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2)

1. 通治

乾薑(銼,入巴豆半錢,同炒至黑色,去巴豆不用),良薑(入斑蝥一百個,同炒。去斑蝥。各二兩),石菖蒲(二兩二錢,不見火),糯米(二兩半,炒)

上為末。每服二錢,鹽少許,沸湯點服,不拘時。或溫酒調尤佳。一方,以去殼巴豆炒蚌粉,去巴豆,加蚌粉入抽刀散內,煎服。若尋常氣痛,不用巴豆,只加炒蚌粉亦得。或甚而心腹痛,大便秘者,巴豆同粉研爛,同抽刀散醋糊丸,服二三粒,大腑通為度。

參朮散

治虛弱人脾疼。

人參,白朮(去蘆,炒),乾薑(炮),白豆蔻仁,縮砂仁,丁香,橘皮,甘草(略炒)

上等分,銼散。每服三錢,姜三片,煎取藥汁,調炒過真蚌粉一大錢,並服。

加味烏沉湯

生氣補血。心腎虛損之人服此,勝大建中湯。

人參,當歸(大者,去蘆),白朮(炒。各一兩),沉香(半兩),天台烏藥,白茯苓(去皮),附子(煨,去皮臍。各一兩),肉桂(去粗皮,半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五片,棗一枚煎,空心服。

單方

治苦熱食冰雪過多,又頻飲冷漿,積冷於中,脾疼半歲不愈。

漢椒二十粒,浸於漿水盆中一宿漉出,還以水吞之,其病即脫,更不復作。

大理中丸

治因食水太過,脾疼久不愈,以水煎一二丸服,立效。又方,治心脾氣痛,加泡過茱萸三十粒,入丸末皆可。(方見泄瀉類。)

神效散

治遠年近日,一切脾疼,遇食冷物,或天氣寒,陰冷便作,胸間一點痛起,或引入背膂,痛不可忍。服之即絕根。

南木香,青皮,陳皮,麥櫱(炒),大枳殼(炮),京三稜,蓬莪朮,神麯(炒),甘草(炙。各二錢半),北白芍藥,川白芷,肉桂(去皮),延胡索,破故紙(各二錢半),蓽澄茄,丁香(各一錢)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空心服。臨睡加鹽一捻,再煎兩沸。忌麵食、豆腐、一切生冷。

茴薑湯

治男子婦人一切心腹脹滿,氣滯走痛,神效。

茴香(二兩半),青皮(一兩,去白),良薑(一兩,酒浸炒),天台烏藥(泔浸一日夜,炒黃為度)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五片,棗一枚煎,空心服。

單方

治一切心痛,無問久新,服之良久當利,即愈。生地黃一味,隨人所食多少,取汁搜面作䬪飥,或作冷淘,但忌用鹽。

灸法:心痛有三蟲,多涎,不得反側,上脘穴主之。若心痛身寒,難以俯仰,心疝,沖冒不知人,中脘主之。陰都二穴,在通谷穴下一寸,灸三壯。主心腹絞刺,痛不可忍。

白話文:

[通治]

乾薑、良薑和石菖蒲等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少許鹽,用沸水沖服,時間不限,溫酒調服更好。另一方是用去殼巴豆炒蚌粉,去除巴豆,加入蚌粉到抽刀散中煎服。如果只是普通的氣痛,不用巴豆,只加炒蚌粉即可。如果嚴重的心腹痛,大便秘結,則將巴豆和蚌粉研磨成糊狀,和抽刀散一起作成醋糊丸,每次服用二三粒,大便通暢即可。

參朮散

治療體虛者脾痛。人參、白朮、乾薑、白豆蔻仁、縮砂仁、丁香、橘皮、甘草等藥材等量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三片薑煎藥汁,調入炒過的真蚌粉一錢同服。

加味烏沉湯

補益氣血,適用於心腎虛損者,療效勝過大建中湯。人參、當歸、白朮、沉香、天台烏藥、白茯苓、附子、肉桂等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一碗水、五片薑、一顆棗煎服,空腹服用。

單方

治療因食用過多冰雪或冷飲導致脾痛半年不愈的單方。取二十粒漢椒,浸泡在漿水中一夜,撈出用清水吞服,即可痊癒。

大理中丸

治療因飲水過多導致脾痛久治不愈的藥丸,用少量水煎服一兩丸即可見效。治療心脾氣痛,可加三十粒泡過的茱萸入丸中。(詳細方劑見泄瀉類)

神效散

治療多年或近期發作的各種脾痛,尤其遇冷或天氣寒冷時發作,胸部隱痛,甚至痛至背部,疼痛難忍。服用此方可根治。南木香、青皮、陳皮、麥芽、大枳殼、京三稜、蓬莪朮、神曲、甘草、北白芍藥、川白芷、肉桂、延胡索、破故紙、蓽澄茄、丁香等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一碗半水,三片生薑,一顆棗煎至七分,空腹服用。睡前加少許鹽,再煎兩沸。忌食麵食、豆腐及一切生冷食物。

茴薑湯

治療男女一切心腹脹滿、氣滯疼痛,療效顯著。茴香、青皮、良薑、天台烏藥等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一碗水,五片薑,一顆棗煎服,空腹服用。

單方

治療一切心痛,無論病程長短,服用後會腹瀉,瀉後即愈。生地黃一味,取汁拌麵食用,或做冷淘,忌用鹽。

灸法

心痛如因蟲積、涎多、翻身困難,可灸上脘穴。心痛伴身寒,難以俯仰,心疝,昏迷,可灸中脘穴。陰都穴(位於通谷穴下一寸)灸三壯,可治療心腹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