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恆論》~ 傷寒恆論卷九 (14)

回本書目錄

傷寒恆論卷九 (14)

1. 傷寒恆論卷九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即甘草湯內加桔梗,桔梗有宣肺豁痰,排膿消炎的作用,合之以治咽喉痛,為治咽喉痛之祖方。《金匱》用以治肺癰虛證。筆者常用本方治風熱為患之咽喉腫痛病者,屢用屢效,但劑量必重,否則無效。

十二、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就是酸醋。)湯主之。原文313、312

【鄭論】,按此條皆少陰協火而動,上攻咽喉所致,觀所主之方,純是苦甘之劑,則得此病之實據也。

【闡釋】,本條前段咽中痛,乃陰寒外束,陽邪鬱聚不得伸達,鬱而化火,除咽痛之外,應伴有惡寒、氣逆、欲嘔等證狀。後段先言咽中傷,而後言生瘡,則因傷而成瘡可知,至於不能言語,風痰互結,咽部糜爛而有所阻滯,聲乃不出,此證較咽中痛為重。鄭氏說:「觀所主二方,純是苦甘之劑,則知此病是少陰協火而動,上攻咽喉所致」。所論極是。

總的來說,咽痛一證,陰證陽證都有,最難辨認。到於少陰咽痛,雖識之而用溫裏之劑,又多畏而不敢輕投,而溫法又各有別,不容概施。如少陰前篇6條之咽痛,此為假熱真寒證,白通湯加童便之證也。16,條之咽痛,此為陰盛於內,隔陽於外,通脈四逆湯證也。至於本篇10條之咽痛,為下利傷陰,虛火上亢,與11條之咽痛,皆少陰證協火而動之的候,前者治以豬膚湯,後者治以甘草湯,不差者,治以桔梗湯,此皆苦甘化陰之方。

12,條之咽中痛,治以半夏散及湯;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又當以苦酒湯治之。此亦屬少陰協火而動,上攻咽喉所致。以上所述雖同為少陰病之咽痛,而證有輕重,方亦有緩急,其不取寒涼直折一也。筆者師鄭氏之意,凡遇此類患者,先以炮薑甘草湯合桔梗湯治之,然後視證之輕重,或用附子理中湯,或用白通湯、通脈四逆湯治之。但少陰腎經之脈,循喉嚨,挾舌本,故加補腎藥物,療效更佳。

半夏散及湯方(校補)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內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嚥之。半夏有毒,不當散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以半夏開結降痰,桂枝疏風散寒,甘草止痛和中。凡咽痛由於風寒外束而痰多者,宜用本方。其取捨在於是否有表證,否則,縱然陰虛火動,亦不適合。

苦酒湯方(校補)

半夏(洗破如棗核)十四枚,雞子一枚(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

白話文: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這個方子就是在甘草湯中加入桔梗,桔梗有宣通肺氣、化痰排膿的作用,配合甘草湯用來治療咽喉疼痛,是治療咽喉痛的經典方劑。《金匱要略》用它治療肺癰虛證。筆者常用此方治療因風熱引起的咽喉腫痛,效果很好,但必須加大劑量,否則無效。

十二、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鄭論】
這段內容說明,這些症狀都是由少陰病伴有火氣上衝、攻擊咽喉引起的。從所用的方劑來看,全是苦甘化陰的藥方,證明瞭這種病症的實質。

【闡釋】
前段提到的「咽中痛」,是因陰寒外束、陽氣鬱結而化火,除了咽痛之外,還應伴有惡寒、氣逆、想吐等症狀。後段提到的「咽中傷」,進而發展為「生瘡」,進而導致無法說話、聲音嘶啞,這是因為風痰互結、咽喉部糜爛阻塞所致,病情比單純的咽痛更嚴重。鄭氏認為,仔細觀察兩個方劑的成分,都是以苦甘化陰的藥物為主,說明這是由少陰病火氣上衝引起的咽喉問題,這個論點很有道理。

總的來說,咽痛有陰證和陽證之分,辨認難度較大。對於少陰咽痛,即使診斷正確,醫師也可能因懼怕而不敢輕易使用溫裡藥,且溫法的運用也有區別。例如,少陰病前篇的第6條提到咽痛屬於假熱真寒證,需用白通湯加童便治療;第16條提到的咽痛屬於陰盛內寒、格陽於外,需用通脈四逆湯治療。本篇第10條提到的咽痛是因下利傷陰、虛火上炎引起,與第11條的咽痛都屬於少陰病伴有火氣上衝的表現,前者用豬膚湯治療,後者先用甘草湯,無效則改用桔梗湯,這些都屬於苦甘化陰的方劑。

第12條提到的「咽中痛」用半夏散及湯治療;「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則需用苦酒湯治療。這些也是少陰病火氣上衝的表現。上述咽痛雖同屬少陰病,但證候輕重不同,方劑也有緩急之別,共同點是不用寒涼藥物直折火氣。筆者按照鄭氏的觀點,遇到這類患者時,先用炮薑甘草湯合桔梗湯治療,再根據病情輕重選擇附子理中湯、白通湯或通脈四逆湯,並加入補腎藥物,效果更好。

半夏散及湯方
成分:半夏(洗淨)、桂枝(去皮)、甘草(炙)。
製法:三味藥等份,分別搗碎研磨,混合均勻,用白開水調和,每次服用一湯匙,每日三次。若無法服用散劑,可用水煮沸後加入散劑,略微煎煮後稍涼,少量含咽。注意:半夏有毒,不宜直接散服。

方解與應用範圍
半夏開結化痰,桂枝祛風散寒,甘草和中止痛,適用於因風寒外束、痰多的咽痛。關鍵在於是否有表證,若無表證,即使是陰虛火旺也不適用。

苦酒湯方
成分:半夏(洗淨後切碎如棗核大小)十四枚、雞蛋一枚(去蛋黃,加入苦酒,裝入蛋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