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傷寒恆論》~ 傷寒恆論卷五 (7)

回本書目錄

傷寒恆論卷五 (7)

1. 傷寒恆論卷五

【鄭論】,按陽明發(熱)〔汗〕,多屬有餘,陽旺陰必虧,若重發汗,陰必亡,陰亡陽亦與之俱亡,譫語、脈短,陰陽兩不相互之候,不死何待?若脈尚自和者,陰血未盡滅也,故斷其不死。

【闡釋】,本條指出虛證譫語的成因是汗多重發汗,不但津液更傷,而陽氣隨汗外泄,有亡陽之慮,屬大虛之候,脈短,這是氣血津液消耗殆盡,行將陰陽離絕,故為死候。脈自和,則知陰陽尚未脫離地步,用藥治療得當,可以不死。

二十、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亡)〔出〕,胃中(躁)〔燥〕,大便必鞕,鞕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者〕,更莫〔復〕服。原文213

【鄭論】,按因汗出以致譫語,大便鞕者,胃(躁)〔燥〕也,血液外亡也,今既下之,而大便不鞕,不譫語者,胃得潤而和,故令其勿更服,恐再下之,而別生他病也。

【闡釋】,譫語由於便鞕,便鞕由胃燥,胃燥由於津液少,津液少為熱實於裏而汗液外泄。因為大便鞕結。腑氣不通,則穢濁之氣上攻,心神不擾,所以發生譫語。小承氣湯以去實熱而和胃,則譫語自止。

二十一、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裏,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裏實,久則譫語。原文218

【鄭論】,按邪原在裏,而反汗之,其誤已甚,汗出則津液外越,津液外行,自然胃(躁)〔燥〕而大便亦與之俱(躁)〔燥〕,(更)〔便〕所以難也,裏分邪實,無怪乎譫語也。

【闡釋】,表證之喘滿,其滿在胸部,其脈必浮;裏證之喘滿,其滿在腹部,其脈必沉。前者可用麻黃湯之類發其汗則愈;後者發汗則誤,以致津液外越,燥實結於內,久則譫語。此以過汗傷津,而不致大實滿痛,宜少與小承氣治之。

二十二、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後服。原文212

【鄭論】,按既經吐下後不解,延至如見鬼狀,循衣摸床,微喘直視者,乃將死之徵。但脈弦者,弦為陰象,是陰尚未盡也,故曰生。若脈見澀,澀為血枯,枯則陰竭,不死何待?病形若但發熱譫語,而無直視可據,故以大承氣湯主之。

【闡釋】,傷寒表證,應汗之使邪從外解,反治以吐下,以致津傷化燥,邪陷成實,不惡寒,發潮熱,便秘,都是胃腸燥實之徵,延至獨語如見鬼狀,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此不僅陽明腑實自病,且已波及厥少二陰,危之甚矣。脈弦為正氣尚存,陰精未竭,故曰脈弦者生;脈澀是營血衰竭,陽亢陰絕,故曰脈澀者死。

白話文:

傷寒恆論卷五

第五章 陽明病汗多致譫語

陽明病發熱多汗,多屬陽氣過盛,但陽盛則陰必虛。若過度發汗,則陰液耗損,陰液耗盡,陽氣也會隨之消亡。出現譫語、脈象短促,是陰陽俱虛的徵兆,性命危在旦夕。如果脈象尚且平和,說明陰血未完全耗盡,尚可不死。

本段說明虛證譫語的成因是汗出過多,導致津液大量損失,陽氣隨汗外洩,有亡陽的危險,屬於極度虛弱的狀態。脈象短促,表示氣血津液消耗殆盡,陰陽將要分離,是死亡的徵兆。若脈象平和,則陰陽尚未完全離絕,只要用藥得當,仍有生機。

第六章 陽明病汗多便秘譫語

陽明病患者多汗,導致津液外泄,胃燥便秘,大便乾燥,則會出現譫語,宜用小承氣湯治療。如果服用一劑後譫語停止,就不要再服用了。

譫語的產生是因為便秘,便秘是因為胃燥,胃燥是因為津液不足,津液不足是因為裡熱實邪,而汗液外泄。由於大便乾燥,腑氣不通,穢濁之氣上攻,擾亂心神,才會出現譫語。小承氣湯可以清除實熱,和胃理氣,使譫語自然停止。

第七章 傷寒表虛裏實致譫語

傷寒病程四五天,脈象沉而喘滿(腹部脹滿),脈沉表示病邪在裡,卻反而發汗,導致津液大量流失,大便祕結,屬於表虛裏實,時間久了就會出現譫語。

病邪本在裡,卻反而發汗,這是極大的錯誤。汗出則津液外泄,津液外泄則胃燥,大便也會乾燥不通。裡證邪實,所以才會出現譫語。

第八章 傷寒吐瀉後便秘譫語

傷寒病後,經過嘔吐或瀉下治療,但病情未解,大便秘結五六天,甚至十幾天才通便,午後發熱,不惡寒,獨自說話,如同見到鬼一樣。病情嚴重者,發病時不認識人,摸衣摸床,坐立不安,呼吸略促,眼睛直視。脈象弦緊者可以活,脈象澀滯者必死。輕症只有發熱,譫語者,宜用大承氣湯治療;如果服用一劑後通便,就停止服用。

經過吐瀉治療後病情仍未好轉,出現如見鬼一樣的症狀,摸衣摸床,呼吸略促,眼睛直視,這是將死的徵兆。但如果脈象弦緊,弦為陰象,說明陰氣尚未耗盡,所以還能活。若脈象澀滯,澀代表血液枯竭,陰氣耗盡,必死無疑。如果病人只有發熱和譫語,而沒有眼睛直視等危重症狀,則可用大承氣湯治療。

傷寒表證應該發汗以使邪氣從體表排出,卻反用吐瀉法,導致津液受損,化為燥熱,邪氣內陷,形成實證。不惡寒,午後發熱,便秘,都是胃腸燥實的表現。病情延誤,出現獨自說話如見鬼一樣,摸衣摸床,坐立不安,呼吸略促,眼睛直視等症狀,這不僅是陽明腑實的病症,而且已經波及厥陰少陰,非常危險。脈象弦緊表示正氣尚存,陰精未竭,所以說脈弦者生;脈象澀滯表示營血衰竭,陽亢陰絕,所以說脈澀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