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解毒療法》~ 傷寒解毒療法附篇 (6)

回本書目錄

傷寒解毒療法附篇 (6)

1. 幾種普通急性傳染病解毒療法

三十七年夏間,丁鴻圖居士之孩一歲患肺炎,住熟友某醫師醫院,注射青黴素六日,鏈黴素四日,肺炎已止,熱未全退,咳未全愈,因款不繼,勉強出院,因見刊物述此丸之效,來索藥,先因面微紅未敢服,次日因熱仍未退,至夜試服二粒,當晚熱退,次日續服二丸,並煎服干臍帶,咳亦全愈。

後數月,其鄰家一兒肺炎,亦赴丁孩所住醫院,注射各藥全同,經十日,熱咳均未愈,丁君送以此丸,並服干臍帶全愈。

三十八年秋間,錢曉朕居士來函云:近用此丸給一慢驚垂危之孩,竟愈,其丸已略黴,開水洗去黴,仍有如是之效云。

云按:慢驚或由腹瀉已久,腸部毒素入腦,或肺炎菌入腦,發為抽搐,即腦膜炎症狀,此方本為治慢驚之藥,又治肺炎,應能治肺炎球菌之慢性腦膜炎。閱三十六年四月《中華醫學雜誌》錢德醫師(即上述錢居士之子)一文,述肺炎菌腦膜炎數例,用各種方法均未治愈。不知西醫亦肯試用此丸否。

結核性腦膜炎尤為難治,吾不敢亂言此丸之能有效,但亦可興奮機能以抗病,鄙意可與鏈黴素或對胺柳酸聯合使用,或能得較高之療效。服中藥者,則可與予定之肺病標準藥湯方及丸藥、童尿等療治同用。中藥療法系輔助生理,增強抵抗,因為生理有自然抗病之本能,能解毒制菌,止須加以外力輔助,此本能即可恢復而自然愈病。

此種理論已陸續得最近科學之證明,與我在《結核輔生療法》所說的一致,詳見「自序」及「總論」等章,茲不贅述。

此丸所表現的療效,如肺炎及慢性腦膜炎如上述數例,已很值得重視,蟲類刺激神經,似有特殊功用,神經系為策動生理機能解毒制菌抗病作用之樞紐,有研究發明之必要,鄙意原方藥味太多,可改為較簡便之方,照原方計算,原藥共重六十五兩,加蜜約十兩,共重七十五兩,每粒約重六釐,其中蠍、蠶、桂、參、附、姜等藥每味重一毫半至二、三毫,兩粒即已有效。

其分量之微細如此,可知其效在蠍、蠶、附、桂等刺激之品,其他各藥效力迂緩者,如霍石斛、柴胡、黨參、白朮,每次服幾毫幾釐,決無效用,所以方內多數藥可以刪除。古方本有用蠍子、姜蠶、附子三味治驚風,每服三分,此藥即從該方增加數味而來,鄙意可用蠍、蠶、桂、附、薑、膽南星、半夏、天麻、鬱金,九味比較有力之藥,等分用煉蜜為丸梧子大,每粒約六釐,劑量照舊,但每味藥量較多,效力較強,望醫學界斟酌採用。照此法則簡便易制,臨時可辦。

天花療法,牛痘普及,天花已少,然亦常有發現,應略論及,治療要點即在解毒,最簡易者即三豆湯,用赤豆、黑豆、綠豆煎湯服。各種豆均含維乙素極豐,兩種、一種豆亦可,或蠶豆、扁豆亦可。如值天花流行之時,多服豆湯,能免傳染,已傳染者服之即輕鬆。各種古書治痘專注重興奮強心法,雖大體不錯,但熱高毒重者,痘色紫黑者,須用寒涼解毒法,升麻葛根赤白芍甘草湯仍然適用,並須加綠萼梅、黃芩、黃鬱金、連翹、茅根、蘆根消炎退熱之品,分量參看痧疹方,茲不贅述。如大便秘結者,須服大黃以通之;如腹泄致中氣虛弱,痘不透發者,或漿色淡不紅者,須改服黃耆、黨參、白朮、附片、肉桂以補氣行血,並加入干臍帶以補腎(荷爾蒙),無干臍帶則用紫河車二錢,或鳳凰衣六錢煎服,或末服,如又無,則生人中白研細用滾水泡後連渣服一錢,或用二、三錢煎服,或單服梅花二錢、臍帶一個煎服均可,梅花、臍帶強心而又解毒,為天花之上品藥,亦兼治痧疹。

白話文:

幾種普通急性傳染病解毒療法

民國三十七年夏天,丁鴻圖先生一歲大的孩子患肺炎,住院接受青黴素六天、鏈黴素四天的注射治療,肺炎症狀雖已停止,但仍發燒未退,咳嗽未癒。因經濟困難,勉強出院。看到刊物上記載某種藥丸有效,便來索取。孩子 initially因臉色微紅不敢服用,隔天因為發燒未退,晚上試服兩粒,當晚退燒,隔天再服兩粒,並服用曬乾的臍帶,咳嗽也痊癒了。

幾個月後,鄰居的孩子也患肺炎,同樣在丁先生的孩子就診的醫院接受相同的藥物注射治療,十天後,發燒咳嗽仍未痊癒。丁先生便送上這種藥丸,並服用曬乾的臍帶,孩子也痊癒了。

民國三十八年秋天,錢曉朕先生來信說:最近用這種藥丸治癒了一個患慢驚風危及生命的孩童,藥丸略有發霉,用開水洗去霉菌後,仍然有效。

按:慢驚風可能是因長期腹瀉,腸道毒素入腦,或肺炎菌入腦,導致抽搐,即腦膜炎的症狀。此方原本是治療慢驚風的藥方,也能治療肺炎,應該也能治療肺炎球菌引起的慢性腦膜炎。筆者曾閱讀民國三十六年四月《中華醫學雜誌》錢德醫師(即上述錢曉朕先生之子)的文章,文中記載幾例肺炎菌腦膜炎,使用各種方法都未治愈。不知西醫是否願意嘗試使用這種藥丸。

結核性腦膜炎更難治療,不敢斷言此藥丸一定有效,但它能興奮機體功能以抵抗疾病,建議可以與鏈黴素或對氨基水楊酸聯合使用,或許能取得更好的療效。服用中藥者,可以與西醫制定的肺病標準藥物湯劑、丸藥、童尿等一起使用。中藥療法是輔助生理機能,增強抵抗力,因為人體有自然的抗病本能,能解毒殺菌,只需加上外力輔助,就能恢復本能,自然痊癒。

這種理論已經得到近期科學的證實,與我在《結核輔生療法》中所述一致,詳見「自序」及「總論」等章,在此不再贅述。

這種藥丸在治療肺炎和慢性腦膜炎上的療效,如上述幾例所示,已經非常值得重視。蟲類藥物刺激神經,似乎有特殊功效。神經系統是策動生理機能解毒、殺菌、抗病作用的樞紐,有必要進行研究開發。筆者認為原方藥味過多,可以簡化藥方。按原方計算,原藥共重六十五兩,加蜂蜜約十兩,共重七十五兩,每粒約重六釐,其中蠍子、蠶蛹、桂枝、人參、附子、生薑等藥,每味重一毫半到二三毫,兩粒就有效。

藥量如此微小,可見其效力主要來自蠍子、蠶蛹、附子、桂枝等刺激性藥物。其他藥物療效緩慢,例如石斛、柴胡、黨參、白朮,每次服用幾毫幾釐,根本無效,因此方中許多藥物可以刪除。古代藥方有用蠍子、姜蠶、附子三味治療驚風的,每次服用三分,此藥方就是在此基礎上增加幾味藥物。筆者認為可以用蠍子、蠶蛹、桂枝、附子、生薑、膽南星、半夏、天麻、鬱金,九種較強效的藥物,等量用蜂蜜煉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粒約六釐,劑量與原方相同,但每味藥物用量較多,療效較強,希望醫學界考慮採用。按照這個方法簡便易製,臨時也能準備。

天花療法:由於牛痘的普及,天花已經很少見,但偶爾仍會出現,也應略微提及。治療的重點在於解毒,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三豆湯,用赤豆、黑豆、綠豆煎湯服用。各種豆類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兩種或一種豆類均可,蠶豆、扁豆也可。如果遇到天花流行的時候,多喝豆湯,可以避免傳染;已經感染者服用後症狀會減輕。各種古代書籍治療天花都注重興奮強心法,雖然大致不錯,但高燒毒重,痘疹顏色紫黑者,需要使用寒涼解毒法,升麻葛根赤白芍甘草湯仍然適用,並需加入綠萼梅、黃芩、黃鬱金、連翹、茅根、蘆根等消炎退熱的藥物,用量參考痧疹方,在此不再贅述。如果大便秘結,需要服用大黃通便;如果腹瀉導致中氣虛弱,痘疹不透發,或痘疹顏色淡不紅,需要改服黃耆、黨參、白朮、附片、肉桂以補氣行血,並加入曬乾的臍帶以補腎(荷爾蒙)。沒有曬乾的臍帶可以用紫河車二錢,或胎盤六錢煎服或研末服用;如果也沒有,則用生人中白研細用滾水沖泡後連渣服用一錢,或用二三錢煎服;或者單獨服用梅花二錢、臍帶一個煎服均可。梅花、臍帶強心又解毒,是治療天花的上品藥,也兼治痧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