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直指》~ 《傷寒直指》卷十 (14)

回本書目錄

《傷寒直指》卷十 (14)

1. 陽明經

其或重熨迫汗,灼艾燒針,令人煩躁,起臥不安,則為火邪驚狂。其或狂言目反,直視,為腎絕。汗出復熱,狂言不能食者,皆死矣。

脈浮無汗,醫以火迫劫取汗,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桂枝湯,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太陽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下血乃愈。以隨經瘀熱在裡也。(抵當湯。)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

外不解,尚未可攻,外已解,但少腹急結,乃可攻。(桃仁承氣湯。)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證諦也。(抵當湯。)

陽明病欲食,小便不利,大便自調,骨節疼,翕翕如有熱,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桂枝湯、羌活湯類。)大渴目赤,唇焦舌乾,齒燥脈實,狂妄。(大承氣湯。)煩躁狂走,妄言叫罵,面赤咽痛,鼻如煙煤,或身斑如錦紋,陽毒也。(表者,陽毒升麻湯、黑奴丸;里者,大黃散。)時行熱病發狂。(黑奴丸。)

陰證發躁,欲坐泥水井中,面赤足冷脈沉,不能飲水。(霹靂散冷服。)身微熱,面赤足冷,脈舉之數大,按之無力,此虛陽伏陰而躁。(人參四逆湯冷服。)脫陰者,發狂,宜峻補其陰。(天門冬、地黃煎膏,謂之天地煎。)少陰誤汗,漏不止,亡陽,故狂。(玉屏風散,入附子一枚。

)狂不止,冷汗自出,手足厥逆。(四逆湯冷進。)發狂,肌表雖熱,按之冷透手,或肩背胸膈有斑十數點,脈極沉細者。(乾薑附子湯,咖人參冷服。仁齋:發狂者,傷寒凶惡之候也,要在詳辨而治之。如陽盛發狂者,大抵熱甚,則神昏狂妄,罵詈,踰垣上屋,神明之亂,非素能為之,病使然也。必先以涼水噀其面,或以硝水法,浸布搭胸中。

甚者以玄明粉、寒水石散先與之,以折其熱勢,俟稍定,察脈若實大滑大,便結腹滿者,急以大承氣倍芒硝下之。如勢輕,未可攻,三黃石膏湯類主之。溫病發狂者,伏寒得春時溫氣而發也。脈大胸滿,多痰發狂,及脈浮數,不得汗出,發狂,六神通解散,加寬胸消導藥。便秘,承氣湯下之。

熱病發狂,發於夏暑之時,其熱尤甚。若無汗脈浮數者,六神通解散汗之,熱甚者,三黃石膏湯。凡溫病熱病發狂,得汗者生,無汗者死,脈小逆冷者不治。蓋溫熱病不得汗者,必發狂,要在審察而汗之。陽毒發狂,其人素有積熱,因患傷寒又失汗下,其熱蘊而為毒,脈洪數大,尤熱之甚也。

其候唇口焦黑,舌卷鼻煤,面赤咽痛,狂言妄語,或斑發如錦,或如豌豆、赤豆之類。七日內者可治,犀角地黃湯、三黃石膏湯選用,大抵與陽盛發狂同治。因發斑咽痛,故曰毒耳。念莪:按狂證多屬實熱,非大承氣下之,安能已乎?如脈無力者,宜三黃石膏湯清之。至畜血證,但如狂,非真狂也。

白話文:

如果用過度熱敷、強迫發汗、艾灸或燒針等方式,會使人煩躁不安、坐立難安,這屬於火邪引起的驚狂。如果出現胡言亂語、眼睛上翻、直視前方等症狀,表示腎氣衰竭。如果發汗後反而更熱,並且胡言亂語、無法進食,通常是死亡的徵兆。

如果脈象浮但沒有汗,醫生卻用火熱方式強迫發汗,會導致陽氣耗竭,一定會出現驚狂、坐立不安等情況。(可以使用桂枝湯去掉芍藥,加入蜀漆、龍骨、牡蠣等藥材來救治)。太陽病發病六七天,表證仍然存在,脈象微弱而沉,但沒有出現胸部結塊的情況,病人卻出現發狂,這是因為熱邪在下焦,小腹應該會感覺到硬滿,小便卻正常,如果能排出血便就會好轉。這是因為瘀熱隨著經絡進入體內。(可以使用抵當湯)。太陽病沒有痊癒,熱邪結在膀胱,病人會像發狂一樣,如果能排出血便就會好轉。

如果表證還沒解除,不應該攻下,如果表證已解除,只有小腹感覺急迫、結塊,才可以攻下。(可以使用桃仁承氣湯)。身體發黃,脈象沉而結實,小腹硬滿,小便正常,病人卻像發狂一樣,這是血證的徵兆。(可以使用抵當湯)。

陽明病會想吃東西,小便不順暢,大便正常,關節疼痛,感覺身上發熱,突然發狂,一下子又出汗而好轉。(可以使用桂枝湯、羌活湯等類似的藥方)。如果出現極度口渴、眼睛發紅、嘴唇乾裂、舌頭乾燥、牙齒乾澀、脈象有力等情況,且胡言亂語,這屬於實熱證。(可以使用大承氣湯)。如果出現煩躁狂奔、胡言亂語、大聲叫罵、臉色發紅、咽喉疼痛、鼻孔像被煙燻黑一樣,或是身上出現像錦緞一樣的花紋,這是陽毒的表現。(表證可以使用陽毒升麻湯、黑奴丸;里證可以使用大黃散)。流行性熱病也會引起發狂。(可以使用黑奴丸)。

陰證引起的煩躁,會想坐在泥水或井水中,臉色發紅、腳冰冷、脈象沉,且無法喝水。(可以使用霹靂散冷服)。身體微微發熱,臉色發紅、腳冰冷,脈象摸起來頻數有力,按下去卻無力,這是虛陽浮越、陰氣內伏引起的煩躁。(可以使用人參四逆湯冷服)。陰氣耗竭的人,會出現發狂,應該用藥物峻補陰氣。(可以使用天門冬、地黃煎製成的藥膏,稱為天地煎)。少陰病被誤用發汗治療,導致汗液不止、陽氣耗竭,因此會出現發狂。(可以使用玉屏風散,加入一枚附子)。

如果發狂不止、冷汗直冒、手腳冰冷。(可以使用四逆湯冷服)。發狂,雖然皮膚表面發熱,但按下去卻冰冷透骨,或者肩背胸部有十幾個斑點,脈象極沉極細。(可以使用乾薑附子湯,加入人參冷服)。仁齋認為:發狂是傷寒中凶險的徵兆,重點在於詳細辨證並對症治療。如果是陽盛引起的發狂,大多是熱邪太盛,導致神志昏迷、胡言亂語、謾罵、爬牆上屋等神志錯亂的現象,這不是病人平常的行為,而是疾病造成的。必須先用冷水噴灑病人的臉,或是用硝水浸濕的布敷在胸前。

病情嚴重的,可以用玄明粉、寒水石散等藥物來先抑制熱勢,等到情況稍微穩定後,再觀察脈象,如果脈象確實洪大滑數,且有便秘、腹部脹滿,要趕緊使用大承氣湯,加倍芒硝來攻下。如果病情較輕,還不能攻下,可以使用三黃石膏湯等藥方來治療。溫病引起的發狂,是潛伏的寒邪在春天遇到溫熱之氣而爆發的。如果脈象洪大、胸部脹滿、多痰而發狂,以及脈象浮數、無法出汗而發狂的情況,可以使用六神通解散,加入寬胸消導的藥物。如果便秘,可以使用承氣湯來攻下。

熱病發狂,如果發生在夏季暑熱之時,熱邪會更為嚴重。如果沒有汗、脈象浮數,可以使用六神通解散發汗,如果熱邪很盛,可以使用三黃石膏湯。凡是溫病、熱病引起的發狂,如果能出汗就能存活,如果不出汗就會死亡,脈象微小、逆冷則無法治癒。因為溫熱病不出汗,一定會引起發狂,重點在於仔細觀察並設法使之發汗。陽毒引起的發狂,是病人平素就有積熱,又感染傷寒而沒有及時發汗或攻下,導致熱邪蘊積成毒,脈象洪數有力,熱邪會更加嚴重。

這種情況會有嘴唇焦黑、舌頭捲縮、鼻孔像被煙燻黑一樣,臉色發紅、咽喉疼痛、胡言亂語,或者身上出現像錦緞一樣的斑點,或是像豌豆、紅豆一樣的疹子。七天之內可以治療,可以使用犀角地黃湯、三黃石膏湯等藥方,治療方法大致與陽盛發狂相同。因為會發斑和咽喉疼痛,所以稱為毒。念莪認為:發狂的症狀多屬於實熱證,如果不用大承氣湯攻下,怎麼能治好呢?如果脈象無力,可以使用三黃石膏湯來清熱。至於血瘀引起的發狂,其實只是症狀像發狂,並不是真正的發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