虛實加減,微溏利為度。加荊芥穗尤妙。

大三黃丸

治上焦壅熱,咽喉腫閉,心膈煩躁,小便赤澀,口舌生瘡,赤睛疼,燥渴心煩,齒痛。

白話文:

大黃(用水蒸軟,切片,烘乾),赤芍藥,當歸(去掉鬚根),甘草(各等份)。

以上藥材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的水煎煮,於飯後睡前溫服。兒童的用量應根據年齡大小、虛實狀況增減,以微瀉為宜。加入荊芥穗會更佳。

用法:大三黃丸

主治:上焦壅熱,咽喉腫脹閉塞,心胸煩躁,小便發紅發澀,口舌生瘡,眼睛發紅疼痛,口渴心煩,牙齒疼痛。

大柏皮,黃連,山豆根,黃芩(各四錢),滑石(二錢),黃藥(四錢),硼砂(二錢),腦子,麝香,甘草(各一錢),百草霜(四錢)

白話文:

大柏皮、黃連、山豆根、黃芩(各12公克),滑石(6公克),黃藥(12公克),硼砂(6公克),腦子、麝香、甘草(各3公克),百草霜(12公克)。

上為末,新汲井花水丸如小指頭大。每服一丸,入口噙化,旋旋嚥下。

解毒雄黃丸

取積下熱,去風毒。

雄黃(研飛),川鬱金(各一分),巴豆(十四個,去油)

白話文:

將以下中醫古代文字,以繁體中文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內容上為末,新汲井花水丸如小指頭大。每服一丸,入口噙化,旋旋嚥下。

【解毒雄黃丸】

**功效:**清除積聚於體內的熱毒,驅散風毒。

配方:

  • 雄黃(研磨成細粉),川鬱金(各一分)
  • 巴豆(十四個,去除油分)

上為末,稀水麵糊丸,或水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加至七丸,熱茶清下,裡實用此。喉閉,以熱茶清調,灌下。

白話文:

將上藥碾成粉末,用稀米糊作成丸劑,或者用溫水搓成如芝麻粒般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粒,逐漸增加至七粒,用熱茶送服,適用於內臟實證引起的症狀。如果喉嚨阻塞,可以將藥粉用熱茶調勻,灌下。

牛黃涼膈丸

治上焦壅熱,口乾咽痛,煩躁,涎潮。

白話文:

治療上焦熱盛,口乾咽痛,煩躁不安,唾液多。

馬牙硝,寒水石(煅),硬石膏(各二兩),甘草(炙,一兩),紫石英(半兩,研飛),牛黃,腦子,麝香(各一兩),牛膽南星(二分)

白話文:

馬牙硝,寒水石(用火煅燒過),硬石膏(各二兩),甘草(烤過的,一兩),紫石英(半兩,研磨成粉),牛黃、腦髓、麝香(各一兩),牛膽南星(二分)。

上為末,煉蜜丸,每兩作四十丸,每服一丸,溫薄荷、人參湯調下。

防風通聖散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加入蜂蜜煉製成蜜丸,每兩重製成四十粒,每次服用一粒,用溫熱的薄荷茶或是人參湯送服。

治一切風熱鬱結,氣血壅滯,筋脈拘攣,手足麻痹,頭痛昏眩,腰背強痛,口苦舌乾,咽嗌不利,胸膈痞塞,咳嗽喘滿,腸胃燥澀,大小便秘難,中風暴喑不語,風熱瘡疥,並酒熱毒,小兒熱甚驚風,並宜服之。(方見風科熱證類。)

白話文:

治療各種風熱鬱結、氣血壅滯、筋脈拘攣、手足麻痹、頭痛昏眩、腰背疼痛、口苦舌乾、咽喉不利、胸膈痞塞、咳嗽喘滿、腸胃乾燥、大小便祕難排、中風後突然不能說話、風熱瘡疥、以及酒熱中毒,還有小兒發高燒抽搐,都適合服用此方。(方劑詳見風科熱證分類。)

灸法:

治胃中熱病,灸三里三十壯,穴在膝下三寸。

白話文:

治療胃部熱性疾病,灸三里穴三十壯,穴位位於膝蓋下方三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