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八 (5)
卷第八 (5)
1. 五痿
加味四斤丸
白話文:
加味四斤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導致的食慾不振、身體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
治腎熱肝虛,熱淫於內,治筋骨痿弱,自不勝持,起居須人,足不任地,驚恐戰掉,潮熱時作,飲食無味,不生氣力,諸虛不足。
白話文:
治療腎臟發熱肝臟虛弱,體內熱氣過盛,導致筋骨痿弱,無法自行支撐,需要他人攙扶,雙腳無法行走,驚恐顫抖,潮熱時常發作,飲食無味,沒有力氣,身體虛弱。
蓯蓉(酒浸),牛膝(酒浸),天麻,木瓜干,鹿茸(燎去毛,切,酥炙),熟地,五味子(酒浸),菟絲子(酒浸,別研)
白話文:
-
蓯蓉:以酒浸泡過。
-
牛膝:以酒浸泡過。
-
天麻:不需特別處理。
-
木瓜幹:新鮮木瓜乾燥製成。
-
鹿茸:燒掉表面的毛,切片,用奶油烘烤。
-
熟地:不需特別處理。
-
五味子:以酒浸泡過。
-
菟絲子:以酒浸泡後,研磨成粉狀。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米飲,食前任下。一法,不用五味子,有杜仲。
麋角丸
白話文:
用上方的藥材磨成粉末,加入蜂蜜煉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酒或米湯送下,在吃飯前服用。另一種方法,不用五味子,改用杜仲。
鹿角霜丸
組成:
- 鹿角霜一兩
- 人參半兩
- 黃耆四兩
- 當歸三兩
- 川芎三兩
- 杜仲三兩
- 地黃三兩
- 熟地黃三兩
- 附子一兩
- 硃砂半兩
製法: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蜂蜜調和成丸,每丸重三錢。
用法:
每日服用一至二丸,空腹時服用。
功效:
補腎陽,強筋骨,壯筋骨,益氣血,烏鬚髮,延年益壽。
主治:
腎陽虛弱,腰膝酸軟,筋骨無力,鬚髮早白,體質虛寒,面色蒼白,畏寒怕冷,夜尿頻多。
治五痿,皮緩毛瘁,血脈枯槁,肌肉薄著,筋骨羸弱,飲食不滋,庶事不興,四肢無力,爪枯發落,眼昏唇燥,疲憊不能支持。
白話文:
治療五痿症,皮膚鬆弛、毛髮枯萎、血脈枯竭、肌肉薄弱、筋骨瘦弱、飲食不增、萬事無成、四肢無力、指甲枯萎、頭髮脫落、眼睛昏花、嘴脣乾裂、疲憊不堪、無法支撐。
麋角(鎊,一斤重,酒浸一宿),大附子(生,去皮臍,一兩半),熟地黃(四兩)
白話文:
麋鹿的角(一斤重,以酒浸泡一晚),生的大附子(去除外皮和肚臍,一兩半),熟地黃(四兩)。
上用大麥米二升,以一半籍底,以一半在上,以二布巾隔覆,炊一日,取出藥與麥,別焙乾為末,以浸藥酒,添清酒煮麥粉為糊,搜和得所,杵三千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或米湯下,食前服。
芎桂散
治四肢疼痛、軟弱,行履不便。
白話文:
準備二升大麥米,一半鋪底部,一半鋪在上面,用兩層布巾覆蓋。煮一天,取出藥物和大麥米,個別烘乾研成粉末。用藥物浸泡的酒,將清水酒煮成麥糊,將藥粉搓和到適量。杵三千下,丸成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五十粒藥丸,用溫酒或米湯送服,飯前服用。
芎桂散
主治四肢疼痛、軟弱無力,行走困難。
川烏頭(二兩,切作片,水浸一宿,切作笄子條,更以米泔浸一宿,不洗,日乾,麩炒微赤為度,幹了稱),川芎(兩半),桂心(一兩),甘草(炙),乾薑(炮。各一分)
白話文:
川烏頭(二兩,切成片狀,浸泡一晚,切成長條狀,再用米湯浸泡一晚,不需清洗,曬乾,用麩皮炒至微紅即可,乾後稱重),川芎(二兩),桂心(一兩),甘草(炙熱),乾薑(炮製。各一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鹽酒調下,日三服。
藿香養胃湯
治胃虛不食,四肢痿弱,行立不能。皆由陽明虛,宗筋無所養,遂成痿躄。
白話文:
末。每次服用兩錢,用溫熱的鹽酒調和後服用,每日服用三次。
[藿香養胃湯]
用於治療胃虛導致不思飲食,四肢痿弱,行走立立不穩等症狀。這些症狀都是因為陽明經虛弱,宗筋得不到滋養,導致痿弱癱瘓。
藿香,白朮,白茯苓,神麯(炒),烏藥(去木),縮砂仁,薏苡仁(炒),半夏曲,人參(各半兩),蓽澄茄,甘草(炙。各三錢半)
白話文:
藿香、白朮、白茯苓、神麯(炒過)、烏藥(去掉木頭的部分)、縮砂仁、薏苡仁(炒過)、半夏曲、人參(各半兩)、蓽澄茄、甘草(炙過。各三錢半)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一枚,同煎七分,去滓,不以時服。
白話文:
「上銼散」是一種中藥處方。
「每服四錢」:每次服用四錢重。
「水一盞半」:水用一盞半的量。
「生薑五片」:五片生薑。
「棗一枚」:一顆紅棗。
「同煎七分」:將藥材和水一起煮,煎煮至只剩下七分之一的量。
「去滓」:將藥渣過濾掉。
「不以時服」:不用特地選擇時間服用,可隨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