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治例》~ 傷寒治例 (12)

回本書目錄

傷寒治例 (12)

1. 霍亂

上吐而下利,揮霍而撩亂也。邪在中焦,胃氣不治,為邪所傷,使陰陽乖隔,遂上吐而下利,躁擾煩亂,乃謂之霍亂。但稱吐利者,是有以異也。

溫中,寒多不渴者,理中丸主之。無求子曰:用扁豆湯治中湯四順附子湯小麥湯。吐利,手足冷,腹痛甚,加吳茱萸。《百證歌》云:吐利轉筋,入腹者,雞矢白湯主之。脈微緩,四肢冷,建中加附子當歸湯。沉細,四君子加芍藥良薑湯

分利,吐利,頭痛而熱,熱多欲飲水,五苓散主之。

散表,通用藿香正氣散加桂。風寒暑濕邪自外入,正氣散,降濕湯。轉筋白朮湯

平胃,脈弦,木剋土,平胃散木瓜

,乾霍亂,或腹中急痛絞刺,宜刺委中及絞刮奪命穴。

兩解,發熱脈弦,汗出不解,心下痞而吐利,大柴胡主之。一法具「自利」下。

解肌,汗後霍亂,身體重者,桂枝湯

消暑,吐利,大渴煩躁,冷汗出,轉筋,脈遲沉,宜清暑益氣湯白虎湯香薷飲

和解,嘔而潮熱,小柴胡。乾霍亂,鹽湯、紫蘇丸主之。

散陰通陽,吐利止,汗出而厥,不欲水,四肢拘急,脈微欲絕,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2. 勞復

有差後勞役復,有食復,有女勞復。

和解,勞役復,發熱,沖和湯。

解表,脈浮,以汗解之。

清熱竹葉石膏湯麥門冬湯

,脈沉實,勞復,至腹滿譫語,枳實大黃湯

,宿食而熱復,枳實梔子豉湯吐之。

補中益氣湯

升陽益胃

養榮

3. 陰陽易

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舉,眼中生花。

導陰氣,燒裩散、豭鼠橘皮湯

4. 大便不利

脈數為熱,陽邪偏結於內,陰氣不能相雜,故其證能食,不大便,名陽結。脈沉遲為寒,陰邪偏結於內,陽氣不能相雜,故其證不能食,身重,大便閉,為陰結。

,小便難,為有津液,可作汗,小便數,不可誤汗。證似煩,臥不著席,服梔子湯,或五苓散,得汗而解。

,潮熱大便硬,陽盛陰虛,下證已具。陽結證,趙氏用調胃承氣。《難知》用七宣丸。《醫鏡》用五柔丸、枳實湯備急丸。許氏用大柴胡

,三下不通,不可下攻,便當上吐提之。

,蜜導,豬膽汁導。

滋陰,陽藏陰虛者,頻進兔肉。

,陰結,《活人書》用金液丹,《索矩》用審慎丸,《難知》用厚朴湯,《醫鏡》用半硫丸。龐氏云:臟厥,四逆輩極冷服之。

和解,陽結能食不大便,或頭汗出,惡寒,手足冷,或心滿不食,大便硬,不可下,與沖和湯。

潤腸,大便堅,小便數,不可下,趺陽脈浮澀,麻仁丸枳實丸

,用棕櫚皮燒湯,坐盆內浴之,亦謂之外迎。

,虛者,用皂角煙燻,大便即通。

,服藥不通,即以鹽炒熱,熨臍下,須臾即通。若臍下冷結不通,不可便熨,冷散攻心必死。須先服溫藥,久乃可熨。

5. 脅痛

少陽證,表解里未和,素有痞積在臍傍,痛引小腹入陰筋者,名臟結,主死。

,心下堅滿,引脅痛,十棗湯

和解,往來寒熱,胸脅滿痛,柴胡牡蠣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