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解毒療法》~ 緒論
緒論
1. 緒論
研究醫藥須先具忠於科學之熱忱,及鑑別虛實之眼光,屏除成見,虛懷考慮,凡求學問,皆應如此。但對於中國醫學為多數科學家所輕鄙者,尤應獨具隻眼,潛心觀察,勿以先入之言為主,成見在胸,抹殺事實,無從得其真相。我國為開化最早之民族,製造儀器,測量天文,制定歷數,造指南針,遠在四千年前,哲學思想尤為深造,對於自然界之觀察,腦智發達最早。
《神農本草》雖多出於後人添湊附會,而當時實有其人,即實有其學,西漢時方書已有五百餘卷,皆出於前代流傳。漢以後至今約二千年,醫學之書與年俱積,合多數民間療法之經驗,載於醫學書或各種之史料,其中有多數經驗方藥,偶然其一二,即可引起新科學之重要發明,惟中國醫學有一缺點,即好雜以虛玄理論,說明病理漸入歧途,致使後世學者在不正確之理論中鑽研,對於實驗方面反不注重,即如藥學界偉人李時珍,博覽強記,錄輯效方多至萬條,引證古書八百餘種,著為《本草綱目》,使後人研究藥物者,開卷即是,朗若列眉,可稱空前絕後之鉅製,然而亦犯此病。於一藥名下必加以理論的說明,此種說明徒然引人入於不正確之觀點,使真相不能顯露。
所以我輩研究國藥,須具揀擇的眼光,於其空疏之理論概從掃除,對於肯定說明之效方鄭重注意,即可發現中國藥物學在實驗上當佔世界最高的地位。
白話文:
【緒論】
研究醫學與藥學,首先要懷抱忠於科學的熱忱,並具備辨別真偽的眼光,摒除既有成見,虛心思考。無論研習何種學問,都應如此。然而,對於中國醫學這項被許多科學家輕視的學科,更應以獨到的見解深入觀察,切勿讓先入為主的觀念左右判斷,以免因固執己見而忽略事實,無法看清真相。
中國是文明開化最早的民族,早在四千年前便已製造儀器、測量天文、制定曆法、發明指南針,哲學思想尤其深奧,對自然界的觀察與智慧發展更是領先世界。
《神農本草》雖多為後人增補附會之作,但確實源自古代真實的學問。西漢時期,醫方典籍已有五百多卷,皆承襲前代流傳。自漢代至今約兩千年間,醫學著作隨年代積累,融合大量民間療法的經驗,記載於醫書或各類史料中。其中許多經驗方藥,即便偶然發現一兩種,也可能引發科學上的重大突破。
然而,中國醫學有一缺點,便是常摻雜虛無縹緲的理論解釋病理,使後世學者在錯誤觀念中鑽研,反而忽略實證研究。即使是藥學巨擘李時珍,雖博學強記,收錄上萬條有效方劑,引用八百餘種古籍,編纂《本草綱目》這部空前絕後的鉅著,讓後人得以一目瞭然,卻也難免此弊——每種藥物下必附加理論闡釋,這些解釋往往將人導入錯誤觀點,遮蔽真相。
因此,我們研究中國藥物,必須具備篩選的眼光,剔除空泛理論,專注於確切有效的方劑。如此便能發現,中國藥物學在實證層面,足以位居世界頂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