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四 傷寒類證 (1)
卷之四 傷寒類證 (1)
1. 卷之四 傷寒類證
《內經》云: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蓋六氣為病,皆能發熱(風寒暑濕燥火,六因無不化熱)。故善治傷寒者,必能窮究六淫之氣,凡溫熱暑濕疫癘之類傷寒者,無不一一辨析明白,而施治各當。要知能治類證,即是能治傷寒,以類證實居感證之八九也。今將類證治法列於後,庶幾溫熱暑濕之證,不致混入傷寒正病之治。其餘感證思過半矣。
_邵評:_傷寒證,邪從肌表而入,先表后里,從六經辨證,用足經藥辛溫表散。溫熱暑疫,邪由口鼻吸受,宗三焦認證,從手經用藥,忌用足經辛溫藥。如此,溫暑與傷寒方不相混。
白話文:
《內經》提到:所謂的熱性疾病,都屬於傷寒的一種類型。因為由六氣(風、寒、暑、濕、燥、火)所導致的疾病,都能引起發熱的情況(這六種病因最後多會轉化為熱)。所以,一個擅長治療傷寒的醫生,必定能深入研究六淫之氣(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在環境因素對人體的影響),對於溫熱、暑熱、濕熱、瘟疫等和傷寒類似的病症,他都能夠一一分辨清楚,並根據病情採取適當的治療方式。要知道,能夠處理這些類似傷寒的病症,就是能夠處理傷寒本身,因為這些類似病症實際上佔了所有感受外邪病症的八九成。現在,我們將這些類似傷寒病症的治療方法列出來,希望溫熱、暑熱、濕熱等症狀不會被誤認為是傷寒的主要病症而錯誤治療。其他由外邪引起的病症,已經佔了一半以上。
邵氏評論:在傷寒病症中,病邪通常是由皮膚進入人體,先是影響身體表面,然後才會影響到內部,我們可以通過六經來辨別證候,使用足部經絡的藥物,這種藥物性質偏辛溫,有助於表散病邪。然而,溫熱、暑熱、瘟疫等病症,病邪則是透過口鼻吸入,我們應當通過三焦來辨別證候,使用手部經絡的藥物,避免使用足部經絡的辛溫藥物。這樣,我們才能避免溫熱、暑熱等病症與傷寒的治療方法混淆。
2. 風溫
凡天時晴燥溫暖,感其氣者,即是風溫之邪(此感而即發之溫病)。陽氣熏灼,先傷上焦(從口鼻而受,先入肺經)。其為病也,身熱汗出、頭脹咳嗽、喉痛聲濁(肺經見症)。治宜辛涼輕劑解之(辛涼宣泄上焦肺經),大忌辛溫汗散(與傷寒不同法)。古人治風溫,有萎蕤湯、知母葛根湯,內有麻黃、羌活等藥,皆不可用(辛溫散表,故不可用)。
風溫吸入,先傷太陰肺分。右寸脈獨大(右寸肺脈也,大為邪熱),肺氣不舒,身痛胸悶,頭脹咳嗽,發熱口渴(上焦見症),或發痧疹(邪由肺而外出皮膚)。主治在太陰氣分,梔、豉、桑杏、蔞皮、牛蒡、連翹、薄荷、枯芩、桔梗、桑葉之類(輕宣上焦肺分熱邪,辛涼清散法也)清之解之。
痰嗽加貝母(清痰止嗽),聲濁不揚加兜鈴(宣肺瀉火),火盛脈洪加石膏(清肺胃火熱),咽痛加射干(利咽化痰),飽悶加廣鬱金、枳殼(開痞化邪),乾咳喉燥加花粉、蔗漿、梨汁(生津化熱,潤肺止咳),咽喉鎖痛加萊菔汁(滌痰下氣)。如發熱、口糜、氣穢者,此溫邪劫傷肺胃之津也,宜生地、石膏、知母、麥冬、花粉、釵斛、梨皮之類主之。
_邵評:_溫邪由肺而入於胃,熱傷肺胃之津,病在上中二焦,故用大清肺胃熱邪,生津潤燥為主。治上中二焦之良法。
如肺脹喘急、胸痛氣穢者,此溫邪傷肺,欲釀內癰也。急用活水蘆根、桃仁、苡仁、栝蔞皮、冬瓜子、北沙參、黑元參、連翹之類清之。
_邵評:_熱邪蘊於肺中,鬱結不宣,氣滯血瘀,欲釀肺癰。故見胸疼喘急、痰氣穢臭之症。用千金葦莖湯宣肺痹而行血降氣,加味以清化肺熱為治。
凡風溫上受,為手太陰輕證。若犯手少陰、厥陰二經,當於溫熱證內合參之。
以上是感而即發之冬溫。
_邵評:_以上邪初在肺,其勢尚輕。若肺邪不解,傳入心營及心包絡經,則入里而病重矣。後溫熱證內所列各條,治法相通,當合參之。
白話文:
[風溫],這是指在天氣晴朗乾燥且溫暖時,人體感受到的氣候影響,這種影響就是風溫之邪(這是感受後立即發作的溫病)。由於陽氣旺盛,風溫首先會傷害到上焦(通過口鼻進入,主要影響肺部)。患病時,會出現身體發熱、出汗、頭痛、咳嗽、喉嚨痛以及聲音嘶啞(這些都是肺部受到影響的症狀)。治療應採用辛涼輕劑來解除病症(利用辛涼宣泄上焦肺部),絕對不能使用辛溫發汗的方法(這和治療傷寒的方法不同)。古人治療風溫,會使用萎蕤湯、知母葛根湯,但這些藥物內含有的麻黃、羌活等成分都不適用(因為它們具有辛溫散表的作用,所以不宜使用)。
風溫進入人體,首先會傷害到肺部的太陰肺分。右側寸脈特別大(右側寸脈是肺脈,增大表示邪熱存在),肺氣運行不順,身體疼痛、胸部悶堵、頭痛咳嗽、發熱口渴(這些都是上焦的症狀),或者出現痧疹(邪氣從肺部向外擴散至皮膚)。治療重點在於太陰氣分,可以使用梔子、豆豉、桑杏、蔞皮、牛蒡、連翹、薄荷、枯芩、桔梗、桑葉等藥物(這些藥物可以輕鬆地宣泄上焦肺部的熱邪,屬於辛涼清散的治療方法)。
對於咳嗽帶痰,可加入貝母(清理痰液並止咳);如果聲音嘶啞,可加入兜鈴(宣肺瀉火);如果火氣旺盛,脈搏洪大,可加入石膏(清除肺胃火熱);咽喉痛,可加入射干(利咽化痰);感到飽脹悶堵,可加入廣鬱金、枳殼(開痞化邪);乾咳喉嚨乾燥,可加入花粉、蔗漿、梨汁(生津化熱,潤肺止咳);咽喉劇烈疼痛,可加入萊菔汁(清除痰液,調理氣機)。如果出現發熱、口腔潰瘍、口氣惡臭的情況,這是溫邪損傷了肺胃的津液,可以使用生地、石膏、知母、麥冬、花粉、釵斛、梨皮等藥物來治療。
邵評:溫邪從肺部進入胃部,熱力損傷了肺胃的津液,疾病影響到了上焦和中焦,因此治療應該以大力清除肺胃的熱邪,生津潤燥為主。這是治療上焦和中焦的優秀方法。
如果出現肺部腫脹、喘息急促、胸痛、口氣惡臭,這表明溫邪傷害肺部,可能導致內部形成膿腫。應立即使用活水蘆根、桃仁、薏仁、栝蔞皮、冬瓜子、北沙參、黑元參、連翹等藥物來清熱。
邵評:熱邪積聚在肺部,鬱結不散,氣滯血瘀,可能導致肺癰。因此會出現胸痛、喘息急促、痰氣惡臭的症狀。可以使用千金葦莖湯來宣肺通絡,調理氣血,再加上一些藥物來清化肺熱。
風溫從上部進入,影響的是手太陰肺經的輕微症狀。但如果影響到手少陰心經和厥陰肝經,應參考溫熱證的相關內容進行綜合考慮。
以上描述的是感受後立即發作的冬季溫病。
邵評:以上描述的是邪氣剛開始影響肺部,病情較輕。但如果肺部的邪氣未被解決,傳入心營和心包絡經,則病情加重,進入裡部。後面溫熱證的各項條款,治療方法都相通,應綜合考慮。
3. 溫熱
(春溫、冬溫、熱病同治。參《葉案》)
煩勞多欲之人,陰精久耗,適遇冬月非時之暖,感而即病者,冬溫也(冬受冬發者,冬溫也)。春時木火司令,天道溫暖,新邪引動伏邪,溫從內發者,春溫也。夏令炎熱感之即病,壯熱煩渴而不惡寒者,熱病也。大抵溫熱之證,陰精內耗,強陽無制,新邪一觸,則燎原之勢,直從里發。
故初起即見壯熱煩渴、口乾舌燥等症,而主治以存津液為要旨。凡遇傷寒過經不解,或發汗不徹,反致昏劇者,皆溫熱誤治之證也(溫熱病而用傷寒治法,延久變重,故曰溫熱誤治之證)。前陽明、少陽條內,已見大意,而茲專以手三陰立言(溫熱宗手經治,故以手三陰立言)。
治宜互參。
_邵評:_冬不藏精,春必病溫,陰虧是溫病之原。故治溫熱病,以保陰存津為首務。若春溫、夏熱二證,亦俱有之。冬月受邪,伏藏不發,至春時天暖,外感時邪,引動伏邪而發病者,名為伏氣春溫。若其人內無伏邪,春天感受溫邪而即病者,此即發之春溫也。夏令受熱而即病者,此即發之熱病也。內有伏邪,春令不發,至夏至後壯熱而病者,此伏氣所發之熱病也。如此辨證,方可明晰。《內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熱。溫病發出之途自少陽,熱病發出之病由陽明。溫病主以白虎湯。至於傷寒延久,邪已化熱,與溫熱治法相通。所謂傷寒與溫熱始異而終同也。
_又評:_伏氣所發之溫熱病,與感而即發之溫熱病,見症稍異。伏氣之病,其邪從里而達於外,表上無邪,故初起即熱,無一毫惡寒之象。即發之溫病,邪由肺受,肺主皮毛,故初起微寒,繼即純熱不己。如此辨認,庶無錯誤。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醫對「溫熱」病症的理解和治療方法,主要涉及春溫、冬溫和熱病。在春季,肝火旺盛,如果遇上暖冬,導致體內潛伏的邪氣被引發,就會出現春溫;冬季本應寒冷,但遇到不尋常的溫暖天氣,易使體質虛弱、陰精長期耗損的人患病,這就是冬溫;夏季酷熱,一旦感染即會引起高燒、口渴、不畏寒的熱病。
溫熱病症的特徵通常是體內陰精消耗過多,陽氣失衡,一旦受到新的邪氣侵擾,病情就會像野火燎原般迅速擴散。患者會立即表現出高燒、口渴、口乾舌燥等症狀,治療的重點應放在滋潤津液上。如果原本是感冒,卻因治療不當或發汗不夠,導致病情加重,這往往是因為誤診為溫熱病症所致。
治療溫熱病症,首要任務是保護陰精,保存津液。對於春溫和夏季熱病,都有可能是體內潛伏邪氣被外界環境觸發所致。冬季感染邪氣,未及時發病,到春季因天氣轉暖,外來邪氣引發潛伏的病氣,形成伏氣春溫;若是體內無潛伏邪氣,春季直接感染溫邪而病,則是即發春溫;夏季受熱立即發病,屬即發熱病;若體內有潛伏邪氣,春季未發,待夏至後才顯現高燒,這是伏氣所引發的熱病。
《內經》提到,冬季受寒,春季可能病溫;夏至前的病稱溫,夏至後的病則為熱。溫病通常從少陽開始,熱病則由陽明發病。溫病可用白虎湯作為主方。而對於感冒持續時間長,病邪已轉為熱邪的情況,其治療方式與溫熱病症相通,顯示出感冒與溫熱病症雖然起始不同,但最終可能呈現相同的治療策略。
對於伏氣引起的溫熱病和直接感染的溫熱病,其症狀會有些許差異。伏氣病症,邪氣由內向外發展,外表無邪氣,所以一開始就發燒,完全沒有畏寒的跡象。而直接感染的溫病,邪氣由肺部進入,肺主皮毛,因此初期可能輕微畏寒,隨後便轉為純粹的高燒。通過這種區分,可以避免診斷上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