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脈證式》~ 卷五 (1)
卷五 (1)
1. 卷五
2.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第五
(少陽也者,斥邪氣位於心胸及表裡間而言之也。蓋邪氣之在是位也,有正變之分而存焉。是故,邪氣主心胸而亙表裡間者,為之正證也;邪氣主表裡間而亙心胸者,為之變證也。夫既主心胸者,其勢必衝於表裡,故備熱位也,所謂發往來寒熱者是也;主表裡間者,其勢必潛於心胸,故下備熱位也,所謂無大熱者是也。以是乎,少陽之於證方也,殊固不少矣。而今本篇僅止三四條者,大似有脫簡而特不然矣。是乃示機活之妙處也,宜精尋焉。夫少陽之以心胸表裡間為之位也,或不接頭項太表,則必接分肉胃腹。是故,太陽表證之深者,與陽明裡證之淺者,必為易混淆於是位也。故既以少陽之證方,配序之太陽篇與陽明篇,而以質其易混淆者也。夫既少陽之於證方,錯綜之表裡各位,而以訖轉遷令屬之變,則縱令本篇不為標題於此,而於其證其方,既已無有所殘矣。雖然,不張之本篇,則必嫌使少陽畢屬於表裡各位之變也。故今標本篇於此,以欲使人知少陽元是供於一部位也。是乃所以不厭其短篇,而但止三四條也。且也,少陽之於證也,出於太陽,而入於陽明,則其位地亦當篇之陽明之上,而次太陽;而今序之此者,不可無辨也。蓋少陽之於位也,以在心胸表裡間乎?至論其轉機,則自有順逆之別矣。將轉裡實者,順也;將轉裡虛者,逆也。是於其裡實與裡虛也,皆是均里而但有虛實之分耳。是故,二里虛實之變,一系於轉機順逆之差也可知矣。於是乎,篇少陽於逆於此,而以使知有直轉三陰之裡虛者也;而如其轉於陽之裡實者,則固不俟論焉。當就篇題之順列,而推鑑其義爾矣。)
少陽之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夫少陽之於脈證也,既已論究之於太陽三篇及陽明篇,似無所殘矣。雖然,少陽之位於心脅及表裡間也,有象於表證者,又有象於裡證者。於是乎,今標此條於茲,以欲使少陽泛然於表與里之微意也。何謂泛然於裡乎?曰:熱勢之達於口中也,動則易認以歸之陽明之口舌乾燥之域;雖然,其尚在於茲也,取之於口苦咽乾之域,而歸之於少陽者,亦不可無之矣。是豈非使少陽泛然於裡之意耶?何謂泛然於表乎?曰:熱之達於頭上也,動則易認以歸之太陽之頭痛上氣之域;雖然,其尚在於茲也,取之於頭目眩暈之域,而歸之於少陽者,亦不可無之矣。是豈非使少陽泛然於表耶?以是乎,今措少陽數多之定證,而僅舉口苦、咽乾、目眩,以示其義者也。學士其察知焉。條辨:病上有為字,可從矣;也字,有法矣。)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此條,意義錯雜,恐非本論之辭氣,豈足論乎?)
白話文:
少陽病脈證並治第五
所謂的少陽病,指的是邪氣停留在心胸和表裡之間的情況。邪氣在這個位置,有「正證」和「變證」的區別。如果邪氣主要影響心胸,同時也影響到表裡,就稱為「正證」。反之,如果邪氣主要影響表裡,同時也影響到心胸,就稱為「變證」。邪氣主要影響心胸,它的勢必會衝擊表裡,因此會出現發熱的症狀,這就是所謂的「往來寒熱」。如果邪氣主要影響表裡,它的勢必會潛藏於心胸,因此會出現發熱但不是特別高的症狀,這就是所謂的「無大熱」。由此可見,少陽病在辨證論治上,情況差異很大。但現在這篇只講了三四條,好像是遺漏了許多。其實不然,這是為了提示靈活應變的關鍵之處,應該仔細研究。
少陽病的位置在心胸和表裡之間,它可能不直接連接頭部或皮膚的最外層,但一定會連接到肌肉、胃和腹部。因此,太陽病的深層證候和陽明病的淺層證候,很容易在這個位置混淆。所以,要將少陽病的證候和治療方法,分別放在太陽病篇和陽明病篇,以便區分這些容易混淆的情況。少陽病的證候,在表裡各層都有複雜的表現,而且會出現變化轉移的情況。就算這篇不特別標出少陽病,其實在講解證候和治療方法時,也已經包含了少陽病的內容。
不過,如果不單獨標出這一篇,可能會讓人認為少陽病都只是表裡各層的變化。所以現在特別標出這一篇,是為了讓大家知道少陽病本身也是一個獨立的病位。這就是為什麼這篇內容不多,只有三四條的原因。此外,少陽病在病程發展中,會從太陽病轉入陽明病,因此它的位置應該在陽明病篇之上,太陽病篇之下。現在把這篇放在這裡,也是為了強調這一點。少陽病的位置在心胸和表裡之間,至於它的轉歸,則有順逆之別。如果病邪轉入裡層而變成實證,就是順證;如果病邪轉入裡層而變成虛證,就是逆證。無論是裡實還是裡虛,都屬於裡證,只是有虛實的區別。因此,裡虛和裡實的變化,和病邪轉歸的順逆有密切關係。所以,這篇將少陽病的逆證放在這裡,是為了讓大家知道,少陽病可能直接轉為三陰經的虛證。至於轉為陽經實證的情況,就不用多說了,只需要根據篇章順序來推論即可。
少陽病的症狀包括口苦、咽喉乾燥、頭暈目眩。
少陽病的脈象和證候,在太陽病篇和陽明病篇中,似乎已經講得很完整了。但少陽病位於心胸和表裡之間,既有類似表證的表現,也有類似裡證的表現。因此,在這裡特別提出這條,是為了說明少陽病在表和裡之間的微妙狀態。什麼是「泛然於裡」呢?就是發熱的熱勢到達口中,容易被誤認為是陽明病的口舌乾燥。但它其實還停留在少陽病的位置,所以要從口苦咽乾的症狀來判斷,歸屬於少陽病,這樣才能體現出少陽病「泛然於裡」的特點。什麼是「泛然於表」呢?就是發熱的熱勢到達頭部,容易被誤認為是太陽病的頭痛和呼吸不暢。但它其實還停留在少陽病的位置,所以要從頭暈目眩的症狀來判斷,歸屬於少陽病,這樣才能體現出少陽病「泛然於表」的特點。所以,現在不列舉少陽病眾多的具體症狀,而只提出口苦、咽乾、目眩這三個,是為了揭示它的核心意義。學者們應該仔細體會。
少陽中風的症狀包括兩耳聽不見聲音、眼睛發紅、胸中滿悶煩躁,這種情況不能用催吐或瀉下的方法治療,否則會引起心悸和驚恐。
這一條文,意思混亂雜亂,可能不是原書的內容,不值得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