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四 傷寒類證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傷寒類證 (5)

1. 疫邪入膻中(膻中,即包絡也)

如見舌胎鮮紅、神昏譫語(包絡舌胎見症),或發丹疹(營血熱則發丹疹),或兼喉痛(肺尚有熱),疫邪逆傳膻中也。非比傷寒客邪,無庸發散(病不在表,忌用發散);亦非停滯里證,無庸消導(病非胃實,忌用攻消)。

治當清血絡以防內閉,大宜解毒逐穢、宣竅開閉,如犀角、連翹、元參、生地、銀花、人中黃、川鬱金、石菖蒲、西黃、琥珀之類(清營解毒、宣絡化邪之劑),兼用至寶丹(芳香開閉)。此條邪入心包。

白話文:

如果看到患者的舌苔鮮紅、神志昏迷且說胡話(這表示心包被邪氣所侵犯,影響到舌苔),或是出現紅色疹子(這是營血受熱的表現),或者伴隨喉嚨疼痛(表示肺部還有熱氣),這都是疫邪逆行侵犯心包的症狀。

這種情況與普通的傷寒外邪入侵不同,不需用發散的方法(因為病不在表層,忌用發散藥);也不屬於停滯在腸胃的里證,不需用消導的方法(因為病不在胃實,忌用攻消藥)。

治療應該以清血絡來預防內閉,最重要的是解毒逐穢、宣通竅道,比如犀角、連翹、元參、生地、銀花、人中黃、川鬱金、石菖蒲、西黃、琥珀等藥物(清熱解毒、疏通血絡、化解邪氣的藥物),可以搭配至寶丹(芳香開竅的藥物)。

總之,這是邪氣入侵心包的病症。

_邵評:_此條傷寒表裡之邪,大相懸絕,治法大異。此清血絡而開閉宣竅逐穢之法,治溫熱暑疫邪入包絡之要旨,不獨疫證然也。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所描述的是傷寒病在表、裏兩層之間的病情差異很大,治療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這裡講述的是清理血液循環、打開堵塞的氣孔和排除毒素的方法,是用來治療溫熱暑疫等疾病進入心包經脈的重要原則,不僅僅適用於瘟疫症狀。

2. 疫邪遍三焦

疫癘穢邪,從口鼻吸人,分布三焦,久則血分漸瘀,其邪愈深,其熱愈結。當以苦鹹之制,仍佐輕揚理上為治,如犀角汁、銀花露、白金汁、西瓜翠衣、栝蔞皮、黑元參之類。以上均參《葉案》。

此邪入下焦血分,三焦均病。

_邵評:_邪從上受,先肺衛,次心營,此邪在上焦。至入於血,則邪干下焦矣,故曰邪遍三焦。邪愈深入,則熱結而不能外泄。用鹹苦以清下焦血熱,仍佐輕揚清上之劑,則三焦同治矣。此鹹寒清血之味,余俱輕清上熱,為治疫遍三焦之良法。

白話文:

瘟疫的邪氣從口鼻侵入人體,蔓延至三焦,時間久了就會導致血分瘀滯,邪氣越深,熱毒越重。應該用苦鹹之物來清除熱毒,同時佐以輕揚之品來疏通上焦,例如犀角汁、銀花露、白金汁、西瓜翠衣、栝蔞皮、黑元參等。這些藥材都參考了葉案。

這種邪氣侵入下焦血分,導致三焦都生病。

邵評:邪氣從上焦侵入,先影響肺衛,再影響心營,這就是邪氣在上焦。當邪氣進入血分,就會影響下焦,所以說邪氣遍布三焦。邪氣越深入,熱毒就越嚴重,無法外泄。用鹹苦之物來清熱下焦血分,同時佐以輕揚之品來疏通上焦,就能治療三焦的病症。鹹寒清血之味,配合輕揚清上之品,是治療疫病遍布三焦的良方。

3. 吳又可法(摘要)

凡瘟疫如見舌胎白如粉者,其邪已入膜原,汗之必不解,當用達原飲,以透膜原之邪。看兼何經,加入引經表藥,如兼太陽加羌活,陽明加葛根,少陽加柴胡。如舌胎薄而不厚,脈不甚數者,感之輕也,可從汗解(此汗非用麻、桂,宜辛涼達表,薄荷、荊芥、梔、豉之屬)。

如感之重者,舌苔必厚,脈必數,縱服藥,邪必內陷(內陷者,由膜原而入胃腑,非陷入心包也)。但看舌胎漸漸黃燥(邪入胃腑則舌黃燥),此邪漸入於胃也,前方加大黃下之(邪入胃腑則當下)。若脈洪長而數(陰明經邪脈象)、汗大出,此邪適離膜原,初入陽明,白虎證也(邪離膜原,入陽明之經而未入胃腑,故宜白虎清法)。

白話文:

如果遇到瘟疫,病人舌苔呈現白色粉末狀,表示邪氣已經侵入膜原,即使發汗也無法解表,應使用達原飲,以透出膜原的邪氣。

觀察病人兼屬哪條經脈,並加入引經表藥,例如兼太陽經,則加羌活;陽明經,則加葛根;少陽經,則加柴胡。

如果舌苔薄而不厚,脈象不特別快,表示病症較輕,可以從汗法解表。這裡的汗法不是使用麻黃、桂枝等辛溫發汗藥,而是應該使用辛涼透表的藥物,例如薄荷、荊芥、梔子、豉等。

如果病症較重,舌苔必然厚膩,脈象必然快速,即使服藥,邪氣也可能內陷。這裡的內陷指的是邪氣由膜原進入胃腑,而非侵入心包。

觀察舌苔逐漸變得黃燥,表示邪氣已經進入胃腑,此時應在方劑中加入大黃,以瀉下邪氣。

如果脈象洪大而快速,並且大量出汗,表示邪氣剛離開膜原,初入陽明經,屬於白虎證。此時邪氣尚未進入胃腑,應使用白虎湯清熱瀉火。

舌上純黃燥刺(純黃燥刺,已入胃腑也),又兼里證,此邪已入胃腑(腹滿、便閉等症,已入胃腑也),承氣湯選用。

_邵評:_邪從口鼻而入,直行中道而入膜原,故舌胎白如敷粉。膜原者,脾與胃以膜相聯,乃脾胃之半表半裡,附近於胃。疫邪先入膜原,最易陷入於胃,如從表達,亦從三陽經外出,故加三陽引經藥。

疫證有兩三日即離膜原者,有一旬半月不傳者(疫邪傳變遲速不定,邪在膜原或傳表或入里,傳變遲速不齊),有初得之四五日厭厭聶聶,至五六日陡然勢張者(邪熱抑遏,一時不能外達,必至五六日陡然勢盛)。疫邪為病,有從戰汗解者,有從自汗、盜汗而解者(疫邪從膜原外達而汗解者),有無汗竟歸於胃者(邪入於胃。

白話文:

舌頭上出現純黃色、乾燥、刺痛的症狀,說明病邪已經侵入胃腑。患者還伴有腹滿、便秘等里證,也表明病邪已經進入胃腑,可以使用承氣湯治療。

有胃氣壅抑,必從下後而得戰汗解者(里不通則表不達,必得下後,里通則表達,故從汗解)。有汗解未盡,越三四日復熱者(表解未盡,裡熱復盛而復發者)。有發黃因下而復熱發斑者(熱鬱為黃,下則氣通,邪越而身熱發斑),有竟從發斑而愈者(邪從斑達而病愈),有里證急,雖得斑不愈者(里證急,邪不能從外達,故得斑不愈,須當下之)。

疫毒甚者,日有三變(傳變極速)。初起一二日,舌胎白如粉(膜原舌胎),早服達原飲(宣達膜原之邪)。一服午後舌變黃色(邪不外達而內傳入胃,故舌黃)、胸膈滿痛、大渴煩躁(邪入陽明胃熱見象),此毒邪傳裡也,前方加大黃下之(此邪由膜原初入於胃,熱而未實,故用達原飲加大黃一味,以下其熱)。

白話文:

有胃氣壅塞,必定需要從下方進行治療才能得到戰汗解脫的現象(若腸道不通暢,則無法清除表層的病症,必須通過下方治療,使腸道通暢,表層病症才能得以釋放,從而出汗解脫)。若出現發汗後未完全痊癒,四至五天後又重新出現發熱的情況(表示表層的癥狀尚未完全消除,內部熱邪再次強烈而引發熱症)。若出現黃疸現象,經下方治療後又重新出現發熱及斑點(熱邪積聚形成黃疸,下方後氣血流通,邪氣通過皮膚而出現熱症和斑點),有時會從出現斑點後痊癒(邪氣通過斑點排出,病情得以恢復),但若內部病態急劇,即使出現斑點也未能痊癒(如果內部病情嚴重,邪氣不能通過外部方式排出,即使出現斑點也難以痊癒,必須進行下方治療)。

疫毒嚴重的情況下,一天可能有三次變化(病情傳播速度極快)。初期一兩天,舌苔呈現白色如粉末狀(代表舌頭表面覆蓋著一層白色物質),應當服用達原飲(一種能散發膜原部位邪氣的藥方)。首次服藥後,下午時舌苔轉為黃色(表示邪氣未能向外排出,反而進入胃部,因此舌苔呈黃色)、胸脹腹滿疼痛、口渴煩躁(表示邪氣進入陽明胃部,引起熱症的表現),這是邪氣由表向裡傳播的現象,應在原先的方子上加入大黃進行下方治療(這邪氣最初進入胃部,熱而不實,因此使用達原飲加一劑大黃,以清熱)。

請注意:以上內容是對中醫理論的簡要轉述,實際應用時應由專業醫生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診斷和治療。

煩躁稍減,傍晚後加煩躁大熱、通舌變黑刺、鼻生煙煤,此毒邪最重,復合聚於胃,急用承氣湯下之。至夜半熱退,次早胎刺如失。此數日之法,一日行之,因其毒盛變速,故用藥不得不緊。設用緩藥,必無救矣。每見瘟疫二三日即死者,皆此類也。

_邵評:_下後稍緩,至夜復熱,其勢更甚,熱而成實,灼傷肺胃津液,故舌黑刺而鼻煤,邪毒盛也。熱實胃腑,故用承氣急下之,使邪毒從下而解。若一日數變,用藥亦一日行數日之法。蓋病變極速,治法亦急,所謂急病急攻也。失治則液涸邪秘而死。

疫病失下,自利純臭水,晝夜十數行(純水無糞,此燥屎內結而水液從旁下漏,正糞未下也),口燥唇乾舌裂(津被灼傷),腹滿硬痛(內實證據),此熱結旁漏也。急以承氣下之,以去宿垢,其利自止(正糞一下,則邪去而利自止)。若胃熱失下,鬱而為黃,熱更不減,搏血為瘀。

白話文:

病人原本煩躁稍減,但傍晚後卻加重,出現煩躁大熱、舌頭變黑並長出刺、鼻孔冒出黑色煙煤,這是毒邪最重的表現,而且聚集在胃部。必須馬上使用承氣湯來瀉下,將毒邪排出體外。到了半夜熱退,但第二天早上又出現胎動似的疼痛,感覺像是快要流產了。這種病症變化很快,一天之內就能發生多種變化,所以用藥也要緊跟病情變化,必須迅速而有效。如果用緩慢的藥物,病人就沒有救了。我們經常看到那些在瘟疫發作兩三天就去世的人,大多都是因為這種病症。

邵評的解說

瀉藥下完後病人稍稍緩解,但到了晚上又發熱,而且病情比之前更嚴重了。這是因為熱邪在體內積聚,造成實熱,灼傷了肺和胃的津液,所以舌頭才會變黑並長出刺,鼻孔才會冒出黑煙,說明毒邪非常嚴重。由於熱邪積聚在胃部,所以要急用承氣湯瀉下,讓毒邪從下而解。如果病人的病情一天之內發生多次變化,用藥也要像一天之內進行多種治療一樣,必須跟上病情的變化。這是因為病情的變化非常迅速,治療方法也要迅速果斷,這就是所謂的“急病急攻”。如果治療不及時,就會造成體液枯竭,邪氣閉結而導致死亡。

關於“疫病失下”的解說

如果病人患了瘟疫,卻沒有成功瀉下,就會出現排泄大量臭水的情況,一天之中可能要排泄十幾次。這些排泄物只是水,沒有糞便,這是因為大便乾燥結塊在體內,水液從旁邊滲出,真正的糞便並沒有排泄出來。病人還會出現口乾舌燥、嘴唇乾燥裂開、腹部脹滿疼痛的症狀,這說明熱邪在體內結聚,並從旁邊滲出。此時應急用承氣湯瀉下,將體內的積垢排泄出來,這樣排泄就會自然停止。如果胃熱沒有成功瀉下,就會鬱結在體內變成黃色,熱邪也無法消退,還會導致血液瘀滯。

故經氣不為熱瘀,不致發黃;熱邪不幹血分,不致蓄血。若同受其邪,則發黃而兼蓄血,非蓄血而致發黃也。但蓄血一行,熱隨血走,黃隨熱泄。故治黃茵陳蒿湯,治蓄血桃仁承氣湯去桂枝、甘草,加丹皮、歸尾、責芍。

_邵評:_胃中熱鬱不得泄越,則發黃。熱甚血瘀,則蓄血。此邪熱入於中下兩焦所致。至辨發黃與蓄血,當察其小便。若小便不利,則熱鬱膀胱而發黃。若小便自利,則熱瘀血分而蓄血。如此辨治,萬無一失。治黃滲濕清熱而通下,治蓄血消瘀清熱而破血。

白話文:

所以,經絡之氣如果沒有受到熱邪的阻礙,就不会导致发黄;热邪如果沒有侵入血分,就不会导致蓄血。如果同时受到热邪侵袭,就会出现发黄和蓄血的症状,但并不是蓄血导致了发黄。不过,蓄血一旦形成,热邪就会随着血液运行,黄疸也会随着热邪的消散而减轻。因此,治疗发黄用茵陈蒿汤,治疗蓄血用桃仁承氣湯,去除桂枝、甘草,并加入丹皮、归尾、责芍。

邵氏评注: 胃中热气郁结无法排泄,就会导致发黄。热邪严重,导致血液瘀滞,就会出现蓄血。这是因为邪热入侵了中焦和下焦所致。要区分发黄和蓄血,就需要观察小便。如果小便不利,说明热邪郁滞在膀胱,导致发黄。如果小便通畅,说明热邪瘀滞在血分,导致蓄血。只要这样辨证施治,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治疗发黄要渗湿清热并通下,治疗蓄血要消瘀清热并破血。

解释

这段文字讨论了中医学中发黄(黄疸)和蓄血(血瘀)两种病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 发黄主要是由热邪入侵导致的,热邪阻滞经络之气,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出现发黄症状。
  • 蓄血则是热邪侵入血分,导致血液瘀滞,从而出现蓄血症状。
  • 两种病症可以同时出现,但发黄并非由蓄血导致,而是两者同时受热邪侵袭所致。
  • 治疗发黄和蓄血要根据病因对症下药,分别采用清热利湿、通下,以及消瘀清热、破血的方法。
  • 邵氏评注则更强调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即通过观察小便等症状来判断病情,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词汇解释

  • 经气:经络之气,指人体内运行的能量。
  • 热瘀:热邪阻滞经络之气。
  • 血分:血液的部位。
  • 蓄血:血液瘀滞。
  • 茵陈蒿汤:中药方剂,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作用。
  • 桃仁承气汤:中药方剂,具有泻热通便、破血消瘀的作用。
  • 桂枝:中药,具有温经通脉、发汗解表的作用。
  • 甘草:中药,具有调和诸药、缓和药性、补脾益气、解毒的作用。
  • 丹皮:中药,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 归尾:中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
  • 责芍:中药,具有清热凉血、止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