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傷寒恆論》~ 附錄 (1)

回本書目錄

附錄 (1)

1. 附錄

《傷寒論》原文,有《傷寒恆論》中所無者,補上備考。

6.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30.問曰:症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乾,兩脛拘急而譫語。師曰: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乾,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

白話文:

6.太陽病,發熱口渴,不惡寒,稱為溫病。如果發汗後,身體灼熱,叫做風溫。風溫發病,脈象陰陽浮動,自出汗,身體沉重,多睡,鼻息必定鼾聲,說話困難。如果被下法治療,小便不利,直視而小便失禁。如果被火法治療,微發黃色,嚴重者如驚癇,時常狂亂。如果被火薰,一次逆症,尚可延長壽命,再逆則縮短壽命。

30.問:症狀在白天陽氣升起時加重,按治療方法治療反而加劇,出現厥逆,咽中乾燥,兩小腿攣急而胡言亂語。老師說:半夜時手足當溫暖,兩腳當伸展。後如老師所言,怎麼知道這樣呢?答:寸口脈浮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小腿攣縮,症狀類似桂枝湯證,因此加附子參入其中。增加桂枝使其出汗,附子溫經,因為是陽氣不足的緣故。厥逆,咽中乾燥,煩躁,為陽明經內熱所致,胡言亂語煩亂,再服用甘草乾薑湯。

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37.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92.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裏,宜四逆湯。

98.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不中與也,食穀者噦。

白話文:

半夜陽氣回升,雙腳應該感覺溫熱,小腿還有輕微的拘急感,再加服芍藥甘草湯,小腿就能伸展;用承氣湯微量通便,就能止住譫語胡言亂語,所以知道病可以治癒。

101.條前段。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113.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115.脈浮熱甚,而反炙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

122.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141.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白話文:

101. 條前段: 傷寒中風,如果有柴胡證(柴胡湯證),出現其中一種證狀即可,不必全部都出現。

113. 形作傷寒: 症狀表現像傷寒,但是脈象不弦緊,反而虛弱,虛弱的人必定口渴,被火烤就會胡言亂語,脈浮發熱虛弱的人,解表出汗後就能痊癒。

115. 脈浮熱甚: 脈象浮而發熱很厲害,卻反過來烤火,這是實證,以虛寒來治療實熱,因為火氣而發動,必定會咽喉乾燥吐血。

122. 病人脈數: 病人脈象急促,急促就是發熱,應該消化穀物引導飲食,卻反而嘔吐的,這是用發汗法治療,導致陽氣虛微,膈氣虛弱,脈象才急促。急促是因為外來熱邪,不能消化穀物,因為胃中虛冷,所以嘔吐。

141. 病在陽: 病在陽分,應該用發汗法來解表,卻反過來用冷水澆,就像灌溉一樣,其熱氣被遏制而不能散發,更加煩熱,皮膚上長出粟狀物(熱邪外透的表現),口渴反而不想喝水,服用白散(現稱蛤蚧散)。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可用五苓散。寒邪凝結在胸中,沒有發熱證狀的,可用三物小陷胸湯,也可以服用白散。

171.太陽少陽並病,心下鞭,頸項強而弦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224.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

331.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

342.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380.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者,其人外氣怫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381.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辨霍亂病脈症並治篇

白話文:

太陽少陽同時生病,胸口疼痛,脖子僵硬且緊繃,應該針刺大椎、肺俞、肝俞穴位,切勿往下針刺。

陽明病症,大量出汗又口渴,不可服用豬苓湯,因為出汗太多胃部乾燥,豬苓湯又會利尿,加重病情。

傷寒先發冷,之後發熱且腹瀉,必定會自行停止,發冷時再次腹瀉。

傷寒發冷四天,發熱三天,再次發冷五天,病情加重,寒症多於熱症,陽氣衰退,所以病情加重。

傷寒患者嘔吐腹瀉,極度虛弱,又大量出汗,外氣鬱結,再給他喝水,會加重出汗,導致呃逆。原因是胃部寒冷。

傷寒,呃逆且腹脹,觀察病情的發展,了解哪個部位不通暢,疏通它就能痊癒。辨別霍亂病脈症並治療篇。

382.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此名霍亂。

383.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霍亂自吐下,又利止,復更發熱也。

384.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上,轉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氣,仍不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鞭,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也。下利後,當便鞭,鞭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復過一經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

385.惡寒脈微而復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白話文:

傷寒病,脈象微弱且澀的,本是霍亂,現在是傷寒,但是四五天之後病邪就會上到陰經,轉入陰經必定會腹瀉。原本就是嘔吐腹瀉的,就沒辦法治了。想要大便卻沒有力氣,仍然腹瀉的,這是陽明經的病症,會拉稀,十三天就會痊癒,這是因為陽明經的氣血運行完畢了。腹瀉之後,應該要拉稀,拉稀了就能吃飯就痊癒。現在反而是不能吃飯,等到病邪到達後經,才稍微能吃,再經過一條經脈就能吃飯,再過一天就應該痊癒,如果沒有痊癒,就不是陽明經的病症。

怕冷、脈象微弱並且又腹瀉,腹瀉停止後就出血,可以用四逆加人參湯來治療。

四逆加人參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乾薑一兩半,人參一兩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再服。

386.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小和之。

388.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389.既吐且利,小便復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四逆加人參湯方

藥方:

  • 甘草二兩(炙)
  •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 乾薑一兩半
  • 人參一兩

用法: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後,分溫熱服下。

臨床應用:

  1. 霍亂,頭痛發熱,身體疼痛,熱症明顯且想要喝水者,應以五苓散治療。若寒症明顯,不想要喝水者,應以理中丸治療。

  2. 吐瀉停止,但身體疼痛不止,應當緩解外邪,宜用桂枝小和湯治療。

  3. 吐瀉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冰冷者,應以四逆湯治療。

  4. 既吐又瀉,小便也頻繁,且大汗淋漓,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搏微弱幾乎絕息者,應以四逆湯治療。

390.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湯主之。

通脈四逆加豬膽湯方

甘草二兩(炙),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大椎半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內豬膽汁,分溫再服,其脈即來。無豬膽,以羊膽代之。

391.吐利發汗,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

白話文:

患者已經吐完,但腹瀉不止,還伴隨出汗昏厥、四肢僵硬、脈搏微弱、快要斷氣的症狀,可以用「通脈四逆加豬膽湯」來治療。

藥方如下:

  • 甘草二兩(炙烤),乾薑三兩(體壯者可加至四兩),附子大者一枚(生品,去皮,切成八片),大椎半合。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三升水煮,煮至一升二合時,去渣,加入豬膽汁,分溫熱服下,患者脈搏就會恢復。如果沒有豬膽,可以用羊膽代替。

患者出現嘔吐、腹瀉、出汗、脈象平緩但略微煩躁的症狀,這是由於身體虛弱,新進的食物無法消化吸收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