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直指》~ 《傷寒直指》卷十 (8)
《傷寒直指》卷十 (8)
1. 陽明經
不大便
有大便不通,有大便難,有大便硬,皆陽明胃實之候,里證宜下者多矣。然胃實有表未罷者,宜先解表,表證已,乃可攻之。又口渴咽乾,脈浮緊者,猶在半表,必先和之,忌即攻下。又表證罷不可攻者,大便已硬,惟宜導之。至便雖硬無所苦,不可攻也,惟宜俟之。若胃實表解而有下證者,方隨證攻之。
陽明太陽少陽傳入,眾所共知,於三陰傳入者,鮮能察識。若能熟視其微,則三陰有急下之證多矣。豈非仲景之微意與。
六七日不大便,頭痛有熱,勿與承氣湯。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桂枝湯。)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麻黃湯。)陽明中風,脈弦浮大,短氣腹滿,脅及心痛,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悉黃,小便難,潮熱,噦,耳前後腫。(外不解,脈續浮,小柴胡湯。但浮無餘證,麻黃湯。
)陽明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小柴胡湯。)傷寒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不欲食,大便硬,脈細。(上方。)陽明自汗,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蜜、膽導。)太陽寸緩關浮尺弱,發熱,汗出,不惡寒而渴,轉屬陽明也。小便數,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
(渴欲飲水,少少與之,渴不止,五苓散。)陽明病,本自汗,醫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大便硬。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津液還入胃中,大便不久出也。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調胃承氣湯。)汗出多,必大便硬,譫語。(小承氣湯,若譫語止,莫再服。
)陽明實,發其汗太過,亡津液,大便因硬。(小承氣湯。)太陽吐下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小承氣和之。)不大便,繞臍痛,煩躁,有燥屎也。(大承氣湯。)潮熱不大便六七日,少與小承氣,轉失氣者,有燥矢,可攻。(上方。)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微熱,喘冒不臥,有燥矢也。
(上方。)脈遲汗出不惡寒,身重短氣,腹滿,喘,潮熱,外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汗出,大便已硬。(上方。)譫語潮熱,不能食,必有燥矢。(上方,能食者,但硬無燥矢。)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必初硬後溏,未可攻,須小便利者,屎定硬,乃可攻之。(上方。
)陽明下後,心中懊憹而煩,尚有燥屎也。(上方,若腹微滿,必初硬後溏,不可攻。)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有燥屎也。(上方。)吐下後,不大便至十餘日,日晡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劇者不識人,循衣摸床,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上方。
)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急下之。(上方。)
白話文:
大便不通暢,包括大便難解、大便乾硬,這些都是陽明經胃腸實熱的表現,屬於裡證,多數情況下適合使用瀉下的方法。但是,胃腸實熱有時會伴隨表證未解,這時應該先處理表證,等表證解除後才能瀉下。如果出現口渴咽乾、脈象浮緊,代表病邪還在半表半裡之間,必須先調和,不可立即瀉下。另外,即使表證已解,大便已經乾硬,也只能用導引的方法幫助排便。如果大便硬但沒有其他不適,就不用處理,等待自然排便即可。如果胃腸實熱、表證已解,且有明確的瀉下指徵,就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使用瀉下藥。
陽明經病邪的傳變途徑,大家普遍知道是由太陽、少陽傳來,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病邪會從三陰經傳入陽明經。如果仔細觀察這些細微之處,會發現三陰經也有許多需要急下治療的情況。這或許是張仲景的深意所在。
如果六七天沒有大便,同時出現頭痛發熱,不能使用承氣湯。小便清澈表示病邪不在裡,還在表,可以使用桂枝湯來治療。陽明病,如果脈象浮、無汗、喘氣,可以使用麻黃湯。陽明中風,脈象弦浮而大,有短氣、腹脹、脅痛、心痛、鼻乾無汗、嗜睡、全身發黃、小便困難、潮熱、呃逆、耳前後腫等症狀,如果表證未解、脈象仍然浮,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如果只有浮脈沒有其他表證,則使用麻黃湯。
陽明病,如果脅下硬滿、沒有大便且嘔吐、舌苔發白,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傷寒病,如果頭部出汗、輕微惡寒、手腳冰冷、胸下脹滿、不想吃飯、大便硬、脈細,可以使用小柴胡湯。陽明病,如果本身有自汗,再使用發汗的方法,導致小便頻繁,會使津液耗竭,即使大便硬也不能攻下,只能使用蜜煎導或者豬膽汁導。如果太陽病,脈象寸緩關浮尺弱,有發熱、出汗、口渴、但不怕冷,表示病邪轉入陽明,小便頻繁,大便必然乾硬,即使十天不排便也沒有其他不適。
如果口渴想喝水,可以少量給予,如果口渴不止,則使用五苓散。陽明病,如果本身有自汗,醫生又用發汗的方法,病雖有好轉但仍有輕微煩躁,這是因為津液耗損、胃中乾燥導致大便乾硬。如果本身小便每天三四次,今天又排小便,表示津液回到胃中,大便不久就會排出。陽明病,如果沒有嘔吐也沒有腹瀉,但感到心煩,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汗出過多,必然導致大便乾硬,並出現說胡話的情況,可以使用小承氣湯,如果說胡話停止,就不能再服用。
陽明實熱,如果發汗太過,導致津液耗損,大便也會乾硬,可以使用小承氣湯。太陽病,如果用了嘔吐、瀉下、發汗的方法後,出現輕微煩躁、小便頻繁、大便乾硬,可以使用小承氣湯調和。如果沒有大便,出現繞臍疼痛、煩躁,這是有燥屎的表現,可以使用大承氣湯。潮熱、六七天沒有大便,可以少量服用小承氣湯,如果排氣增加,表示有燥屎,可以使用瀉下藥。小便不暢、大便時而難時而易、有輕微發熱、喘氣、不能平躺,這是有燥屎的表現,可以使用大承氣湯。脈象遲緩、出汗、不怕冷、身體沉重、氣短、腹脹、喘氣、潮熱,代表表證已解,可以瀉下裡證。如果手足總是出汗、大便已經乾硬,可以使用大承氣湯。如果說胡話、出現潮熱、不能進食,一定有燥屎,可以使用大承氣湯,如果能進食,則表示大便只是硬,沒有燥屎。如果六七天沒有大便、小便量少,一開始大便會乾硬,之後會變得稀溏,不能立即攻下,必須等小便通暢,大便確定乾硬時,才能使用瀉下藥,可以使用大承氣湯。
陽明病瀉下後,如果心中煩躁不安,表示還有燥屎,可以使用大承氣湯。如果腹部稍微脹滿,則表示大便可能先硬後溏,不能攻下。大瀉後,如果六七天沒有大便,煩躁不安、腹脹疼痛,表示還有燥屎,可以使用大承氣湯。如果經過嘔吐、瀉下後,十幾天沒有大便、每天下午潮熱、不怕冷、獨自說話像見到鬼一樣、嚴重時會不認識人、摸索衣服、喘氣、直視前方,如果脈象弦滑表示還有生機,如果脈象澀表示情況危險,如果症狀輕微,僅有發熱、說胡話,可以使用大承氣湯。
如果病程六七天,眼睛看不清楚、眼神不和諧、沒有表裡證、大便難解、身體輕微發熱,應該立刻使用瀉下藥,可以使用大承氣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