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脈證式》~ 卷四 (18)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8)

1.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法第四

故曰:和之愈也。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完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按:疊用二三日、四五日、六日,而論之轉變;且處以小承氣湯者,皆背馳乎式例,豈足據乎?若不大便六七日以下,論承氣湯之消息者也。謹考之文意,當移續之於上調胃承氣湯條,而並作一條論之者也。小便少,熱在腸外,而胃中未然之候也,以忒於小便數之胃中有熱者也。)

是故,雖不能食之如可攻,而攻之則但初頭硬,後必溏矣。須不大便不就食之於小便數利,而乃知屎定硬也。故曰:「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也。」「未定成硬,攻之必溏」二句,恐註文乎耳。)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於是證也,雖尚在大承氣湯之場,而以專預於精虛乎?不備其正證候,而殊發於變機者也。以是乎不?易遽以得認之於陽明,才知日數之於陽明之概法耳。故標曰:「傷寒六七日」也。目中不了了,精不知者,謂眼目不鮮明,眸子不活動也。夫眼目者,機活之所會,而思意情欲之端,及進退動止之兆,必先著顯其機於茲,故為裡之應也。今也,邪勢既內攻,而不備其正證候,則更無由於求其裡實也。以是乎,才徵之於眼目,而漸知裡實之機也。故曰:「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也。無表裡證者,謂無表證又無裡證也。大便難,反之於不大便之專於裡實者,而以答曰無裡證也。身微熱,反之於身大熱之專於表證者,而以答曰無表證也。夫既大便難、身微熱之雖未足徵於內實,而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則知裡實之勢,已欲害胃之機用矣。於是乎曰:「此為實也。」是即式乎雖不備可攻之候法,而不可敢不攻者有之之辭也。而今攻之也,亦異於尋常之略。若夫遲滯於此,則果至不可攻之場必矣。故曰:「急下之」也。)

陽明,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按:上條「陽明」二字,次條「發汗不解」四字,恐後人之所追加乎矣。二條當承「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而論之者也,豈髮圈而為之別條乎?夫蓋發熱汗多之雖類於太陽,而據於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則知非邪氣在於表位之所令,而惟是以氣液為驅役於裡實之所為也。豈得無燥屎在胃中哉?故亦曰:「急下之」也。夫蓋腹脹滿之為證也,雖亦如未必有燥屎,而亦據於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則知邪氣內攻,而迫於重地之所為也。豈亦得無燥屎在胃中哉?故亦復曰:「急下之」也。又按:上以論津液外奔之可畏之機,次以論津液內竭之亦可畏之變也。此豈非自「傷寒六七日」條拆來,而復區別於燥屎之變候法?)

白話文:

因此說調和就能痊癒。

患病二三日,脈象微弱,沒有太陽、柴胡證的症狀,煩躁不安,心下堅硬。到四五日,雖然能吃東西,用小承氣湯,少量服用,慢慢調和,讓病人稍微舒服些。到第六日,服用一升承氣湯。如果大便不通六七日,小便量少,即使不能吃東西,但大便一開始堅硬,後來必定會軟稀;如果大便還沒完全變硬,就攻下,必定會軟稀;必須小便通暢,大便確定堅硬了,才能攻下,應該使用大承氣湯。

(按:文中反覆提到二三日、四五日、六日,說明病情的轉變,並且使用小承氣湯的處方,都背離了慣例,不足為據。關於大便不通六七日以下,論述承氣湯加減用法的部分,仔細研讀原文的意思,應該將這部分內容移到上文的「調胃承氣湯」條目下,合併成一條來論述。小便少,熱在腸道外,胃中尚未出現異常徵兆,這與小便頻數、胃中有熱的狀況有所不同。

因此,即使病人不能吃東西,也可以攻下;攻下後,大便一開始堅硬,後來必定會軟稀。必須大便不通,也不吃東西,小便量又很多,才能知道大便確實堅硬了。所以說,才能攻下,應該使用大承氣湯。文中「未定成硬,攻下必溏」兩句,可能是後人添加的註解。)

傷寒病發六七日,眼睛模糊不清,眼珠活動不靈活,沒有表裡證的症狀,大便困難,身體微熱,這是實證,要緊急攻下,應該使用大承氣湯。

(這是針對這種症狀的論述。雖然仍然屬於大承氣湯的適用範圍,但是針對精氣虛弱的情況作預防性處理,沒有完全符合典型的症狀,而是從變證的角度出發。因此,不容易直接判定為陽明病,只能根據發病天數推斷大致屬於陽明病的範疇。所以標題寫作「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指眼睛不清晰,眼珠活動不靈活。眼睛是機體反應敏銳的部位,思慮、情志、慾望以及行動的徵兆,都會首先體現在眼睛上,所以是裡證的外在表現。現在邪氣已經入侵內部,又不符合典型的症狀,就沒必要再從裡實的方面去尋找病因了。因此,從眼睛的症狀,可以逐步了解裡實的病情。所以說「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指既沒有表證,也沒有里證的典型症狀。大便困難,與「大便不通」專指裡實的症狀相反,以此來回應「無里證」。

身體微熱,與「身體高熱」專指表證的症狀相反,以此來回應「無表證」。雖然大便困難、身體微熱還不足以完全證明內部實證,但是「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就說明裡實的病情已經影響到胃的運作了。所以說「此為實也」,這是說明即使不完全符合可以攻下的症狀,但也不能不敢攻下的意思。現在攻下,也與尋常的治療方法不同。如果延誤治療,病情加重,就會到達不可攻下的地步,所以說「急下之」。)

陽明病,發熱出汗多的,要緊急攻下,應該使用大承氣湯。

發汗後症狀未解,腹部脹滿疼痛的,要緊急攻下,應該使用大承氣湯。

(按:上文「陽明」二字,以及下文「發汗不解」四字,可能是後人添加的。這兩個條目應該與「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的條目一起論述,為什麼要把它們分開呢?發熱出汗多雖然類似於太陽病,但是根據「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的症狀,可以知道這不是邪氣在表位的症狀,而是由於體液被驅使到內部實證所致。難道胃中沒有燥屎嗎?

所以也說「急下之」。腹部脹滿疼痛的症狀,雖然不一定有燥屎,但是根據「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可以知道邪氣入侵內部,壓迫到臟腑所致。難道胃中沒有燥屎嗎?所以也說「急下之」。又按:上文論述津液外洩的危險性,下文論述津液內竭的危險性,這難道不是從「傷寒六七日」的條目中拆分出來的,又區別了燥屎的病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