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治例》~ 傷寒治例 (9)
傷寒治例 (9)
1. 振
近乎戰也。傷寒振者,皆積其虛寒也。下後復發汗,必振寒者,表裡俱虛也。亡血家發汗,則寒慄而振者,血氣俱虛也。有身為振振搖者,皆為發汗過多,亡陽經虛,不能自主持,故身為振搖也。
溫經,太陽病,發汗後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真武湯主之。
和經益陽,吐下后里虛,氣上逆,陽不足,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或小建中湯主之。
白話文:
[振動],這幾乎就像在戰鬥一樣。感冒而有劇烈的震顫,都是因為身體積存了虛弱與寒氣。在用下法治療後再發汗,必定會出現寒顫,這是因為身體的表面和內臟都處於虛弱狀態。失血的人如果發汗,就會感到寒冷並劇烈震顫,這是因為血液和氣力都虛弱。如果全身都在劇烈搖晃,那都是因為發汗過多,導致陽氣和經絡虛弱,無法自我控制,所以身體會劇烈搖晃。
[溫暖經絡],在太陽病的情況下,發汗後病情未見好轉,患者仍然發燒,心悸,頭暈,身體顫抖,劇烈到好像要倒在地上,這種情況應該使用真武湯來治療。
[調和經絡增強陽氣],嘔吐或腹瀉後,體內虛弱,氣力上衝,陽氣不足,起身就頭暈,脈搏深且緊,如果再發汗就會傷及經絡,身體劇烈搖晃,這種情況應該使用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或者小建中湯來治療。
2. 戰慄
為病欲解也。戰為正與邪爭,爭則為鼓慄而戰。振但虛而不至爭,故止從行動而振也。慄為心戰,戰外為慄內,皆陰陽之爭也。戰者,正氣勝。慄者,邪氣勝也。
助陽,具前。
溫經散寒,具前桂枝白朮甘草。
救逆,韓氏治汗下後戰,與救逆湯。微減與羊肉湯,再投而戰解。
灸,陰氣內盛,正氣太虛,心慄而鼓頷,身不戰者,已而遂成寒逆者,宜灸之。
白話文:
這是疾病可能正在恢復的徵兆。戰慄是身體正氣與邪氣互相較量的表現,兩者交戰會讓人感覺到發抖和寒冷。如果只是虛弱而沒有激烈的較量,那麼這種戰慄會隨著活動而減輕。慄是指心臟的戰慄,無論是外在的戰慄還是內在的心悸,都是身體正氣與邪氣互相較量的結果。當正氣占上風時,人體會出現戰慄的反應;反之,邪氣佔優勢時,則會有心悸的情況。
對於提升陽氣的治療方法,前面已經提及過了。
為了溫暖經絡、驅散寒氣,我們使用了桂枝、白朮和甘草等藥材。
對於治療疾病後期的危急情況,韓氏提出了一個治療戰慄的方法,就是使用救逆湯。若病情稍輕,則可服用羊肉湯,再經過一次治療,戰慄的情況就能得到緩解。
對於體內陰氣過盛,正氣極度虛弱,導致心悸且顎部肌肉抽搐,身體不戰慄,卻逐漸發展成寒性逆證的人,應該採用艾灸的方式進行治療。
3. 搖頭
陽脈不治,則頭為之搖,直里痛所致。卒口噤,背反張,獨搖頭者,痙病,風主動使然也。直視搖頭者,為心絕。缺治例
白話文:
如果陽脈未能得到適當治療,會導致頭部不由自主地搖晃,這是因為直裏的部位產生疼痛所引發的。突然間口齒緊閉,背部僵硬弓起,只有頭部在搖晃的情況,這是由於痙病引起,是風邪侵入身體導致的現象。如果是直視前方並且搖頭,這可能是心臟功能衰竭的徵兆。以上這些都是在醫學上缺乏適當治療時,可能出現的例子。
簡化來說,若某些特定的經脈未受到妥善的治療,可能會造成頭部搖晃和特定部位的疼痛。突然口不能開、背部反弓且僅頭部搖晃,是風濕性痙攣的症狀。直視且搖頭,則可能是心臟有問題的跡象。這些都是在沒有適時治療下可能發生的情形。
4. 四逆
四肢臂逆而不溫者是也。積涼成寒,積溫成熱,非一朝一夕之故。六腑氣絕於外者,四肢手足寒冷。足脛寒逆,少陰也。四肢厥冷,身寒者,厥陰也。
溫,若始得之,手足便厥而不溫者,是陰經受邪,陽氣不足,可用四逆湯輩溫之。
散熱收陰,若手足自熱而至溫,從四逆而至厥者,傳經之邪也,與四逆散,甘草枳殼、柴胡、芍藥以散傳經之熱,而收陰氣,此非虛寒之證也。
熱之,《活人書》有玉女散、霹靂散。許學士用黑錫丹。近世用三建湯。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者,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此陰盛於內,不相通也,與通脈四逆湯。以成氏謂厥證甚於四逆,詳仲景治例,則四肢通冷,其病為重。
灸
蔥熨
白話文:
[四逆],這是指四肢冰冷的情況。長時間的冷涼會導致體內寒氣聚集,同樣地,長時間的溫熱會導致體內熱氣聚集,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結果。當身體的六腑功能衰退到極點時,我們的手腳就會變得冰冷。小腿冰冷的情況,通常是因為體內的少陰經絡出現問題。若是全身包括四肢都持續冰冷,這通常是由於體內的厥陰經絡出了問題。
對於剛開始就感到四肢冰冷且溫度無法回升的情況,這是因為陰經受到邪氣侵擾,導致陽氣不足。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四逆湯這一類的藥物來進行溫補。
對於原本手腳溫暖,但突然變冷的情況,這可能是經絡中的邪氣在作祟,應該服用四逆散,其中包括甘草、枳殼、柴胡和芍藥等成分,用以散去邪氣帶來的熱度,並收斂陰氣。這並不是一般的虛寒症狀。
《活人書》中有玉女散和霹靂散,許學士則推薦使用黑錫丹,近世常用的是三建湯。若是體內陰氣過剩導致的腹瀉,大便如稀粥,並且伴有體內寒涼、體表發熱、四肢冰冷、脈搏微弱的情況,甚至出現面色紅潤、腹痛、乾嘔、咽喉疼痛或者大便停止後脈搏仍不見回復等症狀,這都是因為體內陰氣過剩,無法與外界環境相調和。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通脈四逆湯。根據成氏的說法,四肢冰冷的症狀比普通的四逆更嚴重,詳細查看仲景的治療案例,就能發現四肢完全冰冷的情況病情更為嚴重。
至於治療方法,除了藥物之外,還可以考慮使用艾灸。
最後,也可以使用蔥熨的方法來緩解症狀。
5. 厥
有陰陽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陽氣內陷,熱氣逆伏,而手足冷也。先熱而後厥者,熱伏於內也。先厥而後熱者,陰退而陽氣得復也。始得便厥者,是陽氣不足,而陰氣勝也。大抵厥逆為陰所主,寒者多矣。發熱七八日,身冷,此名臟厥,難治。有冷厥、熱厥。
《證治》引孫兆云:若證未辨陰陽,且與四順丸試之。《直指方》云:未辨疑似,且以理中丸試之,陽厥則有熱,陰厥則無熱。
溫,冷厥,才病便厥。高保衡云:寒厥,外多靜而了了,脈雖伏,按之遲弱,陰氣勝,陽不得復,厥多熱少,當溫之,理中湯。龐氏曰:寒熱而厥,面色不澤,昏昧者,當用綿衣包手足,溫暖,必大汗而解也。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絕者,吳茱萸湯。厥日多,熱日少,為陽氣退,病進也,謂其脈浮遲,或微,或細,或沉,皆屬裡有寒也。
正陽回陰,無熱證而厥,當歸四逆加茱萸生薑湯、白通湯、白通加豬膽汁湯選用之。虛者,宜附子湯。
補原氣,
《證治》曰:有熱者,黃耆人參建中湯。熱厥必四五日才發,半日之間熱復來也,發熱日多,厥日少,病自愈。外證多昏憒,脈雖伏,按之數而有力,兼「下」、「兩解」下例法中約之。
下,其脈沉伏而滑,頭面有汗,指爪溫,皆陽實伏熱在內也。小便赤,大便秘,脈沉滑,四肢逆冷,熱深也,皆宜急下之,大小承氣湯。《片玉》云:熱深厥深,調胃承氣湯。
吐,諸陽受氣於胸中,邪氣留客,則陽氣不得敷布,而手足為之厥,脈乍緊,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病在胸中,當吐之。
解表,寒熱而厥,面色不澤,冒昧,兩手忽無脈,或一手無脈,必是有汗也,與麻黃桂枝各半湯。厥而心下悸,先治其水,茯苓甘草湯。
兩解,初得之身熱頭痛,以後大便秘,小便赤,或渴,有譫語而厥,大柴胡湯。
清熱漬形,厥而渴者,白虎湯。
刺,具「不仁」例中。
灸,龐氏曰:脈促而厥者,灸之。
白話文:
[厥症]
當陰陽兩氣無法順利交接時,就會產生厥症。所謂的厥,就是手腳冰冷的情況。這是因為陽氣在體內陷縮,熱氣反向內伏,導致手腳冰冷。如果先是感到熱,然後出現厥症,表示熱氣在體內潛藏。若是先出現厥症,再出現熱象,則可能是陰氣衰退,陽氣得以恢復。一開始就出現厥症,可能代表陽氣不足,陰氣過剩。總的來說,厥症多由陰氣主導,多半是寒性。若發燒七八天後,身體開始變冷,這被稱作臟厥,治療較困難。厥症可分為冷厥和熱厥。
根據《證治》引用孫兆的話,如果還未確定是陰是陽,可以先試著服用四順丸。《直指方》提到,若病情難以判斷,可先試著服用理中丸,如果是陽厥會有熱感,陰厥則無。
對於冷厥,剛一病發就出現厥症。高保衡說,寒厥患者外表通常平靜清醒,雖然脈搏隱藏,但按下去會發現緩慢且微弱,代表陰氣過剩,陽氣無法恢復,厥症多於熱象,應該進行溫補,服用理中湯。龐氏認為,若患者寒熱交錯且厥症,面色暗淡,意識模糊,應使用棉衣包裹手腳保暖,直到大量出汗即可解症。若患少陰病,嘔吐、腹瀉,手腳厥冷,煩躁到極點,應服用吳茱萸湯。如果厥症持續天數多,熱象天數少,代表陽氣衰退,病情惡化,脈搏浮遲,或微弱,或細小,或沉伏,都代表體內有寒氣。
對於正陽回陰的厥症,沒有熱象卻出現厥症,可選擇當歸四逆加茱萸生薑湯、白通湯、白通加豬膽汁湯,虛弱者應服用附子湯。
《證治》提到,有熱象的厥症,可服用黃耆人參建中湯。熱厥通常要四、五天才發作,半天之內熱象又會再次出現。如果熱象持續天數多於厥症,病情自然痊癒。外表多顯昏沉,脈搏雖隱伏,但按下去快速且有力,應參考"下"和"兩解"的例子。
對於需"下"的厥症,脈搏沉伏且滑動,頭面部有汗,手指甲牀溫暖,代表陽氣實在體內,有潛藏的熱氣。若小便色紅,大便乾結,脈搏沉滑,四肢厥冷,代表熱氣深沉,應立即使用下法,可服用大小承氣湯。《片玉》提到,熱氣越深,厥症越深,應服用調胃承氣湯。
對於需"吐"的厥症,所有陽氣在胸中接受氣息,若邪氣滯留,陽氣無法正常運行,手腳因此厥冷,脈搏偶爾緊繃,胸口滿悶且煩躁,即使飢餓也無法進食,病因在胸中,應進行催吐。
對於需"解表"的厥症,寒熱交錯且厥症,面色暗淡,頭腦迷糊,突然兩手脈搏消失,或一隻手脈搏消失,代表一定有出汗,可服用麻黃桂枝各半湯。若厥症同時伴隨心悸,應先處理水濕,服用茯苓甘草湯。
對於需"兩解"的厥症,一開始發病時有發熱和頭痛,之後大便祕結,小便色紅,或口渴,有譫語且厥症,應服用大柴胡湯。
對於需"清熱漬形"的厥症,厥症同時伴隨口渴,可服用白虎湯。
對於需"刺"的厥症,詳情請參考"不仁"的例子。
對於需"灸"的厥症,龐氏認為,脈搏促急且厥症,應進行灸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