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治例》~ 傷寒治例 (8)

回本書目錄

傷寒治例 (8)

1. 嘔吐

大抵表邪傳裡,裡氣上逆,則為嘔也。有積為熱,有積為寒,有停飲,有胃脘有膿,癰膿不必治。吐家多是胃虛冷,先嘔後渴,此為欲解。先渴後嘔,此為水停心下。龐氏云:病傳陰,必吐利。

發汗,太陽與陽明合病,氣下而不上,但下利不嘔。裡氣上逆不下者,但嘔而不利,與葛根加半夏湯。《傷寒例》云:兩經俱病,邪氣壅盛於表,正氣怫鬱於裡,邪正分爭,爭於下則為利,爭於上則為嘔,與半夏以下逆氣。

兩解,嘔而發熱,柴胡證俱。心下急,鬱郁微煩,大柴胡主之。

溫經,膈上有寒及寒飲,或嘔不渴,乾薑附子湯。乾嘔吐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清熱,有虛熱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活人書》治差後嘔,竹葉湯生薑。嘔而思水者,急與豬苓湯

分利,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渴,飲水則吐,名曰水逆,五苓散

和解,半表裡證,多嘔,與小柴胡和之。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陰陽不交,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或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以升降陰陽。

溫胃,嘔吐,手足冷,小橘皮湯理中湯、生薑汁、半夏湯、半夏加橘皮湯、溫中丸。薑汁為要藥,散其逆氣。

,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表解里未和,十棗湯

《曾氏家學》治吐逆,大小便不通,厥逆無脈,大承氣下之愈。

,口中和,脈微澀弱,皆灸厥陰。《脈經》及《千金翼》林氏本曰:一云灸厥陰五十壯。

收臟氣之真,《治例》云:若熱嘔,不可無烏梅

2.

氣虛停飲,陽氣內弱,心下空虛,正氣內動而為悸也。胃不和則煩而悸。悸證有八九皆屬三陽。

補中,虛則心下悸,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傷寒二三日,心下悸,奔豚。發汗過多,其人胸中陽氣不足,手冒,心下悸,欲得按者,與桂枝甘草湯

,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真武湯。少陰病四逆,其人或悸者,四逆散加桂主之。或汗後臍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甘大棗湯主之。

鎮固原氣,脈浮,因火迫劫之,驚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以固陽收脫,鎮定其浮氣也。

,飲水多,必心下悸,雖有他邪,亦先治悸,恐水溢為喘為腫,為咳為噦,為利也,茯苓甘草湯。往來寒熱,心下悸,小便不利,心煩喜嘔,小柴胡主之。

3. 驚惕

或因汗下,或因溫針,或因火劫。

鎮定浮氣,見前「悸」下。

和解,傷寒八九日,因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澹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滿而煩者,陽熱客於胸中也。驚者,心惡熱,而神不守也。小便不利,津液不行,裡虛也。譫語者,胃熱也。一身盡重,不能轉側者,陽氣內行於里,不榮於表也,與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以解錯雜之邪。

涼心硃砂安神丸東垣方。

4.

邪氣初傳入里,熱氣散漫未收斂,成熱熏蒸焦膈,搏耗津液,遂成渴也。六經渴,有陰證,有陽證。

解肌生津,在太陽脈浮,必用桂枝。脈浮,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豬苓湯

清熱生津,潤燥白虎加人參,吐汗下之後渴者用之。陽明脈長,有汗發熱而渴,白虎之類。夏至左右,煩渴發熱,不惡寒,虛煩,竹葉石膏湯

和解,太陽脈弦而嘔,邪在半表裡,小柴胡瓜蔞根之類。《證治》云:厥陰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茯苓白朮甘草四物湯。汗下後,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柴胡桂枝幹薑湯。

溫中,少陰自利而渴,小便清白,下焦虛寒也,甘草乾薑湯。心煩但欲寐,或自利而渴,屬少陰,理中湯。《活人書》云:自利而渴,屬少陰,白通湯豬膽汁,通脈四逆、真武湯選用之。

分利,小便不利而渴,必發黃,茵陳五苓散。汗後脈浮,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與水,厥陰脈微引飲,宜少少與之,但渴與水,常令不足,勿極意也。

清鎮,天水或辰砂。

解肌表,表邪不解,或有或為之證,小青龍去半夏,加瓜蔞根主之。

,陽明脈長而實,有汗而渴者,調胃承氣主之。脈沉滑,熱實煩躁而渴,大陷胸。陽毒燥盛大渴,黑奴丸。厥陰證,《此事難知》云煩懣囊縮,大小便不通,發熱引飲,尺寸俱微緩。《直指方》云,厥陰屬肝,心之母也,裡熱已極,子氣乘母,挾心火以為煩,煩則消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