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八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 (3)

1. 通治

透膈散

治諸淋。

滑石(一兩細研)

白話文:

透膈散

治各種淋病。

滑石(一兩,細研磨)

上勞淋,勞倦虛損則發,用葵花末煎湯調二錢服。血淋、熱淋,井花水調。氣淋,木通湯調。石淋,將藥下入銚子內,隔紙炒至紙焦,再研細,用溫水調。小便不通,小麥湯下。諸淋,並冷水調亦可,空心。

白話文:

上勞淋:因勞倦虛損而發病。用葵花末煎湯調和二錢服用。

血淋、熱淋:用井花水調和服用。

氣淋:用木通湯調和服用。

石淋:將藥物放入瓷器藥壺中,隔著紙炒至紙焦,再研成細末,用溫水調和服用。

小便不通:用小麥湯調和服用。

諸淋:都可以用冷水調和服用,空腹服用。

地髓湯

治五淋。(方見前,苦杖散同。)

豬芩湯

治五淋。

白話文:

地髓湯

治療五種淋病。(方劑見前面「苦杖散」)

豬芩湯

治療五種淋病。

豬苓(去皮),赤茯苓阿膠(炙過),澤瀉,白滑石(各一兩)

白話文:

豬苓(去除外皮)、赤茯苓、阿膠(炙烤過的)、澤瀉、白滑石(每種一兩)

銼散。每服五錢,水盞半煎,溫服。

五淋散

治腎氣不足,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不出,或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熱淋便血,並皆治之。

白話文:

五淋散

治療腎氣不足,膀胱有熱,導致小便不通暢,淋漓不出,小便形態宛如豆汁、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熱淋伴隨血尿等症狀。

茯苓(一兩),赤芍藥,山梔子仁(各三兩半),當歸甘草(各一兩)

白話文:

赤茯苓(60克),赤芍藥、山梔子仁(各105克),當歸、甘草(各30克)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空心服。

通草湯

治同上。

白話文:

通草湯

治療同上。服用時研成細末,每次三錢,用水一盞半煎服,空腹服用。

通草,葵子,茅根,桃膠瞿麥,當歸,蒲黃,滑石(各一兩),甘草(半兩),王不留行(一兩)

白話文:

通草、葵子、茅根、桃膠、瞿麥、當歸、蒲黃、滑石(各一兩),甘草(半兩),王不留行(一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生薑五片煎,不拘時服。

單方

治淋疾,數年不愈者。

上以四君子湯去甘草,每服三錢,水一盞煎服。

淡竹葉湯

淡竹葉,甘草,燈心,棗子,烏豆,車前子

上不拘多少,以水濃煎湯,代熟水服,甚妙。

葵子湯

治小便微痛漸難,欲出不出,痛不可忍。

白話文:

治療淋病,多年未癒者。

方一:四君子湯

以四君子湯去甘草,每服三錢,加水一杯煎服,不拘時服。

方二:淡竹葉湯

淡竹葉適量,甘草適量,燈心草適量,大棗適量,烏豆適量,車前子適量。

將上述藥材以水煎煮成濃湯,代水飲用,效果很好。

方三:葵子湯

治療小便時微痛,逐漸困難,想排卻排不出來,疼痛難忍。

赤茯苓(一兩),葵子,石葦(去毛),澤瀉(各半兩),白朮(二錢半)

白話文:

  • 赤茯苓:1 兩

  • 葵子:0.5 兩

  • 石葦(去毛):0.5 兩

  • 澤瀉:0.5 兩

  • 白朮:0.25 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七分,溫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狀。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盞半,煎煮至剩七分之一,溫服。

2. 虛損

白話文:

養榮湯

組成:

  • 生地黃十兩
  • 熟地黃十兩
  • 當歸四兩
  • 白芍四兩
  • 川芎四兩
  • 北沙參六兩
  • 麥冬六兩
  • 五味子六兩
  • 阿膠六兩
  • 鹿角膠六兩

功效:

滋補肝腎,養血安神。

主治:

肝腎陰虛,血虛不榮,心煩失眠,頭暈耳鳴,腰膝痠軟。

用法:

每日一劑,水煎服。

治積勞虛損,四肢沉滯,骨肉痠疼,呼吸少氣,行動喘乏,小便拘急,腰背強痛,心虛驚悸,咽乾唇燥,飲食無味,陰陽衰弱,悲憂慘慼,多臥少起。久者積年,急者百日,漸至瘦削,五臟氣竭,難可振復。又治肺與大腸俱虛,咳嗽下利,喘促少氣,嘔吐痰涎。

白話文:

用於治療積勞虛損,四肢沉重遲鈍,肌肉疼痛酸楚,呼吸短促氣息弱,行動喘促乏力,小便拘束急迫,腰背僵硬疼痛,心臟虛弱驚悸,咽喉乾燥嘴脣乾裂,飲食淡而無味,陰陽衰弱,悲傷憂鬱,多臥少起。時間久了會持續好幾年,急性者一百天,逐漸消瘦,五臟虛弱衰竭,很難恢復。還可用於治療肺和大腸都虛弱的咳嗽腹瀉、喘息短促氣息弱、嘔吐痰涎等症狀。

黃耆當歸,桂心,甘草橘皮白朮人參(各一兩),白芍藥(三兩),熟地五味子茯苓(各三分),遠志(去心,姜炒,半兩)

白話文:

  • 黃耆:一兩

  • 當歸:一兩

  • 桂心:一兩

  • 甘草:一兩

  • 橘皮:一兩

  • 白朮:一兩

  • 人參:一兩

  • 白芍藥:三兩

  • 熟地:三分

  • 五味子:三分

  • 茯苓:三分

  • 遠志(去除中心,用生薑炒至半兩):半兩

銼散。每服三錢,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煎,空腹服。遺精夢泄,加龍骨一兩。咳嗽,加阿膠甚妙。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三錢,加上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煎煮後空腹服用。如果出現遺精、夢泄的症狀,可以加入一兩龍骨。如果出現咳嗽的症狀,可以加入阿膠,效果很好。

白話文:

參香散

組成:

  • 人參(切片)
  • 沉香(研末)
  • 白檀香(研末)
  • 冰片(研成極細粉末)

功效:

固攝元氣,醒脾補肺,安神益心。

主治:

  • 元氣虛脫
  • 心神不安
  • 脾胃虛弱
  • 咳嗽氣促

用法:

研成細末,每服3克,空腹溫開水送服。

治心氣不寧,諸虛百損,肢體沉重,情思不樂,夜多異夢,盜汗失精,恐怖,煩悸,喜怒無時,口乾咽燥,渴欲飲水,飲食減少,肌肉瘦悴,漸成勞瘵。常服,補精血,調心氣,進飲食,安神守中,功效不可盡述。

白話文:

用於治療心神不安,身體虛弱,四肢沉重,心情不愉快,晚上常做噩夢,盜汗及失精,感到恐懼,心煩意亂,喜怒無常,口乾舌燥,口渴想喝水,食慾減退,肌肉消瘦,逐漸發展成勞累和虛弱的疾病。經常服用可以補益精血,調節心氣,增進食慾,安神養中,功效不可勝數。

人參,黃耆,白茯苓,白朮,山藥,蓮肉(去心。各一兩),烏藥,縮砂仁橘紅乾薑(炮。各半兩),甘草(炙,三分),丁香南木香檀香(各一分),沉香(二錢)

白話文:

人參、黃耆、白茯苓、白朮、山藥、蓮肉(去除蓮子心,各一兩),烏藥、縮砂仁、橘紅、乾薑(炮製過,各半兩),甘草(炙烤過,三分),丁香、南木香、檀香(各一分),沉香(二錢)。

上銼散。每服三錢,姜三片,棗一枚煎,食前服。一法,有炮熟附子半兩。或為末,一匕,蘇鹽湯調亦可。

白話文:

上銼散的服用方法:每次服三錢,加入三片薑和一顆紅棗煎煮,在吃飯前服用。另一種方法,可以用半兩炮製過的附子,磨成粉末,一次取一匙,用蘇鹽湯調服也可以。

白話文:

黃耆益損湯

組成:

  • 黃耆三兩(炒)
  • 黨參二兩(切)
  • 當歸二兩(切)
  • 炙甘草二兩(炙)
  • 熟地三兩(去心)
  • 白芍二兩(切)
  • 川芎二兩(去尾)
  • 茯苓二兩(切)
  • 澤瀉二兩(切)
  • 肉桂二兩(去皮)
  • 山藥二兩(去皮)
  • 枸杞二兩(去核)
  • 菟絲子二兩(去皮)

功用:

益氣固表,補中益氣,調和營衛。

主治:

氣虛表虛,營衛不調所致之虛寒證候,症狀包括:自汗、惡風、疲倦乏力、面色蒼白或黯淡、脈虛細。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男子、婦人、童羅、室女諸虛不足,榮衛俱弱,五勞七傷,骨蒸潮熱,腰背俱急,百節痠疼,夜多盜汗,心常驚惕、咽燥唇焦,嗜臥少力,肌膚瘦瘁,咳嗽多痰,咯唾血絲,寒熱往來,頰赤神昏,全不用食。服熱藥則煩躁,沖滿上焦,進涼藥則膈滿而腹痛,宜服此藥,極有神效。兼治大病後榮衛不調,婦人產後血氣未復。

白話文:

用於治療男性、女性、兒童、少女等身體虛弱,氣血虧損,臟腑功能低下,身體多處勞累受傷,骨頭發熱潮濕,腰背疼痛,全身關節疼痛,夜間盜汗多,心神驚悸,咽喉乾燥,嘴脣焦渴,嗜睡,體力不足,肌肉瘦弱,咳嗽有痰,痰中帶血絲,寒熱交替,臉頰發紅,精神恍惚,完全不想吃東西。如果服用熱性藥物,會感到煩躁不安,胸膈滿悶,服用涼性藥物會導致腸胃不適和腹痛。使用此藥方可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另外,此藥方還可治療大病後氣血不調,產後婦女氣血未恢復的情況。

人參(去蘆),石斛(去根),甘草,黃耆(去蘆),木香,白朮,當歸,正桂,茯苓,芍藥,半夏川芎熟地黃(去土,酒炒),山藥,五味子,牡丹皮(去骨),麥門冬(去心。各等分)

白話文:

人參(去掉鬍鬚狀的根鬚),石斛(去掉根須),甘草,黃耆(去掉鬍鬚狀的根鬚),木香,白朮,當歸,正桂,茯苓,芍藥,半夏,川芎,熟地黃(去掉泥土,用酒炒過),山藥,五味子,牡丹皮(去掉內刺),麥門冬(去掉中心。各種藥材等份)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子二枚,小麥五十粒,烏梅一個煎,空心,食前服。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子兩個,小麥五十粒,烏梅一個,煎服。空腹,飯前服用。

白話文:

正元散

治療痰壅於肺,症見咳嗽、氣喘、胸悶、痰多。

組成:

  • 知母(炙)
  • 玄參
  • 阿膠
  • 款冬花
  • 甘草
  • 桔梗
  • 桑白皮
  • 旋覆花
  • 訶子肉
  • 紫蘇葉

用法:

每服7.5~10g,水煎服,一日2次。

功效:

潤肺化痰,宣肺平喘。

治下元氣虛,臍腹脹滿,心脅刺痛,泄利嘔吐,自汗,陽氣漸微,手足厥冷。及傷寒陰證,霍亂轉筋,久下冷利,少氣羸困,一切虛寒,並宜服之。常服。助陽消陰,正元氣,溫脾胃,進飲食。

白話文:

用於治療下元元氣虛損,臍腹脹滿,心脅刺痛,泄瀉腹瀉嘔吐,自汗,陽氣漸漸衰微,手足冰冷。還有傷寒陰證,霍亂轉筋,久瀉冷利,氣短無力,身體虛弱疼痛,所有虛寒證候,都宜服用。可以經常服。能夠幫助陽氣消滅陰寒,扶正元氣,溫健脾胃,增進飲食。

人參,白茯苓,白朮(各二兩),黃耆(兩半),甘草,烏藥,山藥(薑汁侵,炒),附子(炮,去皮臍),川芎,乾葛(各一兩),桂心,烏頭(炮,去皮尖。各半兩),紅豆(炒),乾薑(炮)橘皮(各三錢)

白話文:

人參,懷山藥(用薑汁浸泡過,用炒),白茯苓,白朮(各二兩),黃耆(一兩半),肉桂(一兩),炮附子(去除皮和臍),川芎,乾地黃(各一兩),烏藥,山藥(用薑汁浸泡過,用炒),桂心,炮烏頭(去除皮和尖端)(各半兩),紅豆(炒),炮乾薑,陳皮(各三錢)。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二枚,鹽少許煎,食前冷服。自汗,加浮麥。

萬安丸

白話文:

萬安丸

服用方式: 每劑用藥三錢,加入一盞半的水,再放入三片生薑、兩顆紅棗和少量鹽巴,煎煮至水沸後,待微冷時空腹服用。

加強效果: 如有自汗的狀況,可再加入浮麥。

補下經,起陰發陽,能令陽氣入腦,安魂定魄,開三焦,破積聚,消五穀。益精氣,安臟腑,除心中虛熱,強筋骨,輕身明目,去冷除風,無所不治,補益極多,常服最妙。七十老兒服之,當有非常力。

白話文:

補益下焦精氣,使陰氣消退、陽氣生發,能使陽氣進入腦中,安定魂魄,暢通三焦,化解積聚,消化穀物。增益精氣,安撫臟腑,消除心中的虛熱,增強筋骨,減輕體重,增強視力,祛除寒氣,除風濕,沒有什麼不能治癒的,補益極多,經常服用效果最好。七十歲的老人服用,將會擁有巨大的力量。

蓯蓉(四兩,酒浸),干薯蕷,五味子(各二兩半),杜仲(三兩半),牛膝(酒浸),菟絲子(酒浸),赤石脂(煅),白茯苓(去皮),澤瀉山茱萸(去核),巴戟(去心),熟乾地黃(以上各二兩),附子(炮,去皮臍),牡丹皮(去骨),官桂(去粗皮。各一兩)

白話文:

蓯蓉(四兩,用酒浸泡),幹薯蕷、五味子(各二兩半),杜仲(三兩半),牛膝(用酒浸泡),菟絲子(用酒浸泡),赤石脂(煅燒過),白茯苓(去皮),澤瀉,山茱萸(去核),巴戟(去心),熟乾地黃(以上各二兩),附子(炮製過,去皮臍),牡丹皮(去骨),官桂(去粗皮。各一兩)

上為末,別用蓯蓉末半斤,酒熬膏,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溫酒下。不在將息,別無所忌,只忌釅醋及陳臭之物。七日後四體光澤,口唇赤,手足熱,面有光潤,消食,體輕,舌厚聲響,是其驗也。十日長肌肉,其藥通中入腦,鼻辛酸,不可怪也。又加減法,若要肥,加燉煌石膏二兩。

白話文:

將上藥的成分全都磨成粉末,再另外取蓯蓉粉末半斤,用酒熬煮成膏狀,將所有的藥粉和膏狀物混合後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七十粒,空腹時溫酒送服。服藥期間無須特別注意休息,沒有什麼需要特別忌口的,唯獨要忌諱食用濃烈的醋,以及陳腐、有臭味的食物。服用七天後,四肢會變得有光澤,嘴脣變紅,手腳會覺得熱,臉上會容光煥發、有光彩,並且可以幫助消化,體重會減輕,舌頭會變得厚實,聲音也會響亮,這些都是藥物起效的徵兆。服用十天後,肌肉會生長,這帖藥會通到全身及大腦,服用後鼻子會覺得酸,這是正常的現象,不要訝異。另外,如果想增肥,可以添加兩兩的燉煌石膏。

如失狂多忘,加遠志一兩。體少津潤,加柏子仁一兩。如進房事,加白馬莖,若無,用鹿茸代之,二兩,去毛,酥炙。陰下濕癢,加蛇床子一兩。(燉煌,如火色也。)

白話文:

ERROR

白話文:

繁體中文:

增益歸茸丸

現代白話文:

增益歸茸丸

滋養肝腎,益心血,利足膝,實肌膚,悅顏色,興男子,衛生之良藥也。此方專理肝心腎之血,澤瀉則引諸藥入腎。

白話文:

滋養肝腎,益補心血,有利於足膝的強健,使肌膚充實,顏色悅人,增強男子的性功能,是衛生保健的良藥。此方能專門調理肝心腎之血,澤瀉則引導諸藥進入腎臟。

熟乾地黃(酒浸九蒸),鹿茸(去毛,酥塗炙),五味子(各四兩),山藥(酒浸),山茱萸(去核)大附子(炮,去皮臍),川牛膝(酒浸一宿。各二兩),白茯苓,牡丹皮(去骨),澤瀉(酒浸一宿。各一兩半),大當歸(四兩,去蘆),官桂(二兩,去粗皮)

白話文:

  • 熟乾地黃(用酒浸泡九次蒸透)

  • 鹿茸(去除毛髮,塗上酥油烤製)

  • 五味子(各四兩)

  • 山藥(用酒浸泡)

  • 山茱萸(去除果核)

  • 大附子(用炮製方法處理,去除皮和肚臍)

  • 川牛膝(用酒浸泡一晚,各二兩)

  • 白茯苓

  • 牡丹皮(去除硬皮)

  • 澤瀉(用酒浸泡一晚,各一兩半)

  • 大當歸(四兩,去除根莖)

  • 官桂(二兩,去除粗糙的外皮)

上為末。用真鹿角膠半斤銼細,入銀石器中煮,酒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下。

白話文:

將藥物磨成細末。用真鹿角膠半斤磨成細末,放入銀石器中煮,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服。

白話文:

增損樂令湯

組成:

  • 人參
  • 黃耆
  • 白朮
  • 茯苓
  • 麥冬
  • 五味子
  • 甘草
  • 當歸
  • 川芎
  • 肉桂
  • 陳皮
  • 大棗

功效: 滋養氣血、補益脾胃、益氣安神。

主治: 氣血兩虛導致的食慾不振、體倦乏力、心悸失眠。

治諸虛不足,小腹急痛,脅肋䐜脹,臍下虛滿,胸中煩悸,面色痿黃,唇乾口燥,手足逆冷,體常自汗,腰背強急,骨肉痠疼,咳嗽喘乏,不飲食。或因勞傷過度,或病後不復。

白話文:

治療各種虛弱不足,小腹急痛,脅肋疼痛脹滿,臍下空虛卻有飽食感,胸中煩躁不安,面色萎黃,嘴脣乾燥口乾,手腳發冷,身體經常自汗,腰背強直,骨肉痠痛,咳嗽喘息虛弱,厭食。或由於勞累過度,或生病後沒有恢復。

黃耆(去蘆),人參(去蘆),橘皮(去白),當歸(去尾),桂心,細辛前胡(去蘆),甘草,茯苓,麥門冬(去心),芍藥(各二兩),附子(炮,去皮臍),熟地黃(酒炒。各一兩),半夏(湯洗,二兩半),遠志(三分,去心,炒)

白話文:

黃耆(去除蘆頭)、人參(去除蘆頭)、橘皮(去除白色內皮)、當歸(去除尾部)、桂心、細辛、前胡(去除蘆頭)、甘草、茯苓、麥門冬(去除中心)、芍藥(各二兩)、附子(炮製,去除外皮和肚臍)、熟地黃(用酒炒製。各一兩)、半夏(用沸水清洗,二兩半)、遠志(三分,去除中心,炒製)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子二枚煎,食前服。腹滿食少,去棗。下焦虛冷,不甚渴,小便數者,倍人參、當歸、附子。煩渴引飲,加栝蔞根。遺泄白濁,加龍骨、白蘞。小腹急,引心痛者,加乾薑。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紅棗二枚煎煮,於飯前服用。假如腹脹滿,卻食量少,則去掉紅棗。假如下焦虛冷,不怎麼口渴,小便次數多,則加倍使用人參、當歸、附子。假如煩躁口渴,愛喝大量的水,則加入栝蔞根。假如遺精、白濁,則加入龍骨、白茯苓。假如小腹急痛,並且引起心痛,則加入乾薑。

白話文:

黃耆丸

組成:

黃耆三兩(去蘆,炙) 人參二兩(泡製) 白芍二兩(酒洗,炒) 黨參二兩(去蘆) 當歸尾二兩(酒洗) 白朮二兩(生用) 茯苓二兩(茯苓皮) 白茯苓二兩(生用) 甘草二兩(炙用) 陳皮二兩(焙乾用) 遠志二兩(去心) 炙甘草二兩 附子二兩(生用) 肉桂二兩 生薑三兩(切片,炒乾用) 大棗三兩(去核)

製法:

將所有藥材研成細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

益氣養血,健脾補腎,溫陽散寒。

主治:

氣血兩虛,脾腎陽虛,面色蒼白,畏寒肢冷,乏力氣短。

治丈夫腎臟風虛,上攻頭面虛浮,耳內蟬聲,頭目昏眩,項背拘急,下注腰腳,腳膝生瘡,行步艱難,腳下隱疼,不能踏地,筋脈拘攣,不得屈伸,四肢少力,百節痠疼,腰腿冷重,小便滑數。及癱緩風痹,遍身頑麻。又療婦人血風,肢體癢痛,腳膝緩弱,起坐艱難。並宜服之。

白話文:

治療男性腎臟虛弱引起的風寒,上攻頭面導致頭昏腦脹,耳內有蟬鳴聲,頭暈目眩,頸部和背部拘緊,下注腰腿,腳膝生瘡,行走困難,腳下隱隱作痛,不能著地,筋脈拘攣,不能屈伸,四肢無力,全身痠痛,腰腿冰冷沉重,小便滑數。以及癱瘓緩慢的風痺,遍身麻木。還可以用於治療婦女血虛引起的風寒,肢體瘙癢疼痛,腳膝虛弱,起坐困難。以上兩種情況都適合服此藥方。

黃耆(去蘆),杜蒺藜(炒,去刺),茴香(炒),川楝子(去核),川烏(炮,去皮臍),赤小豆地龍(去土炒。各一兩),烏藥(二兩),防風(去蘆,一兩)

白話文:

黃耆(去蘆):補氣益衛、固表止汗,用於氣虛表虛、自汗盜汗。

杜蒺藜(炒,去刺):清肝明目、平肝降壓,用於肝熱目赤、頭痛眩暈、高血壓。

茴香(炒):行氣止痛、和胃健脾,用於肝氣鬱結、胃脘脹痛、消化不良。

川楝子(去核):鎮痛、燥溼殺蟲,用於頭痛、牙齒疼痛、蛔蟲病。

川烏(炮,去皮臍):溫經止痛、祛風除痺,用於風寒濕痺、關節疼痛、跌打損傷。

赤小豆:利水除濕、清熱解毒,用於水腫、腳氣、熱毒瘡癰。

地龍(去土炒):清熱涼血、通絡止痛,用於血熱妄行、吐血、衄血、經閉腹痛。

烏藥:溫中散寒、止痛止瀉,用於寒凝腹痛、洩瀉、嘔吐。

防風(去蘆):祛風散寒、勝濕止痛,用於風寒感冒、頭痛身痛、關節疼痛。

上為末,酒煮麵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灑、鹽湯吞下。婦人醋湯下。空心服。

茴香丸

白話文:

末,酒煮麵糊丸,狀似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五丸,用溫酒或鹽湯送服。女性服用時用醋湯送服。空腹服用。

治丈夫元臟久虛,冷氣攻衝,臍腹㽲痛,腰背拘急,面色痿黃,飲食減少及膀胱、小腸氣痛。並腎臟風毒,頭面虛浮,目暗,耳鳴,腳膝少力,腫痛生瘡。婦人血臟虛冷,食減少力,肢體疼痛,並宜服之。久服,補虛損,除風冷,壯筋骨,明耳目。

白話文:

治療男子腎臟長期虛弱,寒氣侵襲,臍腹疼痛,腰背僵硬,面色萎黃,食慾不振,以及膀胱、小腸疼痛。以及腎臟風毒,頭面浮腫,眼睛昏暗,耳鳴,腿膝無力,腫痛生瘡。婦女血臟虛寒,食慾不振,肢體疼痛,也適合服用。長期服用,可補虛損,除風寒,壯筋骨,明耳目。

威靈仙(洗去土),川楝子(炒),川烏(去皮臍。各三兩),杜烏藥(五兩),川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二兩),地龍(去土,七兩),赤小豆(八兩),陳皮,草薢(各三兩),茴香(炒,八兩),防風(去苗,三兩)

白話文:

威靈仙(洗去泥土),川楝子(炒熟),川烏(去除外皮和肚臍眼,每種三兩),杜烏藥(五兩),川椒(去除果柄和閉合的果實,炒出汗,二兩),地龍(去除泥土,七兩),赤小豆(八兩),陳皮,草薢(各三兩),茴香(炒熟,八兩),防風(去除根須,三兩)

上為末,煮麵糊丸如梧子大。空心,晚食前,溫酒下二十丸、鹽湯亦可。糊用酒煮。小腸氣痛,炒茴香、生薑、酒下。腳轉筋,木瓜湯下。婦人血臟虛冷,溫醋湯下。臍腹絞痛,滑泄冷痢,濃艾湯下。

白話文:

  1. 將藥材磨成細末,並將麵糊煮成梧子大小的丸狀。

  2. 在空腹狀態,於晚餐前服用 20 顆藥丸,可以用溫熱的酒送服,也可以用鹽湯送服。麵糊需要用酒來煮。

  3. 若出現小腸氣痛的症狀,可以將茴香、生薑炒過後,再用酒送服。

  4. 若發生腳部抽筋的情形,可以服用木瓜湯來緩解。

  5. 針對婦女血臟虛冷的狀況,可用溫醋湯送服藥物。

  6. 若出現臍腹絞痛、滑泄冷痢的症狀,則可以用濃艾湯來治療。

白話文:

還少丹

【原文】

青黛二兩,水飛,銅綠及明礬各一兩,煅為末。

【白話文】

青黛二兩,水飛。銅綠和明礬各一兩,煅燒成粉末。

補心腎虛損,脾胃怯弱,神志俱耗。腰腳沉重,精神昏亂,氣血凝滯,飲食無味,肌體瘦倦,小便白濁,耳聾,目暗等疾。

白話文:

補腎虛損,脾胃虛弱,精神萎靡。腰腳沉重,精神昏沉,氣血凝滯,食慾不振,身體瘦弱,小便混濁,耳聾,視力模糊等疾病。

山藥,川牛膝(酒浸,各一兩半),白茯苓(去皮),楮實子,舶上茴香,巴戟(去心,酒浸),杜仲(去粗皮,薑、酒塗炙),肉蓯蓉(酒浸一宿,焙),五味子,石菖蒲(微炒),枸杞子(各一兩),遠志(一兩,甘草水煮,去心,薑汁拌,炒),熟地黃(酒洗,蒸,半兩),山茱萸(去核,一兩)

白話文:

山藥、川牛膝(用酒浸泡,每種各一兩半)、白茯苓(去掉外皮)、楮實子、舶上茴香、巴戟天(去掉果核,用酒浸泡)、杜仲(去掉粗皮,用薑汁和酒塗抹後炙烤)、肉蓯蓉(用酒浸泡一夜,然後烘烤)、五味子、石菖蒲(稍稍炒一下)、枸杞子(每種各一兩)、遠志(一兩,用甘草水煮,去掉果核,用薑汁攪拌,炒一下)、熟地黃(用酒洗淨,蒸熟,半兩)、山茱萸(去掉果核,一兩)

上為末,煉蜜,入棗子蒸熟,去皮核,同為丸,梧桐子大,硃砂末五錢為衣。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下,日進三服。心氣不寧,加麥門冬。少精神,加五味子,陽弱,加續斷。久服,百病不侵。

白話文:

將上藥研磨成細粉末狀,加入蜂蜜調和,將棗子蒸熟,去皮和種子,與藥粉混合均勻,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再用五錢的硃砂末作為外衣。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服,每天服用三次。如果心氣不寧,可以加入麥門冬。如果精神不振,可以加入五味子。如果陽氣虛弱,可以加入續斷。長期服用,可以百病不侵。

白話文:

天真丸

臣等伏承聖訓,纂修和劑局方。披閱古今諸方,博考精簡,首選天真丸。

方中人參、茯苓、甘草,益氣健脾,脾旺則水谷之氣化源,務期充足。黃耆、當歸,補氣血,氣血充足,則臟腑功能旺盛。白朮健脾燥濕,澤瀉利水滲濕,既能調和氣血,又能利尿通淋。肉蓯蓉、巴戟天,益腎助陽,陽氣充沛,則諸臟功能健全。熟地黃滋陰補血,枸杞子益精明目,陰血充足,則臟腑濡養有餘。

治男子婦人,先曾損血及脫血,肌瘦,絕不入食,得步不得,手足痿弱,軟遂,血氣枯槁,形神不足。如滑腸不食,守死無法可治者。如咽喉窄,下食不得,只能五七粒漸漸服之,粒數多便可養起。久服,令人面色紅潤,無血者,使生血。並津液干大便燥者,服之自潤。實中有虛,虛中有實,皆可治之。

白話文:

用來治療男子和婦女,他們此前曾損耗血氣或者失血,肌肉消瘦,完全吃不下東西,不能走動,手腳無力,筋骨萎軟,精神萎靡。如果腸胃滑利,不思飲食,這就接近死亡,無計可施。如果咽喉狹窄,食物無法下嚥,只能逐漸服用五到七粒藥丸,藥丸數量多了就可以將病人養起來。長期服用,可以使病人的面色紅潤,對於無血的人,可以生出血液;並且對於津液枯竭、大便乾燥的人服用之後能夠滋潤。在實證中含有虛證,在虛證中含有實證,都可以用此方治療。

羊肉(七斤,精者,去筋膜、脂皮,批開入藥),肉蓯蓉(十兩),濕山藥(去皮,十兩),當歸(去蘆,洗,十二兩),天門冬(泡,去心,切,焙,十兩)

白話文:

羊肉(七斤,精選的,去除筋膜、脂肪皮,切開入藥),仙靈脾(十兩),山藥(去皮,十兩),當歸(去蘆頭,清洗,十二兩),天門冬(浸泡,去除中心,切片,焙炒,十兩)。

上四味,安在羊肉內,裹定,用麻縷扎縛。取上色糯酒四瓶,煮令盡,再入水二升又煮,直候肉如泥。再入黃耆末五兩,人參末三兩,白朮末二兩,熟糯米飯焙乾為末一十兩。前後藥末,同劑為丸,梧桐子大。一日約服三百粒,初服百粒,加至前數。服之覺有精神,美飲食,手足添力,血脈便行,輕健。

白話文:

將上述的四味藥物,放在羊肉內,用麻繩紮緊。取上等糯米酒四瓶,煮到酒完全乾掉,再加入兩升水繼續煮,直到肉煮成泥狀。再加入五兩黃耆末、三兩人參末、兩兩白朮末,以及十兩炒乾磨碎的糯米飯。將前後的所有藥末混合均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天服用約 300 粒,開始服用時先吃 100 粒,逐漸增加到 300 粒。服用本方藥物後,會感覺精神振奮、食慾增進、手足有力、氣血運行通暢,身體輕盈敏捷。

如久喑不言者,服之半月,語言有聲。血下,喘咳,步行不得,服之效。恐難丸,即入蒸餅五七枚,焙乾為末,同搜和之。酒送下,空心食前,鹽湯亦可。

白話文:

如果有人長期喑啞不說話,服用半個月,便可說話發聲。血痢、喘咳、行走困難的人,服用有效。如果擔心不好服,可以把藥丸捻碎放入五至七個蒸餅中,焙乾研成細末,混同搜和膏一起服用。用酒送服,空腹服藥前或用鹽湯送服也可以。

白話文:

地仙丹

組成:

  • 枸杞子一斤,搗;桑椹子(曬乾)半斤,搗;都勻合蒸過。
  • 胡粉三兩,服餌。

製作方法: 將枸杞子、桑椹子混合搗碎,蒸過後,再加入胡粉三兩服用。

服用方法: 服用時機及劑量未記載。

功效: 內文未記載。

治男子五勞七傷,腎氣虛憊,行步難苦。女人血海虛冷,月經不調,臟寒少子。又治痔瘻,腸風下血,諸風諸氣,並皆治之。有人得風氣疾,攣結疼痹,服之頓除。

白話文:

  1. 治療男子的五勞七傷,腎氣虛弱,行走困難。治療女人的血海虛冷,月經不調,子宮寒冷,少子。

  2. 還治療痔瘡、瘻管、腸風下血、各種風病、各種氣病,都能治療。

  3. 有人得了風氣疾,關節攣縮、疼痛、麻痺,服用了此藥後立即消除。

川牛膝(酒浸,四兩),肉蓯蓉(酒浸,四兩),覆盆子白附子,菟絲子(酒浸),赤小豆,天南星,川羌活骨碎補(去毛),金毛狗脊(去毛),何首烏萆薢,防風(去蘆叉),烏藥(各二兩),川椒(去目),綿附(炮、去皮臍),白朮,甘草,白茯苓,川烏(炮,去皮,各一兩),人參,黃耆(各一兩半),木鱉子(去皮),地龍(去土。各三兩)

白話文:

  • 川牛膝(用酒浸泡,四兩)

  • 肉蓯蓉(用酒浸泡,四兩)

  • 覆盆子(二兩)

  • 白附子(二兩)

  • 菟絲子(用酒浸泡,二兩)

  • 赤小豆(二兩)

  • 天南星(二兩)

  • 川羌活(二兩)

  • 骨碎補(去除毛,二兩)

  • 金毛狗脊(去除毛,二兩)

  • 何首烏(二兩)

  • 萆薢(二兩)

  • 防風(去除蘆叉,二兩)

  • 烏藥(二兩)

  • 川椒(去除眼睛,二兩)

  • 綿附(炮製、去除皮臍,二兩)

  • 白朮(一兩)

  • 甘草(一兩)

  • 白茯苓(一兩)

  • 川烏(炮製、去除皮,一兩)

  • 人參(一兩半)

  • 黃耆(一兩半)

  • 木鱉子(去除皮,三兩)

  • 地龍(去除泥土,三兩)

上為末,酒麵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酒下。

補骨脂散

白話文:

以補骨脂磨成細末,加水和麵粉糊成丸,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以酒送服。

治因感卑濕致疾,久之陽氣衰絕,乳石補益藥不效,服此收功。常服,延年益氣,悅心明目,補益筋骨。忌食蕓薹、羊血

白話文:

治療由於感受卑濕而導致的疾病,時間久了陽氣衰絕,靈芝、石鐘乳等補益藥物都不起效,服用這個藥方就可以收效。經常服用可以延年益壽,增強元氣,令人心情愉悅,眼睛明亮,補益筋骨。服用期間忌食蕓薹、羊血。

破故紙(十兩,揀,淨洗,為末),胡桃肉(去皮,二十兩,研如泥)

白話文:

上等破故紙(十兩,挑選乾淨,洗淨,打成末),胡桃仁(去皮,二十兩,磨成泥)

上煉蜜,和二味均如飴,盛瓦器中。旦日以溫酒化藥一匙,熟水亦可。或為丸服。

白話文:

將上等的蜂蜜先煉製過,然後加入兩味藥材,均勻攪拌,製成像飴糖一樣的膏狀物,盛放在瓦器中。第二天,用溫酒將一匙藥膏化開,也可以用煮熟的溫水化開。也可以製成藥丸服用。

宮方瑞蓮丸

治濕,定心,消痰,暖腎水,勻血,去黑痣。

白話文:

治療濕氣、安定心神、消除痰濕、溫暖腎中水氣、使氣血調和、祛除黑痣。

蒼朮(主脾。一斤。酒浸四兩,醋浸四兩,米泔浸四兩,生用四兩),蓮肉(主心。一斤,去皮、心,酒浸軟,入豬肚內煮極爛,取出焙乾研,豬肚為膏。蓮肉一斤約肚二個),枸杞子(主肝。二兩,去枝梗),北五味子(主肺。二兩,去枝梗),破故紙(主腎。二兩,微炒),熟地黃(主血。二兩,酒洗蒸)

白話文:

蒼朮(主要治療脾臟。一斤。分別浸泡在酒、醋和米泔各四兩,生用四兩),蓮子(主要治療心臟。一斤,去除皮和蓮蕊,浸泡在酒中至柔軟,放入豬肚內煮至極爛,取出後烘乾研磨成粉,豬肚煮成膏。一斤蓮子大約需要兩個豬肚),枸杞子(主要治療肝臟。二兩,去除枝梗),北五味子(主要治療肺臟。二兩,去除枝梗),破故紙(主要治療腎臟。二兩,微炒),熟地黃(主要治療血液。二兩,用酒洗淨並蒸熟)

上為末,豬肝膏、酒煮,面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下。

白話文:

將豬肝膏研磨成末,用酒煮過,做成像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四十丸,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服。

無名丹

補虛守神,澀精固陽道。男子服之有奇功。

白話文:

補虛養神,收斂精氣固守陽氣之道。男子服用此丹,會有奇效。

蒼朮(一斤,不浸,杵舂令稍滑,淨篩去粗皮),龍骨(一兩),赤石脂(二兩),大川烏(一兩,炮,去皮臍),破故紙(二兩,微炒),川楝子(三兩,去皮),舶上茴香(一兩,微炒),蓮肉(去心),白茯苓(去皮),遠志(捶,甘草水煮取皮,薑汁拌炒,各一兩)

白話文:

蒼朮(一斤,不要浸泡,用杵舂搗碎,過篩除去粗皮)

龍骨(一兩)

赤石脂(二兩)

大川烏(一兩,炮製後,去除皮和臍)

破故紙(二兩,稍加炒製)

川楝子(三兩,去除外皮)

舶上茴香(一兩,稍加炒製)

蓮肉(去除蓮子心)

白茯苓(去除外皮)

遠志(捶打,以甘草水煮取皮,用薑汁拌炒,各一兩)

上為末,酒煮,麵糊丸如梧子大,硃砂一兩,另研為衣。三十丸漸至百丸。食前,溫酒、米飲、鹽湯皆可。婦人無子,服之效。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煮沸,加入麵糊丸,藥丸大小如梧子。另外將硃砂研磨成粉,作為藥丸外衣。從三十丸逐漸增加到一百丸。在飯前服用,可以用溫酒、米湯或鹽湯送服。此藥方對沒有孩子的婦女有效。

白話文:

大建中湯

組成:

人參三分,白朮三分,甘草一分,薑半夏五分,乾薑三分,大棗十分,桂枝三分

製法: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先煮薑半夏三沸,去滓,納諸藥,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功效:

治脾胃虛寒,飲食不化,脘腹脹滿,大便溏泄,發熱惡寒,嘔吐酸水。

治諸虛不足,小腹急痛,脅肋䐜脹,骨肉痠痛,短氣喘促。痰多咳嗽,潮熱多汗,心下驚悸,腰背強痛,多臥少起。

白話文:

這是一種治療身體虛弱、下腹疼痛、脅骨脹痛、肌肉痠痛、呼吸急促、痰多咳嗽、潮熱多汗、心悸、腰背疼痛、多臥少起等症狀的藥方。

黃耆(去蘆),附子(炮,去皮臍),鹿茸(酒蒸),地骨皮(去木),續斷(去蘆),石斛(去根),人參(去蘆),川芎,當歸(去蘆,酒浸),白芍藥,小草(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白話文:

黃耆(去掉蘆頭)、附子(用火炮製,去除外皮和臍部)、鹿茸(用酒蒸透)、地骨皮(去掉木質部分)、續斷(去掉蘆頭)、石斛(去掉根部)、人參(去掉蘆頭)、川芎、當歸(去掉蘆頭,用酒浸泡)、白芍藥、小草(各一兩)、甘草(用火炙烤過,半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不以食服。咳嗽,加款冬花。唾血,加阿膠。便精遺泄,加龍骨。怔忪,加茯神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三錢藥粉,加水一盞半,再加入五片生薑,煎服,不拘任何時間服用。咳嗽,再添加款冬花。唾血,再添加阿膠。遺精滑精,再添加龍骨。心神不寧,再添加茯神。

白話文:

黃耆建中湯

組成:

  • 黃耆 四兩
  • 黨參 三兩
  • 白朮 二兩
  • 炙甘草 一兩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益氣健脾,升陽舉陷。

適應症: 脾胃氣虛,運化無力,倦怠乏力,面色萎黃,食慾不振,大便溏薄,脫肛,子宮下垂等。

治男子女人諸虛不足,小腹急痛,脅肋䐜脹,臍下虛滿,胸中煩悸,面色痿黃,唇乾口燥,少力身重,胸滿短氣,腰背強痛,骨肉痠痛,行動喘乏,不能飲食。或因勞傷過度,或因病後不復,並宜服之。

白話文:

治療男子和女子因虛弱、不足、小腹急痛、脅肋脹滿、臍下虛滿、胸中煩躁、心悸、面色萎黃、嘴脣乾燥、口乾、乏力、身體沉重、胸悶、氣短、腰背疼痛、骨肉痠痛、行走喘息、飲食困難。可以適度因為勞累或受傷、或因為生病後沒有恢復,都可以服用此藥方。

黃耆(去蘆,三兩),肉桂(三兩),甘草(炙,二兩),白芍藥(六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一枚煎,去滓,入餳少許,再煎令溶。空心,稍熱服。

人參黃耆散

白話文:

黃耆(去蘆,三兩),肉桂(三兩),甘草(炙,二兩),白芍藥(六兩)

以上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一枚煮煎,去渣,加蜂蜜少許,再煮煎至溶解。空腹,稍熱服。

《人參黃耆散》

治虛勞客熱,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口燥咽乾,頰赤心忪,日晚潮熱,夜有盜汗,胸脅不利,減食多渴,咳唾稠黏,時有膿血。

白話文:

治療虛勞外感熱邪,肌肉消瘦、四肢疲倦無力、手腳心煩熱、口乾舌燥、臉頰發紅、心中煩躁不安、傍晚發熱、晚上盜汗、胸脅之間感到不適、食慾減退、口渴、咳嗽吐出黏稠的痰液,有時痰中帶有膿血。

天門冬(去心,三兩),半夏(湯洗七次,去滑,薑汁炒),桑白皮(炒。各兩半),鱉甲(去裙,醋炙,二錢),知母紫菀(各一兩半),秦艽(二兩),人參(一兩),白茯苓(二兩),黃耆,赤芍藥(各一兩半),柴胡,地骨皮(各二兩),甘草(一兩五錢),桔梗(一兩)

白話文:

天門冬(去心,三兩)

半夏(用熱水洗七次,去掉滑潤感,用薑汁炒)

桑白皮(炒。各兩半)

鱉甲(去裙,用醋炙烤,二錢)

知母,紫菀(各一兩半)

秦艽(二兩)

人參(一兩)

白茯苓(二兩)

黃耆,赤芍藥(各一兩半)

柴胡,地骨皮(各二兩)

甘草(一兩五錢)

桔梗(一兩)

上銼散。每服三大錢,水一盞半煎,食後溫服。

安腎丸

白話文:

安腎丸

組成:

磨成粉末狀的藥物,每次服用三錢。

服用方法:

用一杯半的水煎煮,飯後服用,保持溫熱。

治腎經久積陰寒,膀胱虛冷,下元衰憊,耳重唇焦,腰腿腫疼,臍腹撮痛,兩脅刺脹,小腹堅疼,下部濕癢,夜夢遺精,恍惚多驚,皮膚乾燥,面無光澤,口淡無味,不思飲食,大便溏泄,小便滑數,精神不爽,事多健忘。常服,補元陽,益腎氣,功效殊甚。

白話文:

治療腎經長期積累的陰寒,膀胱虛冷,下元衰弱,耳重脣焦,腰腿腫脹疼痛,臍腹刺痛,兩脅刺脹,小腹堅硬疼痛,下部濕癢,夜晚夢遺精液,恍惚多驚,皮膚乾燥,面色無光,口淡無味,不想飲食,大便稀溏,小便滑數,精神不振,健忘。經常服用,補元陽,益腎氣,效果顯著。

桃仁(麩炒,四兩八錢),肉桂(一兩六錢),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肉蓯蓉(酒浸、炙),山藥,破故紙,茯苓,石斛(去根,炙),萆薢,白朮(各四兩八錢),川烏(炮,去皮臍,一兩六錢)

白話文:

桃仁(以麩皮炒過,四兩八錢)、肉桂(一兩六錢)、白蒺藜(炒過,去刺)、巴戟(去心)、肉蓯蓉(以酒浸泡後烘烤)、山藥、破故紙、茯苓、石斛(去根,烘烤)、萆薢、白朮(各四兩八錢)、川烏(以炮製法處理過,去皮臍,一兩六錢)。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鹽湯任下,空心食前。小腸氣,炒茴香鹽酒下。

雙和湯

白話文:

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或鹽湯送服,空腹飯前服用。小腸氣痛,可用炒過的茴香,加鹽、酒送服。

治男子婦人五勞、六極、七傷,心腎俱虛,精血氣少,遂成虛勞,百骸枯瘁,四肢倦怠,寒熱往來,咳嗽咽乾,行動喘乏,面色痿黃,略有所觸,易成他疾。或傷於冷,則宿食不消,脾疼腹痛,瀉痢吐逆。或傷於熱,則頭旋眼暈,痰涎氣促,五心煩熱。或因飢飽動作,喜怒驚恐,病隨而至。

白話文:

治療男女的五勞、六極、七傷,心腎都虛弱,精血氣少,遂成虛勞病,全身骨骼肌肉消瘦,四肢倦怠,忽冷忽熱,咳嗽咽喉乾澀,行動喘乏,面色萎黃,稍有所觸發,容易演變為其他疾病。或因寒涼所傷,則宿食不消,脾臟疼,腹痛,腹瀉痢疾,嘔吐反胃。或因熱邪所傷,則頭暈目眩,痰涎壅盛,氣促,五心煩熱。或者由於飢餓或飽食,動作,喜怒驚恐,病隨之而來。

或虛脹而不思食。或多食而不生肌肉,心煩則虛汗、盜汗。一切虛勞不敢服燥藥者,並宜服之。常服,調中養氣,益血育神,和胃進食,補虛損。

白話文:

虛弱浮腫無法正常飲食,或過量飲食但體重不增加、肌肉不生長,還有心煩、虛汗、盜汗等症狀。所有虛弱而不敢服燥熱藥物的人,都適合服用。經常服用,可以調養脾胃、培補氣血、益氣養神,和胃助消化,補益虛損。

白芍藥(三兩半),當歸(洗淨,酒炒),熟地黃(洗,酒蒸),黃耆(去蘆,蜜炙。各一兩半),甘草(炙,一兩一錢半),川芎(去蘆,一兩五錢),肉桂(一兩一錢)

白話文:

白芍藥(三兩半),當歸(洗淨,用米酒炒),熟地黃(洗淨,用米酒蒸),黃耆(去除蘆頭,用蜂蜜炙烤。各一兩半),甘草(炙烤,一兩一錢半),川芎(去除蘆頭,一兩五錢),肉桂(一兩一錢)

上銼散。每服三錢,生薑三片,棗二枚煎,空心,食前服。忌生冷果核等物。

十四味建中湯

白話文:

十四味建中湯

本方為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嘔吐、腹瀉等症之方劑。

組成:

  • 白朮(生)三錢
  • 茯苓(生)三錢
  • 蓮子(生)三錢
  • 山藥(生)三錢
  • 苡仁(炒)三錢
  • 當歸(身)三錢
  • 黃耆(生)三錢
  • 黨參(生)三錢
  • 炙草(生)三錢
  • 大棗(生)二枚
  • 生薑(生)三片

用法:

每日一劑,煎服。空腹,餐前服用。

禁忌:

服用此方期間,應忌食生冷食物、果核等難消化之物。

治榮衛不足,腑臟俱傷,積勞虛損,形體羸瘠、短氣嗜臥,寒熱頭痛,咳嗽喘促,嘔吐痰沫,手足多冷,面白脫色,小腹拘急,百節盡疼,夜臥汗多,夢寐驚悸,小便滑利,大便頻數,失血虛極,心忪面黑,脾腎久虛,飲食失虧。

白話文:

治療因氣血不足,臟腑受損,積勞成疾,身體虛弱、氣短嗜睡,時而寒戰時而發熱、頭痛,咳嗽喘促,嘔吐痰液,手腳冰冷,臉色蒼白,小腹拘緊,全身疼痛,夜間盜汗多,夢中驚悸不安,小便清稀,大便次數多,失血過多,虛弱到極點,心悸面黑,脾腎虛弱已久,飲食不足。

當歸(去蘆,洗,酒浸,焙),白芍藥,白朮(洗),麥門冬(去心),甘草,肉蓯蓉(酒浸一宿,焙乾),人參(去蘆),川芎,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臍),黃耆(炙),半夏(湯洗),茯苓(去皮),熟地黃(酒浸一宿,焙乾)

白話文:

當歸:去除蘆頭,清洗乾淨,浸泡在酒中,然後烘烤。

白芍藥:清洗乾淨。

白朮:清洗乾淨。

麥門冬:去除中間的核。

甘草:直接使用。

肉蓯蓉:浸泡在酒中一夜,然後烘乾。

人參:去除蘆頭。

川芎:直接使用。

肉桂:去除粗糙的樹皮。

附子:炮製,去除表皮和臍部。

黃耆:炙製。

半夏:用熱水清洗。

茯苓:去除表皮。

熟地黃:浸泡在酒中一夜,然後烘乾。

上等分,銼散。每服三錢,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煎,食煎服。

青娥丸

白話文:

青娥丸

將藥材打磨成細粉後,每次服用三錢。同時取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煎煮後與藥粉一起服用。

治腎氣虛弱,風冷乘之,或血氣相搏,腰痛如折,起坐艱難,俯仰不利,轉側不能。或因勞役過度,傷於腎經。或處卑濕,地氣傷腰。或墜墮傷損,或風寒客搏,或氣滯不散,皆令腰痛。或腰間似有重物系墜,起坐艱辛,悉能治之。(方見腰痛類。)

白話文:

治療腎氣虛弱,風寒趁虛而入,或血氣相搏,腰痛如斷裂,起坐困難,俯仰不利,轉側不能。或者由於勞役過度,損傷了腎經。或者居住在低窪潮濕的地方,地氣損傷腰部。或者跌落受傷,或者風寒客氣搏擊,或者氣滯不散,都會導致腰痛。或者腰間好像有重物垂墜,起坐困難,都能治療。(具體方法請參閱腰痛類。)

白話文:

十全大補湯

組成:

當歸三錢、熟地黃三錢、白芍三錢、川芎三錢、白朮三錢、茯苓三錢、甘草二錢、黃耆三錢、黨參三錢、肉桂二錢、烏炮薑三錢(先煎)、清酒半盞(後下)

功效:

補氣養血,健脾和胃。

主治:

氣血兩虛,面色淡白,心悸氣短,食慾不振,四肢乏力,自汗畏冷。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氣攻骨脊,拘急疼痛,夜夢遺精,面色痿黃,腳膝無力,一切病後氣不如舊,憂愁思慮,傷動血氣,喘嗽中滿,脾腎氣弱,五心煩悶,並皆治之。此藥性溫不熱,平補有效,養氣育神,醒脾止渴,順正辟邪,溫暖脾腎,其效不可具述。又名十補湯

白話文:

此方用於治療男性、女性的體虛不足、過度勞累和受傷、不思飲食、久病虛弱、時常發燒、氣血攻於脊椎骨、拘急疼痛、夜間遺精、面色萎黃、腳膝無力、一切病後體質不如從前、憂愁思慮、損傷氣血、喘咳、胸悶、脾腎氣虛、五心煩悶等疾病。此方藥性溫和不燥熱,具有補益氣血、滋養精神、健脾止渴、扶正祛邪、溫暖脾腎等功效,效果顯著。又名十補湯。

人參(去蘆),肉桂(去粗皮),川芎,熟地黃(洗,酒蒸,焙),茯苓(去皮),白朮,甘草,黃耆(去蘆),川當歸(去尾),白芍藥(各等分)

白話文:

人參(去掉鬚根),肉桂(去掉粗糙的外皮),川芎,熟地黃(洗淨,用酒蒸過,烘乾),茯苓(去掉外皮),白朮,甘草,黃耆(去掉鬚根),川當歸(去掉尾部),白芍藥(各等量)。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一枚煎,空心服。

秦艽鱉甲散

白話文:

秦艽鱉甲散

用法:

  • 每次取 3 錢藥材。
  • 加入 1.5 碗水。
  • 放入生薑 3 片,紅棗 1 顆。
  • 煎煮後,空腹服用。

治男子婦人氣血勞傷,四肢倦怠,肌體瘦弱,骨節煩疼,頭昏頰赤,肢體枯槁,面色痿黃,唇焦口乾,五心煩熱,痰涎咳嗽,腰背引痛,乍起乍臥,夢寐不寧,神情恍惚,時有盜汗,口苦無味,不美飲食。及治山嵐瘴氣,寒熱往來。

白話文:

治療男人和女人因氣血損傷而引起的四肢疲勞、身體消瘦、骨節疼痛、頭暈臉紅、身體枯槁、臉色蠟黃、嘴脣乾裂、口乾、五心煩熱、痰涎咳嗽、腰背疼痛、忽起忽臥、夢寐不安、精神恍惚、時常盜汗、口苦無味、不喜歡吃東西。以及治療山區的瘴氣,引起忽冷忽熱的症狀。

荊芥(去梗),貝母(去心。各一兩),白芷(半兩),乾葛(二兩),天仙藤,前胡(各一兩),羌活,肉桂(各半兩),青皮,柴胡(去須),甘草,秦艽(去蘆,洗),鱉甲(去裙,醋炙。各一兩)

白話文:

荊芥(去掉梗),貝母(去掉心。各一兩),白芷(半兩),乾葛(二兩),天仙藤,前胡(各一兩),羌活,肉桂(各半兩),青皮,柴胡(去掉鬚),甘草,秦艽(去掉蘆,洗乾淨),鱉甲(去掉裙,用醋炙。各一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不拘時。為末,酒調亦得。常服,養氣血、調榮衛,解倦怠。

沉香鱉甲散

白話文:

繁體中文:

沉香鱉甲散

現代白話文:

**組成:**沉香、鱉甲

用法:

  • 研磨成粉末,每次服 3 錢
  • 加入 1.5 碗水和 3 片生薑煎煮,不限時間服用
  • 也可研磨成粉,用酒調和服用

功效:

  • 常服可滋養氣血、調和榮衛
  • 緩解疲勞倦怠

治男子婦人五勞七傷,氣血虛損,腰背拘急,手足沉重,百節痠疼,面色黑黃,肢體倦怠,行動喘乏,胸膈不快,咳嗽痰涎,夜多異夢,盜汗失精、嗜臥少力,肌肉瘦悴,不思飲食,日漸羸弱。一切勞傷,諸虛百損,並能治之。

白話文:

本藥方可治療男女五勞七傷,氣血不足,腰背僵硬,手腳沉重,全身痠痛,臉色黑黃,肢體疲倦,呼吸急促,胸悶不適,咳嗽痰多,夜裡多做噩夢,盜汗遺精、嗜睡無力、肌肉瘦弱、不想飲食,日漸消瘦虛弱。凡因勞累過度引起的各種虛症和百種損傷,皆能治療。

乾蠍(二錢半),沉香,人參,木香,巴戟(去心。各半兩),附子(去皮臍,一兩),肉豆蔻(四個),肉桂(一兩),川當歸(去尾),干熟地黃(淨洗,酒灑蒸焙,七錢半),白茯苓,牛膝(去蘆),黃耆(各半兩),羌活(七錢半),柴胡(去蘆),荊芥(去梗),半夏(薑汁炒,各半兩),鱉甲(去裙,醋炙,一兩),秦艽(半兩,去蘆)

白話文:

  • 乾蠍(2.5錢)

  • 沉香、人參、木香、巴戟(去核,各半兩)

  • 附子(去皮,1兩)

  • 肉豆蔻:4顆

  • 肉桂(1兩)

  • 川當歸(去尾)

  • 幹熟地黃(淨洗,用酒浸泡,蒸煮焙乾,7.5錢)

  • 白茯苓、牛膝(去皮),黃耆(各半兩)

  • 羌活(7.5錢)

  • 柴胡(去皮)、荊芥(去梗)、半夏(用薑汁炒,各半兩)

  • 鱉甲(去裙,用醋炙烤,1兩)

  • 秦艽(半兩,去蘆)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蔥白二寸,棗二枚掰破煎,空心,食前服。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蔥白二寸、棗子切半煎煮,空腹,飯前服用。

白話文:

小安腎丸

組成:

  • 肉蓯蓉
  • 仙靈脾
  • 遠志
  • 炙巴戟
  • 五味子
  • 熟地黃
  • 川斷
  • 附片
  • 茯苓

功能主治:

  • 溫腎壯陽,益氣補血。
  • 主治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陽痿、早洩、遺精、失眠多夢、尿頻餘瀝。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 6 克,一日 2 次。

注意事項:

  • 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服用期間忌食生冷、辛辣食物。

治腎氣虛乏,下元冷憊,夜多漩溺,肢體倦怠,漸覺羸瘦,腰膝沉重,嗜臥少力,精神昏憒,耳作蟬鳴,面無顏色,泄瀉腸鳴,眼目昏暗,牙齒蛀痛,並皆治之。

白話文:

治療腎氣虛乏、下元冷憊、夜間多尿或尿失禁、肢體倦怠、漸漸感覺身體消瘦、腰膝沉重、喜歡臥牀休息、力量不足、精神昏沉恍惚、耳朵有蟬鳴聲、臉色沒有光澤、泄瀉腸鳴、眼睛昏花、牙齒蛀蝕疼痛,都可以用此方法治療。

香附子,川烏,川楝子(各半斤。用鹽二兩,水二升同煮,候乾,銼,焙),熟乾地黃(四兩)茴香(六兩),川椒(二兩,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

白話文:

香附子、川烏、川楝子(各半斤。用兩兩鹽,兩升水一起煮,等候乾透,切碎,烘烤),熟乾地黃(四兩),茴香(六兩),川椒(兩兩,去掉帶柄和閉口的,炒出汗)

上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鹽湯、鹽酒任下。常服,補虛損,下元冷憊。

橘皮煎丸

白話文:

末,酒糊丸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二十至三十丸,空腹時,用鹽湯或鹽酒送服。經常服用,可以補虛損,治療下元虛冷。

治久虛積冷,心腹疼痛,嘔吐痰水,飲食減少,脅肋虛滿,臍腹弦急,大腸虛滑,小便利數,肌膚瘦悴,面色痿黃,肢體怠惰,腰膝緩弱。及治痃癖積聚,上氣咳嗽,久瘧久痢,腸風痔瘻。婦人血海虛冷,赤白帶下,久無子息,並宜服。

白話文:

用於治療長久虛弱,寒氣積聚體內,導致心腹疼痛、嘔吐痰水、飲食減少、兩脅下的部位感到虛滿、臍和腹部肌肉緊張,大腸虛弱,小便次數多、身體消瘦、臉色萎黃、肢體倦怠,腰膝酸軟無力。又可治療癖塊積聚、氣往上衝、咳嗽、長期的瘧疾和痢疾、腸風下痔、肛門周邊的膿腫。婦女氣血虛寒,赤白帶下,長期不孕,均可服用。

三稜(煨熟,乘熱搗碎,三兩),陳橘紅(淨洗,焙,十五兩),當歸(洗,去蘆,焙),萆薢厚朴(去皮,薑汁炒),肉蓯蓉(酒浸,焙乾),肉桂,附子(炮,去皮臍),陽起石(酒浸,研焙如粉),巴戟(去心),石斛(去根),鹿茸(茄子者,燎去毛,劈開,酒浸,炙乾),牛膝(去苗,酒浸,焙),菟絲子(酒浸,焙乾,炒),杜仲(薑汁炒),吳茱萸(洗焙),乾薑(泡。以上各三兩),甘草(炙,一兩)

白話文:

荊三稜(烘烤熟後,趁熱搗碎,三兩),陳橘紅(清洗乾淨,烘烤,十五兩),當歸(清洗,去掉根鬚,烘烤),萆薢厚朴(去皮,用薑汁炒),肉蓯蓉(浸泡在酒中,烘乾),肉桂,附子(炮製,去掉外皮和根須),陽起石(浸泡在酒中,研磨烘烤成粉末),巴戟(去掉心),石斛(去掉根),鹿茸(選擇茄子狀的,烤掉毛髮,劈開,浸泡在酒中,烘乾),牛膝(去掉嫩芽,浸泡在酒中,烘烤),菟絲子(浸泡在酒中,烘乾,炒),杜仲(用薑汁炒),吳茱萸(清洗烘烤),乾薑(浸泡。以上各三兩),甘草(烘烤,一兩)

上為末,用酒五升,於銀、石器內將橘皮末熬如餳,卻入諸藥末,攪和搜勻,仍以臼內搗五百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或鹽湯吞下。

白話文:

將橘皮末用酒五升,在銀器或者石器中熬煮成糊狀,加入其他藥物的末,並且攪拌均勻,把這些藥末放入臼中搗五百次,把藥丸製成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在空腹時,以溫酒或鹽湯服用。

生犀散

治骨蒸肌瘦,頰赤口乾,日晚潮熱,夜有盜汗,五心煩躁。及大病瘥後,餘毒不解。

白話文:

生犀散

治療骨蒸肌瘦、臉頰潮紅、口乾、日落時分潮熱、夜間盜汗、五心煩躁。以及大病初癒後,餘毒未解。

犀角(鎊),地骨皮(去骨),秦艽(去蘆),麥門冬(去心),枳殼(煨,去穰),大黃(煨),柴胡(去須),茯苓(去皮),赤芍藥,桑白皮(去赤),黃氏(去蘆,蜜炙),人參(去蘆),鱉甲(醋炙),知母(各等分)

白話文:

犀角(研磨成粉)、地骨皮(去除骨頭)、秦艽(去除蘆葦)、麥門冬(去除中心)、枳殼(烘烤,去除果肉)、大黃(烘烤)、柴胡(去除胡須)、茯苓(去除外皮)、赤芍藥、桑白皮(去除紅色外皮)、黃氏(去除蘆葦,用蜂蜜烘烤)、人參(去除蘆葦)、鱉甲(用醋烘烤)、知母(各等份)

上銼散。每服三錢,陳青蒿一根煎,桃枝亦可。小兒疳病,熱似骨蒸者,及久病後或虛後,時復來作潮熱者,瘧疾亦用。有痰,加半夏。熱輕,去大黃,加黃芩

白話文:

上銼散:每服用三錢的劑量,加上一根陳年青蒿煎煮服用,也可以用桃樹枝煎煮。用於治療小兒疳病,症狀類似骨蒸潮熱,以及長期疾病後或虛弱後,時常復發出現潮熱的症狀,瘧疾也可以使用。如果有痰,加入半夏。如果熱度較輕,去掉大黃,加入黃芩。

白話文:

北亭丸

組成:

  • 北柴胡(去蘆)一兩
  • 木防己(去心)三錢
  • 乾地黃(去心)三錢
  • 生地黃(去心)三錢
  • 丹參(去蘆)三錢
  • 龜板(去甲燒酥)二錢
  • 鱉甲(去甲燒酥)二錢
  • 鱉蛋(去殼稍炒)三個
  • 甘草(炙)三錢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

  • 調補肝腎,滋陰降火。

主治:

  • 肝腎陰虛所致的腰膝痠軟、耳鳴目赤、口乾咽燥、盜汗遺精。

用法用量:

  • 每服十丸,每日兩次,用黃酒或淡鹽水送服。

注意事項:

  • 陰寒體質者慎用。

治脾元氣弱,久積陰冷,心腹脅肋脹滿刺痛,面色青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食少多傷,噫氣吞酸,噦逆噁心,腹中虛鳴,大便泄利,胸膈痞塞,飲食不下,嘔噦霍亂,體冷轉筋。及五膈、五噎,痃癖瘕聚,翻胃吐食,久痛久痢,並治之。

白話文:

用來治療脾元的元氣虛弱,長時間積聚了陰寒之氣,以至於心、腹部、肋骨與腰側脹滿,刺痛難耐,患者面色青黃,身體虛弱,倦怠嗜睡,食量少且容易腸胃不適,老是打嗝,吞酸水,想吐又吐不出來,感到噁心反胃,腹部咕嚕咕嚕叫,大便稀薄,胸膈之間堵塞,吃不下去東西,嘔吐不止,腹痛腹瀉。此外,還可以治療五膈、五噎、痃癖、瘕聚、胃口反覆、吐出食物、長期的疼痛和痢疾。

縮砂仁,胡椒,肉桂,厚朴(去粗皮,薑汁炒),附子(炮,去皮臍),川芎,當歸,陳皮,乾薑,甘草(各四兩),阿魏(醋化去沙石,二兩,別研),白朮(三兩),青鹽(別研,二兩),北亭醋淘去沙石,二兩,別研,五味子(揀,一兩半)

白話文:

縮砂仁、胡椒、肉桂、厚朴(去除粗皮,用薑汁炒過)、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肚臍)、川芎、當歸、陳皮、乾薑、甘草(各四兩),阿魏(用醋化解後去除沙石,二兩,另外研磨)、白朮(三兩),青鹽(另外研磨,二兩)、北亭醋去除沙石,二兩,另外研磨,五味子(挑選好的,一兩半)。

上為末,用銀、石鍋內,入好酒、醋五升,白沙蜜十兩,先下北亭、阿魏、青鹽三味,並好頭面一升,同煎稠黏,便下藥末半斤以來,更煎如稀麵糊,漸漸入藥末煎得所,離火,取出,更以干藥末和搜成劑,更搗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微嚼破,用生薑、鹽湯下。溫酒亦可,空心服。忌羊血、豆豉汁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銀或石鍋盛裝,倒入五升好酒、醋,加入十兩白沙蜜。先放入北亭、阿魏、青鹽三味藥材,再加入一升好的頭面。一起煎煮至濃稠黏膩,然後加入半斤藥末,繼續煎煮至像稀麵糊的狀態。逐漸加入藥末煎煮至適當的濃度,離火後取出,再加入乾藥末和成劑量,再搗一千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五丸,稍微嚼破,用薑湯或鹽湯送服。也可以用溫酒送服,空腹服用。忌食羊肉血和豆豉汁。

鹿茸大補湯

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產後血氣耗傷,一切虛損。

白話文:

用於治療男女體虛、氣血不足,產後血氣耗傷,以及各種虛弱的情況。

鹿茸(燎去毛,酒浸,炙),黃氏(蜜炙),當歸(酒浸。各二兩),白芍藥,人參,附子(炮。各兩半),肉蓯蓉(酒浸,二兩),肉桂(一兩半),杜仲(炒,二兩),石斛(酒浸蒸),五味子(各一兩半),熟地黃(酒浸蒸,三兩),白茯苓(二兩),半夏,白朮(煨,各一兩半),甘草(半兩)

白話文:

  • 鹿茸:先用火將茸毛燒掉,再用酒浸泡,最後用火烤製。

  • 杜仲:將藥材炒製。

  • 黃芪:用蜂蜜炙製。

  • 當歸:用酒浸泡,用量爲二兩。

  • 白芍藥:用量爲一兩半。

  • 人參:用量爲一兩半。

  • 附子:先炮製,再用酒浸泡,用量爲一兩半。

  • 肉蓯蓉:用酒浸泡,用量爲二兩。

  • 肉桂:用量爲一兩半。

  • 石斛:先用酒浸泡,再用蒸氣蒸製,用量爲一兩半。

  • 五味子:用量爲一兩半。

  • 熟地黃:用酒浸泡,再用蒸汽蒸製,用量爲三兩。

  • 白茯苓:用量爲二兩。

  • 半夏:用量爲一兩半。

  • 白朮:先煨製,再用量爲一兩半。

  • 甘草:用量爲半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二枚煎,空心熱服。

養腎散

白話文:

養腎散

使用方法:

  • 每次服用三錢。
  • 加水一盞半。
  • 放入生薑三片和棗子兩枚。
  • 煎煮。
  • 空腹時熱飲。

治腎氣虛損,腰腳筋骨疼痛,膝脛不能屈伸,久病腳膝緩弱。每服一字,空心,豆淋酒下。服訖,麻痹少時,須臾疾隨藥氣頓愈。骨中痛,嚼胡桃肉,酒調下。甚者三五服,風寒濕悉治之。

白話文:

治療腎氣虛損,腰、腳、筋骨疼痛,膝蓋和小腿不能彎曲伸直,長期患病導致腳和膝蓋虛弱。每次服用一丸藥,空腹時用豆淋酒送服。服完藥後,麻痺少許時間,隨後疾病會隨著藥氣迅速痊癒。骨骼中的疼痛,可以嚼胡桃肉,用酒送服。病情嚴重的,服用三到五次,風、寒、濕等疾病都能治好。

草烏頭(去皮臍,二錢),全蠍(半兩),天麻(三錢),附子(二錢,炮),蒼朮(制,一兩)

白話文:

草烏頭(去掉外皮和根部,二錢),全蠍子(半兩),天麻(三錢),附子(二錢,用炮製的方法處理過),蒼朮(用醋蒸過的蒼朮,一兩)

上為末。空心,溫酒調下。

巴戟丸

白話文:

[巴戟丸] 末。空腹,溫酒送服。

腎臟,暖丹田,興陽道,減小便,填精益髓,駐顏潤肌。治元氣虛憊,面目黧黑,口乾舌澀,夢想虛驚,眼中冷淚,耳作蟬鳴,腰胯沉重,百節痠疼,項筋緊急,背胛勞倦,陰汗盜汗,四肢無力。及治婦人子宮久冷,月脈不調,或多或少,赤白帶下,並宜服之。

白話文:

腎臟可以溫暖丹田,振興人體陽氣,減少小便次數;是補充精華,增益骨髓,駐顏美容,潤澤肌膚的中藥。可以治療元氣虛弱,導致的面色黧黑、口乾舌澀、睡夢中受驚、眼睛流淚、耳朵鳴叫、腰胯沉重、筋骨痠痛、頸項筋骨僵硬、肩胛疼痛、盜汗、四肢無力。也能治療婦女子宮長期寒涼,月經不調,月經過多過少,或白帶,或赤帶,都宜服用。

良薑(六兩),紫金藤(十六兩),巴戟(三兩),肉桂(四兩),青鹽(二兩),吳茱萸(四兩)

白話文:

良薑:6 兩

紫金藤:16 兩

巴戟:3 兩

肉桂:4 兩

青鹽:2 兩

吳茱萸:4 兩

上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暖鹽、酒送下,鹽湯亦可。日午、夜臥各一服。

十補丸

白話文:

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顆,用溫鹽水或酒送服,也可以用鹹湯服用。每天中午和睡前各服用一次。

治真氣虛損,下焦傷竭,臍腹強急,腰腳疼痛,亡血,盜汗,遺泄,白濁,大便自利,小便滑數。或三消渴疾,飲食倍常,肌肉消瘦,陽事不舉,顏色枯槁。久服,補五臟,行榮衛,益精髓,進飲食。

白話文:

用來治療真氣虛損,下焦勞損,肚臍下腹緊繃難受,腰腳疼痛,貧血,盜汗,遺尿,白濁,大便自行通暢,小便清稀而多。或是三消渴疾,飲食量很大,肌肉消瘦,陽痿勃起功能障礙,臉色暗黃枯槁。長期服用,可以補益五臟,使氣血運行順暢,增強精氣,促進飲食。

附子(炮,去皮臍),乾薑,菟絲子(酒浸軟,別研),桂心,厚朴(去粗皮,薑汁炒),巴戟(去心),遠志(去心,薑汁浸,炒),破故紙(炒),赤石脂(煅,各一兩),川椒(炒出汗,去子併合口者,二兩)

白話文:

附子(經過炮製,去掉皮臍),乾薑,菟絲子(用酒浸泡後搗碎),桂心,厚朴(去除粗皮,用薑汁炒製),巴戟(去掉果核),遠志(去掉果核,用薑汁浸泡後炒製),破故紙(炒製),赤石脂(煅燒,各取一兩),川椒(炒出汗,去除籽和閉合的果實,取二兩)。

上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溫酒或鹽湯下三十丸,空心。

白丸

治元陽虛寒,精滑不禁,大腑滑泄,手足厥冷。

陽起石(煅),鍾乳粉

上等分,為末,酒煮附子末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黑丸

治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聾目昏,口乾多渴,腳弱腰疼,小便白濁,上燥下寒,不受峻補。

鹿茸(一兩,燎去毛),當歸(二兩,酒浸)

上各為末,煮烏梅膏子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

芡實丸

白話文:

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溫酒或鹽湯送下三十丸,空腹服用。

白丸:

治療陽氣虛寒,遺精不止,大便滑洩,手足冰冷。

  • 陽起石(煅製)
  • 鍾乳粉

等份研磨成細末,將酒煮過附子研磨的細末做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服用,米湯送服。

黑丸:

治療精血虧損,面色暗沉,耳聾眼花,口乾多渴,腳弱腰痛,小便渾濁,上虛下寒,經不起大補。

  • 鹿茸(一兩,燒去毛髮)
  • 當歸(二兩,浸泡於酒中)

各研磨成細末,將烏梅膏煮成糊狀做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溫酒送服。

芡實丸:

治思慮傷心,疲勞傷腎,心腎不交,精元不固,面少顏色,驚悸健忘,夢寐不安,小便赤澀,遺精白濁,足脛痠疼,耳聾目昏,口乾腳弱。

白話文:

治療思慮過度損傷心神,疲勞過度損傷腎氣,心腎功能失調,精氣不固,臉色蒼白,驚悸健忘,夢中不安,小便赤澀,遺精白濁,足脛痠痛,耳聾眼花,口乾腳弱。

芡實(蒸,去殼),蓮花須(各二兩),茯神(去木),龍骨,山茱萸(去肉),五味子,枸杞子,熟地黃(酒蒸,焙),韭子(炒),肉蓯蓉,川牛膝(去蘆,酒浸,焙),紫石英(煅七次。各一兩)

白話文:

芡實(蒸熟,去殼),蓮花鬚(各二兩),茯神(去木頭),龍骨,山茱萸(去肉),五味子,枸杞子,熟地黃(用米酒蒸熟,焙乾),韭子(炒熟),肉蓯蓉,川牛膝(去蘆頭,用米酒浸泡,焙乾),紫石英(煅燒七次。各一兩)

上為末,酒煮山藥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下。

天地煎

治心血燥少,口乾咽燥,心煩喜冷,怔忡恍惚,小便黃赤,或生瘡瘍。

天門冬(去心,二兩),熟地黃(九蒸曝,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熟水、人參湯任下,不拘時候。

石刻安腎丸

白話文:

天地煎

治療心血虛少,口乾舌燥,心煩怕冷,心悸神志恍惚,小便黃赤,或生瘡瘍。

用料: 天門冬(去心,二兩) 熟地黃(九蒸九曬,一兩)

做法: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

用法: 每次服用 70 丸,空腹時用鹽酒或鹽湯送服。

石刻安腎丸

治療症狀與用法請參照原配方。

治真氣虛憊,腳膝緩弱,目暗耳鳴,舉動倦乏,夜夢遺精,小便頻數,一切虛損。久服,壯元陽,益腎氣,健筋骨,生血,駐顏,扶老,資壽。

白話文:

治療真氣虛弱,腳膝無力,眼睛昏花、耳朵聽不清楚、體力不足,夜裡做春夢,小便頻繁以及各種虛損症狀。長期服用可以增強元陽、益氣補腎,強健筋骨,生血養顏,延緩衰老,增益壽命。

蒼朮(四兩。一兩用茴香一兩炒,一兩用青鹽一兩炒,一兩用茱萸一兩炒,一兩用豬苓一兩炒,各炒令黃色,取術用),川烏(炮,去皮臍),附子(同上),川楝子(酒浸,去核),巴戟(去心,炒),白朮(炒),陳皮(炒。各一兩),肉蓯蓉(酒浸),破故紙(炒,各二兩),茯苓(一兩,炒),肉豆蔻(麵裹煨),木香(不見火),當歸(火焙乾。

白話文:

蒼朮(四兩。其中一兩與一兩茴香炒黃、一兩與一兩青鹽炒黃、一兩與一兩茱萸炒黃、一兩與一兩豬苓炒黃。各炒至黃色後,取出蒼朮使用),炮製後的川烏(去掉皮和臍),炮製後的附子(同上),用酒浸泡過的川楝子(去掉核),去心且炒過的巴戟,炒過的巴戟,炒過的陳皮(各一兩),用酒浸泡過的肉蓯蓉,炒過的破故紙(各二兩),炒過的一兩茯苓,麵粉包裹後烘烤過的肉豆蔻,未經火烤過的木香,火烤乾的當歸。

各一兩),杜仲(炒去絲,二兩),熟地黃(酒浸,蒸十次,火焙),菟絲子(酒浸,炒),茴香,黑牽牛(半生半炒。),山藥(炒。各一兩),晚蠶蛾(去頭足翅,炒),葫蘆巴(酒浸,炒),肉桂(不見火),石斛(炒),川牛膝(酒浸炒。各一兩)

上為末,酒煮麵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鹽湯下。

青鹽丸

補虛,益腎氣,明目。治腰疼,及治精滑漩多,四體困乏,久服有效。

白話文:

**中醫古代文字:**杜仲(炒去絲,二兩),熟地黃(酒浸,蒸十次,火焙)

**現代白話文:**杜仲(炒過,去除纖維,二兩),熟地黃(用酒浸泡,蒸過十次,再用火烘乾)

**中醫古代文字:**菟絲子(酒浸,炒),茴香,黑牽牛(半生半炒。),山藥(炒。各一兩)

**現代白話文:**菟絲子(用酒浸泡,炒過),茴香,黑牽牛(一半生的,一半炒過的),山藥(炒過。各一兩)

黑牽牛(三兩,炒,別研取頭末),山藥(去皮),杜仲(炒斷絲),川烏(炮,去皮臍),川楝子(去核),茴香(炒),紅椒皮(炒),青鹽(別入),破故紙(炒),陳皮(去白),蒼朮(切,炒黃色),附子(炮,去皮臍)

白話文:

  • 黑牽牛:三兩,炒香後研磨成細末

  • 山藥:去皮

  • 杜仲:炒斷絲

  • 川烏:炮製後,去除皮和臍

  • 川楝子:去核

  • 茴香:炒香

  • 紅椒皮:炒香

  • 青鹽:單獨配製

  • 破故紙:炒香

  • 陳皮:去白色部分

  • 蒼朮:切片,炒至黃色

  • 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臍

上等分,為末,入青鹽同酒煮麵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鹽湯下。

無比山藥丸

白話文:

古代文字: 為末,入青鹽同酒煮麵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鹽湯下。

繁體中文翻譯: 研成細末,加入青鹽,與酒一起煮製成麵糊狀的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以鹽湯送服。

治丈夫諸虛百損,五勞七傷,頭痛目眩,手足逆冷,或煩熱有時,或冷痹骨疼。腰髖不生肌肉,食少脹滿,陽氣衰絕,陰氣不行。此藥補經脈,起陰陽,安魂魄,開三焦,破積聚,厚腸胃,強筋練骨,輕身明目,除風去冷,無所不治。

白話文:

用來治療丈夫各種虛弱和損傷、五勞七傷、頭痛目眩、手足冰涼,有時煩熱,有時寒冷麻痺骨頭疼痛。腰部和臀部不長肌肉,食慾不振,腹脹,陽氣衰弱,陰氣不運行。此藥可補經脈,起陰陽,安魂魄,開三焦,破積聚,厚腸胃,強筋健骨,輕身明目,除風去寒,無所不治。

赤石脂,茯苓(各一兩),山藥(二兩),蓯蓉(酒浸,四兩),巴戟(去心,一兩),杜仲(去皮,炒,三兩),牛膝(去苗,酒浸,一兩),五味子(揀,六兩),澤瀉(一兩),菟絲子(酒浸,三兩),熟乾地黃(酒蒸),山茱萸(各一兩)

白話文:

赤石脂、茯苓,各一兩

山藥,二兩

蓯蓉,四兩(浸泡於酒中)

巴戟,一兩(去除中心部位)

杜仲,三兩(去除外皮,炒過)

牛膝,一兩(去除根部,浸泡於酒中)

五味子,六兩(挑揀過)

澤瀉,一兩

菟絲子,三兩(浸泡於酒中)

熟乾地黃,用酒蒸熟

山茱萸,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食前,溫酒或米飲下。此藥通中入腦,服後鼻必痠疼,勿怪。

白話文:

將藥材碾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蜜丸,蜜丸大小約為梧桐子的尺寸。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丸,在飯前以溫酒或米湯送服。這藥能通達身體內部並進入大腦,服用後鼻子一定會疼痛,不要訝異。

拱振丹

白話文:

拱振丹

組成:

  • 琥珀
  • 硃砂
  • 人參
  • 鹿茸
  • 沉香
  • 牛黃

功效:

  • 補益心腎
  • 行氣活血
  • 強筋健骨
  • 壯陽益精

適用症狀:

  • 心腎不足,氣血虛弱
  • 筋骨痿弱,腰膝痠軟
  • 陽痿不舉,遺精早洩
  • 精神萎靡,記憶力減退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 6~9 克,一日 2~3 次,溫水送服。

注意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不宜服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男子方當壯年,而真氣猶怯。此乃稟賦素弱,非虛而然,僭燥之藥,尤宜速戒。勿謂手足厥逆,便云陰多,如斯治之,不惟不能愈疾,大病自此生矣。滋益之方,群品稍眾,藥力細微,難見功效。但固天元一氣,使水升火降,則五臟自和,百病自去,此方主之。

白話文:

男性正值壯年,但是真氣不足。這是由於天生的體質虛弱,而不是因為虛症而造成的。燥熱的藥物,尤其應該迅速戒除。不要認為手腳冰冷,就說是陰氣過多,這樣治療,不僅不能治癒疾病,反而會導致大病產生。滋補的藥方有很多種,藥力微弱,很難看到療效。但只要固守天元一氣,使水升火降,那麼五臟就會自然協調,百病就會自動消失,這就是此方藥理的主要作用。

鹿茸(酥炙,去皮毛),川當歸(洗去土),山茱萸(新好有肉紅潤者,去核。各四兩),麝香(半兩,別研)

白話文:

鹿茸(在酥油中烤後,去掉皮毛),川當歸(清洗掉泥土),山茱萸(選擇果實新鮮、肉質紅潤的,去除果核。各四兩),麝香(半兩,另外研磨成粉)

上三件為末,入麝香拌勻,酒煮麵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粒,或五十粒,溫酒、鹽湯任下。

菟絲子丸

白話文:

最後加入麝香拌勻。將酒煮熟的麵粉糊做成丸子,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服服用一百粒或五十粒,用溫酒或鹽湯送服。

治腎氣虛,面色黧黑,目暗,耳鳴,心忪,氣短,舉動乏力,腳膝緩弱,小便滑數,房室不舉,股內濕癢,小便澀痛,出血遺瀝。久服,補五臟,去萬病,益顏色,聰耳明目。

白話文:

用於治療腎氣虛、面色黧黑、眼睛昏暗、耳鳴、心悸、氣短、行動無力、腳膝無力、小便滑數、性功能障礙、股內濕癢、小便澀痛、遺尿滴瀝。長期服用,可補益五臟,去除百病,增強容顏,聰耳明目。

菟絲子(淨洗,酒浸,炒,一兩),石斛(去根,三分),熟地黃(去土,酒炒,三分),白茯苓(去皮,三分),川牛膝(去苗,酒浸,焙乾,三分),五味子(半兩),澤瀉(一兩),山茱萸(水洗,去核,三分),鹿茸(去毛、酥炙,一兩),川續斷(三分),桑螵蛸(酒浸,炒),覆盆子(去枝葉並萼。

白話文:

菟絲子(洗淨,浸泡於酒中,炒熟,一兩)

石斛(去除根部,三分)

熟地黃(去除泥土,浸泡於酒中,炒熟,三分)

白茯苓(去除外皮,三分)

川牛膝(去除莖葉,浸泡於酒中,焙乾,三分)

五味子(半兩)

澤瀉(一兩)

山茱萸(用水清洗,去除核,三分)

鹿茸(去除毛髮,酥炙,一兩)

川續斷(三分)

桑螵蛸(浸泡於酒中,炒熟)

覆盆子(去除枝葉和萼)

各半兩),防風(去苗叉),杜仲(去粗皮,炒,各三分),石龍芮(去土,一兩),肉蓯蓉(酒浸,切,焙),補骨脂(酒炒),蓽澄茄,黑角沉香,茴香(炒),川巴戟(去心。各三分),大川芎(半兩),肉桂(去粗皮),綿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

白話文:

各取半兩:防風(去苗叉)、杜仲(去粗皮,炒,各三分)、石龍芮(去土,一兩)、肉蓯蓉(酒浸,切,焙)、補骨脂(酒炒)、蓽澄茄、黑角沉香、茴香(炒)、川巴戟(去心。各三分)、大川芎(半兩)、肉桂(去粗皮)、綿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

上為末,酒煮麵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或鹽湯下,空心。腳膝無力,木瓜湯下,晚食前服。

白話文:

打成粉末,用酒煮麵糊做成藥丸,丸子的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溫酒或鹽湯送服,空腹服用。腳膝無力,用木瓜湯送服,在晚餐前服用。

白話文:

大固陽湯

組成:

  • 桂枝(去皮) 三錢
  • 附子(製) 一錢
  • 熟地黃 二錢
  • 山藥 一錢半
  • 澤瀉 一錢半
  • 茯苓 二錢
  • 牡丹皮 二錢
  • 白芍藥 三錢
  • 當歸 二錢
  • 陳皮 一錢半
  • 肉桂(去粗皮) 五分

功效: 補益陽氣,溫腎助陽。

主治: 陽虛於下,命門火衰,腰膝酸軟,夜尿頻多,陽痿遺精,虛寒腹痛,倦怠乏力,面色萎黃。

治脫陽證,或因大吐、大瀉之後,四肢逆冷,元氣不接,不醒人事,或傷寒新瘥,誤行房,小腹緊痛,外腎搐縮,面黑氣喘,冷汗自出,亦是脫陽證,須臾不救。

白話文:

治療脫陽證,或者由於劇烈嘔吐、腹瀉之後,四肢冰冷、元氣脫離、人事不醒,或者傷寒剛痊癒,勉強進行性生活,小腹劇烈疼痛、外腎抽搐萎縮。面容發黑、氣喘、冷汗自出,也是脫陽證,須臾之間不搶救將有生命危險。

附子(一兩重,炮,切作八片),白朮,乾薑(各半兩),木香(一分)

上銼散。用水二碗,煎至八分,去滓,放冷灌服。須臾,又進一服。合滓並。

又方

桂枝二兩,好酒二升,煎至一升,候溫,分作二服,灌之。

又方

白話文:

中醫古文:

附子(一兩重,炮,切作八片),白朮,乾薑(各半兩),木香(一分)

上銼散。用水二碗,煎至八分,去滓,放冷灌服。須臾,又進一服。合滓並。

現代白話文:

將附子炮製後切成八片,重一兩;白朮、乾薑各半兩;木香一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兩碗水煎煮,待煮至八分量時,去除藥渣,放涼後灌服。過一會兒,再服一劑。合併藥渣一起服用。

其他方劑:

桂枝二兩,好酒兩升,煎煮至一升,待溫熱後,分為兩次灌服。

蔥白連須三七莖,細銼,砂盆內研細,用酒五升,煮至二升,分作三服灌之,陽氣即回。又生薑二七寸,切碎研,酒煎服,亦效。仍炒蔥白或鹽,熨臍下氣海,勿令氣冷。

白話文:

將連根蔥白三到四支,切碎在沙鍋裡研磨至細末,加上五升酒,煮到只剩下兩升,分為三碗灌入病人嘴中,病人就會恢復陽氣。還可以將兩到三寸生薑切碎搗碎,用酒煮後服用,也有同樣的效果。再把蔥白或鹽巴炒熱,用來熨貼肚臍下的氣海穴,不要讓病人受涼。

白話文:

正氣補虛湯

組成:

  • 人參 一兩
  • 黃耆 一兩
  • 防風 半兩
  • 白朮 半兩
  • 茯苓 半兩
  • 甘草 半兩
  • 生薑 三錢
  • 大棗 十枚

功效: 補益正氣,扶助虛弱。

適應症: 正氣虛弱,面色蒼白,氣短乏力,畏寒怕冷,食少便溏,舌淡苔白。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 1-2 劑。

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者慎用。

治憂恚思慮,喜怒不常,失飢勞力,或飲食不調,肌肉減耗,榮衛虛弱,外邪所襲,入於經絡,頭痛昏悶,拘攣,憎寒壯熱,身疼腰倦,腳弱轉筋。自汗,手足冷,四體麻痹,五臟諸虛百病,並皆治之。

白話文:

治療憂慮和煩惱,情緒喜怒無常,食慾和體力下降,或飲食不調,肌肉消瘦,氣血虛弱,外邪侵襲,進入經絡,導致頭痛昏沉、抽搐、怕冷或發燒,全身疼痛、腰痠背痛,腿腳無力、抽筋。盜汗,手腳發冷,四肢麻木,五臟虛弱,各種疾病等,都能治療。

人參,藿香葉,厚朴(去粗皮,薑汁炒),黃耆(各二兩),交趾桂(一兩),川白芷(二兩),大當歸(去尾,二兩),五味子,白朮(各一兩),半夏,綿附子(炮。各一兩),熟地黃(酒洗炒)川芎,白茯神(各二兩),丁香,南木香,乾薑,甘草(各一兩)

白話文:

人參、藿香葉、厚朴(去粗皮,薑汁炒)、黃耆(各二兩)、交趾桂(一兩)、川白芷(二兩)、大當歸(去尾,二兩)、五味子、白朮(各一兩)、半夏、綿附子(炮。各一兩)、熟地黃(酒洗炒)川芎、白茯神(各二兩)、丁香、南木香、乾薑、甘草(各一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二枚煎,空心溫服。

白話文:

藥粉研磨成末,每次服用三錢(約1.5公克),加水一盞半(約400毫升),放入生薑三片、棗子二枚,煎至藥液濃縮成一盞(約200毫升),趁熱空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