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三 傷寒變證 (1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傷寒變證 (19)

1. 奔豚

(述古,註釋參《古方選注》)

奔豚者,病從腹中有氣攻上,一如江豕(奔豚,腎之積也。發則從少腹上衝心胸,如豕之突,故名奔豚,腎氣上衝也),以臀憤起而攻也。閱《傷寒論》,凡傷寒發奔豚者二:一曰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小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一曰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_邵評:_針處被寒,寒從針孔而入也。核起而赤者,針處紅腫如核,寒氣所郁也。心氣因汗而內虛,腎氣因寒而上逆,發為奔豚。氣從少腹衝心,寒邪挾水氣凌心也。灸其核上,以杜再入之邪。與加桂湯,以泄上逆之氣。若臍下悸者,心氣不足,腎水乘火而上克也。腎氣上衝,名曰奔豚。蓋腎為水臟,豚為水蓄也,茯苓以泄水,桂枝伐腎邪以保心氣,甘棗培土以制水也。因奔豚者,豚為水蓄,奔則昂首疾弛,酷肖水勢上干之象。然悸在臍下,其水勢尚在下焦,欲作奔豚,尚未發也,當先其時而治之。

_按:_此二證,一屬少陰寒氣凌心,故用桂枝加桂,溫腎散寒。病由外召寒邪,仍從太陽表治,惟加桂枝兩數,便可以溫少陰而泄陰邪矣。一屬水邪上逆,故重用茯苓以制水邪,桂枝保心氣以御水凌,甘草、大棗補脾土以制水泛。取甘瀾水者,不欲其助水性也(甘瀾水狀似奔豚而性則柔弱,故名勞水。用以先煮茯苓,取其下伐腎邪,一惟趨下也)。傷寒奔豚,惟此二方為主治。而汗後臍下悸,作奔豚之症尤多,定當以苓桂甘棗湯為治。若夫《金匱要略》中所載貴豚湯,方用半夏、生薑散結,芍藥、甘草安中氣,芎、歸和心氣,黃芩瀉火,生葛欲降先升,甘李根皮大寒折衝逆之氣,此治固驚恐而得賁豚者。其為病也,聚散靡常,作止無定,腹痛沖逆,發則為熱,退則為寒(腹痛,肝火熱邪上衝。寒熱往來,肝臟有邪而氣通於少陽也)。乃心中熱邪凝結而成,與傷寒水氣寒邪作奔豚者迥異,不可混治。

_邵評:_此言雜病亦有奔豚者,與上傷寒之奔豚不同。由於肝邪內發,上犯於心,肝膽相火內郁,是奔豚之屬於熱者,較寒水上凌逆心而作奔豚者,大相徑庭矣。蓋傷寒之奔豚因於寒,以桂枝為主藥;雜病之奔豚由火熱,當宗《金匱》方為主。

王晉三先生曰:賁豚症用三,犯肺之賁豚屬心火,犯心之奔豚屬腎寒,臍下悸欲作奔豚屬水邪。症自分途,治亦各異。

_邵評:_心火克肺金,由於火熱,宜《金匱》方治之。腎寒克心火,由於寒,用桂枝加桂法。腎水上逆凌心,由於水氣,用苓桂甘棗方。

白話文:

【奔豚】

奔豚病,源自腹部有一股氣勢強烈地向上衝擊,就像江中的野豬(奔豚病,是由腎臟積累的問題引起。發作時,從下腹部上衝至心胸,如同野豬的猛撞,因此被命名為奔豚,這就是腎氣上衝的現象),它像臀部憤怒般地攻擊。翻閱《傷寒論》,對於傷寒引發奔豚的狀況,共有兩種:一是燒針使病人出汗,針刺處受寒,形成紅腫,必定會引發奔豚。氣體從小腹上衝至心臟的,應在紅腫處進行灸療,並服用桂枝加桂湯。另一種是出汗後,病人感到肚臍下方悸動的,可能將要出現奔豚,應該使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來治療。

邵評:針刺處受寒,寒氣就會從針孔進入體內。紅腫如核,表示寒氣在針刺處積聚。心氣因為出汗而內虛,腎氣因為寒氣而上衝,導致奔豚的發作。氣體從下腹部衝向心臟,這是寒邪挾帶水氣侵犯心臟的表現。在紅腫處進行灸療,可以防止寒氣再度入侵。服用桂枝加桂湯,可以調節上衝的氣息。如果肚臍下方有悸動感,是心氣不足,腎水趁機上衝的現象。腎氣上衝,被稱為奔豚。腎臟主管水液,野豬也代表水。茯苓用於排泄過剩的水分,桂枝用來控制腎臟的邪氣,保護心氣,甘棗則培養脾胃,抑制水氣。因為奔豚,野豬代表水,奔馳的樣子很像水勢向上幹擾的情況。然而悸動在肚臍下方,水勢還在下焦,即將成為奔豚,但尚未爆發,應提前治療。

對於此兩種情況,一種屬於少陰寒氣侵犯心臟,所以使用桂枝加桂湯,溫暖腎臟,驅散寒氣。疾病源於外部的寒邪,仍然從太陽經表層進行治療,只不過增加桂枝的份量,就能溫暖少陰,調節陰邪。另一種是水邪上衝,所以大量使用茯苓來控制水邪,桂枝保護心氣,抵抗水邪的侵襲,甘草和大棗補充脾胃,抑制水氣擴散。選擇甘瀾水的原因是不想助長水性(甘瀾水形狀像奔豚,但性質柔弱,因此被稱為勞水。用它先煮茯苓,目的是下伐腎邪,使其向下流動)。傷寒引起的奔豚,只有這兩種方法可以治療。而出汗後肚臍下方悸動,成為奔豚的情況尤其多見,應該使用苓桂甘棗湯來治療。至於《金匱要略》中記載的貴豚湯,配方包括半夏、生薑、芍藥、甘草、芎、歸、黃芩、生葛和甘李根皮,用於治療因驚恐而引發的奔豚。這種病聚集或分散沒有規律,發作或停止也沒有定數,腹痛、衝擊、發作時發熱,退去時轉冷(腹痛是肝火熱邪上衝,寒熱交錯是肝臟有邪氣,且與少陽經相連)。這是心臟熱邪凝結造成的,與傷寒引起的水氣寒邪造成奔豚完全不同,不能混為一談。

邵評:這裡提到,除了傷寒以外,還有其他雜病也可能引發奔豚,與上面提到的傷寒引起的奔豚不同。這些是由肝臟內部的邪氣向上侵犯心臟引起的,肝膽的內火鬱積,是屬於熱性的奔豚,與由寒水上衝心臟引起的奔豚截然不同。一般來說,傷寒引起的奔豚是由於寒氣,主要使用桂枝;而由火熱引起的雜病奔豚,應參考《金匱要略》的配方。

王晉三先生說:奔豚症有三種類型,侵犯肺部的奔豚屬於心火,侵犯心臟的奔豚屬於腎寒,肚臍下方悸動欲發奔豚屬於水邪。症狀各自不同,治療方式也各異。

邵評:心火剋制肺金,是因為火熱,應該使用《金匱要略》的配方來治療。腎寒剋制心火,是由於寒氣,應使用桂枝加桂湯的方法。腎水向上衝擊心臟,是由於水氣,應該使用苓桂甘棗湯。

2. 動氣

(新法,參《景岳全書》)

動氣者,築築然動於臍旁上下左右,甚者連及虛里心脅,而渾身振動也。此病由於妄汗妄下,氣血大虧,以致腎氣不納,鼓動於下而作也。或由其人少陰素虧,因病而發,恆見於瘦薄虛弱之人。方書都以理中湯去白朮加肉桂倍茯苓治之,以伐腎邪,恐未切當。蓋奔豚屬水邪,而動氣屬腎虛,不若八味飲加五味、胡桃,直培根本,以收納腎氣,多服有效。

_邵評:_動氣由於土虛不能制水、水氣凝結而成,腎中虛氣逆乘土位也。若虛里穴在乳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大虛之證,治當大補。蓋由妄汗妄下,傷其正氣,其人腎氣本虛,素有動氣在於上焦,因之而發。腎真不納,治以補腎納氣為主。理中湯補脾土,去白朮嫌滯氣也,加桂苓泄水以伐腎邪。然動氣一症,是腎氣虧乏,氣少收納,非腎中水邪上逆,與奔豚不同。宜補腎氣,不宜伐腎邪。故用八味飲以補腎真,加五味子、胡桃斂納腎氣為治。

_又評:_奔豚與動氣,其因各異,辨治極當。

凡傷寒至發動氣(腎陰腎陽俱虛,致有動氣),必腎氣大虧,水火併衰,其見症六脈遲軟(腎陽虛脈象)、舌潤不渴、臍腹冷如冰(腎命火衰證據)、暖爐晝夜不捨(陽虛則畏寒)、飽則動緩、飢則動甚(中虛之據),於此可知其下虛,非大劑八味(補腎扶陽之法)多服不除(此是腎中陽虛而作動氣者),寒甚加炮姜。

若止少陰水虧,動氣亦不甚(此腎陰大虧而陽不虛者,故動氣亦不甚),必有舌乾口燥脈數可憑,宜都氣飲加胡桃肉以納之,左歸飲加減亦可。

_邵評:_陰虧虛熱見症,脈象與上陽虛者,自是不同,都氣飲、六味丸加五味子,以補陰納氣壯水之劑。此言傷寒之發動氣者。

雜證虛亦發動氣,宜照本病施治,如怯弱痢疾之類。

_邵評:_雜證之有動氣,總由脾腎兩虛,參合其所患之本病而辨別治之。

白話文:

[動氣]

(新的解釋方式,參考《景嶽全書》)

動氣,是指一種在肚臍周圍上下左右的跳動感,嚴重時甚至會連帶影響到心臟和側胸,導致全身震動。這種病狀常發生在過度流汗或濫用瀉藥後,導致氣血大量流失,進而使腎氣無法正常運行,從而在下方產生鼓動。也可能由於原本就有少陰虧損的人,在生病時引發,通常在體型瘦弱、身體虛弱的人身上較常見。傳統療法多半使用理中湯去掉白朮,並加倍加入肉桂和茯苓來治療,目的是為了排除腎臟的邪氣,但這種做法可能並不恰當。因為奔豚症是水邪所引起,而動氣則是由腎虛所致,更適合使用八味飲加上五味子和胡桃,直接滋補根本,以收納腎氣,多服用可以見效。

_邵評:_動氣的形成源於脾胃虛弱,無法控制水分,導致水分在體內凝結,這是腎中的虛氣逆向上升至脾胃位置所致。如果虛裏的部位在乳房下方,其跳動可以透過衣物感知,這表示宗氣已瀉出。這是大虛的症狀,治療應該以大補為主。一般來說,是由於過度流汗或濫用瀉藥,傷害了正常的氣血,患者本身腎氣就虛弱,原本就在上焦有動氣的存在,因此被引發。腎臟的真氣無法收納,治療應以補腎和收納氣血為主。理中湯能補脾土,去掉白朮是怕它滯留氣血,加上桂苓可以排出水分,以排除腎邪。然而,動氣的病症,是腎氣缺乏,氣血不易收納,並非腎臟中的水邪上逆,和奔豚症不同。應該補充腎氣,而非排除腎邪。因此,使用八味飲來補腎真氣,加上五味子和胡桃以收納腎氣。

_再評:_奔豚症和動氣,病因各有不同,辨別和治療方式非常適切。

對於感冒導致的動氣(腎陰和腎陽都虛弱,導致動氣的出現),必定是腎氣大量虧損,水火同時衰退,可從脈搏遲緩(腎陽虛的脈象)、舌頭濕潤無渴感、肚臍和腹部冰冷(腎火衰的證據)、日夜都需要取暖(陽虛會畏寒)、飽食時動氣緩慢、飢餓時動氣劇烈(中虛的根據)等現象得知其下部虛弱。除非大量服用八味飲(補腎扶陽的方法)多次,否則不會消除(這是腎中陽虛導致的動氣)。在寒冷情況下,可以加入炮製的薑片。

如果只有少陰水虧,動氣不會太嚴重(這是腎陰大虧但陽氣未虛的狀況,所以動氣不會太嚴重),必定會有舌頭乾燥、口渴、脈搏快速的現象,適合服用都氣飲加上胡桃肉來收納,或者左歸飲加減也可以。

_邵評:_陰虧虛熱的症狀,脈象與上述陽虛的情況截然不同,都氣飲、六味丸加上五味子,都是補陰、收納氣血、壯水的藥物。這是在描述感冒引起的動氣。

對於雜症的虛弱也會出現動氣,應針對本身的疾病來進行治療,例如膽小、慢性腹瀉等。

_邵評:_雜症中出現的動氣,總是由脾腎雙虛所致,應綜合考量患者本身的疾病,進行區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