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直指》~ 《傷寒直指》卷十 (6)
《傷寒直指》卷十 (6)
1. 發熱
自汗又有表裡之別,虛實之異。汗出惡風,及微惡寒者,皆表未解,宜發汗解肌。漏不止,惡風,及發汗後惡寒者,表虛也,宜溫之。若汗出不惡風寒者,非表病也,表解里病,下之則愈。如陽明發熱汗出,是為熱越,及陽明發熱汗多,急下之者是也。其或汗出發潤如油,或如貫珠,著身不流則為不治矣。
誤發汗出不止者,為亡陽,表虛自汗出不止者,亦為亡陽也。
太陽風傷衛,脈浮緩自汗。(桂枝湯。)項背強,反汗出惡風。(桂枝加葛根湯。)過汗漏不止,惡風小便難,四肢急難屈伸。(桂枝附子湯、朮附湯。)脈微弱,汗出惡風,誤服大青龍,厥逆筋惕肉瞤。(真武湯。)表虛汗不止。(黃耆建中湯。)汗不止無他證者,(溫粉撲之。
)脈浮自汗,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誤與桂枝必厥,宜桂枝附子湯。)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汗出而喘無大熱。(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下後同。)桂枝證下之,利遂不止,脈促,喘而汗出。(葛根黃芩黃連湯。)心下痞,復惡寒汗出。(附子瀉心湯。)下利嘔逆,汗出不惡寒,表已解。
頭痛,心下痞硬滿,脅下痛,乾嘔短氣,里未和也。(十棗湯。)
陽明身熱,濈濈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胃實也。(調胃承氣湯。)陽明多汗,津液外出,必便硬譫語。(小承氣湯。)陽脈實,發其汗太過,亡津液,大便則硬。(上方。)陽明汗多,若微發熱惡寒,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大承氣,若腹大滿不通,(小承氣微和之。
)汗出譫語,有風也。燥屎在胃,必過經下之。(大承氣湯。)下之若早,語言必亂。陽明發熱,汗出多,急下之。(大承氣湯,)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表未解也。(桂枝湯。)陽明中風,脈浮緊,咽燥口苦,脹滿微喘,發熱汗出,惡熱身重。(柴葛解肌湯,不可汗下燒針。
)自汗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津液內竭,雖便硬,不可攻。(宜蜜、膽導。)陽明汗出多而渴,不可與豬苓湯複利小便。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屎,自汗。(白虎湯。)
少陰脈陰陽俱緊,反汗出亡陽。(桂枝加乾薑湯、四逆湯。)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小者,當溫其經。(灸之。)吐利汗出,手足厥冷,發熱惡寒,四肢拘急。(四逆湯。)既吐且利,小便複利,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上方。二條系霍亂。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通脈四逆湯。)吐逆厥冷,脈沉,身痛大汗。(人參四逆湯,加桂枝、耆、術。)肢冷,額上手背汗出,脈沉細。(四逆湯。)
脈浮汗出,身重多眠,鼻鼾語難,為風溫。太陽發熱,汗出惡寒,為柔痓。(海藏:太陽自汗,桂枝湯;少陰自汗,四逆湯;陽明身熱,鼻乾不臥,目痛,自汗惡熱,而尺寸俱浮者,白虎湯。又,傷寒尺寸脈俱長,自汗大出,身表如冰石,脈傳至里,細而小,及瘧疾但寒不熱,其人動作如故,此陽明傳入少陰。戊合癸,夫傳婦也,白虎加桂枝主之。
白話文:
發熱時的自汗情況,有表證和裡證、虛證和實證的區別。
如果出汗且怕風,稍微怕冷,都屬於表證還沒解除,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解表。如果汗水流個不停,怕風,或者發汗後反而怕冷,這是表虛的現象,應該用溫補的方法。如果出汗但不怕風怕冷,就不是表證了,而是表證已解,裡證出現,可以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例如陽明病發熱出汗,是熱邪外泄的表現,或者陽明病發熱汗多,都應該趕緊用瀉下的方法。但是,如果汗出像油一樣黏膩,或是像串珠一樣滴落,停在身上不流動,就表示病情嚴重,難以治癒。
錯誤使用發汗方法導致汗流不止,這是耗傷陽氣,表虛自汗不止,也是耗傷陽氣。
太陽病,風邪侵犯衛氣,脈象浮緩,會出現自汗(可以用桂枝湯治療)。如果脖子和背部僵硬,反而出汗怕風(可以用桂枝加葛根湯治療)。出汗過多,汗水止不住,怕風,小便困難,四肢難以屈伸(可以用桂枝附子湯或朮附湯治療)。脈象微弱,出汗怕風,誤服大青龍湯,會導致手腳冰冷、肌肉抽搐顫動(可以用真武湯治療)。表虛導致汗水不止(可以用黃耆建中湯治療)。如果汗水不止,沒有其他症狀(可以用溫粉塗抹身體)。
脈象浮而自汗,小便頻繁,心煩,微微怕冷,腳抽筋(如果誤用桂枝湯會導致病情加重,應該用桂枝附子湯治療)。發汗後不能再用桂枝湯,如果出汗且喘,但沒有明顯發熱(可以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治療,瀉下後也一樣)。桂枝證誤用瀉下,導致腹瀉不止,脈搏加快,喘氣且出汗(可以用葛根黃芩黃連湯治療)。心下痞滿,又怕冷出汗(可以用附子瀉心湯治療)。腹瀉、嘔吐,出汗但不怕冷,這是表證已經解除的表現。
頭痛,心下痞硬脹滿,脅肋疼痛,乾嘔氣短,這是裡證還沒調和好(可以用十棗湯治療)。
陽明病,身體發熱,汗水不斷往外冒,不怕冷反而怕熱,這是胃裡有實熱(可以用調胃承氣湯治療)。陽明病汗多,津液外泄,一定會出現大便乾燥、說胡話(可以用小承氣湯治療)。陽脈實,發汗太過,耗傷津液,導致大便乾燥(和上面情況相同)。陽明病汗多,如果稍微發熱怕冷,說明表證還沒解除。如果發熱不是潮熱,就不能用大承氣湯,如果腹部脹滿不通(可以用小承氣湯稍微調理)。如果出汗說胡話,表示有風邪。如果大便乾燥積在胃裡,一定要等時間到了再用瀉下的方法(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如果太早用瀉下,會導致語言錯亂。陽明病發熱,汗出多,應該趕緊用瀉下的方法(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脈搏遲緩,汗出多,微微怕冷,說明表證還沒解除(可以用桂枝湯治療)。陽明病中風,脈象浮緊,咽喉乾燥口苦,腹脹微喘,發熱出汗,怕熱身體沉重(可以用柴葛解肌湯治療,不能用發汗、瀉下或燒針的方法)。
如果自汗又用發汗方法,導致小便順暢,這是津液內竭的表現,即使大便乾燥,也不能用瀉下的方法(應該用蜂蜜或豬膽汁來導出)。陽明病汗出多且口渴,不能用豬苓湯來利小便。
三陽合病,腹脹身重,口唇麻木,臉色污垢說胡話,大小便失禁,自汗(可以用白虎湯治療)。
少陰病,脈象陰陽都緊,反而出汗,是陽氣耗盡的表現(可以用桂枝加乾薑湯或四逆湯治療)。腹瀉脈象微澀,嘔吐且出汗,肯定會頻繁更衣,如果小便減少,應該溫補經脈(可以用艾灸的方法)。如果嘔吐腹瀉出汗,手腳冰冷,發熱怕冷,四肢拘攣(可以用四逆湯治療)。如果既嘔吐又腹瀉,小便又多,大量出汗,腹瀉如水,身體內部寒冷外部發熱,脈象微弱快要消失(和上面情況相同,這兩條都屬於霍亂)。腹瀉如水,裡寒外熱,出汗手腳冰冷(可以用通脈四逆湯治療)。嘔吐、手腳冰冷,脈象沉伏,身體疼痛大汗(可以用人參四逆湯,加桂枝、黃耆、白朮)。四肢冰冷,額頭和手背出汗,脈象沉細(可以用四逆湯治療)。
脈象浮而汗出,身體沉重嗜睡,打呼說話困難,是風溫病。太陽病發熱,出汗怕冷,是柔痓。 (海藏說:太陽病自汗,用桂枝湯;少陰病自汗,用四逆湯;陽明病身體發熱,鼻子乾燥不能睡覺,眼睛疼痛,自汗怕熱,而且寸脈和尺脈都浮的,用白虎湯。又說,傷寒病寸脈和尺脈都長,自汗很多,身體表面像冰石一樣冰冷,脈象傳入體內,變細變小,以及瘧疾只是怕冷不怕熱,病人活動如常,這是陽明病傳入少陰。戊土與癸水相合,是丈夫傳給妻子,用白虎加桂枝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