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越正淑

《傷寒脈證式》~ 卷八 (3)

回本書目錄

卷八 (3)

1.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證並治

(按以陰陽易。差後勞復起篇者。亦猶與以霍亂起篇者正同矣。蓋皆出後人之撰者也。夫疾病之在軀殼乎。雖不一其所受。而無不畢於血液神氣之失常也。脈證據於茲。死生繫於茲。是故。血液神氣之失常者。疾病之原也。失常。有大小異同。雖有大小異同。而均於血液神氣之執虛則一也。

而執虛之多少。及死生之機。必於脈證乎見之矣。脈證之區區百出。亦不能出於三陽三陰及虛實間之外也。是故以一傷寒。而帥於諸凡疾病。則莫更所遺漏爾矣。豈敢為設多端之病名乎哉矣。)

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裩散主之。

白話文:

傷寒導致陰陽失衡,病患會感到身體沉重、氣短、小腹緊縮或牽引陰部攣縮、熱氣上衝胸部、頭部沉重不想抬頭、眼前冒金星、膝蓋和脛骨僵硬,可以用燒裩散治療。

(證候如此者。以其式例。則當處真武湯輩耳。而今以燒裩散者。未知其可否矣。蓋是後人補入之於他書者耶。)

大病差後勞復者。枳實梔子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以差後勞碌為病者。其脈證固不可一矣。修治亦何為期之於一方哉。枳實梔子湯之於方。雖如可供施用。而證不以其準據。則亦無如之何而已。若有宿食者。加大黃是唯適一隅之意。而未知宿食之涉於陰陽者也。蓋皆後人之所追撰耳。)

白話文:

如果患者有這種症狀,應該使用真武湯,現在使用燒裩散,不知道是否合適,可能是後人從其他書本中補充的。

大病痊癒後勞累復發的患者,可以用枳實梔子湯治療。如果患者有宿食,可以加一些大黃,大約五六枚博棋子大小。

患者大病初愈後勞碌成病,脈證和治療方法並非固定,也不可能僅依靠一種藥方來治癒。雖然枳實梔子湯可以使用,但如果患者的症狀不符合方劑的準據,也無濟於事。加些大黃只是針對宿食的個別情況,卻沒有考慮宿食涉及陰陽的因素,這些都是後人後續補充的內容。

枳實梔子湯方,枳實(三枚),梔子(十四枚),豉(一升),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傷寒。差已後。更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

(傷寒。亙於三陽三陰言之也。夫蓋三陽三陰之於差已後也。各自隨機而至於此。發更發熱者也。雖然顧之表裡。不見更所病矣。且也徵之脈浮者以下四句。則其脈不浮不沉。亦可以推知焉。然則是之發熱。不可以歸於表。亦不可以歸於里。故歸之於表裡間。以小柴胡湯主治之也。

白話文:

枳實梔子湯的製作方法是:取枳實三枚、梔子十四枚、豉一升,用七升清水煮沸,再加入枳實和梔子,煮至剩下二升,然後放入豉,繼續煮沸五六次,去除渣滓,溫熱後分兩次服用,服用後蓋好被子,微微出汗即可。

傷寒病好了之後,又發燒的人,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脈象浮的,可以用發汗的方法解表;脈象沉實的,可以用下瀉的方法治療。

脈浮者。是乃言更發熱而脈浮者也。故取之於太陽。以發汗解之也。脈沉實者。是乃言更發熱而脈沉實者也。故取之於陽明以下之解之也。醫宗金鑑。以脈浮者以下四句。屬之枳實梔子湯。膚淺殊甚矣。豈足論乎。)

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

(按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當固有虛實陰陽之分。須以其脈證辨之。而後處置之方劑已爾。豈得但拘水之所存。而決之治法乎哉。此條不論脈證之如何。而唯曰從腰以下有水氣者。處以牡蠣澤瀉散者。非本論之式例矣。大似千金方。外臺秘要等之所旨也。胡其從之乎哉。)

白話文:

脈浮表示病人發熱,脈象浮,屬於太陽經病症,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脈沉實表示病人發熱,脈象沉實,屬於陽明經以下的病症,應該用解表的方法治療。《醫宗金鑑》中將脈浮等情況歸屬於枳實梔子湯,簡化過度,不足以論證。

大病痊癒後,腰部以下出現水腫,可以用牡蠣澤瀉散治療。

但是,腰部以下水腫應該根據虛實陰陽的不同情況,結合脈象和症狀進行辨證論治,才能決定用藥。不能只看水腫的位置,就一概而論使用牡蠣澤瀉散。這個條文沒有考慮脈象和症狀,直接用藥,不符合本論的原則,類似於千金方、外台秘要等書的寫法,令人費解。

牡蠣澤瀉散方,牡蠣,澤瀉,栝蔞根,蜀漆,葶藶,商陸根,海藻(已上各等分),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小便利。止後服。日三服。

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

(大病差後。言陰證之差後。而亦通陽證之差後也。夫大病之於差後也。精氣津液之未復乎。運用流注之未健乎。遂致胃口畜寒飲也。既而寒飲之不謝。益令精氣不瀉。益令水飲不化。可知喜唾之於水飲不化焉。久不了了之於精氣不瀉焉。喜。讀如喜嘔之喜也。不了了。言不聰慧也。宋板胃上。作胸上者非矣。)

白話文:

牡蠣澤瀉散方

牡蠣,澤瀉,栝樓根,生漆,葶藶,商陸根,海藻(以上各等分),共七味藥材。

製作方法

  • 將上述藥材全部研製成粉末。
  • 過篩後,放入研缽中再次研磨。
  • 加入白酒調和。
  • 每次服用方寸匕(約一茶匙)。
  • 小便通暢後停止服用。
  • 每日服用三次。

適用症狀

大病初癒後,經常有唾液分泌過多的現象,久治不癒者。此為胃中有寒氣。

其他治療方法

  • 應服用丸藥溫暖胃部。
  • 宜服用理中丸。

(注:大病初癒,既指陰證初癒,也包括陽證初癒。大病初癒時,精氣津液尚未恢復,運行不暢,所以胃中容易積聚寒飲。寒飲不化,反過來會阻礙精氣運行,導致水液無法化生。因此,久治不癒的經常唾液分泌過多,是由於水液無法化生所致。而久治不癒的精氣無法正常運行,則會導致意識不清。宋版《傷寒論》中將「胃上」誤作「胸上」。)

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石膏湯主之。

(傷寒解後。言陽證之解後。而亦通陰證之解後也。虛羸者。言精虛羸瘦也。少氣者。言氣息細少也。氣逆欲吐者。精氣奔逆之所令也。夫蓋於竹葉石膏湯也。以餘熱與精虛。而為之證者也。是故論其部位。則為虛實間也。以是乎。其餘熱之已不甚乎。未能釀成痰飲矣。其精虛之尚不多乎。

亦未能為痰飲矣。惟是餘熱待精虛。而益加之勢。精虛乘餘熱。而益鈍其機。互相據以釀成痰飲也。夫痰飲之黏於要路乎。氣息必為之被壓。精氣亦必輻湊於茲。所以為少氣氣逆也。既知少氣氣逆之本於痰飲。痰飲之因餘熱與精虛。則證方之在於虛實間。豈不明確乎。不可不稽矣。

白話文:

傷寒病癒後,身體虛弱氣少,氣息上逆有嘔吐感,可以使用竹葉石膏湯來治療。

(傷寒病癒後,指陽證或陰證痊癒後。虛羸,指精氣虛弱消瘦。氣少,指呼吸細弱。氣息上逆想嘔吐,是精氣奔湧所致。因此需要使用竹葉石膏湯。因為餘熱和精氣虛弱而造成這種症狀。因此論其病症部位,屬於虛實之間。所以,餘熱並不太明顯,還沒能形成痰飲。精氣虛弱也不太多,也還沒有形成痰飲。但是餘熱依賴精氣虛弱而加重,精氣虛弱因餘熱而使機能遲鈍。兩者互相依賴,釀成痰飲。痰飲粘在要害部位,氣息必然受到壓迫,精氣也會聚集在此,所以會出現氣少氣逆的症狀。既然知道了氣少氣逆是由於痰飲,而痰飲是由於餘熱和精氣虛弱所致,那麼證方的虛實之間的性質豈不就很明顯了嗎?不可不加以稽考。)

竹葉石膏湯方,竹葉(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粳米(半斤),麥門冬(一升),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竹葉二把條辨作三兩石膏一斤千金作一升)

(傷寒之於撰也。初起之。以桂枝湯麻黃湯。中分之。以承氣湯附子湯。終結之。以四逆湯通脈四逆湯。以正證督其法。以變證弘其活。陰陽虛實。輕重緩急。縱橫錯綜。其機百出。無有所遺漏矣。式例可求焉。修治可摭焉。且也今補添若小柴胡湯。若理中丸。若竹葉石膏湯。

白話文:

竹葉石膏湯的方劑,需取竹葉兩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人參三兩、甘草兩兩、粳米半斤、麥門冬一升,以上七味藥材,用一斗水煮至六升,去渣,加入粳米煮至米熟,湯成後去米,溫服一升,每日三次。

於終結之後。而曰傷寒差已後。曰大病差後。曰傷寒解後。以大結於初中終之變之變者也。是之正變標本輕重終始。如循環之無端然矣。嗟嘆其孰能窮之哉。嗟嘆其孰能窮之哉。)

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人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谷則愈。

(此蓋後人。因吐下發汗脈平條。釋其意義者也。奚其齒之正論乎耶。)

白話文:

疾病結束之後,人們稱之為傷寒痊癒、大病痊癒或傷寒解脫,這些都屬於病症變化中的變化。因此,要真正理解疾病的正變、標本、輕重、終始,就像循環無端一樣,令人感嘆,誰能徹底明白呢?

病人脈象已解,但到了傍晚卻略感煩躁。這是因為疾病剛痊癒,身體虛弱,想吃東西,但脾胃功能還很弱,無法消化食物,所以才感到微煩。減少飲食就能慢慢恢復。

這應該是後人為了解釋吐下發汗脈平這一條的意義而添加的內容,怎能稱得上是正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