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三 傷寒變證 (15)
卷之三 傷寒變證 (15)
1. 胃脘陽虛
凡食入嘔吐或納少不變(胃陽虛弱,不能變化穀食,則嘔吐納少)、脈細小而弦(陽虛則脈細小,弦為肝木犯胃)或右脈弦大(弦為胃減,大則為虛)、脘中滿痛、大便欲解未通(陽虛氣不運行,故滿痛而欲便不通),此胃脘陽虛,肝木未亢(胃中陽虛而肝木未曾犯土,當專治胃)。治宜專益胃陽,人參、半夏、茯苓、陳皮、乾薑、吳萸主之(通補胃陽)。
白話文:
凡是吃東西就嘔吐,或吃得少又不消化(胃陽氣虛弱,無法將食物轉化,因此嘔吐和食慾不振)、脈象細小而弦緊(陽氣虛弱則脈象細小,弦緊是肝木犯胃的表現)、或者右手脈象弦緊而有力(弦緊代表胃氣虛弱,有力則代表虛弱)、胃脘部滿脹疼痛、想上廁所卻排便不順(陽氣虛弱,氣機不流通,所以胃脘部滿脹疼痛,想上廁所卻排便不順),這些都是胃脘陽氣虛弱,肝木尚未亢盛的表現(胃中陽氣虛弱,但肝木尚未犯土,應該專注治療胃)。治療方法應該專注於益補胃陽,以人參、半夏、茯苓、陳皮、乾薑、吳茱萸為主藥(這些藥物可以通補胃陽)。
2. 胃氣不降
夫脾主升,胃主降。若因佛怒動肝,肝木犯胃,胃陽受傷,不能傳及小腸,變化失司,大便不解,納穀不飢,吞噫酸水,甚至胃底釀積之物上湧為吐,此胃氣不主下行故也。法當溫胃陽,制肝逆為治,宜熟附、乾薑、白芍、吳萸、枳實、炒白粳米主之。
_邵評:_脾以上升為宜,胃以下行為順。因怒動肝,肝逆乘胃,胃氣不得下行,食不變化,挾肝火上升而嘔吐也。此與上條不同。上條只胃脘陽虛,無肝木乘侮,專理胃陽為治。此則胃陽受傷,因怒而肝火上升犯胃,故吞噫酸水,酸為肝味也。胃升不降,甚至胃底上泛,湧逆吐出。其胃陽之衰弱已極,肝木之亢逆莫制,幾有胃陽虛脫之變。急當溫胃通陽、制肝降逆為治。
白話文:
脾臟的功能是向上升發,胃的功能是向下降濁。如果因為生氣而導致肝氣上升,肝氣侵犯胃,胃部的陽氣受損,無法將食物傳輸到小腸,消化功能失調,就會出現大便不通、食慾不振、打嗝泛酸、甚至胃裡積存的食物向上湧吐的情況。這是因為胃氣不能向下運行造成的。治療方法應該溫暖胃陽,抑制肝氣逆上,可以用熟附子、乾薑、白芍、吳茱萸、枳實、炒白米等藥物來治療。
邵評
脾臟應該向上升發,胃臟應該向下運行,這是它們正常的運行規律。由於生氣導致肝氣逆上,侵犯胃部,胃氣不能向下運行,食物無法正常消化,同時夾雜着肝火向上升發而引起嘔吐。這與上一個條目有所不同。上一個條目只是胃脘陽氣虛弱,沒有肝氣乘犯,只需要溫補胃陽即可。而這個條目是胃陽受損,因為生氣導致肝火上升,侵犯胃部,所以才會出現打嗝泛酸,酸味是肝的味道。胃氣不能下降,甚至胃底的食物向上翻涌,吐出來。這說明胃陽氣虛弱到了極點,肝氣亢盛逆上,無法控制,幾乎有胃陽虛脫的跡象。應該急需溫暖胃陽,通暢氣血,抑制肝氣逆上來治療。
3. 肝逆犯肺
凡病氣自左升,腹中膨脹,嘔吐涎沫、酸苦黃水,則咳嗆不已,此肝氣逆乘,過胃犯肺。法宜制肝和胃,須陳皮、半夏、茯苓、川椒、烏梅、萸湯炒川連、薑汁炙枇杷葉主之。
_邵評:_氣自左升者,肝氣也。肝氣升則腹脹。犯胃上逆,則吐涎沫、酸苦黃水。肝挾相火,木火刑金,乘肺而作咳嗆。已過胃而上升莫制矣,宜平肝和胃治之。
_廉按:_此證嘔吐咳嗆,雖肝火犯肺,然細揣其因,必胃中有水飲內伏,肝氣挾水飲上升,木火刑金,飲邪射肺,肺氣不降而咳逆也。當參入理肺滌飲、清降木火之劑為妥。
白話文:
如果病人感到氣往上衝,從左側升起,肚子脹脹的,還嘔吐出唾液、酸苦的黃水,並且不停地咳嗽、嗆咳,這就屬於肝氣逆上,越過胃部,侵犯肺部。治療方法應該以平肝和胃為主,需要用陳皮、半夏、茯苓、川椒、烏梅、用酸棗湯炒川連、用薑汁炙枇杷葉來治療。
邵評
氣從左側升起,就是肝氣。肝氣上升就會導致肚子脹。肝氣逆上犯胃,就會吐出唾液、酸苦的黃水。肝氣夾雜著相火,木火克金,侵犯肺部,導致咳嗽、嗆咳。肝氣已經過胃而上升,難以抑制,所以應該平肝和胃來治療。
廉按
這個病症雖然是肝火犯肺導致的嘔吐、咳嗽、嗆咳,但是仔細推敲原因,一定是胃中積存了水飲,肝氣挾帶著水飲上升,木火克金,水飲邪氣侵犯肺部,導致肺氣不能下降,而出現咳嗽、逆氣。因此,應該加入理肺滌飲、清降木火藥物來治療才妥當。
4. 陰濁犯胃
有氣從小腹上衝,為嘔為脹,所吐皆黑綠苦水,此屬下焦陰濁,沖逆犯胃,厥陰穢氣上逆也。宜川椒、烏梅、連制茱萸、茯苓、川楝子(醋炒)、小茴香(鹽水炒)、黑梔(薑汁炒)等(方中須用通陽泄濁鎮逆之味為妙),以制肝逆;胃氣虛者(肝升犯胃,未有不由中陽虛弱者),加人參。
_邵評:_少腹為肝之部分。肝居下焦,其氣上衝,則濁陰隨之上逆,故嘔而且脹。吐出黑綠苦水,是胃底之濁水,被下焦之陰濁沖逆而上泛也。急當鎮胃平肝、通陽泄濁治之。
白話文:
患者感到氣體從小腹向上衝,導致嘔吐和腹脹,吐出的都是黑綠色的苦水,這屬於下焦陰濁之氣上衝逆犯胃,厥陰的穢氣上逆。應該選用川椒、烏梅、連制茱萸、茯苓、川楝子(醋炒)、小茴香(鹽水炒)、黑梔(薑汁炒)等藥物,這些藥物具有通陽泄濁、鎮逆的作用,可以制止肝氣上逆。如果患者胃氣虛弱(肝氣上逆犯胃,往往是因為中陽虛弱),可以加入人參。
少腹是肝臟所在的部位。肝臟位於下焦,其氣向上衝,就會導致濁陰之氣隨之上逆,因此會出現嘔吐和腹脹。吐出黑綠色的苦水,是胃底的濁水,被下焦的陰濁之氣衝逆而上泛。應該採取鎮胃平肝、通陽泄濁的方法治療。
5. 肝絡伏飲
凡氣衝偏左,厥逆欲嘔,嘔盡方適,此伏飲在於肝絡也。宜辛以通之,淡吳萸(鹽水炒)、半夏、茯苓、薑汁、旋覆花、代赭石主之。
_邵評:_肝主一身脈絡,從左上衝者,肝氣也。肝挾飲邪上逆,入於絡中,則厥而嘔吐,宜和肝宣絡滌飲治之。
白話文:
如果氣衝偏向左側,出現昏厥、噁心欲嘔,嘔吐完才舒服,這表示伏飲停滯在肝的經絡中。應該用辛味藥物來疏通,淡吳萸(用鹽水炒制)、半夏、茯苓、薑汁、旋覆花、代赭石等藥物可以治療。
邵評
肝主宰著全身的脈絡,從左側上衝的,就是肝氣。肝臟挾帶飲邪上逆,進入經絡之中,就會出現昏厥、嘔吐的症狀,應該用和解肝氣、疏通經絡、去除伏飲的藥物來治療。
6. 熱邪內結
痞悶嘔濁、不寐不飢、舌黃口渴,此熱邪內結(舌黃渴嘔,熱結之徵)。治宜辛通苦降法,黃芩、川連、半夏、枳實、薑汁之類主之。
_邵評:_熱邪痞結陽明,治以苦辛開泄。
白話文:
患者出現胸悶、噁心嘔吐、睡不好、食慾不振,舌頭發黃、口渴,這些都是熱邪在體內鬱結的表現。
治療應採取辛溫通陽、苦寒清熱的原則,用黃芩、川連、半夏、枳實、薑汁等藥材來疏通氣機、清熱解毒。
邵氏評曰:熱邪在陽明經鬱結,導致痞悶等症狀,故用苦辛之味開泄其熱。
7. 暑穢內結
吸入暑穢,先走膜原。膜原是胃絡分布,故上逆而為嘔吐、脘悶而痛、寒熱不解、舌黃而渴,此暑穢內結。宜瀉心法(開痞化邪之汕,如薑製川連、黃芩、半夏、枳實、藿梗、滑石、通草、鬱金之類。
_邵評:_暑穢自口鼻吸,從上直行中道而走膜原。膜原者,脾與胃以膜相聯,為半表半裡之界。暑熱穢邪,結於膜原,而嘔吐寒熱,宜苦辛開泄治之。然惟舌黃可用瀉心法。
白話文:
如果吸入了暑氣和污穢之氣,這些邪氣會首先侵犯膜原。膜原是胃經的分布區域,所以暑邪上逆就會引起嘔吐、胃脘悶痛、寒熱交替、舌苔黃厚口渴,這是暑氣內結的表現。治療方法應該採用瀉心法,用具有開痞化邪作用的藥物,例如薑製川連、黃芩、半夏、枳實、藿梗、滑石、通草、鬱金等等。
_又評:_舌白胎者,不宜陷胸、瀉心,宜杏、蔻、桔、橘苦辛開肺。如邪入膜原,舌胎粉白,當用吳又可達原飲;舌黃膩厚者,非瀉心不可。
白話文:
舌頭上有白色苔蘚的人,不適合使用陷胸和瀉心的方法治療,應該使用含有苦味和辛辣味道的杏仁、豆蔻、桔梗和橘皮來打開肺部。如果病邪進入了臟腑之間的薄膜組織,舌頭上的苔蘚呈現出粉末狀且呈白色的情況,就應該使用吳又可所創立的「達原飲」方劑進行治療。而舌頭上出現黃色黏稠厚重的苔蘚時,則必須使用瀉心的方法進行治療。
8. 濕熱相蒸
胃中有火,脾家有濕,濕熱相蒸,以致嘔吐不納、時飢時飽、渴不多飲(熱則口渴,有濕故不多飲)、舌胎微黃黏膩(濕熱舌胎),此胃熱蒸脾濕之驗也。治宜寒熱兼施,用川連、乾薑、茯苓、半夏、廣皮、黃芩、澤瀉、枳實、薑汁(此即瀉心湯加利濕之品)。
_邵評:_脾濕胃熱,蘊結中官,格拒不開而作嘔吐,治以和中開痞、清滲濕熱為主。
白話文:
胃裡有火,脾臟積了濕氣,濕熱交蒸,導致嘔吐、食慾不振、時而飢餓時而飽脹、口渴但喝不多(因為熱則口渴,但有濕氣就不會喝太多)、舌苔微黃且黏膩,這些都是胃熱蒸脾濕的症狀。治療應該同時使用寒涼和溫熱藥物,可以用川連、乾薑、茯苓、半夏、廣皮、黃芩、澤瀉、枳實、薑汁(這其實是瀉心湯加了利濕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