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傷寒恆論》~ 一百一十三方總目 (1)

回本書目錄

一百一十三方總目 (1)

1. 一百一十三方總目

太陽上篇,計一十四方

桂枝,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

五苓散,豬苓,茯苓,澤瀉,白朮,肉桂

桂枝加附子湯,於桂枝湯內加附子一枚

白話文:

太陽上篇,計一十四方

桂枝湯

  • 桂枝
  • 白芍
  • 甘草
  • 生薑
  • 大棗

五苓散

  • 豬苓
  • 茯苓
  • 澤瀉
  • 白朮
  • 肉桂

桂枝加附子湯

  • 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附子一枚。

桂枝加桂湯,於桂枝湯內加桂二兩

桂枝人參湯,桂枝,人參,甘草,白朮,乾薑

葛根黃連黃芩湯,葛根,黃連,黃芩,甘草

桂枝去芍藥湯,於桂枝湯去白芍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於桂枝湯內去白芍加附子

白話文:

「桂枝加桂湯」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兩兩桂枝。「桂枝人參湯」由桂枝、人參、甘草、白朮、乾薑組成。「葛根黃連黃芩湯」包含葛根、黃連、黃芩、甘草。「桂枝去芍藥湯」則是將桂枝湯中的白芍去除。「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則是在桂枝湯中去除白芍,並加入附子。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於桂枝湯內加厚朴杏仁

桃仁承氣湯,桃仁,桂枝,大黃,芒硝,甘草

抵當湯,水蛭,虻蟲,桃仁,大黃

附:代抵當湯,桃仁,歸尾,生地,肉桂,大黃,玄明粉,穿山甲

白話文: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是在桂枝湯的基础上添加厚朴和杏仁。桃仁承氣湯由桃仁、桂枝、大黄、芒硝和甘草组成。抵當湯则以水蛭、虻蟲、桃仁和大黄为主。此外,代抵當湯则包含桃仁、归尾、生地、肉桂、大黄、玄明粉和穿山甲。

十棗湯,芫花,大戟,甘遂,大棗

大陷胸湯,大黃,芒硝,甘遂,,

大陷胸丸,大黃,芒硝,甘遂,葶藶,杏仁,白蜜

太陽中篇,計三十五方

麻黃,麻黃,杏仁,桂枝,甘草

小建中湯,即桂枝湯加飴糖

白話文:

十棗湯:主要藥材有芫花、大戟、甘遂和大棗。

大陷胸湯:藥材包括大黃、芒硝和甘遂。

大陷胸丸:藥材有大黃、芒硝、甘遂、葶藶、杏仁和白蜜。

(《太陽中篇》共記載三十五個方劑)

麻黃湯:主要藥材是麻黃、杏仁、桂枝和甘草。

小建中湯:是桂枝湯加飴糖。

茯苓甘草湯,茯苓,桂枝,甘草,生薑

芍藥甘草附子湯,三味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一兩新加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四味

桂枝甘草湯,二味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四味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五味

生薑瀉心湯,生薑,甘草,人參,黃連,黃芩,乾薑〔半夏〕〔大棗〕

白話文:

茯苓甘草湯用茯苓、桂枝、甘草、生薑;芍藥甘草附子湯用三味藥;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一兩,新加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用四味藥;桂枝甘草湯用二味藥;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用四味藥;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用五味藥;生薑瀉心湯用生薑、甘草、人參、黃連、黃芩、乾薑、半夏、大棗。

甘草瀉心湯,甘草,黃連,乾薑,大棗〔黃芩〕〔半夏〕

大黃黃連瀉心湯,二味

附子瀉心湯,附子,大黃,黃連,黃芩,,

半夏瀉心湯,半夏,黃芩,人參,乾薑,黃連,甘草,大棗

赤石脂禹餘糧湯,二味

大柴胡湯,柴胡,黃芩,半夏,生薑,大黃,大棗,枳實,白芍

白話文:

甘草瀉心湯用甘草、黃連、乾薑、大棗、黃芩、半夏。大黃黃連瀉心湯只用大黃和黃連。附子瀉心湯用附子、大黃、黃連、黃芩。半夏瀉心湯用半夏、黃芩、人參、乾薑、黃連、甘草、大棗。赤石脂禹餘糧湯只用赤石脂和禹餘糧。大柴胡湯用柴胡、黃芩、半夏、生薑、大黃、大棗、枳實、白芍。

旋覆代赭石湯,旋覆花,人參,半夏,甘草,大棗,代赭石,生薑

小陷胸湯,黃連,半夏,栝蔞實

柴胡桂枝湯,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生薑,桂枝,白芍,甘草,大棗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柴胡,龍骨,半夏,人參,大黃,鉛丹,桂枝,牡蠣,茯苓,生薑,大棗

白話文:

這段文字列出了四個中醫方劑的組成藥物,分別是:

  • 旋覆代赭石湯: 由旋覆花、人參、半夏、甘草、大棗、代赭石、生薑組成。
  • 小陷胸湯: 由黃連、半夏、栝蔞實組成。
  • 柴胡桂枝湯: 由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生薑、桂枝、白芍、甘草、大棗組成。
  •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由柴胡、龍骨、半夏、人參、大黃、鉛丹、桂枝、牡蠣、茯苓、生薑、大棗組成。

這些方劑在中醫典籍中都有記載,用於治療不同的疾病。

備註

  • 括號內的文字是藥物或方劑的現代名稱或別名,方便理解。
  • 鉛丹是一種含鉛的化合物,現代醫學認為有毒,不建議使用。

炙甘草湯,甘草,阿膠,麻仁,桂枝,人參,生地,麥冬,大棗,生薑,清酒

四逆湯,生附子,乾薑,甘草

梔子乾薑湯,二味

梔子生薑豉湯,三味

梔子厚朴湯,梔子,厚朴,枳實

梔子豉湯,二味

梔子甘草豉湯,三味

白話文:

炙甘草湯

  • 甘草(炙過)、阿膠、麻仁、桂枝、人參、生地、麥冬、大棗、生薑、清酒

四逆湯

  • 生附子、乾薑、甘草

梔子乾薑湯

  • 梔子、乾薑(兩味)

梔子生薑豉湯

  • 梔子、生薑、豉(三味)

梔子厚朴湯

  • 梔子、厚朴、枳實

梔子豉湯

  • 梔子、豉(兩味)

梔子甘草豉湯

  • 梔子、甘草、豉(三味)

乾薑附子湯,二味

抵當丸,水蛭,虻蟲,桃仁,大黃,共杵為丸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四味

桂枝附子湯,桂枝,附子,甘草,生薑,大棗

(白朮附子湯)〔去桂加白朮湯〕,白朮,附子,甘草,生薑,大棗

甘草附子湯,甘草,附子,白朮,桂枝

白話文:

乾薑附子湯只有乾薑和附子兩種藥材。抵當丸是用水蛭、虻蟲、桃仁、大黃四種藥材研磨成丸。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則由茯苓、桂枝、白朮、甘草四味藥組成。桂枝附子湯由桂枝、附子、甘草、生薑、大棗五味藥組成。白朮附子湯原本有白朮、附子、甘草、生薑、大棗五味藥,去掉桂枝,就變成去桂加白朮湯。甘草附子湯則由甘草、附子、白朮、桂枝四味藥組成。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麻黃,杏仁,生薑,連軺,赤小豆,甘草大棗,梓白皮

梔子柏皮湯,梔子,黃柏,甘草

太陽下篇,計一十四方

大青龍湯,麻黃,甘草,生薑,大棗,桂枝,杏仁,石膏

**桂枝麻黃各半湯

白話文: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用麻黃、杏仁、生薑、連軺、赤小豆、甘草、大棗、梓白皮。梔子柏皮湯,用梔子、黃柏、甘草。太陽下篇,共計十四個方劑。大青龍湯,用麻黃、甘草、生薑、大棗、桂枝、杏仁、石膏。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於桂枝湯內加麻黃石膏

**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於桂枝湯內去桂加茯苓白朮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桂枝,甘草,生薑,大棗,蜀漆,龍骨,牡蠣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四味

甘草乾薑湯,二味

白話文:

桂枝湯的兩個變方:

  • 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份量是麻黃的兩倍。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去掉桂枝,加入茯苓和白朮。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

,桂枝,甘草,生薑,大棗,蜀漆,龍骨,牡蠣

桂枝湯去掉了芍藥,加入了蜀漆、龍骨和牡蠣,稱為救逆湯。其組成包括桂枝、甘草、生薑、大棗、蜀漆、龍骨、牡蠣。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四味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由桂枝、甘草、龍骨、牡蠣四味藥組成。

甘草乾薑湯

,二味

甘草乾薑湯,由甘草和乾薑兩味藥組成。

芍藥甘草湯,二味

茯苓四逆湯,茯苓,人參,附子,甘草,乾薑

黃連湯,黃連,人參,半夏,乾薑,桂枝,甘草,大棗

小青龍湯,麻黃,芍藥,半夏,五味子,桂枝,甘草,乾薑,細辛

白虎加人參湯,於白虎湯內加人參

白虎湯,知母,石膏,甘草,粳米

白話文:

麻黃、芍藥、半夏、五味子、桂枝、甘草、乾薑、細辛,八種藥材組成的湯劑。

白虎加人參湯

,於白虎湯內加人參

在白虎湯的基礎上,加入人參。

白虎湯

,知母,石膏,甘草,粳米

知母、石膏、甘草、粳米,四種藥材組成的湯劑。

陽明上篇,計四方

小承氣湯,大黃,枳實,厚朴

調胃承氣湯,大黃,芒硝,甘草

豬苓湯,〔豬苓〕,茯苓,澤瀉〔阿膠〕,滑石

茵陳蒿湯,茵陳,梔子,大黃

陽明中篇,計四方

蜜煎導法,一味豬膽導法,一味

大承氣湯,大黃,芒硝,厚朴,枳實

白話文:

陽明上篇,計四方

小承氣湯,由大黃、枳實、厚朴三味藥組成。

調胃承氣湯,由大黃、芒硝、甘草三味藥組成。

豬苓湯,由豬苓、茯苓、澤瀉、阿膠、滑石五味藥組成。

茵陳蒿湯,由茵陳、梔子、大黃三味藥組成。

陽明中篇,計四方

蜜煎導法,可用單味豬膽進行導法。

大承氣湯,由大黃、芒硝、厚朴、枳實四味藥組成。

脾約丸,麻仁,杏仁,芍藥,大黃,枳實,厚朴

少陽篇,計二方

小柴胡湯,柴胡,人參,半夏,甘草,黃芩,生薑,大棗

柴胡桂枝乾薑湯,柴胡,乾薑,桂枝,黃芩,甘草,牡蠣,栝蔞根

合病篇,計五方

桂枝加葛根湯,於桂枝湯內加葛根

葛根湯,葛根,麻黃,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

葛根加半夏湯,於葛根湯內加半夏

白話文:

少陽篇中記載了兩個方劑,分別是脾約丸,包含麻仁、杏仁、芍藥、大黃、枳實、厚朴;以及小柴胡湯,包含柴胡、人參、半夏、甘草、黃芩、生薑、大棗。合病篇則記載了五個方劑,分別是柴胡桂枝乾薑湯,包含柴胡、乾薑、桂枝、黃芩、甘草、牡蠣、栝蔞根;桂枝加葛根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葛根;葛根湯,包含葛根、麻黃、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以及葛根加半夏湯,在葛根湯的基礎上加入半夏。

黃芩湯,黃芩,芍藥,甘草,大棗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於黃芩湯內加半夏生薑

痰病篇

瓜(帶)〔蒂〕散,甜瓜(帶)〔蒂〕,赤小豆

太陰篇,計二方

桂枝加芍藥湯,於桂枝湯內倍加芍藥

桂枝加大黃湯,於桂枝湯內倍加大黃

少陰前篇,計八方

麻黃附子細辛湯,三味

白話文:

黃芩湯,黃芩,芍藥,甘草,大棗

  • 黃芩湯,由黃芩、芍藥、甘草和大棗四味藥材組成。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於黃芩湯內加半夏生薑

  • 在黃芩湯中加入半夏和生薑。

痰病篇

瓜(帶)〔蒂〕散,甜瓜(帶)〔蒂〕,赤小豆

  • 瓜(連著瓜蒂)散,由甜瓜(連著瓜蒂)和赤小豆兩味藥材組成。

太陰篇,計二方

桂枝加芍藥湯,於桂枝湯內倍加芍藥

  • 在桂枝湯中增加芍藥的用量一倍。

桂枝加大黃湯,於桂枝湯內倍加大黃

  • 在桂枝湯中增加大黃的用量一倍。

少陰前篇,計八方

麻黃附子細辛湯,三味

  • 麻黃附子細辛湯,由麻黃、附子和細辛三味藥材組成。

附子湯,附子,茯苓,人參,白朮,白芍

麻黃附子甘草湯,三味

吳茱萸湯,吳萸,人參,生薑,大棗

白通湯,蔥白,乾薑,附子

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於白通湯內加人尿豬膽汁

真武湯,茯苓,白朮,芍藥,生薑,附子

通脈四逆湯,附子,甘草,乾薑,蔥白

白話文:

附子湯

附子、茯苓、人參、白朮、白芍

麻黃附子甘草湯

麻黃、附子、甘草(三味藥)

吳茱萸湯

吳茱萸、人參、生薑、大棗

白通湯

蔥白、乾薑、附子

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

: 在白通湯的基础上,加入人尿和豬膽汁。

真武湯

茯苓、白朮、芍藥、生薑、附子

通脈四逆湯

附子、甘草、乾薑、蔥白

少陰後篇,計八方

黃連阿膠湯,黃連,阿膠,黃芩,雞子黃,白芍

桃花湯,赤石脂,乾薑,粳米

豬膚湯,一味,

甘草湯,一味,

桔梗湯,桔梗,甘草

半夏散及湯,半夏,桂枝,甘草

白話文:

少陰後篇,計八方

黃連阿膠湯:方中包含黃連、阿膠、黃芩、雞子黃、白芍。

桃花湯:方中包含赤石脂、乾薑、粳米。

豬膚湯:僅用一味藥材。

甘草湯:僅用一味藥材。

桔梗湯:方中包含桔梗、甘草。

半夏散及湯:方中包含半夏、桂枝、甘草。

苦酒湯,半夏,雞子,

四逆散,甘草,枳實,白芍,柴胡

厥陰上篇,計三方

烏梅丸,烏梅,細辛,乾薑,黃連,人參,桂枝,附子,黃柏,當歸,〔川椒〕

當歸四逆湯,當歸,細辛,甘草,通草,白芍,桂枝,大棗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於前方內加吳萸、生薑

白話文:

苦酒湯由半夏、雞子組成。四逆散由甘草、枳實、白芍、柴胡組成。烏梅丸由烏梅、細辛、乾薑、黃連、人參、桂枝、附子、黃柏、當歸、川椒組成。當歸四逆湯由當歸、細辛、甘草、通草、白芍、桂枝、大棗組成。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則是在當歸四逆湯的基礎上,加入吳萸、生薑。

厥陰中篇,計二方

麻黃升麻湯,麻黃,升麻,當歸,知母,黃芩,天冬,葳蕤,石膏,白朮,乾薑,白芍,茯苓,甘草,桂枝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四味

厥陰下篇,計一方

白頭翁湯,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

過經不解,計一方

柴胡加芒硝湯,於小柴胡湯內加芒硝

白話文:

麻黃升麻湯:由麻黃、升麻、當歸、知母、黃芩、天冬、葳蕤、石膏、白朮、乾薑、白芍、茯苓、甘草和桂枝等成分組成。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由乾薑、黃芩、黃連和人參四種成分組成。

厥陰下篇,計一方:白頭翁湯,主要成分為白頭翁、黃連、黃柏和秦皮。

過經不解,計一方:柴胡加芒硝湯,是在小柴胡湯的基礎上加入芒硝。

差後勞復食復,計四方

枳實梔子豉湯,枳實,梔子,豉

牡蠣澤瀉散,牡蠣,澤瀉,蜀漆,葶藶子,商陸根,海藻,栝蔞根

理中丸,人參,乾薑,甘草,白朮

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半夏,人參,甘草,麥門冬,粳米

陰陽易病,計一方

燒褌散,男病用女褌,女病用男褌,燒灰

白話文:

恢復後要勞動,勞動後要進食,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選擇適合的方劑,陰陽失調容易生病,也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用方劑。燒褌散則需要根據病人性別,使用不同性別的內褲燒成灰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