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三 傷寒變證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傷寒變證 (15)

1. 胃脘陽虛

凡食入嘔吐或納少不變(胃陽虛弱,不能變化穀食,則嘔吐納少)、脈細小而弦(陽虛則脈細小,弦為肝木犯胃)或右脈弦大(弦為胃減,大則為虛)、脘中滿痛、大便欲解未通(陽虛氣不運行,故滿痛而欲便不通),此胃脘陽虛,肝木未亢(胃中陽虛而肝木未曾犯土,當專治胃)。治宜專益胃陽,人參半夏茯苓陳皮乾薑、吳萸主之(通補胃陽)。

2. 胃氣不降

夫脾主升,胃主降。若因佛怒動肝,肝木犯胃,胃陽受傷,不能傳及小腸,變化失司,大便不解,納穀不飢,吞噫酸水,甚至胃底釀積之物上湧為吐,此胃氣不主下行故也。法當溫胃陽,制肝逆為治,宜熟附、乾薑白芍、吳萸、枳實、炒白粳米主之。

_邵評:_脾以上升為宜,胃以下行為順。因怒動肝,肝逆乘胃,胃氣不得下行,食不變化,挾肝火上升而嘔吐也。此與上條不同。上條只胃脘陽虛,無肝木乘侮,專理胃陽為治。此則胃陽受傷,因怒而肝火上升犯胃,故吞噫酸水,酸為肝味也。胃升不降,甚至胃底上泛,湧逆吐出。其胃陽之衰弱已極,肝木之亢逆莫制,幾有胃陽虛脫之變。急當溫胃通陽、制肝降逆為治。

3. 肝逆犯肺

凡病氣自左升,腹中膨脹,嘔吐涎沫、酸苦黃水,則咳嗆不已,此肝氣逆乘,過胃犯肺。法宜制肝和胃,須陳皮半夏茯苓、川椒、烏梅、萸湯炒川連、薑汁炙枇杷葉主之。

_邵評:_氣自左升者,肝氣也。肝氣升則腹脹。犯胃上逆,則吐涎沫、酸苦黃水。肝挾相火,木火刑金,乘肺而作咳嗆。已過胃而上升莫制矣,宜平肝和胃治之。

_廉按:_此證嘔吐咳嗆,雖肝火犯肺,然細揣其因,必胃中有水飲內伏,肝氣挾水飲上升,木火刑金,飲邪射肺,肺氣不降而咳逆也。當參入理肺滌飲、清降木火之劑為妥。

4. 陰濁犯胃

有氣從小腹上衝,為嘔為脹,所吐皆黑綠苦水,此屬下焦陰濁,沖逆犯胃,厥陰穢氣上逆也。宜川椒、烏梅、連制茱萸、茯苓川楝子(醋炒)、小茴香(鹽水炒)、黑梔(薑汁炒)等(方中須用通陽泄濁鎮逆之味為妙),以制肝逆;胃氣虛者(肝升犯胃,未有不由中陽虛弱者),加人參

_邵評:_少腹為肝之部分。肝居下焦,其氣上衝,則濁陰隨之上逆,故嘔而且脹。吐出黑綠苦水,是胃底之濁水,被下焦之陰濁沖逆而上泛也。急當鎮胃平肝、通陽泄濁治之。

5. 肝絡伏飲

凡氣衝偏左,厥逆欲嘔,嘔盡方適,此伏飲在於肝絡也。宜辛以通之,淡吳萸(鹽水炒)、半夏茯苓、薑汁、旋覆花代赭石主之。

_邵評:_肝主一身脈絡,從左上衝者,肝氣也。肝挾飲邪上逆,入於絡中,則厥而嘔吐,宜和肝宣絡滌飲治之。

6. 熱邪內結

痞悶嘔濁、不寐不飢、舌黃口渴,此熱邪內結(舌黃渴嘔,熱結之徵)。治宜辛通苦降法,黃芩、川連、半夏枳實、薑汁之類主之。

_邵評:_熱邪痞結陽明,治以苦辛開泄。

7. 暑穢內結

吸入暑穢,先走膜原。膜原是胃絡分布,故上逆而為嘔吐、脘悶而痛、寒熱不解、舌黃而渴,此暑穢內結。宜瀉心法(開痞化邪之汕,如薑製川連、黃芩半夏枳實、藿梗、滑石通草鬱金之類。

_邵評:_暑穢自口鼻吸,從上直行中道而走膜原。膜原者,脾與胃以膜相聯,為半表半裡之界。暑熱穢邪,結於膜原,而嘔吐寒熱,宜苦辛開泄治之。然惟舌黃可用瀉心法。

_又評:_舌白胎者,不宜陷胸、瀉心,宜杏、蔻、桔、橘苦辛開肺。如邪入膜原,舌胎粉白,當用吳又可達原飲;舌黃膩厚者,非瀉心不可。

8. 濕熱相蒸

胃中有火,脾家有濕,濕熱相蒸,以致嘔吐不納、時飢時飽、渴不多飲(熱則口渴,有濕故不多飲)、舌胎微黃黏膩(濕熱舌胎),此胃熱蒸脾濕之驗也。治宜寒熱兼施,用川連、乾薑茯苓半夏、廣皮、黃芩澤瀉枳實、薑汁(此即瀉心湯加利濕之品)。

_邵評:_脾濕胃熱,蘊結中官,格拒不開而作嘔吐,治以和中開痞、清滲濕熱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