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二終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終 (6)

1. 誤下例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二三日,寒熱而嘔,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太陽病半月餘,有柴胡證者,太陽之邪遞至少陽,不可下。反屢下之,其人寒熱而嘔,柴胡證仍在者,因其人不虛,故樞機有主而不為壞病,當先與小柴胡湯以和之)。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猶有里證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_邵評:_服小柴胡後,而嘔不止,心下滿痞,而鬱郁微煩者,此邪氣鬱滯於裡。胸膈氣分之熱,欲出不出,欲結不結,里未解也。當大柴胡下其熱則愈,亦先表后里法也。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能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此足太陽少陽之邪,因誤下入里,以致正氣虛而擾動少陰之手經,現症錯雜,藥亦隨證施治。

_邵評:_下後熱邪內攻而胸滿,邪痹於上也。小便不利,火盛水虧,邪痹於下也。煩驚者,邪動於心,而神明內亂也。譫語者,邪結於胃,此病之在裡者也。一身盡重,難以轉側者,是陽內而陰反外,少陽之樞機不利,筋脈骨肉並受其邪,此病之在表者也。夫合表裡上下而為病者,必兼陰陽補瀉之劑以施治,俾得表裡虛實,泛應曲當,而錯雜之邪,庶可盡解耳。此是下後亡陰之證,與火逆亡陽之證不同。

_又評:_此太陽病並以少陽,因下而兼入胃腑之證,與此湯,外以解熱邪,內以除水濕,兼鎮浮越之氣,而補其中州之虛也。

邪從太少來,故仍用柴胡、桂枝、柴、芩、半夏治胸滿也,龍骨、鉛丹、牡蠣治驚煩也,人參、甘草補正氣也。小便不利,茯苓。譫語,大黃。身重不能轉側,桂枝、茯苓。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此內已痞結,而表邪未罷,乃邪聚於上也。心下痞,病在胸膈也)、小便不利、渴而不嘔(熱勝於內也)、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下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但頭汗而身無汗,又有往來寒熱、心煩之症,其邪未解。夫邪聚於上,熱勝於內,而表又未解,是必合表裡以為治。

故用柴、桂以解外邪,乾薑、牡蠣以散結,花粉、黃芩除心煩而解熱渴,炙草佐合諸藥以散邪和里,為三表七里之治法也)。此本少陽證而誤汗下之,柴胡證仍在,故仍用柴胡加減。心煩不嘔而渴,故去參、夏加栝蔞根。胸脅滿而微結,故去大棗加牡蠣。小便雖不利,而心下不悸,故不去黃芩,不加茯苓。

雖渴而表未解,故不用參而加桂枝。以乾薑易生薑者,散胸中之滿結也。初服煩即微者,黃芩、栝蔞之功;繼服汗出便愈者,桂枝、柴胡之力也。

_邵評:_此亦太陽轉入少陽之證。此微結,是指心下痞結,病在胸脅,與陽微結不同也。

白話文:

誤下例

太陽病持續十多天,反覆瀉下二三次,之後二三天,出現寒熱和嘔吐,柴胡證仍在,應先服用小柴胡湯(如果太陽病持續半個月以上,出現柴胡證,說明太陽經的邪氣已經傳到少陽經,不可再瀉下。如果反覆瀉下,出現寒熱嘔吐,柴胡證仍在,是因為病人身體不虛弱,臟腑功能未受損,應該先服用小柴胡湯調理)。如果嘔吐不止、心下急迫、悶悶煩躁,說明裡證未解,應服用大柴胡湯瀉下,即可痊癒。

服用小柴胡湯後,嘔吐不止,心下滿悶,煩躁不安,這是邪氣鬱結於裡,胸膈氣分之熱,想發散卻發散不出,想凝結卻又凝結不成,裡證未解。應該用大柴胡湯瀉去裡熱,即可痊癒,這也是先治表後治裡的方法。

傷寒病七八天,瀉下後出現胸悶煩躁、驚恐不安、小便不利、譫語、全身沉重、不能翻身等症狀,應服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這是足太陽經和少陽經的邪氣,因誤瀉而進入裡邊,導致正氣虛弱,擾亂少陰經,症狀錯綜複雜,用藥也要根據症狀來調整。

瀉下後熱邪內攻導致胸悶,邪氣阻滯在上;小便不利,是火盛傷陰,邪氣阻滯在下;煩躁驚恐,是邪氣擾動心神;譫語,是邪氣結聚在胃,這是病在裡邊的表現;全身沉重,難以翻身,是陽氣內陷,陰氣外浮,少陽經的樞紐功能失調,筋脈骨肉都受到邪氣侵襲,這是病在表面的表現。這種表裡上下兼病的情況,必須使用兼顧陰陽補瀉的藥物治療,才能使表裡虛實得到恰當的調節,錯綜複雜的邪氣才能徹底消除。這是瀉下後陰氣虧虛的證候,與火逆亡陽的證候不同。

這是太陽病兼少陽病,因瀉下而兼入胃腑的證候,此方外可解熱邪,內可除水濕,兼能鎮攝浮越之氣,並能補益脾胃之虛。

邪氣從太陽、少陽經而來,因此仍用柴胡、桂枝、黃芩、半夏治療胸悶;用龍骨、牡蠣治療驚恐煩躁;用人參、甘草補益正氣;小便不利用茯苓;譫語用大黃;身重不能翻身用桂枝、茯苓。

傷寒病五六天,已經發汗又瀉下,出現胸脅滿悶、略微結塊(這是裡邊已經痞結,而表邪尚未去除,邪氣聚集在上。心下痞滿,病在胸膈。)小便不利、口渴而不嘔吐(裡熱盛),只有頭部出汗,寒熱往來,心下煩悶,說明邪氣未解,應服用柴胡桂枝乾薑湯。(只有頭部出汗,身體不出汗,又出現寒熱往來、心煩的症狀,說明邪氣未解。邪氣聚集在上,裡熱盛,而表邪又未解,必須同時治療表裡。)

因此用柴胡、桂枝解表邪,乾薑、牡蠣散結,黃芩、花粉除心煩解熱渴,炙甘草佐合諸藥以散邪和裡,這是三表七裡的治療方法。這是本為少陽證而誤用汗法和下法,柴胡證仍在,故仍用柴胡加減。心煩不嘔而口渴,所以去人參、半夏加栝蔞根。胸脅滿悶而略微結塊,所以去大棗加牡蠣。小便雖不利,但心下不悸,所以不去黃芩,不加茯苓。

雖然口渴,但表邪未解,所以不用人參而加桂枝。用乾薑代替生薑,是為了散去胸中的滿悶結塊。初服藥後煩悶立即減輕,是黃芩、栝蔞的功效;繼續服用後汗出而痊癒,是桂枝、柴胡的功效。

這也是太陽病轉入少陽的證候。這裡的「微結」是指心下痞結,病在胸脅,與陽微結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