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經》~ 《金匱玉函經》卷第六 (4)
《金匱玉函經》卷第六 (4)
1. 辨發汗吐下後病形證治第十九
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食入即出,屬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證。
傷寒吐下,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屬白虎湯證。
傷寒吐下後,未解,不大便五六日,至十餘日,其人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神之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屬承氣湯證,若下者勿復服。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嗢嗢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其腹微滿,鬱郁微煩,先時自極吐下者,可與承氣湯,不爾者不可與,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屬桂枝湯證。(一云:麻黃湯證。)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其表未解,醫反下之,動數則遲,頭痛則眩,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堅,則為結胸,屬大陷胸湯證。若不結胸,但頭汗出,其餘無有,齊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
太陽病,下之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其脈浮者,必結胸,其脈緊者,必咽痛,其脈弦者,必兩脅拘急,其脈細而數者,頭痛未止,其脈沉而緊者,必欲嘔,脈沉而滑者,挾熱利,其脈浮而滑者,必下血。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胸滿者,屬桂枝去芍藥湯。若微惡寒,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證。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遂利不止,其脈促,表未解,喘而汗出,屬葛根黃芩黃連湯證。
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腹滿時痛,為屬太陰,屬桂枝加芍藥湯證,其大實痛,屬桂枝加大黃湯證。
太陽病,下之,其氣上衝,可與桂枝湯,不上衝者,不可與之也。
太陽病,二三日,終不能臥,但欲起者,心下必結,其脈微弱者,此本寒也,而反下之,利止者,必結胸,未止者,四五日復重下之,此挾熱利也。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挾熱利而不止,心下痞堅,表裡不解,屬桂枝人參湯證。
大下以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屬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證。
太陽病,五日,下之,六七日不大便而堅者,屬柴胡湯證。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再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湯證續在,先與柴胡湯,嘔止小安,其人鬱郁微煩者,為末解,屬大柴胡湯證。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不可轉側,屬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而微利,此證當柴胡湯下之,不得利,今反利者,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再服小柴胡湯以解其外,後屬柴胡加芒硝湯。
白話文:
辨發汗吐下後病形證治
傷寒本來就屬於寒證,醫生又用吐法或下法來治療,導致寒氣阻隔,更加逆反而出現嘔吐,吃下食物就吐出來,這是屬於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證。
傷寒用吐法或下法治療後,七八天沒有好轉,熱邪結在體內,呈現表裡都有熱的現象,時常怕風,非常口渴,舌頭乾燥且煩躁,想喝很多水,這是屬於白虎湯證。
傷寒用吐法或下法治療後,沒有痊癒,五六天甚至十幾天沒有大便,這個人會在午後發熱,但不怕冷,自言自語好像看到鬼神一樣。如果病情嚴重,發作時會不認人,亂抓衣服,驚恐不安,呼吸急促且眼神呆滯。如果脈象是弦脈,代表有生的希望,如果是澀脈,則代表病情危險。輕微的症狀只是發熱和說胡話,這是屬於承氣湯證,如果已經用過下法,就不要再服用。
太陽病,病程超過十幾天,感到心下不舒服,想吐,且胸部疼痛,大便反而溏泄,肚子有點脹滿,心情鬱悶微煩。如果先前自己有過極度嘔吐或腹瀉的情況,可以使用承氣湯來治療,否則就不能使用。如果想吐,胸部疼痛,大便微溏,這不是柴胡湯證,因為有嘔吐就知道之前有過極度吐瀉。
太陽病,用下法治療後出現呼吸急促,是因為表證還沒有解除,這是屬於桂枝湯證。(也有人認為是麻黃湯證。)
太陽病,脈象浮而跳動很快,浮脈代表有風邪,數脈代表有熱邪,動脈代表有疼痛,數脈也代表體虛。出現頭痛發熱,微微盜汗,反而怕冷,代表表證未解,醫生卻用下法治療,導致動數脈變遲,頭痛變成頭暈,胃中空虛,外來的邪氣擾動膈膜,出現呼吸短促、煩躁不安、心中懊惱的症狀,陽氣內陷,心下因堵塞而形成結胸,這是屬於大陷胸湯證。如果沒有結胸,只是頭部出汗,其他地方沒有汗,汗水只到脖子就停止,小便不暢,身體一定會發黃。
太陽病,用下法治療後脈搏變快,但沒有結胸,這是病情將要好轉的現象。如果脈象是浮脈,一定會形成結胸;如果脈象是緊脈,一定會咽喉疼痛;如果脈象是弦脈,一定會兩側脅肋拘急;如果脈象細而快,代表頭痛還沒停止;如果脈象沉而緊,一定會想吐;如果脈象沉而滑,代表夾雜熱邪導致腹瀉;如果脈象浮而滑,一定會下血。
太陽病,用下法治療後,脈搏變快且胸悶,這是屬於桂枝去芍藥湯證。如果微微怕冷,則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證。
太陽病,本來是桂枝湯證,醫生卻用下法治療,導致腹瀉不止,脈搏變快,表證沒有解除,出現喘息和出汗,這是屬於葛根黃芩黃連湯證。
太陽病,醫生誤用下法治療,導致腹部脹滿時有疼痛,這是屬於太陰病,用桂枝加芍藥湯治療。如果脹滿疼痛非常劇烈,則用桂枝加大黃湯治療。
太陽病,用下法治療後,氣向上衝,可以使用桂枝湯治療,如果沒有氣上衝的現象,就不能使用。
太陽病,二三天後,不能躺下睡覺,只想坐起來,這代表心下一定有堵塞。如果脈象微弱,這本來屬於寒證,卻反而用下法治療,如果腹瀉停止,一定會形成結胸;如果腹瀉沒有停止,四五天後再重複用下法治療,這是因為夾雜熱邪導致腹瀉。
太陽病,表證還沒有解除,卻多次用下法治療,導致夾雜熱邪而腹瀉不止,心下痞塞堅硬,表裡都沒有好轉,這是屬於桂枝人參湯證。
大瀉之後,不能再使用桂枝湯,如果出現出汗和喘息,但沒有明顯發熱,這是屬於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證。
太陽病,五天後,用下法治療,六七天沒有大便,且大便堅硬,這是屬於柴胡湯證。
太陽病,病程超過十幾天,反而多次用下法治療,之後四五天,仍然出現柴胡湯證,先用柴胡湯治療,如果嘔吐停止且稍微好轉,但病人仍然感到鬱悶微煩,代表病情沒有完全解除,這是屬於大柴胡湯證。
傷寒八九天,用下法治療後,出現胸悶煩躁驚恐,小便不暢,說胡話,全身不能轉動,這是屬於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
傷寒,十三天沒有好轉,胸脅脹滿且嘔吐,午後發熱,並有輕微腹瀉,這個病證應該用柴胡湯治療,如果沒有腹瀉,現在反而出現腹瀉,這是因為醫生用丸藥來瀉下,這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發熱代表實證,先再次服用小柴胡湯來解除表邪,之後再用柴胡加芒硝湯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