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解毒療法》~ 傷寒解毒療法附篇 (5)

回本書目錄

傷寒解毒療法附篇 (5)

1. 幾種普通急性傳染病解毒療法

予家有自制之溫補定驚丸,用於痧疹肺炎屢著奇效,內有附、桂、參、姜及蠍子、姜蠶,皆興奮心臟及神經之品,用量極微,收效甚著,痧疹後衰弱症狀用之極佳,久病久腹瀉成慢驚者用之屢效,茲將方錄後。

溫補定驚丸(先母云此方為翁姓老醫所傳,時予年方一歲,距今七十年矣)專治小兒久病元氣虛弱、潮熱不退、吐泄、急、慢驚風等症,能祛風化痰退熱,惟初病慎用,周歲以內每服三、四丸,一、二歲者每服七丸,面色青白者最宜,面紅有熱者慎酌。

凡小孩已用開散及攻伐之劑一、二服後,標病雖退,仍有潮熱虛汗,大便溏,小便數等症,服之立效。若無熱度,而有以上虛象,更可放膽服(以上原方說明)。

川貝母(五兩),霍石斛(三兩),雲茯苓(四兩),黃鬱金(三兩),膽南星(一兩五錢),姜蠶(三兩),黨參(六兩),上肉桂(二兩),橘紅(一兩),制附片(四兩),明天麻(三兩),酒白芍(六兩),炮乾薑(二兩),紅柴胡(一兩),天生術(八兩),地骨皮(三兩),製半夏(三兩),粉甘草(一兩),全蠍子(去頭足,二兩),飛辰砂(三兩,為衣)

上藥十九味共研細末,煉白蜜為丸,如梧子大,辰砂為衣。

「民國九年居滬,兒女四人次第患麻疹,延有名某小兒科一手診治,其三已愈,惟最幼者才半歲,疹已隱,熱不退,乳食日減,漸入昏迷狀態,眼不睜,喉中有痰聲,該醫仍執定兒內有伏熱,並謂兒唇裂出血是其明證,服方有鮮竹瀝、猴棗諸苦寒藥,仍無好象,乃持溫補定驚丸方至該醫寓,問可服否,醫冷笑云:此方涼溫補克,雜亂無理,何能有用?瑜默然歸,見兒終不進乳,亦不開目,鼻微掀動,喉間似痰堵塞,而竭力掙扎,呼吸皆痰聲,念已危急,毅然試此丸。

深夜,燉化兩粒灌服,服後喉間掙扎,痰聲竟停,安然靜睡三十分鐘,時已日夜抱持不落枕者數日矣,醒即睜目索乳,吾心乃大定,天明更進兩丸,次日再進兩丸,兒全愈矣。民國二十七年瞿聶叔瑜書於北平。」以上系舍妹刊布此方所述。

云按:痧疹多數兼肺炎,其危險即在此。方子勤博士語予云:肺炎治法必須強心,每有因不知注重強心而誤事者,上述之孩即肺炎症象,此丸參、桂、薑、附皆強心之品,蠍子、肉桂興奮神經,其效用甚顯著,另附療效數例如下:

三十二年,榮柏云君介紹一婦人索此丸,據稱其孩發熱咳嗽,服中西藥不效,似將出疹,喘咳不暢,予照肺炎開一方:薤白三錢,桑白皮三錢,地骨皮三錢,蘿蔔子三錢,甘草七分,茅根一兩,干臍帶一個,早晚各服此丸三粒,兩日後痧即全出而愈。

一孩痘後咳嗽發熱,不食乳,服此丸當日即佳,續服三日全愈。

白話文:

幾種普通急性傳染病解毒療法

家中有一種自制的溫補定驚丸,治療麻疹、肺炎屢次有效。藥丸成分包括附子、肉桂、人參、生薑、全蠍和僵蠶,這些都是興奮心臟和神經的藥材,用量極少,療效卻很顯著。麻疹後體弱或久病久瀉導致驚厥的症狀,用此藥丸也多次見效,茲將藥方記錄如下:

溫補定驚丸(此方為先母所述,據說是翁姓老醫所傳,當時我年僅一歲,至今已七十年了)專治小兒久病導致元氣虛弱、持續發熱、嘔吐腹瀉、急慢驚風等症,能夠祛風化痰、退熱。但初次患病者應謹慎使用。周歲以內的嬰兒每次服用三到四丸,一到兩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七丸,面色青白者最適合服用,面色紅潤發熱者則需謹慎考慮。

如果孩子已經服用過一些攻邪的藥物一到兩劑,雖然症狀有所好轉,但仍然持續發熱、出虛汗、大便稀溏、小便次數頻繁等,服用此藥丸便能很快見效。如果沒有發熱,但出現以上虛弱症狀,更可以放心服用。(以上為原方說明)

藥材:川貝母(五兩)、石斛(三兩)、茯苓(四兩)、鬱金(三兩)、膽南星(一兩五錢)、僵蠶(三兩)、黨參(六兩)、肉桂(二兩)、橘紅(一兩)、制附片(四兩)、天麻(三兩)、酒白芍(六兩)、炮乾薑(二兩)、紅柴胡(一兩)、天花粉(八兩)、地骨皮(三兩)、制半夏(三兩)、炙甘草(一兩)、全蠍(去頭足,二兩)、硃砂(三兩,做藥丸外衣)

將以上十九味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好的蜂蜜製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再以硃砂做外衣。

民國九年在上海居住時,我的四個子女相繼患上麻疹,我請了一位著名的兒科醫生治療。三個孩子都治好了,但最小的孩子才半歲,疹子已經消退,但發熱不退,奶水也日漸減少,逐漸昏迷,眼睛睜不開,喉嚨有痰聲。那位醫生堅持認為孩子體內還有餘熱,並說孩子嘴唇裂出血是明證,於是開了鮮竹瀝、猴棗等苦寒藥物,但病情沒有好轉。我便帶著溫補定驚丸的藥方去那位醫生的住處,詢問是否可以服用。醫生冷笑著說:「這個方子寒溫並用,雜亂無章,怎麼會有用?」我默默地回到家裡,看到孩子還是不吃奶,也不睜眼,鼻子微微動著,喉嚨似乎被痰堵塞,拼命掙扎,呼吸聲都是痰音,我知道情況危急,毅然決然地試用了這個藥丸。

深夜,我將兩粒藥丸燉化灌服,服用後喉嚨的掙扎和痰音竟然停止了,孩子安然睡了三十分鐘。(之前幾天都抱著孩子睡,沒法好好休息)醒來後,孩子就睜開眼睛要吃奶,我的心終於放下了。第二天早上又給孩子服用了兩丸,第二天再服兩丸,孩子就完全康復了。民國二十七年,瞿聶叔瑜寫於北平。(以上是舍妹刊登此方時所寫的)

按語:麻疹大多伴有肺炎,危險就出在這兒。方子勤博士曾告訴我:治療肺炎必須強心,許多人因為不知道重視強心而誤事。上面提到的孩子就是肺炎的症狀,這個藥丸中的人參、肉桂、生薑、附子都是強心的藥材,全蠍、肉桂能興奮神經,其效果非常顯著。以下再附上幾個療效案例:

民國三十二年,榮柏云先生介紹一位婦女來求此藥丸,據說她的孩子發熱咳嗽,服用中西藥均無效,好像要出疹子,呼吸困難,咳嗽不止。我根據肺炎的症狀開了一個方子:薤白三錢、桑白皮三錢、地骨皮三錢、蘿蔔子三錢、甘草七分、茅根一兩、干臍帶一個,並讓她早晚各服用此藥丸三粒,兩天後疹子就全部出來了,孩子也痊癒了。

有一個孩子出痘後咳嗽發熱,不吃奶,服用此藥丸當天就見效,繼續服用三天就完全康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