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恆論》~ 傷寒恆論卷二 (19)
傷寒恆論卷二 (19)
1. 傷寒恆論卷二
【闡釋】,熱結在裏,必要有裏熱之實據,復往來寒熱,則大柴胡湯可用。若水結在胸脅,明是中宮之陽不能傳運,水流入脅而結聚,應如鄭氏所說:「當溫中、健脾、行水,大陷胸湯斷乎不可」。此證可用理中湯加砂、半、茯苓治之。
四十一、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四肢關節疼痛之甚。),微嘔,心下支結(心下感覺支撐悶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原文146
【鄭論】,按傷寒至六七日,所現仍是太陽表證病情,但有微嘔,則柴胡桂枝湯可用。至於心下支結,是太陽寒水之氣上逆所致也,當於方中加茯苓、砂、半,庶為恰切。
【闡釋】,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此是太陽表證未除的現象;同時又現輕微嘔吐,並感覺心下支撐悶結,此即少陽證之輕者。兩經證狀都比較輕微,所以用桂枝湯、柴胡湯各取原方之半,雙解兩經之邪。
柴胡桂枝湯方(校補)
桂枝一兩半(去皮),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擘),生薑一兩半(切),柴胡四兩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本云:人參湯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黃芩,復如柴胡法,今用人參,作半劑。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此小柴胡與桂枝湯兩方各半合劑而成。桂枝湯疏通營衛,解太陽之邪,則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除;以柴胡湯和少陽半表半裏之邪,則微嘔、心下支結自愈。現推廣應用以治感冒,瘧疾、在表之風濕性關節炎,凡與本方病機相符者,均可使用。
四十二、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原文107
【鄭論】,按此條果係下證,下則病去無遺,何至有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能轉側者?明是下傷胸中之陽,以致濁陰上泛,而為胸滿煩驚者,心腎之陽為下所傷也。小便不利者,下焦之陽衰,不能化下焦之陰也。譫語者,濁陰上閉神明昏亂也。一身盡重不能轉側者,少陰之陰寒甚,而無陽以化也。法非四逆、白通不能了。若原文之方,決不妥當
【闡釋】,鄭氏對此條,其見解獨特,與歷代注家不同。果係下證,下之則病去無遺,何致有胸滿煩驚,小便不利等證狀,明是傷及中下焦之陽,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則非對症之方。而又當用四逆、白通以扶中下焦之陽,則諸證自愈。筆者信之而不疑。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校補)
柴胡四兩,龍骨、黃芩、生薑(切),鉛丹、人參、桂枝(去皮),茯苓各一兩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熬),大棗六枚(擘)
白話文:
傷寒恆論卷二
內熱壅結,必須有裡熱的確實證據,且伴隨寒熱往來,才能使用大柴胡湯。如果水液停滯在胸脅,明顯是中焦陽氣不能運化,水液流入脅肋而聚集,正如鄭氏所說:「應該溫中、健脾、行水,大陷胸湯絕對不可用」。這種情況可以用理中湯加砂仁、半夏、茯苓治療。
傷寒病發六七天,發熱但惡寒較輕微,四肢關節疼痛明顯,輕微嘔吐,心下感覺脹滿、阻塞,外在症狀尚未消失,則可用柴胡桂枝湯。
按:傷寒病至六七天,仍然表現為太陽表證的症狀,但有輕微嘔吐,則可以使用柴胡桂枝湯。至於心下脹滿阻塞,是太陽經寒水之氣逆上所導致的,方中應該加茯苓、砂仁、半夏,這樣才更合適。
發熱但惡寒較輕微,肢節疼痛,這是太陽表證未除的表現;同時又出現輕微嘔吐,並且感覺心下脹滿阻塞,這是少陽證較輕的表現。兩經的症狀都比較輕微,所以用桂枝湯、柴胡湯各取一半的劑量,同時治療兩經的邪氣。
柴胡桂枝湯組成:
桂枝一兩半(去皮)、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擘)、生薑一兩半(切)、柴胡四兩
將以上九味藥材,用七升水煎煮至三升,去渣,溫服一升。原方記載:以人參湯做法,如同桂枝湯法,再加入半夏、柴胡、黃芩,再依柴胡湯法煎煮,現在用人參,用半劑量即可。
此方是將小柴胡湯與桂枝湯各取一半劑量合在一起。桂枝湯疏通營衛,解表太陽經邪氣,則發熱、輕微惡寒、肢節疼痛等症狀消除;柴胡湯和解少陽經半表半裡的邪氣,則輕微嘔吐、心下脹滿阻塞等症狀自愈。現在廣泛應用於治療感冒、瘧疾、表證的風濕性關節炎,凡是與本方病機相符的疾病,均可使用。
傷寒病發八九天,經過瀉下治療,卻出現胸部滿悶、煩躁不安、驚恐,小便不利,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全身沉重,不能翻身,則可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按:如果真是瀉下之後的症狀,瀉下後病症應該完全消失,為何還會出現胸部滿悶、煩躁不安、驚恐,小便不利,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全身沉重,不能翻身等症狀?這明顯是瀉下損傷了胸中陽氣,導致濁陰上泛,而出現胸部滿悶、煩躁不安、驚恐等症狀;心腎之陽氣被瀉下損傷;小便不利,是因為下焦陽氣衰弱,不能化解下焦陰寒;神志不清胡言亂語,是因為濁陰上逆阻塞神明,導致神志昏亂;全身沉重不能翻身,是因為少陰經的陰寒很重,而沒有陽氣來化解。治療方法非四逆湯、白通湯不可。如果用原文的方子,肯定是不合適的。
鄭氏對此條的見解獨特,與歷代注家不同。如果真是瀉下之後的症狀,瀉下後病症應該完全消失,為何還會出現胸部滿悶、煩躁不安、驚恐,小便不利等症狀?這明顯是損傷了中下焦的陽氣,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不是對症之方。應該使用四逆湯、白通湯來扶助中下焦的陽氣,則諸症狀自然會痊癒。我完全相信鄭氏的觀點。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組成:
柴胡四兩、龍骨、黃芩、生薑(切)、鉛丹、人參、桂枝(去皮)、茯苓各一兩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熬)、大棗六枚(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