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三 傷寒變證 (1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傷寒變證 (16)

1. 痰飲兼寒

嘔吐不渴,舌胎白滑,或兼咳嗽者,此痰飲兼寒邪也,二陳湯加桂枝、乾薑、薑汁。

_邵評:_寒飲內伏於胃,上升射肺,故嘔吐咳嗽。寒邪有飲,則口不渴。白滑胎者,寒痰也。故用滌痰溫散之法。

白話文:

症狀

患者嘔吐,但沒有口渴,舌苔白滑,可能伴隨咳嗽,這是痰飲和寒邪共同作用的表現。

治療

可以使用二陳湯,再加上桂枝、乾薑、薑汁。

解釋

寒飲停留在胃中,向上攻入肺部,因此引起嘔吐和咳嗽。由於是寒邪導致的飲邪,所以患者沒有口渴的感覺。白滑的舌苔是寒痰的表現。因此,治療要採用化痰溫散的方法。

2. 痰飲兼火

嘔吐微渴(痰飲兼胃火,則口微渴),兼見咳嗽(痰火刑肺則咳),舌胎淡紅而鮮(胃津虧而有火)或帶微白者(微白者,痰也),此痰飲兼胃火也。溫膽湯,加枇杷葉(薑汁炒)、黑梔子(薑汁炒)。

_邵評:_和胃化痰,宣肺清熱,此方極效。

白話文:

患者出現嘔吐,口渴卻不劇烈(痰飲與胃火並存,因此口渴程度輕微),同時伴有咳嗽(痰火灼傷肺部,所以會咳嗽),舌苔淡紅色且鮮豔(胃液不足,但伴有熱氣),或舌苔帶有微微白色(白色表示有痰),這些症狀表明患者同時患有痰飲和胃火。

治療方法:服用溫膽湯,加入枇杷葉(用薑汁炒製)、黑梔子(用薑汁炒製)。

邵評

溫膽湯加枇杷葉、黑梔子,能和胃化痰、宣肺清熱,對於治療此病症非常有效。

說明

  • 痰飲:指痰濕積聚於體內。
  • 胃火:指胃部熱氣過盛。
  • 溫膽湯:中藥方劑,具有清熱化痰、理氣止嘔的功效。
  • 枇杷葉:中藥,具有潤肺止咳、化痰止嘔的功效。
  • 黑梔子:中藥,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

3. 胃中虛寒

納穀不受、時嘔涎沫、舌潤不渴、右關濡軟,此胃中虛寒也。六君子湯,加砂仁、乾薑。嘔涎沫者(飲也),加益智仁攝之(溫中攝飲)。吐痰飲者,加桂枝、姜皮(滌飲和中)和之。

_邵評:_寒邪格拒則不納,有寒飲則嘔涎沫,無熱則舌潤不渴。脈濡軟,胃虛也,故用補中化痰而溫散。

白話文:

病人吃不下東西,偶爾會嘔吐出唾液,舌頭濕潤但口不渴,右關脈摸起來軟弱無力,這是胃部虛寒造成的。可以用六君子湯,再加入砂仁、乾薑。如果病人嘔吐的是唾液(這是寒飲),可以加入益智仁來溫中收攝寒飲。如果病人吐出的是痰液,可以加入桂枝、生姜皮來溫散寒飲,使胃氣和暢。

邵評

寒邪阻礙胃氣,所以無法正常進食。胃中有寒飲就會嘔吐出唾液。因為沒有熱證,所以舌頭濕潤不渴。脈象軟弱,是胃氣虛弱的表現。因此用六君子湯補中化痰,再加入溫散寒邪的藥物來治療。

4. 熱傷胃津

暑熱之邪不解,的干胃中津液,舌紅鮮澤,口渴,食入即嘔,當戒腥油膩物,此熱傷胃津。用二陳湯去甘草,加釵斛、薑汁炒竹茹;或溫膽湯去枳實、甘草,加梔、豉、金斛。

_邵評:_濕熱暑疫之邪,入於陽明,胃中津液受傷,而嘔吐津虧,胃熱則舌鮮紅而口渴,故以和胃生津化痰為治。

白話文:

暑熱的邪氣沒有消散,導致胃裡的津液被消耗,舌頭紅而光亮,口渴,吃東西就吐,應該忌口腥油膩的食物,這是暑熱傷了胃津。可以用二陳湯去除甘草,加入釵斛、薑汁炒竹茹;或者用溫膽湯去除枳實、甘草,加入梔子、豆豉、金斛。

邵評

濕熱暑疫的邪氣,進入陽明經,胃中津液受損,而嘔吐津液不足,胃熱則舌頭鮮紅而口渴,所以用和胃生津化痰的藥物來治療。

解釋

  • 暑熱之邪:暑熱的邪氣,指的是夏季暑熱的病邪。
  • 的干:消耗、損傷。
  • 胃中津液:胃裡的津液,指胃液和消化液。
  • 舌紅鮮澤:舌頭紅而光亮,是胃熱的表現。
  • 食入即嘔:吃東西就吐,是胃津不足的表現。
  • 戒腥油膩物:忌口腥油膩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助熱。
  • 熱傷胃津:暑熱傷了胃裡的津液。
  • 二陳湯:中藥方劑,用於治療痰濕、咳嗽、胸悶等症。
  • 溫膽湯:中藥方劑,用於治療胸悶、心煩、嘔吐等症。
  • 釵斛:中藥名,指金釵石斛。
  • 竹茹:中藥名,指竹子的莖皮,有清熱止嘔的作用。
  • 梔:中藥名,指梔子。
  • 豉:中藥名,指豆豉。
  • 金斛:中藥名,指金釵石斛。
  • 和胃生津化痰:和胃、生津、化痰,指治療胃熱、津液不足、痰濕的藥物作用。

5. 胃陰虛餒

如大汗後,胃中津液大虛、嘔吐不納(汗後陰傷胃弱,而嘔吐不納)、口渴(津虧口渴)、舌胎白嫩(胃虛舌也)者,胃陰虛也。宜金水六君煎(滋水清金而和胃陰)加麥冬、沙參,以和胃陰。

白話文:

如果大量出汗後,胃裡的津液嚴重不足,出現嘔吐、食物不消化,口渴,舌苔白嫩的情況,就屬於胃陰虛。建議服用「金水六君煎」,加入麥冬、沙參,以滋陰清熱,調和胃陰。

6. 嘔吐不已

此有升無降,宜鎮逆法,用旋覆花、代赭石、半夏、茯苓、新會皮,虛者加人參。

_邵評:_胃不下行而上逆,氣升嘔吐,用鎮逆降胃之法,極是。

白話文:

這情況是氣往上走,而沒有往下走,應該採用鎮逆的方法,使用旋覆花、代赭石、半夏、茯苓、新會皮,如果體虛的話,還要加入人參。

邵評

胃部氣機往下走不通,反而是往上逆,導致氣往上衝,嘔吐,使用鎮逆降胃的方法,非常合適。

說明:

  • 升無降:指氣機往上走,而沒有往下走。
  • 鎮逆法:指用藥物來抑制氣往上逆的現象。
  • 旋覆花、代赭石、半夏、茯苓、新會皮:這些都是中藥材,有鎮逆降氣、和胃止嘔的功效。
  • 虛者:指身體虛弱的人。
  • 人參:補氣血,可以增强體虛者抵抗力。

現代醫學理解:

這段古文描述的是胃部功能紊亂,導致氣機逆流,出現嘔吐的症狀。中醫藥物通過調節氣機,抑制氣逆,改善胃部功能,達到治病的目的。现代医学则根据病因进行治疗,例如消化不良,胃炎等。

7. 胃氣虛寒

素有內寒之人(其人脾胃陽虛而中寒者),復感寒邪,當溫中散寒。若大發其汗,胃中谷氣化汗外達,則胃氣轉餒,蛔失穀氣以養,則不安而上逆。仲景云: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蛔是也。故凡傷寒吐蛔,雖有大熱,忌用寒涼(病既是寒,寒則傷陽,故禁寒涼),乃大凶之兆。

急用理中湯(扶陽)去甘草,加椒梅(和肝化蟲)主之。蓋蛔聞甘而起,遇酸而伏(酸以和肝),見苦(苦以殺蟲)則安也。

蛔吐不止者死,吐蛔不能食者亦死(胃散中傷,木賊土敗,故死)。以上述古。

白話文:

長期脾胃功能不足、體內寒氣較重的人,如果再次受到寒邪的侵襲,應該採取溫暖中焦、散除寒氣的治療方法。若使用過量發汗的手段,會導致胃中的食物能量轉化為汗水排出體外,進而使胃氣變得虛弱,蟲子因失去食物能量的養護而產生不適,甚至逆流至食道。根據張仲景的理論,這種情況下病人即使出現高熱症狀,也不宜使用寒涼藥物進行治療(因為病情本已屬寒性,再施用寒涼藥物會傷及陽氣,這是極為危險的)。

對於傷寒期間出現吐蟲現象的患者,即便他們同時伴有高熱,也要避免使用寒涼藥物,這是預示病情危急的徵兆。在治療時,應使用理中湯(具有溫中扶陽的功效)去除甘草,加入花椒和梅子(有助於調和肝氣、化解蟲患)進行治療。因為蟲子聞到甜味會被引發活動,遇到酸味會被抑制,看到苦味則會感到舒適安定。

若患者持續吐出蟲子而不見停止,這表示病情危急;若患者吐出蟲子但無法正常進食,同樣表示胃部功能嚴重受損,肝木破壞了土元(脾土),因此生命垂危。以上所述,皆為古人的醫學智慧。

_邵評:_中陽虛而受寒,宜溫中散寒為治。反大汗之,則胃陽益傷,不能化穀氣以養蛔,則蛔上逆而從口出也。蓋陽虛而有寒邪,復發汗以傷其陽,則胃陽虛而胃中冷,故用椒梅理中法溫之。

白話文:

當人出現中焦(脾胃)陽氣不足且受到寒冷侵襲的情況時,應該使用溫和的方法來驅除寒冷。如果反而大量出汗的話,會進一步損傷胃部的陽氣,無法消化食物營養供應蛔蟲所需,因此蛔蟲就會向上逆行並從口中出來。因為陽氣不足又有寒邪存在,再透過發汗的方式去傷害陽氣,那麼胃中的陽氣就更弱了,所以要用花椒、梅花等藥物配合理中丸一起治療,達到溫暖的效果。

8. 肝邪犯胃

按:吐蛔,仲景列於厥陰篇內,則為肝邪犯胃可知。凡傷寒,如見寒熱乾嘔、心胸格拒,或吐痰涎濁沫,或吐酸苦黃綠之水(木火升騰,濁陰上逆),或吐蛔下蛔,皆屬厥陰乘犯陽明。治宜泄肝和胃,如川連、桂枝、烏梅、川椒(炒黑)、生白芍、淡吳萸(淡水炒)、黃芩、茯苓(酸苦辛溫以泄肝和胃)。

_邵評:_厥陰屬肝木,為至陰之經。陰極則陽生,木中有相火。凡病邪傳入厥陰,深沉之至邪,每挾木火內燔,勢必順乘陽明而犯胃,傷耗陰津胃液,而見症如此。治宜泄厥陰以安陽明為法。

白話文:

根據《傷寒論》記載,吐蛔這一症狀被列在厥陰篇裡,說明這屬於肝氣犯胃造成的。一般來說,傷寒患者如果出現寒熱乾嘔、胸悶氣悶、吐出痰涎濁沫、吐出酸苦黃綠色的水(這是因為肝木火氣上升,濁陰逆流上湧),或者吐出蛔蟲、排出蛔蟲,這些都是厥陰經氣乘犯陽明經氣所導致的。治療方法應該以瀉肝和胃為主,可以使用川連、桂枝、烏梅、川椒(炒黑)、白芍、淡吳萸(淡水炒)、黃芩、茯苓等藥物,這些藥物具有酸苦辛溫的特性,可以瀉肝和胃。

邵氏評述:厥陰經屬於肝木,是陰氣最盛的經脈。陰氣極盛則陽氣生發,肝木中蘊藏著相火(心火)。當病邪侵入厥陰經,這種深沉的邪氣往往會挾帶肝木之火,在體內燃燒,勢必順著陽明經氣而犯胃,消耗陰津胃液,因此出現上述症狀。治療方法應該以瀉泄厥陰經氣,安撫陽明經氣為原則。

如泄肝和胃不效,乃胃中虛空若谷,客氣逆犯上衝。須鎮逆安胃,宜人參、茯苓、半夏、代赭石、炒川椒、烏梅肉、川楝子之類(酸苦泄肝,鎮逆安胃)。

白話文:

如果瀉肝和胃的藥物效果不佳,可能是因為胃中空虛如谷,外來的氣逆襲上衝。必須要鎮逆安胃,可以選用人參、茯苓、半夏、代赭石、炒川椒、烏梅肉、川楝子等藥物(酸苦味可以瀉肝,鎮逆安胃)。

9. 邪陷厥陰

凡傷寒暑濕溫熱之邪,上阻氣分則身熱耳聾,入於營分則舌絳神昏,治法當清解心營肺衛。如連翹、淡竹葉、滑石粉、川貝母、天竺黃、鮮菖蒲、淡竹茹、綠豆皮之類,以清上焦。若身熱不解、口渴胸痞、耳聾乾嘔、吐蛔拒納,此暑濕內蒸,其邪漸結厥陰之界,乃險證也(暑濕熱邪內陷厥陰、至陰之分,結閉不宣,蛔不安而上出,危險之證。急用苦辛開結達邪)。

白話文:

凡是受到寒邪、暑邪、濕邪、溫邪、熱邪的侵襲,若邪氣上犯,阻滯於氣分,則會出現身熱耳聾的症狀;若邪氣深入營分,則會出現舌頭發紅、神志昏迷的症狀。治療應當採用清解心營肺衛的方法。

例如,連翹、淡竹葉、滑石粉、川貝母、天竺黃、鮮菖蒲、淡竹茹、綠豆皮等藥物,可以清熱解毒,以清上焦。

如果出現身熱不退、口渴胸悶、耳聾乾嘔、吐蛔拒食的情況,這是暑濕內蒸,邪氣逐漸積聚於厥陰之界,屬於危險的症狀(暑濕熱邪內陷厥陰、至陰之分,阻塞不通,蛔蟲不安而上涌,屬於危險的症狀。必須緊急使用苦辛藥物,開結達邪)。

宜川連、半夏、枳實、菖蒲、茯苓、黃芩、乾薑(苦辛以開痞結之邪),苦辛以開內結。

_邵評:_溫熱暑濕之邪,從口鼻吸受,始在上焦氣分,或漸入營,與傷寒見症不同,治法亦異。當宗河間三焦立法,分心營肺衛論治。上焦之邪不解,蔓延中下而入里,入里之後,可以治同傷寒。故治溫暑與傷寒,始異而終同也。惟藥味宜輕清宣泄上焦,滌痰化熱。

白話文:

宜川連、半夏、枳實、菖蒲、茯苓、黃芩、乾薑,這些藥物都具有苦辛的性質,可以打開由邪氣引起的痞結和內結。

_邵氏評論:_溫熱暑濕之邪,從口鼻吸入,一開始停留在上焦的氣分,然後可能逐漸侵入營分,這與傷寒的表現不同,治療方法也應有所區別。應該依照河間三焦的理論,分別針對心、營、肺、衛進行治療。如果上焦的邪氣沒有去除,就會蔓延至中焦和下焦,最終進入里,進入里之後,就可以用治療傷寒的方法來處理。所以治療溫暑和傷寒,雖然一開始有所不同,但最終會走向相同的治療方向。然而,藥物選擇應該以輕清宣泄上焦、化痰解熱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