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解毒療法》~ 關於赤痢及急性腸胃炎之療效證明

回本書目錄

關於赤痢及急性腸胃炎之療效證明

1. 關於赤痢及急性腸胃炎之療效證明

三十年夏秋,上海痢疾極多,城內佛教施診所用敝藥三黃丸、芩連丹,治愈者以百計,予囑其請葛氏化驗所化驗糞十七次,八次為Y型桿菌,余培養無菌,程慕頤化驗四次,二次為Y型桿菌,但病人均已痊愈,其驗不出者,不知是否阿米巴,又先在猶太醫生處驗五次,四次為阿米巴。該醫生無培養設備,不知餘一起是否為細菌,然病人亦愈。

照此推之,似此藥對於桿菌及原蟲痢均效。同時,友助醫院倪章祺醫生(前協和醫科教授)函云:一女人赤痢,服藥特靈二日不效,渠給以此藥,次日大減,又服二日痊愈,又以余藥給另一病人,亦速愈。

友助醫院楊郁生醫師函云:三黃丸、芩連丹,治細菌痢有效,已經化驗證明。惟治阿米巴痢,則雖然能大減其病狀,服十日後驗糞,仍有阿米巴存在。又一函云何志姜醫師云(本市普濟醫院院長)治一人痢驗糞為阿米巴,注射Emetin尚不見效,給以芩連丹,大見減輕。

《本草》言苦參殺蟲治疥,西國農學家亦用苦參作除蟲藥,或能殺阿米巴蟲,但用量須稍多,敝藥丸中苦參與各藥同用,或嫌量太少,止能改輕症狀,不能滅盡原蟲,此須加以試驗證明。又鴉膽子能治阿米巴痢,經煙臺劉醫生證明:鴉膽子,藥店又稱苦參子,二十四年,予函詢劉醫師,據覆函云,鴉膽子乃苦木之子,非苦參之子也。

三十年,一人上吐下瀉,請何志姜醫師來診,斷為急性腸胃炎,次早吐愈而瀉不止,予給以芩連丹二次而瀉全止,可知此法對於真性霍亂亦必能消其炎勢,使之痊愈。

同一藥陶土能治愈腸傷寒、赤痢、霍亂與急性腸胃炎,此由直接在腸內解毒消炎也。

近讀三十六年四月《中華醫學雜誌》,四川徐仲呂醫師實驗中國治痢藥大蒜、大黃、黃連、黃柏、白芍等七種對於痢疾桿菌有抗生制菌之作用,又言王冠山醫師用生熟大黃、蒼朮、甘草等藥之粉末治痢,頗著功效。

白話文:

關於赤痢及急性腸胃炎之療效證明

三十年的夏秋之際,上海爆發大量痢疾病例。城內的佛教施診所使用筆者的藥方「三黃丸」與「芩連丹」,治癒的患者超過百人。筆者請該診所將患者糞便送至葛氏化驗所檢驗十七次,其中八次驗出Y型桿菌,其餘培養結果未見細菌。另由程慕頤化驗四次,兩次發現Y型桿菌,但患者均已痊癒。未能檢出病原者,不確定是否為阿米巴原蟲所致。此外,曾有患者先於猶太醫師處檢驗五次,其中四次確定為阿米巴痢疾。該醫師缺乏培養設備,無法確認其他檢體是否為細菌感染,但患者同樣康復。

由此推測,「三黃丸」與「芩連丹」對桿菌性痢疾及原蟲性痢疾均有療效。同時,友助醫院的倪章祺醫師(曾任協和醫科教授)來函提及:一名婦女罹患赤痢,服用特效藥「特靈」兩日未見效,改服此藥後次日症狀大幅緩解,再服兩日即痊癒;另一患者服用剩餘藥劑後亦迅速康復。

友助醫院楊郁生醫師來函指出:「三黃丸」與「芩連丹」對細菌性痢疾確有療效,且經化驗證實;但針對阿米巴痢疾,雖能顯著緩解症狀,患者服藥十日後驗糞仍殘留阿米巴原蟲。另據普濟醫院院長何志姜醫師所述:一名阿米巴痢疾患者注射「Emetin」無效,改服「芩連丹」後病情明顯好轉。

《本草綱目》記載苦參可殺蟲、治疥瘡,西方農學家亦將苦參用作除蟲劑,或許對阿米巴原蟲也有殺滅效果,但需較高劑量。筆者藥丸中的苦參與他藥配伍,劑量可能不足,故僅能減輕症狀而未能徹底清除原蟲,此點需進一步實驗驗證。此外,煙臺劉醫師曾證實「鴉膽子」可治阿米巴痢疾——此藥又稱「苦參子」,但經筆者詢問,劉醫師回覆指鴉膽子實為「苦木」之果,與苦參無關。

三十年間,一名上吐下瀉患者經何志姜醫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次日嘔吐停止但腹瀉不止,服用兩次「芩連丹」後腹瀉完全中止。由此推論,此法對真性霍亂應也能消炎並促進痊癒。

同類藥物如「陶土」能治癒腸傷寒、赤痢、霍亂及急性腸胃炎,原理在於直接於腸道內解毒消炎。

近期閱覽三十六年四月《中華醫學雜誌》,記載四川徐仲呂醫師實驗七種中藥(大蒜、大黃、黃連、黃柏、白芍等)對痢疾桿菌具抗菌作用;另提及王冠山醫師混合生熟大黃、蒼朮、甘草等藥粉治痢,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