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四 傷寒類證 (1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傷寒類證 (16)

1. 傷津嘔逆

凡霍亂大吐之後,暑濕穢邪已去,胸中通泰而乾嘔大渴、舌中心絳燥無胎者,此津液消耗也。急宜鮮生地、釵石斛、麥冬、花粉、北沙參、綠豆皮之類養之。

白話文:

在發生嚴重腹瀉與大量嘔吐後,如熱天濕氣及不潔病邪已經排出,胸部感覺舒暢,但接著出現乾嘔且極度口渴、舌尖及舌中部呈現深紅且乾燥無苔的情況,這表示體內的水分和滋潤物質已大量流失。此時應立即服用新鮮的生地黃、石斛、麥門冬、花粉、北沙參、綠豆衣等藥材來補充和滋養身體流失的津液。

2. 霍亂轉筋

不拘因寒因暑,總加木瓜於藥內,邪去轉筋自止。若吐瀉已定而筋尚轉,是耗其津液而然也,宜養液舒筋,如鮮生地、花粉、鉤藤、米仁、木瓜之類。

白話文:

不管是因為寒冷或是炎熱導致的霍亂轉筋,我們都會在藥方中加入木瓜,當病邪被去除後,轉筋的症狀自然就會停止。如果嘔吐和腹瀉已經停止,但還存在轉筋的情況,這通常是因為身體的津液已被消耗,這時應該補充津液,放鬆筋骨,可以使用像新鮮的生地、花粉、鉤藤、薏仁、木瓜等藥材來調理。

3. 陰霍亂

凡霍亂實熱證,皆中焦胃病,寒證即胃傷生冷,太陰感寒是也。治法俱見前。陰霍亂者,乃少陰證,初起吐利、脈沉伏、手足冷,其舌形胖嫩淡紅,不渴者是也。四逆湯、理陰煎之類,察其宜剛、宜柔投之。

如見舌胎紫色而干、口渴乾嘔者,當以金水六君煎和之。

如見舌形胖嫩而色黑滑者,是太陰中寒,理中證也,不可認作少陰。

_邵評:_凡治太陰,藥宜剛燥;治少陰,藥宜溫潤。有少陰傷寒,先從吐瀉而起。但看舌形紫色無胎,或舌中微白而四畔紅絛,六脈沉細,似寐非寐者,即是少陰傷寒。治當益陰和中,不可作霍亂治。

_按:_凡病起吐瀉,而舌上有胎,或黃或白者,方是霍亂,否則斑痧未透也。緣二證中有濕熱之邪,故舌生胎。少陰乃虛證所發,故舌但紫絳,或淡紅而無胎,臨證者辨之。

凡霍亂吐瀉,發於夏秋之間,固宜察其暑濕穢食之邪為治。若治之不效,或兼嘔吐煩悶、脈伏足冷之症者,又當審其是否斑疹痰飲,不可草率也。

白話文:

[陰霍亂]

凡是霍亂實際上熱症的狀況,都是因為中焦胃部的問題,若是寒證,就是胃受了生冷食物的影響,這就是太陰感受了寒冷。治療方法前面都有說明過。而陰霍亂,是屬於少陰證的情況,一開始會有嘔吐和腹瀉、脈搏深沉隱蔽、手腳冰冷的現象,且舌頭呈現胖嫩淡紅色,並不會感到口渴。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四逆湯、理陰煎等藥物,根據病情適合用硬性或是柔性的治療方式。

如果看到舌苔呈現紫色且乾燥,並且口渴乾嘔,應該以金水六君煎進行調和。

如果看到舌頭胖嫩且顏色偏黑滑,這是太陰中寒,理中證的情況,不能誤以為是少陰證。

邵氏評論:治療太陰證,藥物應該偏向剛燥;治療少陰證,藥物應該偏向溫潤。有些少陰傷寒,是先從嘔吐和腹瀉開始。只要看舌頭呈現紫色無胎,或者舌面微微泛白但邊緣紅潤,六脈深沉細微,似睡非睡的狀態,這就是少陰傷寒。應該補益陰氣,調和中氣,不能誤認為是霍亂。

一般來說,如果疾病開始出現嘔吐和腹瀉,舌頭上有胎,不管是黃色還是白色的,纔是霍亂,否則可能是斑痧尚未完全顯現。因為在這兩種情況中,有濕熱的邪氣,所以舌頭才會產生胎。少陰證是虛弱的表現,所以舌頭只會呈現紫紅色,或者淡紅色但沒有胎,診斷時需要注意分辨。

所有的霍亂嘔吐和腹瀉,發生在夏季或秋季之間,確實應該要判斷暑濕穢食的邪氣來治療。但如果治療後沒有改善,或者併有嘔吐煩悶、脈搏隱蔽和腳冷的症狀,那就要進一步判斷是不是斑疹或者是痰飲的問題,不能輕易下結論。]

4. 乾霍亂

欲吐不吐,欲瀉不瀉,腹痛欲死,俗名絞腸痧是也。急用淡鹹湯,或蔥礬水,用鵝羽探吐,得吐則生,不吐則死。吐後方用理氣和中清疏之劑,隨證治之。

如已成閉證,神昏不語,放痧、刮痧等法俱不效者,急以鹽填滿臍孔灸之,不計壯數。

乾霍亂神昏不語,形脫者不治。如開聲神清,但吐瀉不得,絞腸痛欲死者,急用探吐法,並放痧、刮痧之法。蓋毒氣以下行為順,景岳刮痧法最妙。

如見痞滿燥實、臍旁耕痛不可忍者,下證也,急以承氣湯下之。此以提吐為逆,達下為順也。

凡於霍亂神昏不語而形脈不脫者,可治。脈伏而形神不失者,亦可治。或按穴放痧,或背心刮痧,再以川鬱金、石菖蒲、廣藿梗、滑石粉、通草等煎湯,衝入西黃二分投之。

乾霍亂神昏不語、六脈沉伏,是否兼火當清者,是否兼寒當溫者,但當察其唇齒舌胎之燥潤以別之。

乾霍亂大痛難忍、大汗大渴、舌黃燥刺,用黃連絞水服之。汗止者生,不止者死。

霍亂髮躁,地漿水冷服之。

絞腸痛,蕎麥湯冷服之。

嘔吐不休,環頭蘆稷湯冷服之。

霍亂腹痛,行氣逐穢藥不效者,飛鹽點湯冷服之。

白話文:

[乾霍亂]

病症表現為想吐卻吐不出來,想拉肚子卻拉不出來,腹部劇烈疼痛至極,這在民間常被稱為絞腸痧。

應立即使用淡鹹湯或是蔥礬水,用鵝毛刺激喉嚨引發嘔吐,若能吐出則有機會康復,否則可能危及生命。嘔吐後纔可服用調理氣血、和胃清熱的藥物,根據病情進行治療。

如果已經形成閉證,患者失去意識無法說話,即使採用放痧、刮痧等方法都無效時,應迅速將鹽填滿肚臍孔,進行艾灸,不必計算次數。

乾霍亂導致的昏迷無言,且出現脫水症狀者,通常無法治療。但如果還能發出聲音,神智清醒,只是無法吐瀉,腹部劇烈疼痛至極的患者,應立即採取催吐法,同時配合放痧、刮痧的方法。因為讓毒素向下排出是順應自然的治療方式,景嶽刮痧法尤其有效。

若患者有脹滿、燥熱、實證的症狀,且臍周圍疼痛難忍,這是需要進行瀉下的徵兆,應迅速給予承氣湯進行瀉下。因為催吐在此情況下反而有害,讓毒素從下排出纔是正解。

對於霍亂導致的昏迷無言,但身體形態和脈象未出現衰弱跡象的患者,仍有可能治療。脈搏雖隱而不現,但形態和精神狀態尚佳的,也還有治療的希望。可以通過按壓穴位放痧,或在背部刮痧,再用川鬱金、石菖蒲、廣藿梗、滑石粉、通草等煎湯,加入西黃二分服用。

對於乾霍亂導致的昏迷無言,且六脈沉伏的患者,需判斷是否有火熱需要清熱,或有寒象需要溫補,主要觀察嘴脣、牙齒、舌苔的乾燥與否來辨別。

對於乾霍亂引起的劇烈疼痛、大量出汗、口渴、舌苔黃燥帶刺的患者,可用黃連絞汁服用。若汗停則有康復的機會,否則可能危及生命。

霍亂導致煩躁不安,可服用冷地漿水。

絞腸痛,可服用冷蕎麥湯。

持續嘔吐不止,可服用冷環頭蘆稷湯。

霍亂引起腹痛,使用行氣逐穢藥物無效時,可試著服用加了鹽的冷湯。

5. 探吐法

以陰陽水對衝,先以刀燒紅,置鹽一撮於刀上,即以熱鹽沖水中和勻,令病人飲之,居密室中,以布袱拴緊其腹,將鵝羽探吐。得吐則生,不吐則死。如醒時,切不可與粥飲,與之立死;不可與熱湯,與之則心閉而死。

白話文:

【探吐法】

使用陰水與陽水對衝的方式,首先把刀燒到發紅,然後在刀上放一小撮鹽,立刻用這熱鹽去沖入水中並攪拌均勻,讓病人喝下這杯水。病人應該在密閉的房間裡,用布緊緊綁住他的腹部,再用鵝毛刺激他的喉嚨讓他嘔吐。如果能吐出來,病人就有生存的機會;如果無法吐出,情況可能危急。當病人清醒時,絕對不能給他喝粥或任何飲料,否則會立即有生命危險;也不能給他喝熱湯,因為這會導致心臟功能停止,進而死亡。

6. 伏暑晚發(參《葉案》)

晚發者,夏受暑濕之邪,留伏於裡,至秋新邪引動而發也。其症與瘧疾相似,但寒熱模糊,脈象沉滯,舌胎黏膩,脘痞煩悶,午後更熱,天明汗解,或無汗,清晨稍解,此暑濕之邪留著於裡,最難驟愈。治法不外三焦主治。

在上焦,則舌胎白膩、頭脹身痛、肢冷胸悶、咽乾溺澀等症。當泄氣分之熱,宜連翹、杏仁、滑石、薄荷、橘紅、通草、半夏、桔梗。熱邪重加黃芩、蘆根,濕邪重加白蔻、厚朴。

在中焦,則舌胎微黃黏膩、痞悶胸滿,或目黃舌白,口渴溺赤。宜濕熱兼治,用法半夏、陳皮、赤苓、枳實、川連,通草之類。

若濕邪重,則脾陽受傷,目黃腹脹,小溲不利,或大便不實。又宜溫中去濕,如茅朮、厚朴、二苓、澤瀉、木香、木瓜之類。濕甚加乾薑。

濕熱結於下焦氣分,必兼小腹脹滿、小便不利。宜茯苓、豬芩、滑石、寒水石、晚蠶沙、茵陳、澤瀉之類,桂苓甘露飲亦可。

若暑濕之邪,入於營分,則口渴心煩、舌赤。宜清營分之邪,犀角、鮮生地、菖蒲、元參、連翹、銀花之類。

若舌胎中黃邊絳、齒燥唇焦、脈左數右大,此暑邪內燔,氣血兩虧也。玉女煎加減。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夏季受到暑濕邪氣影響,這些邪氣會潛伏在身體內部,到了秋季因新的因素觸發而爆發的疾病,稱為伏暑晚發。這種病和瘧疾的症狀很像,但是寒熱交錯不明顯,脈搏沈滯,舌苔黏膩,胸口悶且煩躁,下午時刻更熱,到清晨才稍微緩解,或者完全不出汗,這都是因為暑濕邪氣在身體內部殘留所導致的,非常難以迅速痊癒。治療的方法主要是針對三焦來進行。

上焦部分,症狀可能包括舌苔白且黏,頭痛身痛,四肢冰冷,胸口悶,喉嚨乾,排尿困難等,應當要排除氣分的熱,可用的藥材有連翹、杏仁、滑石、薄荷、橘紅、通草、半夏、桔梗。如果熱邪較重,可以再加黃芩、蘆根;濕邪較重,則加白蔻、厚朴。

中焦部分,舌苔微黃且黏膩,胸口悶且脹滿,或者眼睛泛黃舌苔白,口渴排尿呈紅色,可用的藥材有半夏、陳皮、赤苓、枳實、黃連,以及通草等。

如果濕邪過重,脾臟功能就會受損,眼睛泛黃且腹部脹,小便不順暢,或者大便不成形,應該溫中去濕,可用的藥材有茅朮、厚朴、茯苓、澤瀉、木香、木瓜等,濕氣過重時,還可加乾薑。

濕熱結於下焦的氣分,會伴隨小腹脹滿,小便不順,可用的藥材有茯苓、豬苓、滑石、寒水石、晚蠶沙、茵陳、澤瀉等,桂苓甘露飲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暑濕邪氣進入營分,會出現口渴心煩,舌頭紅的症狀,應該清除營分的邪氣,可用的藥材有犀角、生地、菖蒲、元參、連翹、銀花等。

如果舌苔中間黃邊緣深紅,牙齒乾燥,嘴脣焦黑,脈搏左手快右手大,這代表暑邪在體內燃燒,氣血兩虛的情況,可用玉女煎加減方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