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經》~ 《金匱玉函經》卷第八 (4)
《金匱玉函經》卷第八 (4)
1. 《金匱玉函經》卷第八
吳茱萸(一升,洗),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豬膚湯方(第八十九)
豬膚(一斤)
上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相得,溫分六服。
桔梗湯方(第九十)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苦酒湯方(第九十一)
雞子(一枚,去黃,內苦酒於殼中),半夏(洗,破如棗核大,十四枚,內苦酒中)
上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三沸,去滓,細含咽之,不差更作。
半夏散方(第九十二)
半夏,桂枝,甘草(炙,各等分)
上三味,各別搗,篩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以水一升,煎七沸,內散一二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白通湯方(第九十三)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白通加豬膽汁湯方(第九十四)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
上以水三升,煮一升,去滓,內入尿膽汁,和相得,分溫再服,無膽亦可。
真武湯方(第九十五)
茯苓,芍藥,生薑(各三兩),白朮(二兩),附子(一枚,炮)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二兩。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成半斤。
烏梅丸方(第九十六)
烏梅(三百個),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一斤),當歸(四兩),附子(六兩,炮),蜀椒(四兩,去子),桂枝(六兩),人參(六兩),黃檗(六兩)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取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食臭等。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方(第九十七)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白頭翁湯方(第九十八)
白頭翁,黃連,黃檗,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黃芩人參湯方(第九十九)
黃芩,人參,桂枝,乾薑(各二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黃芩湯方(第一百)
芍藥(二兩),黃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吳茱萸湯
吳茱萸(一升,洗過),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將以上四種藥材,用水七升煮,煮到剩二升時,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七合(約現在的140毫升),一天服用三次。
豬膚湯
豬皮(一斤)
用水一斗(約現在的2000毫升)煮,煮到剩五升(約現在的1000毫升)時,去除藥渣,加入白蜜一升(約現在的200毫升),再加入白粉五合(約現在的100毫升)用文火熬到香氣出來,混合均勻,溫熱分六次服用。
桔梗湯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水三升煮,煮到剩一升時,去除藥渣,溫熱分兩次服用。
苦酒湯
雞蛋(一枚,去除蛋黃,將苦酒倒入蛋殼內),半夏(洗過,切成棗核大小,十四枚,放入苦酒中)
將裝有苦酒和半夏的雞蛋殼,放在刀環上,放在火上加熱,煮到沸騰三次,去除藥渣,慢慢含著咽下,如果沒有效果再做一次。
半夏散
半夏、桂枝、甘草(炙過,各等分)
將以上三種藥材,分別搗碎、篩過混合在一起,用米湯調服一匙(約現在的3-5克),一天服用三次。如果不能用散劑服用,用水一升煮,煮到沸騰七次,放入藥散一到兩匙,再煮沸三次,離火稍微放涼,少量多次慢慢吞服。
白通湯
蔥白(四段),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的,去皮,切開)
將以上三種藥材,用水三升煮,煮到剩一升時,去除藥渣,溫熱分兩次服用。
白通加豬膽汁湯
蔥白(四段),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的),人尿(五合,約現在的100毫升),豬膽汁(一合,約現在的20毫升)
用水三升煮到剩一升時,去除藥渣,加入人尿和豬膽汁,混合均勻,溫熱分兩次服用,沒有豬膽汁也可以。
真武湯
茯苓、芍藥、生薑(各三兩),白朮(二兩),附子(一枚,炮製過)
將以上五種藥材,用水八升煮,煮到剩三升時,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七合,一天服用三次。如果咳嗽,加入五味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如果小便次數多,去除茯苓。如果腹瀉,去除芍藥,加入乾薑二兩。如果嘔吐,去除附子,加入生薑,使其總量達到半斤。
烏梅丸
烏梅(三百個),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一斤),當歸(四兩),附子(六兩,炮製過),蜀椒(四兩,去除種子),桂枝(六兩),人參(六兩),黃檗(六兩)
將以上十種藥材,分別搗碎篩過,混合在一起,用苦酒浸泡烏梅一夜,去除果核,在蒸五升米飯時一起蒸熟,取出搗成泥狀,與藥末混合均勻,放入臼中,加入蜂蜜搗二千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先吃飯前服用十丸,一天服用三次,可以逐漸增加到二十丸,禁忌生冷、油膩、氣味重的食物。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各三兩)
將以上四種藥材,用水六升煮,煮到剩二升時,去除藥渣,溫熱分兩次服用。
白頭翁湯
白頭翁、黃連、黃檗、秦皮(各三兩)
將以上四種藥材,用水七升煮,煮到剩二升時,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一升,如果沒有好轉再服用一升。
黃芩人參湯
黃芩、人參、桂枝、乾薑(各二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
將以上六種藥材,用水七升煮,煮到剩二升時,去除藥渣,溫熱分兩次服用。
黃芩湯
芍藥(二兩),黃芩、甘草(二兩,炙過),大棗(十二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