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治例》~ 傷寒治例 (13)

回本書目錄

傷寒治例 (13)

1. 腹痛

有實,有虛,寒、熱邪,燥屎,舊積。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

建中,陽脈澀,陰脈弦,並泄利,建中湯桂枝芍藥湯、小建中薛汝明名芍藥湯

和血,厥陰證,小腹痛,當歸四逆湯

,關脈實,大便秘硬,腹滿為實,繞臍腹痛,煩躁,發作有時,有燥屎也,大小承氣。腹滿時痛,桂枝大黃

溫中,兼泄利下重,脈沉微,四逆湯。兼小便不利,真武湯,隨證選用。

逐熱,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

外接法,略例云。

,用灰包熨之。

,龐氏云:合灸不灸,令病人冷結,久而彌困,氣衝心而死。

刺括,欲吐利而煩躁者,多有痧毒,世俗以刺括委中穴。

2. 咽痛

陽毒,少陰證,伏氣。

清熱,少陰腹痛,脈沉細,猶有咽痛者,黃連龍骨湯

溫中,脈微弱,有伏氣,必先痛,次下利,當溫之。手足冷,或加吐利,少陰證也。下利不止,手足冷,咽痛,無熱證,四順丸。少陰中風,胸滿心煩,咽痛自汗,腰痛連䯒,頭痛吐沫,脈弦,《三因》用桂枝附子

散結下痰,脈數而滑,甘桔半夏湯

吹點

,咽痛有瘡,黃柏細辛末敷之。

解毒,陽毒,脈浮數而大,唾膿血,《千金》、《外臺》烏扇膏治之。

3. 蛔厥

溫胃烏梅丸,理中丸。

,消渴,吐蛔,但用理中加大黃,入蜜以利之。

4. 陽證陽毒

三陽病不治,陽獨盛,陰欲暴絕,變為陽毒,必發狂,內外熱結,舌又卷,鼻內煤煙,脈洪實滑促。

升麻梔子湯

5. 陰證陰毒

陰病盛則微陽消於上,故其候沉重,四肢逆冷,臍腹築痛,厥逆或冷,六脈沉細,時來疾,尺脈小短而微,寸口盛,時大者,皆其候也。

溫經真武湯四逆湯

正陽回陰霹靂散

,關元、氣海。

金液丹

,腹中急痛,灰包熨之。

,逆冷囊縮者,以炒豆投熱醋中,如法熏之。

6. 太陽陽明合病

自利。

發汗,喘而胸滿者,麻黃湯

和解,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

兩解,止利發表,葛根湯

7. 太陽少陽合病

和解黃芩湯止利。利者為邪在半表半裡,非汗下所宜。

止嘔清熱,嘔者,胃氣逆也,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8. 三陽合病

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中不仁,譫語遺尿者,不可汗下。

清熱和表裡白虎湯

9. 太陽少陽並病

頭痛眩冒,如結胸,心下痞硬,或譫語。

,肺俞、肝俞。如頭項強,刺大椎。

10. 陰證似陽

煩躁面赤,身熱,脈反沉微。韓氏《微旨》曰:面色雖見陽證,蓋是陽在上焦,其下二焦陰色已盛,若調理得下焦有陽,則上焦陽氣必下降也,上焦雖見陽證,其勢淺於下焦也。

,見前「發熱。溫經」例下。《直指方》云:理中湯,四逆甘草乾薑湯,隨證輕重用。

11. 陽證似陰

大便秘,小便赤,其脈沉滑,四肢逆冷,以其伏熱深也。

,治法見前「厥」證例下。

12. 陰盛隔陽

,《傷寒例》云:面少赤,陰盛於內,隔陽在外,其病必重,用通脈四逆湯,正合仲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