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六 (1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 (16)

1. 通治

沉香飲

治腹脹氣喘,坐臥不得。

白話文:

治療腹脹氣喘,坐臥不安。

沉香,木香,枳殼(各半兩),蘿蔔子(一兩,炒)

白話文:

沉香,木香,枳殼(各 15 克),蘿蔔子(30 克,炒)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七分,溫服。

小檳榔丸

治脾虛腹脹,不進飲食,快氣寬中。

白話文:

上銼散:每服三錢,加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剩下七分,溫熱服用。

治脾虛腹脹,不進飲食,快氣寬中。

治療脾臟虛弱導致的腹脹,不思飲食,使用具有疏肝理氣、寬中下氣功效的藥物。

蘿蔔子(炒),檳榔(煨),黑牽牛(炒),木香(各半兩)

上末,煮麵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食前下。

灸法:

白話文:

蘿蔔籽(炒熟),檳榔果(煨熟),黑牽牛(炒熟),木香(各半兩)

內容:煮麵糊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三十丸,以薑湯送服,在進食前服用。

灸法:

脹滿水腫,灸脾俞隨年壯,穴在第十一椎下兩傍各去一寸半。胸滿,心腹積聚,痞痛,灸肝俞百壯,穴在第九椎下兩傍各去一寸半。腹脹滿,繞臍結痛,堅不能食,灸中守穴百壯,在臍上一寸,一名水分。脹滿瘕聚,滯下冷疼,灸氣海十壯,穴在臍下一寸五分。腸中膨脹不消,灸大腸俞四十九壯,穴在第十六椎下兩傍各一寸半。

白話文:

  1. 脹滿水腫:灸脾俞穴,每年增加壯數,穴位位於第十一椎下,兩旁各離一寸半。

  2. 胸滿、心腹積聚、痞痛:灸肝俞穴百壯,穴位位於第九椎下,兩旁各離一寸半。

  3. 腹脹滿、繞臍結痛、堅硬不能吃東西:灸中守穴百壯,穴位位於臍上一寸,又名水分。

  4. 脹滿、瘕聚、滯下、冷痛:灸氣海穴十壯,穴位位於臍下一寸五分。

  5. 腸中膨脹不消:灸大腸俞穴四十九壯,穴位位於第十六椎下,兩旁各一寸半。

腸中雷鳴相逐,痢下,灸承滿五十壯,穴在俠巨闕相去二寸,巨闕在心下一寸。灸之者,俠巨闕兩邊各二寸半。五臟六腑心腹滿,腰背疼,飲食吐逆,寒熱往來,小便不利,羸瘦少氣,灸三焦俞隨年壯,穴在十三椎下兩傍各一寸半。

白話文:

  1. 腸中雷鳴相逐,痢下:腸鳴腹瀉。

  2. 灸承滿五十壯:在承滿穴灸50壯。承滿穴位於巨闕穴旁開2寸,巨闕穴位於心下一寸。

  3. 穴在俠巨闕相去二寸,巨闕在心下一寸:承滿穴在巨闕穴旁開2寸,巨闕穴位於心下一寸。

  4. 灸之者,俠巨闕兩邊各二寸半:灸承滿穴時,在巨闕穴旁開2.5寸處各灸一壯。

  5. 五臟六腑心腹滿,腰背疼,飲食吐逆,寒熱往來,小便不利,羸瘦少氣:五臟六腑脹滿,腰背疼痛,飲食嘔吐反胃,寒熱交替,小便不利,身體消瘦,氣息微弱。

  6. 灸三焦俞隨年壯,穴在十三椎下兩傍各一寸半:在三焦俞穴灸壯,壯數根據年齡而定。三焦俞穴位於第十三椎下,兩旁各開1.5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