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治例》~ 傷寒治例 (12)
傷寒治例 (12)
1. 霍亂
上吐而下利,揮霍而撩亂也。邪在中焦,胃氣不治,為邪所傷,使陰陽乖隔,遂上吐而下利,躁擾煩亂,乃謂之霍亂。但稱吐利者,是有以異也。
溫中,寒多不渴者,理中丸主之。無求子曰:用扁豆湯、治中湯、四順附子湯、小麥湯。吐利,手足冷,腹痛甚,加吳茱萸。《百證歌》云:吐利轉筋,入腹者,雞矢白湯主之。脈微緩,四肢冷,建中加附子當歸湯。沉細,四君子加芍藥良薑湯。
分利,吐利,頭痛而熱,熱多欲飲水,五苓散主之。
散表,通用藿香正氣散加桂。風寒暑濕邪自外入,正氣散,降濕湯。轉筋白朮湯。
平胃,脈弦,木剋土,平胃散加木瓜。
刺,乾霍亂,或腹中急痛絞刺,宜刺委中及絞刮奪命穴。
兩解,發熱脈弦,汗出不解,心下痞而吐利,大柴胡主之。一法具「自利」下。
解肌,汗後霍亂,身體重者,桂枝湯。
消暑,吐利,大渴煩躁,冷汗出,轉筋,脈遲沉,宜清暑益氣湯、白虎湯、香薷飲。
和解,嘔而潮熱,小柴胡。乾霍亂,鹽湯、紫蘇丸主之。
散陰通陽,吐利止,汗出而厥,不欲水,四肢拘急,脈微欲絕,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白話文:
[霍亂],病症表現為上吐且下瀉,症狀劇烈混亂。這是因為病邪侵襲中焦(脾胃部位),導致胃氣運作失常,被邪氣傷害,使得陰陽失調,因而出現上吐下瀉,焦躁不安的症狀,這就是所謂的霍亂。單純的吐瀉,是因為有其特殊的原因。
對於體內寒冷多而不口渴的情況,可以使用理中丸來溫暖中焦。另有建議,可用扁豆湯、治中湯、四順附子湯、小麥湯。若伴有手腳冰冷、腹部劇痛,則應加入吳茱萸。根據《百證歌》的說法,若轉筋進入腹部,可使用雞屎白湯。脈象微弱緩慢,四肢冰冷,可使用建中加附子當歸湯。若脈象沉細,則適用於四君子湯加上芍藥和良薑湯。
對於利尿情況,若伴有頭痛和發燒,且因熱量消耗過多想喝水,可以使用五苓散。
對於散表,普遍適用於藿香正氣散加上桂皮。若因風寒暑濕等外邪入侵,可以使用正氣散和降濕湯。若轉筋,則適用於白朮湯。
對於平胃,脈象弦硬,代表肝木剋脾土,可以使用平胃散加上木瓜。
對於刺法,若患乾霍亂,或腹部劇痛,可以考慮在委中穴以及絞刮奪命穴進行針刺。
對於兩解,若發燒且脈象弦,即使出汗症狀仍未緩解,心下有痞滿感且吐瀉,可以使用大柴胡湯。另一種方法詳述於「自利」之下。
對於解肌,出汗後的霍亂,若身體沉重,適用於桂枝湯。
對於消暑,若吐瀉,極度口渴且煩躁,冷汗直冒,轉筋,脈象遲緩深沉,可以使用清暑益氣湯、白虎湯、香薷飲。
對於和解,若嘔吐且有潮熱感,可以使用小柴胡湯。若患乾霍亂,則可用鹽湯、紫蘇丸。
對於散陰通陽,若吐瀉停止,出汗卻四肢厥冷,不想喝水,四肢僵硬,脈象微弱近乎消失,可以使用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2. 勞復
有差後勞役復,有食復,有女勞復。
和解,勞役復,發熱,沖和湯。
解表,脈浮,以汗解之。
清熱,竹葉石膏湯、麥門冬湯。
下,脈沉實,勞復,至腹滿譫語,枳實大黃湯。
吐,宿食而熱復,枳實梔子豉湯吐之。
補,補中益氣湯。
升陽益胃
養榮
白話文:
[勞復],內容如下:
在病後過度勞動導致病情反覆,或因飲食不當引起病情反覆,以及過度性行為後導致病情反覆。
和解,若勞累後出現發熱症狀,可用沖和湯來調理。
解表,如果脈象浮動,表示邪氣在表,應通過發汗來解除邪氣。
清熱,對於有熱症的患者,可使用竹葉石膏湯或麥門冬湯來清除體內的熱毒。
下,若脈象沉實,是勞復之症,且發展到腹脹、胡言亂語的情況,應使用枳實大黃湯來治療。
吐,若是因為食物殘留導致的熱症反覆,應使用枳實梔子豉湯使其嘔吐,以清除體內的食物殘留。
補,補中益氣湯,用於補充體力,增強氣血。
升陽益胃,提升體內的陽氣,同時滋養胃部。
養榮,滋養身體,使之恢復健康。
3. 陰陽易
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舉,眼中生花。
導陰氣,燒裩散、豭鼠橘皮湯。
白話文:
這個人身體感到沉重,氣息微弱,小腹部有緊縮感,甚至連帶引起私處的收縮疼痛,有熱氣向上沖至胸口的感覺,頭部沉重舉不起來,眼睛看東西會產生視覺幻象。
為了引導體內的陰氣,建議服用燒褲散以及豭鼠橘皮湯。
其中"導陰氣",在現代的理解可能是指調理體內陰氣(女性荷爾蒙或陰性能量)的方式。而"燒褲散"與"豭鼠橘皮湯"是古時的藥方名稱,在這裡代表特定的草藥配方。
4. 大便不利
脈數為熱,陽邪偏結於內,陰氣不能相雜,故其證能食,不大便,名陽結。脈沉遲為寒,陰邪偏結於內,陽氣不能相雜,故其證不能食,身重,大便閉,為陰結。
汗,小便難,為有津液,可作汗,小便數,不可誤汗。證似煩,臥不著席,服梔子湯,或五苓散,得汗而解。
下,潮熱大便硬,陽盛陰虛,下證已具。陽結證,趙氏用調胃承氣。《難知》用七宣丸。《醫鏡》用五柔丸、枳實湯、備急丸。許氏用大柴胡。
吐,三下不通,不可下攻,便當上吐提之。
導,蜜導,豬膽汁導。
滋陰,陽藏陰虛者,頻進兔肉。
溫,陰結,《活人書》用金液丹,《索矩》用審慎丸,《難知》用厚朴湯,《醫鏡》用半硫丸。龐氏云:臟厥,四逆輩極冷服之。
和解,陽結能食不大便,或頭汗出,惡寒,手足冷,或心滿不食,大便硬,不可下,與沖和湯。
潤腸,大便堅,小便數,不可下,趺陽脈浮澀,麻仁丸、枳實丸。
浴,用棕櫚皮燒湯,坐盆內浴之,亦謂之外迎。
熏,虛者,用皂角煙燻,大便即通。
熨,服藥不通,即以鹽炒熱,熨臍下,須臾即通。若臍下冷結不通,不可便熨,冷散攻心必死。須先服溫藥,久乃可熨。
白話文:
[大便不順]
脈搏快速是因為體內有熱,陽性病邪在體內過多聚集,陰性氣血無法調和,因此患者會有食慾但排便困難,這種情況被稱為「陽結」。脈搏沉且慢則表示體內有寒,陰性病邪在體內過多聚集,陽性氣血無法調和,因此患者可能沒有食慾,感到身體沉重,並且大便閉塞,這就是「陰結」。
如果患者出汗困難,小便也變得困難,表示體內還有津液,可以促使其發汗。但如果小便頻繁,就不應該勉強使其發汗。如果症狀類似煩躁不安,患者躺在牀上無法安穩,可以服用梔子湯或五苓散,待汗出後症狀就能緩解。
如果需要使用「下法」,患者有潮熱且大便硬,這表示體內陽氣過剩,陰氣不足,已經具備了使用「下法」的條件。對於「陽結」的情況,趙氏使用調胃承氣湯,其他古籍如《難知》、《醫鏡》等也有不同的處方。
如果三次使用「下法」都無法通便,就不能再強行使用「下法」,應該改用「吐法」來幫助排便。
「導法」可以使用蜂蜜或豬膽汁來引導排便。
對於「滋陰」,如果陽氣過旺導致陰氣不足,可以經常食用兔肉來滋補。
對於「溫法」,如果是「陰結」的情況,《活人書》推薦使用金液丹,《索矩》推薦審慎丸,《難知》推薦厚朴湯,《醫鏡》推薦半硫丸。另外,龐氏指出,對於臟厥的情況,應使用四逆湯,且應極冷服用。
對於「和解法」,如果是「陽結」,患者有食慾但排便困難,或是頭部出汗,惡寒,手腳冰冷,或是心滿不想吃東西,大便硬,不能使用「下法」,可以使用沖和湯。
對於「潤腸法」,如果大便堅硬,小便頻繁,不能使用「下法」,且趺陽脈浮澀,可以使用麻仁丸或枳實丸。
對於「浴法」,可以使用燒開的棕櫚皮水坐盆內沐浴,這也被稱為「外迎法」。
對於「燻法」,如果是虛弱的患者,可以使用皁角煙燻,就能通便。
對於「熨法」,如果服用藥物後仍無法通便,可以用炒熱的鹽熨臍下,不久就能通便。但如果臍下冷結不通,不能立即使用「熨法」,否則冷氣散開後攻擊心臟會致命。必須先服用溫藥,等待一段時間後才能使用「熨法」。
5. 脅痛
少陽證,表解里未和,素有痞積在臍傍,痛引小腹入陰筋者,名臟結,主死。
下,心下堅滿,引脅痛,十棗湯。
和解,往來寒熱,胸脅滿痛,柴胡牡蠣湯。
針
白話文:
[脅痛]
這段文字談到的是少陽病的情況,意思是說如果表面的病症已經緩解,但身體內部的狀況還未恢復和諧,特別是平時就有硬塊積聚在肚臍旁邊,這種疼痛會延伸到小腹甚至影響到生殖器的,這種情況被稱為髒結,是預後不良的徵兆。
如果病情表現為心下(即胃部)堅硬飽滿,並且牽引著脅痛,可用十棗湯治療。
如果是那種身體感覺一陣冷一陣熱,胸口和脅部都感到滿悶和疼痛的情況,則可以使用柴胡牡蠣湯進行調理。
至於針灸治療的部分,原文並未詳細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