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直指》~ 《傷寒直指》卷九上 (3)
《傷寒直指》卷九上 (3)
1. 望色篇
女子色在面王,為膀胱子處之病,散為痛,傳為聚,方圓左右,各如其形色。其隨而下至胝為淫,(淫,即白沃,帶類也。)有潤如膏狀,為暴食不潔。色者,赤白青黃黑,皆端滿有別鄉。(鄉,向也。)別鄉赤者,其色亦大如榆莢,在面王為不日。其色上銳,首空上向,下銳下向,在左右如法。
(邪色之見,各有向,其尖銳之處,乃所犯之方。故首虛則上向,下銳亦然,其左右同法。)「五臟生成論」曰: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五臟未病,有相生相成之理,已病亦有相生相剋之機,故五色之奇脈現也。
奇脈,與五色不相偶合也。凡色現黃,皆為胃氣,故不死。黃者,中央之色,五行以土為本,故色黃猶存胃氣,無色黃則胃氣絕而死矣。凡視證,必先察色,然後切脈審證,核參表裡虛實,陰陽寒熱,以決吉凶。《內經》曰: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聲色符同,然後可知五臟之病。
《難經》曰:望而知之之謂神,聞而知之之謂聖,問而知之之謂工,切而知之之謂巧,具此識力,斯為明醫。夫色皆現於面部皮膚之上,氣有如亂絲亂髮之狀,常隱於皮里者,亦當察之。蓋五臟有五色,六腑從之以應五行。相生者吉,相剋者凶,滋榮者生,枯夭者死。自準頭、年壽、命宮、法令、人中,最宜潤澤明亮,若晦黯枯燥,此為凶象。
再參以四時生克之理,而通察之,無論傷寒外感,內傷雜證,瞭然心目,而必有當矣。)
(仁齋)肝色青,其聲呼;肺色白,其聲哭;心色赤,其聲笑;脾色黃,其聲歌;腎色黑,其聲呻。此五臟本音本色也。如青赤見於春,赤黃見於夏,黃白見於長夏,白黑見於秋,黑青見於冬,此四時相生之色也,吉。若肝病色青而自,心病色赤而黑,脾病色黃而青,肺病色白而赤,腎病色黑而黃,此五行相剋之色也,難治矣。
且五臟有熱,皆現於面,肝熱,左頰先赤;肺熱,右頰先赤;心熱,額先赤;脾熱,鼻先赤;腎熱,頤先赤。至於面黑者為陰寒,面青者為風寒,青而黑主寒主痛。黃而白,為濕為熱力氣不調;青而白,為風為氣滯為寒痛。大抵黑氣見於面者多凶,為病最重。若黑氣暗中明,準頭年壽亮而滋潤者生,黑而枯夭者死。
(此皆參素、難而言簡切。)
青色屬木,主風主寒主痛,乃足厥陰肝之色也。凡面青唇青者,陰極也。若舌卷囊縮,急溫之。如夾陰傷寒,小腹痛則面青也。《內經》:青如翠羽者生,青如草滋者死。青而紅、青而黑相生者生,青白而枯燥相剋乃死。凡脾病見青氣多難治。
赤色屬火,主熱,乃手少陰心之色也。在傷寒見之,則有三陽一陰之火。如足太陽寒水本黑,熱則紅也。經曰:面色綠綠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汗不徹故也,當發其汗。若脈浮數,面熱汗不出者,面必紅赤而光彩也。陽明病,面合赤色者,不可攻之,謂表邪未解,不可攻裡也。
白話文:
女子臉上的氣色,主要反映的是膀胱和子宮的疾病。氣色散開表示疼痛,聚集起來則形成塊狀,呈現圓形或方形,顏色也各不相同。如果氣色向下延伸到皮膚皺褶處,表示有陰道分泌物,像白帶一樣。如果分泌物呈現潤滑膏狀,則表示是暴飲暴食或飲食不潔所導致。臉上的氣色,包括紅、白、青、黃、黑五種顏色,都應該端正飽滿,且各有所屬的部位。如果臉上特定部位出現紅色,像榆樹莢一樣大小,表示不久後會發病。紅色氣色如果尖端向上,則表示病邪向上;尖端向下,則表示病邪向下。左右兩側的紅色氣色也依循這個原則。
(邪氣所呈現的顏色,都有方向性,尖端所指的地方,就是病邪侵犯的部位。因此,尖端向上表示病邪向上,尖端向下也是如此。左右兩側的原則相同。)
《五臟生成論》說:臉黃眼青、臉黃眼紅、臉黃眼白、臉黃眼黑的人都不會死。但是,臉青眼紅、臉紅眼白、臉青眼黑、臉黑眼白、臉紅眼青的人都會死。(五臟在未生病時,有相生相成的道理;生病後,也有相生相剋的機制。因此,臉上會出現與五色不相符的奇特氣色。)
奇特氣色,是與五色不相配的。凡是臉色呈現黃色,都表示有胃氣,所以不會死。黃色是居中的顏色,五行以土為根本,因此臉色呈現黃色,表示胃氣尚存,如果臉上沒有黃色,就表示胃氣衰竭而死。凡是看診,一定要先觀察氣色,然後再切脈審證,詳細診斷表裡虛實、陰陽寒熱,以此來判斷吉凶。《內經》說:聲音要符合五音,氣色要符合五行,聲音和氣色都相符,才能判斷五臟的疾病。
《難經》說:通過觀察就能了解病情,稱之為「神」;通過聽診就能了解病情,稱之為「聖」;通過詢問就能了解病情,稱之為「工」;通過切脈就能了解病情,稱之為「巧」。具備這些能力,才能成為明醫。臉上的氣色都顯現在皮膚表面,氣則像散亂的絲線頭髮一樣,常常隱藏在皮膚內層,也應當仔細觀察。五臟各有其代表色,六腑也跟著五行相對應。相生就吉利,相剋就凶險,滋潤榮養就生,枯槁凋零就死。從鼻頭、年壽(兩眼間的鼻樑部位)、命宮(兩眉之間)、法令紋、人中這些部位,最適合呈現潤澤明亮的氣色,如果這些部位晦暗枯燥,就表示凶險。
再參照四季生剋的道理來綜合觀察,無論是傷寒外感,還是內傷雜病,都能夠一目了然,並且做出正確的判斷。
(仁齋說)肝的顏色是青色,發出的聲音是呼喊;肺的顏色是白色,發出的聲音是哭泣;心的顏色是紅色,發出的聲音是歡笑;脾的顏色是黃色,發出的聲音是歌唱;腎的顏色是黑色,發出的聲音是呻吟。這是五臟的本音和本色。如果青色和紅色出現在春天,紅色和黃色出現在夏天,黃色和白色出現在長夏(夏末秋初),白色和黑色出現在秋天,黑色和青色出現在冬天,這些都是四季相生的顏色,表示吉利。如果肝病呈現青色又自己消失,心病呈現紅色又變黑,脾病呈現黃色又變青,肺病呈現白色又變紅,腎病呈現黑色又變黃,這些都是五行相剋的顏色,很難治療。
而且五臟有熱,都會顯現在臉上。肝有熱,左邊臉頰會先變紅;肺有熱,右邊臉頰會先變紅;心有熱,額頭會先變紅;脾有熱,鼻子會先變紅;腎有熱,下巴會先變紅。至於臉色發黑,表示體內有陰寒;臉色發青,表示有風寒,青色又發黑,表示體內寒冷且疼痛。黃色又發白,表示有濕氣和熱氣,導致氣力不協調;青色又發白,表示有風、氣滯、寒痛。總而言之,臉上出現黑氣大多是不祥的徵兆,表示病情很嚴重。如果黑氣在暗沉中帶著光澤,鼻頭和年壽部位明亮且滋潤,則表示可以存活;如果黑氣枯槁凋零,則表示死亡。
(這些都是參考《素問》、《難經》所做的簡要說明。)
青色屬木,主風、主寒、主痛,是足厥陰肝經的顏色。凡是臉色發青、嘴唇發青,表示體內陰氣極盛。如果還出現舌頭蜷縮、陰囊收縮的現象,要趕快用溫熱的方法來治療。如果屬於夾陰傷寒,並且出現小腹疼痛,臉色也會發青。《內經》說:青色像翠鳥羽毛一樣光澤,表示可以存活;青色像雜草一樣枯萎,表示死亡。青色中帶紅、青色中帶黑,屬於相生,表示可以存活;青色又發白且枯燥,屬於相剋,表示死亡。凡是脾病出現青氣,大多難以治療。
紅色屬火,主熱,是手少陰心經的顏色。在傷寒病中出現紅色,表示有三陽和一陰的火熱。例如足太陽膀胱經屬寒水,本來顏色是黑色,但是有熱就會變成紅色。《經》說:臉色呈現青綠色又變成紅色,表示陽氣鬱積在表,汗液無法發散,所以應當發汗治療。如果脈象浮數,臉色發熱但不出汗,臉色一定會呈現紅潤且有光澤。陽明病,臉色出現紅色,不可以攻下,表示表邪還未解除,不可以先治療裡部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