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四 傷寒類證 (2)
卷之四 傷寒類證 (2)
1. 手太陰氣分
凡溫邪入肺,症見頭疼惡寒、發熱口燥、舌乾、胎白而微薄(上焦肺熱)、脈數、胸滿氣喘(肺火上炎)。治宜辛涼輕劑,梔、豉、橘紅、桑、杏、連翹、薄荷、枳、桔、黃芩之類,或加前胡、蘇子、象貝、羚羊角之類(理肺降氣、化痰清熱為治)。
_邵評:_此受而即發之溫熱病,首先入肺,肺主皮毛而在表,故見表證。宜辛涼輕清,以宣泄上焦肺衛之邪。
白話文:
當溫熱病邪入侵肺部時,會出現頭疼、怕冷、發燒、口乾舌燥、舌苔白薄、脈搏跳動快、胸悶氣喘等症狀。這屬於上焦肺熱。治療應使用辛涼輕劑,如梔子、豉、橘紅、桑葉、杏仁、連翹、薄荷、枳實、橘皮、黃芩等,也可以加入前胡、蘇子、象貝、羚羊角等,以達到理肺降氣、化痰清熱的效果。
2. 手少陰營分
溫邪吸入,由衛及營者,其舌先白後絳也,或竟入營分,則舌必絳赤,或紅中兼微白,夜煩不寐,神呆譫語。宜犀角尖、鮮生地、淡竹葉、麥冬、連翹、石菖蒲、川斛、丹皮之類。兼痰者,加川貝母、天竺黃之類(滌痰清火之劑)。
_邵評:_此承上條由衛而入營,亦受而即病之溫證也。白胎邪在肺衛,絳胎邪入心營。自衛入營,故舌先白後絳。絳,深紅色也。紅中兼微白,氣分之邪未盡也。若熱擾心營,則神蒙不能自主。上條邪在肺衛,其病尚淺。此條由衛及營,邪氣自外入內,其病較深。下條溫邪傳入心包絡中,痰潮內閉,其病尤深。此皆受而即病之溫熱證,宗心營肺衛主治,故以宣營清熱達邪一法。
白話文:
當溫熱之邪氣吸入體內,從表面的衛氣層深入到內部的營氣層時,舌頭會先呈現白色,之後轉為紅色。如果邪氣最終進入營氣層,舌頭就會變成深紅色,或者紅色的舌頭上帶有少量白色。患者還會出現晚上煩躁不安、失眠,精神恍惚、胡言亂語等症狀。建議使用犀角尖、鮮生地、淡竹葉、麥冬、連翹、石菖蒲、川斛、丹皮等藥物治療。如果患者同時伴有痰症,則可加入川貝母、天竺黃等藥物,以達到清熱化痰的效果。
邵評
這段文字承接上文,描述了溫邪從衛氣層進入營氣層的過程,患者會立刻出現病症。白苔代表邪氣停留在肺衛,紅苔則代表邪氣侵入心營。由於邪氣從衛氣層進入營氣層,所以舌頭會先白後紅。絳指的是深紅色。舌頭呈現紅色帶有少量白色,表示邪氣尚未完全從氣分中消散。若熱邪擾亂心營,就會導致患者神志不清,無法自主。上文提到的邪氣停留在肺衛,病症較輕。而本文所述的邪氣從衛氣層進入營氣層,邪氣由外而內,病症較重。下一段則描述溫邪侵入心包絡,痰濕內阻,病症更深。這些都是受邪氣侵襲後立即出現的溫熱證,主要病位在心營、肺衛,因此治療應以宣散營氣、清熱解毒、驅除邪氣為原則。
3. 手厥陰內閉
如溫邪傳於膻中,即干心包絡。痰潮內閉,則神昏譫語、舌胎純紅起刺(純紅起刺,包絡邪火舌也),此重證也。急宜清心開閉,用犀角、連翹、川貝母、天竺黃、廣鬱金、石菖蒲、淨銀花、鉤藤鉤、西黃之類主之。
_邵評:_膻中為心之宮城,邪入於此,干犯心包,熱逼心,中挾痰濁互結,致神昏譫語。而邪陷內閉,內閉則外脫,正不勝邪之候也。宜清心化痰、開閉達邪之法,再加芳香宣竅之品,如紫雪、至寶丹之類尤妙。
白話文:
如果溫熱邪氣傳到膻中(胸部正中位置),就會侵犯心包絡。痰濕內阻,就會出現神志昏迷、胡言亂語,舌頭紅腫且尖刺(舌頭紅腫帶刺,是心包絡火邪的表現),這是很嚴重的病症。必須緊急清心開竅,可以用犀角、連翹、川貝母、天竺黃、廣鬱金、石菖蒲、淨銀花、鉤藤、西黃等藥物來治療。
膻中是心臟的屏障,邪氣入侵這裡,就會侵犯心包,熱邪逼迫心臟,同時夾雜痰濁互相糾纏,導致神志昏迷、胡言亂語。邪氣深入內閉,內閉則外脫,這是正氣不敵邪氣的徵兆。應該採用清心化痰、開竅達邪的治療方法,再加一些芳香宣通竅道的藥物,比如紫雪丹、至寶丹之類,效果更佳。
以上三條,感而即發之溫熱病,邪由口鼻吸受,先入肺衛,由肺傳入心營,甚至逆傳入心包,自外入內,一層遞深一層,三條當合參之。
白話文:
以上的這三個症狀,是因為感染了立即就出現的溫熱性疾病。病毒通過口腔和鼻子吸入,首先侵入肺部防禦系統,然後從肺部進入到心臟的血液循環中,有時還會逆向傳播到心包膜。這種疾病是由外部逐漸深入內部,每一個階段都比前一個更深一層。這三個症狀應該要一起考慮分析。
4. 溫邪劫液
如發熱不退,爍於胃中津液,以致口糜氣穢,當用甘露飲、玉女煎之類。
_邵評:_熱久陰傷,灼干胃液,不拘伏氣溫熱,與受而即發之溫熱,俱有此候。口糜氣穢,陰虛火旺也。二方滋陰液以清胃火為治。
熱久煩渴少氣,竹葉石膏湯效。兼脘中痞悶不飢(胃中有痰熱內滯也),加廣鬱金汁、茄楠香汁各二匙沖。
_邵評:_中虛胃熱而作虛煩,用養正清胃,除煩降火為治。
白話文:
如果發燒退不下來,而且胃液被燒乾,導致嘴巴潰爛、口氣不好,可以用甘露飲、玉女煎等方劑治療。因為長時間發熱會傷陰,灼傷胃液,無論是伏氣溫熱或受熱即發的溫熱,都有這種症狀。嘴巴潰爛、口氣不好,是陰虛火旺的表現。這兩種方劑滋陰養液,以清熱解毒為治療目的。
如果發燒時間長,口渴、氣短,可以用竹葉石膏湯治療。如果伴隨胸悶、胃部脹滿、不想吃飯,可能是胃中有痰熱停滯,可以加入廣鬱金汁、茄楠香汁各兩匙冲服。
因為身體虛弱,胃部有熱氣,導致煩躁,治療方法是滋補正氣,清熱解毒,消除煩躁,降火。
5. 足厥陰液涸
若溫邪誤治,邪必深入厥陰。神昏音澀、舌絳裂紋、欲寐不寐、午間煩躁(肝火內擾則煩躁不寐)、形象畏冷、心中如焚(熱極似寒則內熱而外冷,此肝火極旺之候),此正氣久虛,陰液已涸。宜復脈湯加減,如生地、麥冬、炙草、白芍、陳阿膠、丹皮、梨汁、童便之類(此伏發之證,誤治而邪入深沉之救法)。
_邵評:_溫熱誤治,邪入極深,陷於肝經。肝屬木而有火,木火內燔,陰液枯涸,液涸風動,故見症如此。故用滋陰液以清肝火為治。
白話文:
如果溫熱病症誤治,邪氣就會深入厥陰經。患者會神志昏迷、聲音嘶啞、舌頭紅絳並有裂紋、想睡卻睡不著,中午時分感到煩躁,身體畏寒,心裡卻像著火一樣。這是因為正氣長期虛弱,陰液已經枯竭。應該服用復脈湯加減,例如生地、麥冬、炙甘草、白芍、陳阿膠、丹皮、梨汁、童便等藥物,這可以治療誤治後邪氣深入、病情嚴重的狀況。
6. 邪氣乾血分
風溫之邪入於營分不解,以致舌赤音低、神呆潮熱、脈數左甚,或發丹疹,此邪過營而已及血分也。夫心主血,邪乾血分,漸成內閉。風藥燥血,固宜大禁,即苦寒直走腸胃,亦非溫邪逆入膻中心主所宜。須犀角、元參、鮮生地、廣鬱金、石菖蒲、丹皮、銀花、西黃之類主之。
_邵評:_邪初入肺則在衛,不解,則入氣分。氣分不解,則傳心營。營不解,則入下焦血分矣。邪在血分,入里極深,中焦俱病,陰液受找,每多液涸內閉之候。宜救陰達邪,清營涼血治之。至於膻中是包絡所居,在於上焦,用藥宜清輕而忌重濁,此種藥味,治邪入心包之劑;若入血分,當用地黃、阿膠、復脈湯,方是血分治法。
白話文:
風溫病邪入侵人體,沒有及時清除,便會進入營氣,導致舌頭發紅、聲音低沉、精神恍惚、發熱、脈搏跳動快且偏左,甚至出現紅疹,這是病邪已經侵犯營氣並蔓延到血分。因為心臟主血,病邪耗傷血分,逐漸導致血脈瘀阻,出現內閉的症狀。風藥具有燥血的特性,因此應該嚴格禁止使用。苦寒藥性直達腸胃,也不適合治療溫邪逆襲上焦、侵犯心臟的情況。應該使用犀角、元參、鮮生地、廣鬱金、石菖蒲、丹皮、銀花、西黃等藥物來治療。
7. 氣血兩傷
若感溫邪,治不中的,熱毒內潘,必至氣血兩虧,如脈左數右大(數為虛,大剛為火)、煩渴口糜、舌赤唇焦(陰虧火盛之候)是也。宜玉女煎。
_邵評:_溫邪誤治,熱入陽明,灼傷少陰陰液。此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病在中下二焦也。宜滋腎陰以清胃火。
白話文:
如果感染了溫邪,治療方法不當,熱毒在体内积蓄,必然导致气血双亏。比如脉象左边细小右边洪大(细小代表虚,洪大刚劲代表火),口渴口糜、舌头红嘴唇干裂(阴亏火盛的症状)就是这个道理。应该服用玉女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