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脈證式》~ 卷四 (6)
卷四 (6)
1.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法第四
夫實則讝語,虛則鄭聲。鄭聲,重語也。
(此條,應發首曰胃家實也,以明其候法;而且並論以虛,而盡實之變化者也。蓋實也者,謂邪實也;虛也者,謂精虛也。夫雖虛實既異其分如此,而邪實克令精氣虛,精虛彌令邪氣實,則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虛實互相待也,亦如此矣。雖然,虛實不各歸之於一隅,則修治無所從矣。 於是乎,雖有虛而專於實,則單呼曰實;雖有實而專於虛,則單呼曰虛。是為之虛實之通義也。宜參考藥品體用矣。讝語者,譫忘之謂也;鄭聲者,鄭重之謂也。而於其言語無態度則同一也,惟以其狀象別之名者也。蓋實之主於邪勢乎,語言必致譫忘;虛之主於精脫乎,語言必致鄭重。是其自然之勢也。故曰:實則讝語,虛則鄭聲也。且也,虛實之定證尤眾多矣;而今約之於讝語、鄭聲者,何哉?曰:此欲使讀人知心胃互相待,而全其機用,共其榮枯也。是故胃之實乎,心必不得不蔽其機用,所以為讝語也。胃之已虛乎,心必不得不亦亡其機用,所以為鄭聲也。然則取準據於讝語,則自知包陽實之他證也;又取準據於鄭聲,則亦自知包陰虛之他證也。蓋陽實之極,為之陽明;如少陽、太陽屬其初焉。陰虛之極,為之厥陰;如少陰、太陰亦屬其初焉。虛實陰陽、淺深輕重之別,豈其可不思哉?既已卷舒此條,則是等之義著然而分明矣。 千鈞之筆力,至矣!盡矣!嗟嘆!「鄭聲,重語也」五字,恐後人之註文耳。)
直視、讝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讝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
(以上二條,因前條亦謾論死候者也;蓋皆後人之辭氣,豈足據乎?)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讝語者,大承氣湯主之。
(此欲狀其初位之不一端,故曰傷寒也。夫既傷寒之不一端乎?或吐之,或下之後,不解,遂致不大便五六日也。蓋今算之日數,則既至十餘日,而亦致日晡所發潮熱也。潮熱之期日晡所者,蓋以其極地言之也。何則?但曰潮熱,則其發也不期度數,時而發,時而休者也;如日晡所發潮熱者,其發也,必於日晡所,而盛於夜半,休於天明者也。是故彼則雖其熱之在於分肉乎,未到其極地,所以其勢數聳於外也;此則既到分肉之極地,故其勢專壓於內,而非里既盈滿,則不得不亦達之於外。其既達也,亦不遽易休矣,必亙一夜而休者也。此所以更冠日晡所也。夫既不大便之五六日,與日晡所發潮熱,皆為之大承氣湯也。雖然,不亦當遽斷之,須認不惡寒與獨語如見鬼狀,以決之於大承氣湯也。若此而惡寒,則為邪勢尚未專壓於內也;然則未可與大承氣湯,而應與白虎加人參湯者也。此之為其式也。白虎加人參湯,所謂「時時惡風、背微惡寒」等,可以為符契矣。)
白話文: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法第四
人體實證時,說話語無倫次;虛證時,說話聲音沉重,反覆重複。
這段文字闡述了胃氣實證和虛證的診斷方法。所謂實證,是指邪氣盛實;虛證,是指精氣虧虛。雖然實證和虛證不同,但邪氣盛實會導致精氣虧虛,精氣虧虛又會加重邪氣,所以實證中往往有虛證的成分,虛證中也往往有實證的成分,虛實是互相影響的。然而,在治療時不能只考慮其中一種,而應根據病情主次,有所側重。
因此,即使有虛證的表現,但主要表現為實證,就診斷為實證;即使有實證的表現,但主要表現為虛證,就診斷為虛證。這是虛實辨證的通則,應參照藥物功效來理解。語無倫次是指神志不清;聲音沉重,反覆重複是指說話遲緩,語氣沉重。二者在言語態度上看似相同,但從症狀表現上可區分。實證主要由於邪氣盛實,導致神志不清;虛證主要由於精氣虧損,導致說話遲緩,語氣沉重。這是自然的病理現象,所以說實則語無倫次,虛則聲音沉重。 虛實的辨證還有很多其他表現,這裡只舉例說明語無倫次和聲音沉重,目的是讓讀者了解心胃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它們盛衰的關係。胃實則心受其影響,神志不清;胃虛則心也受其影響,說話遲緩。因此,從語無倫次可以推斷其他陽明實證的證據;從聲音沉重可以推斷其他陰虛的證據。陽明實證發展到極點,就是陽明病;少陽和太陽屬於其前期階段。陰虛發展到極點,就是厥陰病;少陰和太陰也屬於其前期階段。虛實、陰陽、輕重淺深的區分,必須仔細考慮。 這段文字闡述了虛實辨證的精髓。
眼神呆滯,呼吸困難胸悶者死;下痢者也死。
出汗太多,或再次大量出汗者,耗損陽氣;語無倫次,脈象短促者死;脈象平和者不死。
以上兩條,是對前面內容的補充,論述了危重症候,但並非可靠依據。
傷寒,嘔吐或下痢後,症狀未解,大便不通五六日,甚至十幾日,午後發熱,不惡寒,自言自語像見到鬼一樣,嚴重者,神志不清,摸床摸衣,坐立不安,呼吸略微急促,眼神呆滯。脈象弦者可活,脈象澀者死;脈象微弱,僅僅發熱並語無倫次者,用大承氣湯治療。
這段描述了疾病的初始症狀的多樣性,所以稱之為傷寒。傷寒的表現形式很多,有的嘔吐,有的下痢,症狀未解,大便不通五六日,甚至十幾日,午後發熱。午後發熱,是指熱象最盛的時候,如果僅僅說發熱,則發熱的時間不確定。午後發熱,是指熱象在午後出現,夜間加重,早晨減輕。即使熱邪深入肌膚,但尚未達到極點,所以症狀表現較為明顯。如果熱邪已經深入肌膚,達到極點,則熱邪內盛,不能外達,故不輕易消退,必須持續一夜才能消退。 因此,大便不通五六日,及午後發熱都是應用大承氣湯的指征。然而,不能輕易下結論,必須確認不惡寒,以及自言自語像見到鬼一樣的症狀,才能確定使用大承氣湯。如果惡寒,則說明邪氣尚未內盛,不能使用大承氣湯,而應使用白虎加人參湯。白虎加人參湯適用於經常怕風,背部略微惡寒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