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四 傷寒類證 (12)
卷之四 傷寒類證 (12)
1. 暑風
暑月,病人忽然手足搐攣者,暑風也,香薷飲加羌防。嘔惡加藿香、陳皮,小便不利加二苓、澤瀉、滑石,有痰加半夏,渴易瓜蔞,瀉不止加蒼朮,轉筋加木瓜(勢重者,手足攣搐,角弓反張,如中惡狀)。亦有先病熱,服表藥後,漸成譫語狂呼浪走,氣力百倍者,亦暑風也,以寒涼攻劫之,兼解散化痰。
白話文:
夏天,病人突然手腳抽搐,這是暑風所致,要用香薷飲加羌防治療。如果病人出現嘔吐噁心,就加藿香、陳皮;小便不利就加二苓、澤瀉、滑石;有痰就加半夏;口渴就加瓜蔞;腹瀉不止就加蒼朮;轉筋就加木瓜(情況嚴重者,手腳抽搐,角弓反張,如同中惡狀態)。
也有些病人先出現發熱,服用解表藥後,漸漸出現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狂躁不安、精力旺盛等症狀,這也是暑風,要用寒涼藥攻邪,並配合解散化痰。
2. 暑瘵
盛暑之月,火能鑠金,不禁辛酒,胃火暴甚,勞熱躁擾,火動心脾,令人咳嗽氣喘,驟然吐血、衄血,頭目不清,膈中煩擾不寧。即童稚老夫,間有此病。昧者以為癆瘵,不知火載血上,非真陰虧損而為虛勞者比也。宜清暑涼血,如荷葉汁、鮮生地、元參、知母、石膏,鬱金、連翹、杏仁、象貝之類。
白話文:
盛夏的月份,天氣酷熱,如同烈火能熔化金屬一般。如果貪吃辛辣食物和喝酒,很容易導致胃火旺盛,進而出現疲勞、煩躁、心神不寧等症狀。火氣上炎會影響到心臟和脾臟,導致咳嗽、氣喘、突然吐血、流鼻血、頭昏眼花,胸膈間煩悶不安等。不論是孩童、成年人還是老人,都可能出現這些病症。有些人誤以為是癆病或虛勞,其實這是由於熱氣灼傷血液導致的,並非真正的陰虛虧損。因此,應該採取清熱涼血的治療方法,例如用荷葉汁、鮮生地、元參、知母、石膏、鬱金、連翹、杏仁、象貝等藥材。
3. 暑瘍
凡癰疽毒瘡,發熱有時,晡熱旦止。若夏月間,有患頭面外項赤腫,或腰足焮腫,長至數寸,不能步履,人皆疑為瘡毒。但頭痛內躁、晝夜發熱不止,自與瘡毒異。宜清暑解毒,如川連、石膏之類。暑毒一解,其腫自消,亦無膿血也。
白話文:
凡是癰疽毒瘡,發熱時有時無,下午熱,早晨就退了。如果是在夏季,有人患了頭面外項紅腫,或腰足發紅腫脹,長到數寸,無法行走,人們都懷疑是瘡毒。但頭痛且心裡煩躁、晝夜發熱不停,這與瘡毒不同。應該清暑解毒,例如川連、石膏之類的藥物。暑毒一解,腫脹就會自然消退,也沒有膿血出現。
4. 暑瘡
盛暑之時,有遍身發疤,如碗如杯、如李如桃、晶瑩脆薄、中含臭水,此濕熱之水泛於肌表也,黃連、香薷、解毒湯之類。若口疳臭穢,涼膈散效。外用鮮蓮花瓣貼瘡上,一周時平復。
以上四條出《暑症全書》。
白話文:
盛夏時節,如果全身長滿了水泡,大小不一,有的像碗像杯,有的像李子像桃子,晶瑩剔透,薄薄一層,裡面充滿了臭水,這是濕熱之氣泛上肌膚表面的表現。可以用黃連、香薷、解毒湯等藥物治療。
如果嘴巴裡潰爛並伴有臭味,可以服用涼膈散。
外用新鮮的蓮花瓣貼在瘡口上,一週左右就能痊癒。
以上四條出自《暑症全書》。
5. 濕證(合參)
張司農謂:暑邪之害甚於寒,因作《暑症全書》濟世。竊以為濕邪之害,更有甚於暑者。蓋盛暑之時必兼濕,而濕盛之時不兼暑。暑邪只從外入,而濕邪兼乎內外。暑邪為病,驟而易見;濕邪為病,緩而難知。凡處澤國水鄉者,於濕證尤宜加察焉。如外感之濕,著於肌表者,或從雨霧中而得,或從地氣潮濕中而得,或上受,或下受,或遍體均受,皆當以解肌法微汗之。兼風者微微表散,兼寒者佐以溫藥,兼熱者佐以清藥,此外受濕邪之治也。
如內生之濕,留於臟腑者,乃從飲食中得之——凡膏粱酒醴、甜膩厚味及嗜茶湯瓜果之類,皆致內濕。治法不外上開肺氣,下通膀胱,中理脾陽為治。然陽體多成濕火,而陰體多患寒濕,又當察其體質陰陽為治。用藥之法,當以苦辛寒治濕熱、苦辛溫治寒濕,概以淡滲佐之。
白話文:
張司農說:「暑邪的危害比寒邪更甚」,因此著有《暑症全書》來救濟世人。我私下認為,濕邪的危害比暑邪更甚。因為盛夏時節必定兼有濕邪,而濕氣盛行時不一定有暑邪。暑邪只從外侵入體內,而濕邪則兼及內外。暑邪致病,症狀明顯且易見;濕邪致病,病程緩慢且難以察覺。凡居住在澤國水鄉的人,更應該注意濕邪的危害。
例如外感濕邪,停滯於肌表,可能是從雨霧中感染,也可能是從潮濕的地氣中感染,可能是上半身受濕,也可能是下半身受濕,或者全身皆受濕,都應該用解肌的方法,微微出汗來驅除濕邪。如果兼有風邪,就應該輕微疏散表邪;如果兼有寒邪,就應該輔以溫熱藥物;如果兼有熱邪,就應該輔以清熱藥物,這就是外受濕邪的治療方法。
如果內生濕邪,停滯於臟腑,則是由於飲食不節引起的——凡是肥膩厚味、甜膩醇厚的食物,以及嗜茶湯瓜果等,都容易導致內濕。治療內濕的方法,不外乎開通肺氣,利通膀胱,調理脾陽。但是陽氣盛則容易化為濕熱,陰氣盛則容易導致寒濕,因此還應該根據患者的體質陰陽來選擇治療方法。用藥的方法,應該用苦辛寒藥治療濕熱,用苦辛溫藥治療寒濕,並且用淡滲藥物輔助治療。
苦酸膩濁之品,在所禁用。前太陰新法內,已陳濕邪之概,茲特參濕邪之兼證,而以表裡三焦分治焉,若夫濕邪變幻之態,為病非一,當以雜證各門求之可也。
凡脾虛多中濕,一身盡痛為濕,有表有里、有濕熱、有寒濕、有風濕。
白話文:
苦、酸、膩、濁的食物要避免食用。先前太陰新法中已闡述了濕邪的概論,現在特別針對兼具濕邪的病症,以表裡三焦分別進行治療。至於濕邪變化多端,所引發的病症也不止一種,需要根據各種不同的症狀,參照相關的醫書來尋找答案。
脾虛容易導致濕氣入侵,全身疼痛就是濕氣引起的症狀,包括表證、裡證、濕熱、寒濕、風濕等不同類型。
6. 濕痹
(痹者,痹著不去也)
《論》曰: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中濕,亦曰濕痹。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此宜五苓散主之,發黃加茵陳。
白話文:
以上的古文中提到,“痹”是指疾病在身體某個部位癢痛不適且無法消除的情況。“太陽病”是一種病症,主要症狀是關節疼痛和心煩不安,同時伴有脈搏深沈細弱的現象。這種情況被稱為“中溼”,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濕疹或皮膚炎等類似的疾病。它的特徵包括尿液排泄受阻以及大便排出過多,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利尿來改善病情。這時候可以使用“五苓散”的藥方進行治療,如果出現黃疸的話,還可以在其中加入茵陳草。
7. 風濕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病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米仁、甘草湯。又曰: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痛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白話文:
患者全身疼痛,發熱,下午症狀加重,這叫做風濕。這種病是由於出汗時受風,或久病後受寒導致。可以用麻黃、杏仁、米仁、甘草湯治療。也有人說:風濕脈象浮,身體沉重,出汗怕風的患者,可以用防己黃耆湯治療。
風濕互相交纏,全身疼痛,一般來說應該出汗才能緩解。如果遇到陰雨綿綿,醫生說可以發汗,但發汗後疼痛不減,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大量出汗,只把風氣逼出,濕氣還在,所以病痛不減。如果要治療風濕,應該讓患者微微出汗,就像快要出汗但還沒出汗的那種程度,這樣風濕才能同時去除。
8. 頭中寒濕
濕家病身疼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納藥鼻中則愈(用香瓜蒂一味為末,吹鼻中,黃水立下則愈)。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上者亦死。
以上述《金匱》。
白話文:
身體濕氣重,疼痛發熱,面色發黃還喘不過氣,頭疼鼻子塞住,心裡煩躁,脈象很大,還能正常吃喝,肚子也沒有病症。病症在頭部寒濕,所以鼻子塞住,用藥物吹入鼻中就會痊癒。
如果濕氣向下流到身體下部,額頭冒汗稍微喘不過氣,並且頻繁小便,就會死亡。如果濕氣往下流但沒有向上流動,也會死亡。
9. 表濕
關節疼痛、脈浮而濡、四肢痿弱,此濕邪在表也。小便利者,桂枝湯加川羌、白朮等微汗之;小便不利者,五苓散加減。
白話文:
如果出現關節疼痛、脈搏輕浮且柔軟、四肢無力的情況,這可能是因為溼氣停留在皮膚表面所造成的。若尿液排泄正常的人可以服用加入川芎和白朮的桂枝湯來發出微微的汗水;若是尿液排泄不順暢的人則可使用五苓散進行調理。
10. 中濕
若關節重痛。浮腫喘滿、腹脹煩悶、昏不知人、脈沉而緩或沉而細,此名中濕。宜升陽除濕湯,或白朮酒。
白話文:
如果出現關節嚴重疼痛、身體浮腫、呼吸困難、腹部脅脳、心煩胸悶、昏迷不醒、脈搏深沈且緩慢或者深沈且細弱的情況,這可能是因為受到溼氣侵襲所引起的病症。可以使用「升陽除溼湯」或是「白朮酒」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