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風約言》~ 閉證治例 (2)
閉證治例 (2)
1. 閉證治例
必曰先與小承氣。則恐有大下傷人也。又屎尿如常。少腹硬痛。其人喜忘者。有畜血。桃仁承氣湯類。須量性稟施之。又宿食凝痰。胸中作苦惱者。並宜吐之。熊膽汁。瓜蒂散。淡鹽湯。參蘆湯。與之。以指或雞翎探喉中。即吐出也。又伏飲之證。與五苓散。其人至於壞證煩渴。
漸為水脹。須以吾門鯉魚煮汁治之。若惡其臭味。且不能多飲者。竟非此物所能治也。元氣強者。宜十棗湯。或大黃商陸芣苢通草牽牛子赤小豆等藥。隨證擇用。亦得有效。又白睛黃者。熱勢瀰漫。將發身黃。於五苓散方內。加茵陳蒿。或丹青樹葉。則黃從尿去下也。若皮膚薄縐。
茶褐色者。多難治矣。大凡腹中時滿時減。或腹脹按之易軟。或臍左右有動氣。或小水清白數少。或連日不食。臍腹坦然無壅滯不通之狀者。皆不可下也。只戒其誅伐無過之害耳。
白虎湯(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小承氣湯(大黃,厚朴,枳實)
大承氣湯(大黃,厚朴,枳實,芒硝)
桃仁承氣湯(大黃,芒硝,桃仁,桂枝,甘草)
五苓散(茯苓,豬苓,術,澤瀉,桂枝)
十棗湯(芫花,甘遂,大戟,大棗)
白話文:
一定有人說先用小承氣湯來治療,但這樣恐怕會過度瀉下而傷害身體。如果病患排便排尿都正常,只是小腹部感到堅硬疼痛,而且常常健忘,這表示可能有瘀血積聚,可以使用桃仁承氣湯之類的藥方,但必須依照病患的體質狀況來斟酌使用。
另外,如果是宿食積滯或痰液凝結,導致胸悶煩躁的,應該用催吐的方法治療。可以使用熊膽汁、瓜蒂散、淡鹽水或參蘆湯來催吐。也可以用手指或雞毛搔刮喉嚨,幫助吐出。
還有伏飲這種病症,可以使用五苓散治療。如果病況惡化到出現煩渴,逐漸發展成腹部腫脹,這時必須用鯉魚煮汁來治療。如果病患討厭魚腥味,而且無法多喝魚湯,那這個方法可能就無效了。如果病人元氣充足,可以使用十棗湯,或是大黃、商陸、車前子、通草、牽牛子、赤小豆等藥材,依照病情選擇使用,也會有療效。
此外,如果眼白變黃,表示熱邪很盛,即將出現黃疸,可以在五苓散的基礎上加入茵陳蒿或丹青樹葉,這樣黃疸就能從小便排出。如果皮膚變得薄而皺巴巴,呈現茶褐色,通常就很難治癒了。
總之,如果腹部時而脹滿時而消退,或是腹脹但按壓時軟軟的,又或者是肚臍左右有氣在竄動,或是小便清白量少,或是連續幾天不吃飯,但肚臍腹部卻平坦沒有阻塞不通的樣子,這些情況都不可以使用瀉下的藥物。只需要注意用藥不要過度而造成傷害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