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風約言》~ 閉證治例 (1)
閉證治例 (1)
1. 閉證治例
疏窕劑中,白虎主煩渴,承氣主燥屎。此其大要也。 古人皆因脈證多辨裡熱、里結,而不如予之以手按腹直決疏窕矣。何者?先以手指重按病人腹皮;其里有熱者,如火烘炙透於指中;而表熱者,舉身有熱,按處暫散也。若夫里結,必有裡熱,硬糞多少,阻住去路,臍下底如著餅;或如杏核、雞卵狀者是也。此證白虎、承氣可用之,無畏焉。若熱勢漫無可御,必有躁擾不寧,則傷爛腸之裡麵皮理,而圊血自瀉下也。 雖使許水亦新汲井中者,頻與之無妨;且欲飲一碗,只與半碗,常以不足為善,不宜一飲而極意也。遂令病人恣飲過度,則為咳、為喘、為嘔、為瀉、為腫、為悸、為水畜疼、為水結胸。故後世所謂以水噀面、澆身,或置病人於水中等法,皆是醫中之操霸術者歟? 又大渴、讝語、罵詈,善惡不避親疏者,宜以辰砂加入水中飲之;西瓜、梨漿、糖水亦良。其引飲者,嫌冷、喜熱,多屬虛證,不可妄投白虎湯類也。 或目赤眵凝,舌苔焦黑(甚則芒刺乾裂如炭),或口疳氣臭,鼻如煙煤,或紫斑赤疹,爪甲色紅,或上氣喘促、煩渴狂言,或棄衣揭被、揚手擲足,或逾牆上屋、如見鬼狀,或腋下掌心濈濈汗出,或周身無汗、劑頸而還,或小水赤澀、如紅莧汁;或脈細數無力者,死。或遲緩,或沉而有力,有其上兼證者,早議疏窕攻擊之法,則十全之功,可自得矣。 苟或當下而不下,則熱毒隨亂劇,津液隨枯;豈可一以下藥宜遲為說乎? 然屢屢欲後,而弩睜傷氣者,則勿用承氣及大柴胡湯類。先用紅夷所來導器,急射溫蜜,則腸中自得潤滑,而燥屎因是易下,諸證一時俱解。張機蜜煎導法,或近來香油導法,亦可。此邦今有做紅夷法,以鍮銅造之者;若無此器,則未用煙管,留其吸嘴刺入患人肛門三四分,乃去大頭處,稀蜜微溫,加皂莢末,口含用力直吹送之,則津迴腸潤,久積之物必盡出矣。極良法也。 若堅滿曾無上廁之意,則於腸之下際為燥屎未逼者,是以蜜兌無益,下藥為捷。服後轉矢氣者,仍以炒鹽(燒塼並溫石能暖之亦同),納夾絹袋,於其病人腹上,款款熨之,則藥氣通透,而屎自易便。故下後神清氣爽、身涼思食,皆愈之兆。 如及腹滿身熱、譫語、不食、睡臥不寧,併發紫黑斑點;此當汗不汗,及已汗而熱不散,當下不下,及早下而熱乘虛之患也。而粗工動輒不知病人稍涉虛證,認其數日不更衣者,妄投駛劑,以致初硬後溏之證,貽害非細,甚可畏也。 一種閉中稀糞、水自下者,此結糞外之傍流,而非胃虛腸虛之瀉;即腸胃外之宿水,偏滲於腸胃中,而融化燥糞之外面者也。故下物色焦,放屁酸臭耳。宜投小承氣加減。方脈證既決,又何難焉? 凡如此者,多由誤治;且諸所飲下者,
白話文:
[閉證治療案例]
在疏通調理的藥方中,白虎湯主要針對煩渴症狀,承氣湯則適用於處理燥屎問題,這是最基本的原則。古人多半根據脈象和症狀來判斷體內是否有熱或結塊,但我不如他們那樣複雜,我只需用手直接按壓病人的腹部即可判斷是否需要疏通調理。如何判斷呢?首先,以手指重重地按壓病人腹部,如果體內有熱,會感覺到像火在烘烤一樣,熱度透過手指傳遞;若是表層的熱,全身都會感到熱,但按壓的地方會暫時散熱。對於體內有結塊的情況,通常伴隨著體內的熱,會有硬糞阻塞排泄通道,使肚臍下方如同被餅壓住,或者呈現杏核、雞蛋大小的形狀。這種情況下,使用白虎湯和承氣湯都是可以的,不用擔心。如果熱勢無法控制,病人會出現躁動不安,可能導致腸道內部組織受損,進而引發血便。即使給病人喝新打的井水,頻繁地補充水分也無妨。但是,如果病人想一次喝一碗,只給他半碗,讓他保持稍微的飢渴感是有益的,不要讓他一次喝個夠。若讓病人無節制地喝水,可能會引發咳嗽、喘息、嘔吐、腹瀉、水腫、心悸、蓄水疼痛、水結胸等問題。因此,後世所謂用水噴灑臉部或身體,或將病人放入水中的方法,都只是醫學上的權宜之計罷了。此外,對於大渴、胡言亂語、不分親疏地罵人的人,應在水中加入辰砂供其飲用。西瓜汁、梨漿、糖水也是不錯的選擇。對於那些渴求飲水,卻怕冷、偏好熱飲的人,多屬於虛證,不應輕易使用白虎湯一類的藥物。有的病人眼睛紅腫、眼屎凝固、舌苔焦黑(嚴重時甚至像炭一樣乾裂),或是口腔潰瘍、氣味臭穢,鼻子黑如煙煤,或出現紫斑、紅疹,指甲呈紅色,或呼吸困難、喘息、煩渴、囈語,或脫衣踢被、揮手踢腳,或攀牆登屋、狀似見鬼,或腋下、手掌心持續出汗,或全身無汗,汗僅停留在頸部,或小便赤澀、如紅莧菜汁,或脈搏細弱無力者,多為死亡前兆。若脈搏遲緩或沉而有力,且伴有上述症狀,應盡早採用疏通攻擊的療法,這樣才能達到痊癒的效果。如果應該立即處理的情況卻拖延不辦,那麼熱毒就會肆虐,津液也會隨之枯竭,怎麼可以因為害怕下藥太晚而延誤治療呢?然而,如果病人多次想要排便,卻因用力過猛導致氣短,就不應使用承氣湯或大茈胡湯。此時,可以先使用紅夷所製的導尿器,快速注入溫蜜,使腸道得到潤滑,燥屎自然容易排出,各種症狀也會隨之消失。張機的蜜煎導法,或是近來流行的香油導法,也都是可行的方法。目前我們這裡有仿效紅夷的製法,使用鍮銅製造導尿器。若沒有這種器具,可以使用吸煙管,將吸嘴插入病人肛門三至四分之一處,然後移除大頭部分,將溫暖的稀蜜加上皁莢末,口含用力吹入,可以使腸道得到滋潤,長期積累的廢物也能完全排出,這是極好的方法。如果腹部堅硬飽滿,毫無排便意願,那麼在腸道末端尚未受到燥屎威脅的情況下,單純使用蜂蜜無效,需立即使用下藥。服藥後若轉為放屁,則應將炒鹽(或燒磚、溫石)放入夾絹袋中,放置在病人腹部,慢慢熨燙,使藥氣得以穿透,糞便自然容易排出。因此,排便後精神清爽、氣色好、身體涼爽、有食慾,都是病情好轉的跡象。如果腹滿、身熱、胡言亂語、不想吃飯、睡眠不穩、出現紫黑色斑點,這些都是該出汗不出汗,或是已經出汗但熱氣無法散發,該排便不排便,或是早期排便但熱氣乘虛而入的問題。然而,有些醫生往往忽略病人稍有虛弱的情況,錯誤地認為幾天沒有排便,就胡亂使用峻烈藥物,導致初期硬便後期稀便的情況,對病人的危害非常大,令人擔憂。另一種情況是,雖然便祕,但稀糞水自流,這是因為結塊外側的旁流,而不是因為胃腸虛弱而引起的腹瀉。這是因為腸胃外的積水滲入腸胃中,溶解了燥糞的表面。所以,排泄物顏色焦黑,放屁時有酸臭味。這種情況下,應使用小承氣湯加減方,一旦診斷明確,治療也就變得簡單。通常這種情況是由於治療失誤造成的。一般來說,在使用任何藥物之前,都會先使用小承氣湯,以防萬一使用大劑量藥物傷害到病人。此外,如果排尿正常,但小腹硬痛,病人記憶力減退,可能是有瘀血,可以使用桃仁承氣湯一類的藥物,但必須根據病人的體質來決定用量。如果是宿食凝結或胸中苦悶,應考慮使用催吐藥物,如熊膽汁、瓜蒂散、淡鹽水、參蘆湯等,用手指或雞毛刺激喉嚨,使其吐出。對於潛伏的水濕問題,可以使用五苓散。如果病人出現煩渴、逐漸水腫,可以使用鯉魚湯來治療。但如果病人不喜歡魚的氣味,或是無法大量飲用,那麼這種方法就無法發揮作用。對於元氣較強的病人,可以使用十棗湯,或是大黃、商陸、芣苢、通草、牽牛子、赤小豆等藥物,根據具體症狀選擇使用,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對於白眼球變黃的情況,表示熱勢瀰漫,將會導致全身黃疸。在五苓散的基礎上,加入茵陳蒿或丹青樹葉,可以使黃疸通過尿液排出。如果皮膚薄皺、呈茶褐色,則多為難治之症。總體而言,如果腹部時有飽脹、時有減輕,或是腹部脹大但按壓易軟,或是肚臍左右有動脈搏動,或是小便清白量少,或是連續幾天不吃飯但腹部平靜無堵塞感,都不應使用下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以下是相關的藥方:
白虎湯:主要成分包括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小承氣湯:主要成分包括大黃、厚朴、枳實。
大承氣湯:主要成分包括大黃、厚朴、枳實、芒硝。
桃仁承氣湯:主要成分包括大黃、芒硝、桃仁、桂枝、甘草。
五苓散:主要成分包括茯苓、豬苓、白朮、澤瀉、桂枝。
十棗湯:主要成分包括芫花、甘遂、大戟、大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