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脈證式》~ 卷八 (7)
卷八 (7)
1.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八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復緊,為未解。
(二條,皆論下利之化熱者也。乃是極陰轉陽之口氣耳,豈足據焉哉?)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按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即通脈四逆湯之證也。而今但期之於灸法者,亦一種之識見耳。曷其牽強之於本論之為哉?且也,脈之出與不出,死生之機,既曉然於茲矣,豈待反微喘者,斷其死乎?亦已後矣。)
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少陰趺陽,經各異其纏縈,故脈亦就而暫為異也。雖然,問其本源,則皆一脈一動,而無別起於某某之經脈矣。唯有纏縈之異耳。且也,論徵順逆於少陰趺陽,而不論氣口之如何者,亦似精而粗矣。不可不思諸。)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
(蓋後人論下利之變,為清膿血之脈例者耳。)
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此蓋論陰陽先後之式例者也。今篇之此者,尤無照應。更對之於太陽中篇所謂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之條,則意義得互全備乎耶?當移之於彼條之次爾。)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因脈而產證者,蓋叔和之家言矣乎?)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此蓋陰中有陽之說,固非本論之辭氣,亦後人之杜撰耳。)
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也。
(後人亦論下利之變為清膿血者也,與所謂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一口氣耳。)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按下利後,現脈絕手足厥冷者,必有死生之別,須明辨焉。蓋以為卒襲下利,故使表裡之氣相共躊躇者,一時現脈絕手足厥冷者,必有之矣。既如此者,晬時脈還,手足溫必矣,故曰生也。若夫以為下利,精氣虛奪,表裡之機活絕者,亦當現脈絕手足厥冷也。既已如此者,縱歷晬時,不脈但不還而已,手足亦何得溫乎哉?故曰死也。)
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按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則是脈證相背者也,故為之凶徵矣,所以曰死也。雖然,下利日十餘行,於陽位,亦不得無之矣。若取之於陽位,則其脈實者,尤為吉徵矣。因之觀之,則如此條之可論,而亦非正文之氣格,可得而知焉。)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此條當聯之小承氣湯標之,而對論於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之曰寒下者也。而今序之於此者,謬撰次也。夫蓋上條既曰寒下,以處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則嫌於彼湯之弘療寒下也。是故,今舉寒下本面之者於此,以及是湯者也。於是乎知,如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之於寒下,則但以下利溏泄之位於虛實間言之。)
白話文:
拉肚子,如果有點發燒、口渴,但脈搏虛弱,這種情況會自己好。
拉肚子,脈搏跳得快,有點發燒、出汗,這種情況也會自己好。如果脈搏又變得緊繃,就表示還沒好。
(以上兩條都是在講拉肚子轉為熱證的情況,是陰氣到了極點轉為陽氣的表現,不足以作為判斷的依據。)
拉肚子,手腳冰冷、摸不到脈搏,用艾灸也無法溫熱,如果脈搏還是沒有回來,反而出現輕微喘氣,這人就會死。
(拉肚子手腳冰冷、摸不到脈搏,這就是用通脈四逆湯的症狀。現在卻只提到用艾灸,只是一種見解。而且,脈搏的出現與否,是判斷生死的關鍵,已經很清楚了,何必等到出現喘氣才判斷會死呢?這已經太晚了。)
少陰脈在腳背上的搏動比陽脈弱,是順的表現。
(少陰脈和陽脈在身體各處的運行路線不同,所以脈搏表現也會暫時不同。但是,追溯脈搏的根源,其實都來自同一個脈動,並非哪條經脈特別跳動。只是因為運行的路線不同。而且,只討論少陰脈和腳背脈,而不討論氣口的狀況,顯得精細卻又粗糙,應該好好思考。)
拉肚子,寸脈反而浮數,尺脈卻澀滯,這一定是會排出膿血。
(這是在說後人認為拉肚子會變成排出膿血的脈象。)
拉肚子,排出未消化食物,不能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如果發汗一定會腹脹。
(這是說陰陽先後順序的原則。這段話放在這裡並不連貫。應該對照太陽篇中說的,傷寒病誤用下法,導致持續拉肚子、排出未消化食物、身體疼痛,要趕緊治療裡虛的條文。如果將這段移到那條文之後,意義就完整了。)
拉肚子,脈搏沉而弦,表示腹中有重墜感。脈搏變大,表示腹瀉還不會停止。脈搏微弱而跳得快,表示快要自己好了,即使發燒也不會死。
(透過脈象來判斷疾病,大概是叔和的觀點。)
拉肚子,脈搏沉而遲緩,臉色有點紅,身體微微發熱,拉肚子排出未消化食物,一定會覺得悶熱、出汗然後好轉,病人一定會覺得手腳稍微冰冷。會這樣的原因,是因為臉部有虛火上炎,而下焦虛寒。
(這是陰中有陽的說法,並非原文的語氣,是後人杜撰的。)
拉肚子,脈搏跳得快又口渴,這種情況會自己好。如果沒好,一定會排出膿血,因為體內有熱。
(後人也是認為拉肚子會變成排出膿血。這和前面說的,拉肚子寸脈反浮數,尺脈澀滯,意思是一樣的。)
拉肚子之後,脈搏摸不到了,手腳冰冷,過了一天脈搏又回來,手腳也溫暖,這表示會活。如果脈搏沒有回來,就會死。
(拉肚子之後,出現脈搏消失、手腳冰冷,一定要分辨是會死還是會活。如果是突然發生拉肚子,導致體內氣機紊亂,可能暫時出現脈搏消失、手腳冰冷。如果是這樣,過一天脈搏一定會回來,手腳也會溫暖,這表示會活。如果是拉肚子導致精氣虛耗,體內氣機衰竭,也會出現脈搏消失、手腳冰冷。如果是這樣,就算過了一天,脈搏也不會回來,手腳也不會溫暖,這表示會死。)
傷寒,拉肚子一天十幾次,脈搏反而有力,這表示會死。
(拉肚子一天十幾次,脈搏反而有力,這是脈象與疾病不符的表現,是凶險的徵兆,所以會死。雖然如此,拉肚子一天十幾次,在陽位也可能會發生。如果是在陽位,脈搏有力,反而是吉兆。這樣來看,就知道這條文值得討論,但不是原文的風格。)
拉肚子,排出未消化食物,身體裡面寒冷卻發熱,出汗而手腳冰冷,要用通脈四逆湯治療。
(這條文應該和用小承氣湯的條文放在一起,並且和用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的「寒下」條文對照。現在放在這裡,是誤植的。因為上面條文已經說了「寒下」,要用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治療,讓人覺得那湯好像只治療寒下。所以現在把寒下的本質提到這裡,並且提到這個湯。由此可知,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對於寒下,只是從拉肚子稀水在虛實之間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