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脈證式》~ 卷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七 (2)

1.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第七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按:陰陽不以通義言之。觀之於曰「此屬少陰」,則所謂營衛浮沉之意耳。且也以咽痛歸於少陰者,亦失通義矣。)

少陰病:咳而下利、讝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此蓋後人據真武湯或豬苓湯,而發之臆斷者也。)

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裡,不可發汗。

(此蓋後人據後條「脈微不可發汗」而附其所窺也。未知少陰之皆儘裡,而發汗之之有故者也,豈其足論乎哉?)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澀者,復不可下之。

(此條,為麻黃附子細辛湯及甘草湯發之例者也。不可發汗者,言不可與麻黃附子細辛湯及麻黃附子甘草湯也。夫少陰之於微發汗也,應於脈未微之場也;若脈已微,則為之專精液衰耗也,即真武附子之所與也,豈得導之於表於汗乎哉?亡陽已下四句,亦後之附說耳。)

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

(下利脈暴微,豈其緩證乎?而期其自欲解,聊以手足溫與脈緊反去者,可謂殊不知機活者也。)

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踡臥,手足溫者,可治。

少陰病: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按:皆是極陰轉陽之口氣,大背本論之旨者也。)

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措證候而拘泥脈法者,蓋似叔和之家說矣。)

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說已見於前篇。)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

(此亦極陰轉陽之言耳。脈不至,所謂陰氣有餘之意也。)

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按:此為桃核承氣湯、抵當湯等論之者乎?而今標之此篇,冒少陰病者,尤為無謂也,是當有所誤矣。)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按:口鼻目中出血者,病道壞亂之變,或為之乎?是乃由於元精虛竭,則曰「名下厥上竭為難治」者,蓋有以乎哉?雖然,辭氣非正文,豈其足究論焉乎?)

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此對所謂「惡寒而踡臥,手足溫者可治」而論其不治者也。蓋亦陰有餘之辭氣耳。)

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

(按:雖吐利渴之在於少陰,而如躁煩四逆,則已為之厥陰極地也。然則此於其吐利,亦非其舊,已歸吐利消渴之場必矣。而今標之此篇曰「少陰病」者,欲使人知少陰之轉機如是迅速也。此於是煩躁也,與乾薑附子湯及茯苓四逆湯之煩躁,自異矣。彼則出於陰邪欲駸於重地之動勢也。)

白話文: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第七

病人脈象陰陽俱緊,卻反而出汗,這是陽氣耗損的表現,屬於少陰病症。這種情況通常會伴隨咽喉疼痛,並且出現嘔吐腹瀉。

(按:陰陽的解釋不能單純從字面意思理解。文中提到「此屬少陰」,指的是營衛氣血的浮沉狀態。而將咽喉疼痛歸於少陰,也偏離了陰陽的本義。)

少陰病患者,如果咳嗽並且腹瀉,還說胡話,這是被火熱之氣所傷的緣故,小便必然困難,這是因為強行逼迫少陰經的汗液所致。

(這可能是後人根據真武湯或豬苓湯的方義推測出來的。)

少陰病患者,脈象細微沉弱而數,病情在內臟,不能發汗治療。

(這可能是後人根據後文「脈微不可發汗」而附加上去的推測,並未考慮到所有少陰病都屬於裡證,以及發汗治療的適應症。這並不足以作為論據。)

少陰病患者,脈象微弱,不能發汗治療,因為陽氣已經耗損。如果陽氣已虛,寸關尺脈中尺脈弱而澀滯,更不能使用瀉下法治療。

(這一條是根據麻黃附子細辛湯及甘草湯的應用而提出的。所謂不可發汗,指的是不能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及麻黃附子甘草湯。少陰病在脈象尚未微弱時,可以考慮少許發汗。但如果脈象已微弱,則表示體液已經嚴重消耗,此時應使用真武湯或附子湯溫陽,怎麼能再用發汗法治療呢?關於「亡陽」之後的幾句話,也是後人添加的解釋。)

少陰病患者,脈象緊,持續五六七日,自行腹瀉,脈象突然微弱,手腳卻反而溫熱,脈象緊緊的感覺也消失了,這是病情將要好轉的徵兆。即使患者煩躁,腹瀉也會自行痊癒。

(腹瀉且脈象突然微弱,怎麼能說是病情緩和呢?認為病情將要好轉,只是因為手腳溫熱和脈象變化的觀察,這不能說是真正了解病情變化的人。)

少陰病患者,腹瀉,如果腹瀉自行停止,出現惡寒畏冷蜷縮臥床,手腳溫熱,是可以治療的。

少陰病患者,惡寒畏冷蜷縮臥床,時而煩躁,想脫衣服蓋被子,是可以治療的。

(按:這都是陰寒轉向陽熱的徵兆,違背了本論的要旨。)

少陰中風,脈象陽氣微弱,陰氣浮盛,這是病情將要好轉的表現。

(只注重症候而拘泥於脈象的,就像叔和的學說一樣。)

少陰病,將要好轉時,病情變化從子時到寅時(晚上11點到凌晨3點)。

(這個說明在前篇已經出現過。)

少陰病患者,嘔吐腹瀉,手腳沒有逆冷,反而發熱,是不會死的。如果脈象摸不到,可以在少陰穴灸七壯。

(這也是陰寒轉向陽熱的說法。脈象摸不到,指的是陰氣過盛。)

少陰病,持續八九天,全身手腳都發熱,這是熱邪在膀胱,必然會便血。

(按:這是桃核承氣湯、抵當湯等方劑的應用範圍,現在卻放在這一篇中,冒稱是少陰病,實在是沒有道理,一定是記錄錯誤。)

少陰病患者,僅僅出現厥逆沒有汗,而強行發汗治療,必然會傷及血液,不知會從哪裡流出,可能會從口鼻,或者眼睛流出,這叫做下厥上竭,是難以治療的。

(按:口鼻眼睛出血,是病情紊亂的變化。可能是因為元氣精液耗竭,所以說下厥上竭難以治療是有道理的。然而,這些論述並非原文,沒有必要深究。)

少陰病患者,惡寒畏冷,身體蜷縮,腹瀉,手腳逆冷,是不能治療的。

(這與「惡寒蜷臥,手腳溫熱可治」相對應,說明不能治療,也是陰氣過盛的表現。)

少陰病患者,嘔吐腹瀉,煩躁不安,四肢厥逆,會死亡。

(按:雖然嘔吐腹瀉口渴屬於少陰病,但是如果煩躁不安四肢厥逆,已經發展到厥陰病的極端地步了。因此,此時的嘔吐腹瀉已經不是原來的少陰病,已經轉變成嘔吐腹瀉消渴的範疇。現在卻把它放在這一篇中,說是少陰病,是想讓人知道少陰病的轉變如此迅速。這裡的煩躁與乾薑附子湯、茯苓四逆湯中的煩躁不同。後者是陰邪將要深入臟腑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