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一 類傷寒諸感證 (21)
卷之一 類傷寒諸感證 (21)
1. 察色八法
灰黑色舌者,足三陰雜病,而太少兩陰為多。始自白胎漸黃而灰黑者,為傳經證,或生刺點燥裂,不拘在根在尖,並宜急行攻下。
有淡灰色中起深黑重暈者,為溫病熱毒及瘟疫證。急宜涼膈、雙解等清中逐邪。
如舌灰而潤並無胎,更不變別色,始病即見,非由白黃漸變者,為挾食中寒及停飲蓄血證。當用消、用溫、用燥、用攻,因證而治。
又有屢經汗下,而灰黑不退,或滋潤,或不潤,亦不燥者,脈必虛微無力,此因汗下太過,傷陰使然。宜急救陰津,固不得用硝黃,亦不可用姜附。
總而言之,凡黑色舌胎,尖黑稍輕,根黑、全黑則死。
_拯華、光華注:_楊云峰云:舌苔由白而黃,由黃而焦,或枯黑燥裂,其舌邊胖大,舌底滑潤者,甚有舌底亦燥而絕無津液,其糙刺如砂皮,斂束如荔子者,皆固勞傷脾肺,氣虛發熱,誤用發散,益虛益熱,復用寒涼,重陰內逼,以致虛火上炎。所以白上加黃,黃上加焦,而枯黑燥裂也。不論其脈,不論其症,大劑參附養榮湯,不時灌服,多有得生者。更有其舌同一黑色,而一屬寒水侮土者,宜用附子理中;一系腎氣凌心者,宜用人參八味。其治又不相同,何也?蓋寒水侮土者,系陰盛於內,逼陽於外,外假熱而內真寒,格陽證也,其黑色只聚子舌中;腎氣凌心者,系陰盛於下,逼陽於上,上假熱而下真寒,戴陽證也,其黑色直抵於舌尖。然未有不胖且嫩者,乾燥滑潤又在所不拘也。若是實火一證,則其形必堅斂,其色必蒼老,而萬無胖嫩者耳。此一虛二寒證,皆驗舌者所必知也。
四曰灰色,灰色不列五色,乃色之不正也。舌見灰色,病概非輕,均里證,無表證,有實熱證,無虛寒證,有邪熱傳表證,有時疫流行證、鬱積停胸證、蓄血如狂證。其證不一,而治法不外寒涼攻下(寒涼以救真陰,攻下以除穢毒,在當用之時,不得皆為戕伐焉)。
《舌鑑》謂:熱傳三陰,則有灰黑乾薹,皆當攻下泄熱是也。又謂:直中三陰,見灰黑無苔者,當溫經散寒。此說甚謬。蓋灰黑與淡黑,色頗相似,惟灰則黑中帶紫,淡則黑中帶白之殊耳。若寒邪直中三陰者,其舌淡黑無胎,自宜溫經散寒。如熱邪直中三陰者,其舌灰黑無胎,宜三黃、白虎、大承氣並用連投。失出失人,其害非輕,願望舌者小心謹慎焉。
至於舌尖灰黑,有刺而干,是得病後猶如常飲食之故。雖症見耳聾、脅痛、發熱、口苦,非少陽病,勿用小柴胡,宜大柴胡湯,或調胃承氣加消導藥。
若傷寒已經汗解,而見舌尖灰黑,此有宿食未消,或又傷飲食,熱邪復盛之故也,以調胃承氣下之。若雜病裡熱見此舌,宜大承氣湯重加黃連。
傷寒證邪入厥陰,舌中尖見灰色,其症消渴、氣上衝心、飢不欲食、食則吐蛔者,宜烏梅丸,若雜病見此舌,為實熱里證,則宜大承氣與白虎湯合用。
白話文:
察色八法
舌頭呈現灰黑色,表示足三陰經的雜病,以太陰、少陰經的病症較多。舌苔由白色胎垢漸漸轉黃再變灰黑,是經脈循序受邪的表現,可能伴隨舌面出現刺點或乾燥裂紋,無論位於舌根或舌尖,都應積極採取攻下之法治療。
舌苔呈現淡灰色,中間夾雜深黑色斑塊,是溫病熱毒或瘟疫的徵兆,應迅速使用清熱瀉火、解毒的藥物來清除邪氣。
如果舌苔灰暗但濕潤,沒有胎垢,也沒有其他顏色變化,從發病初期就出現這種舌象,而非由白黃漸變而來,表示夾雜飲食積滯、寒邪、停飲或蓄血等病症。治療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用消食、溫中、燥濕、攻下的方法。
如果經過多次汗療法治療後,舌苔仍為灰黑色,且舌苔或濕潤或乾燥,都不呈現乾燥狀態,脈象必定虛弱無力,這是因為汗療法過度傷及陰津所致。此時應急救陰津,絕對不能使用硝石、硫磺等燥烈之品,也不能使用乾薑、附子等溫熱藥物。
總而言之,凡是舌苔呈現黑色,舌尖發黑症狀較輕,舌根發黑或全舌發黑則預後不良。
楊云峰說:舌苔由白轉黃,由黃轉焦,或枯黑乾燥裂紋,舌邊腫大,舌底濕潤,甚至舌底乾燥無津液,舌面粗糙如砂紙,收縮如荔枝,都是由於過度勞累損傷脾肺,導致氣虛發熱,誤用發散藥物,反而加重氣虛和熱邪,又使用寒涼藥物,導致陰邪內逼,虛火上炎所致。因此舌苔會由白轉黃,由黃轉焦,最後枯黑乾燥裂紋。不論脈象和症狀如何,都應大劑量服用參附養榮湯,隨時服用,常可救治。還有一些舌苔同樣是黑色,一種是寒邪客侮脾土,應使用附子理中湯;一種是腎氣虧虛而影響心臟,應使用人參八味丸。這兩種情況的治療方法不同,這是因為寒邪客侮脾土,是陰盛於內,逼陽於外,外見熱象而內實寒,是格陽證,黑色只聚集在舌頭中間;腎氣凌心,是陰盛於下,逼陽於上,上見熱象而下實寒,是戴陽證,黑色則直達舌尖。但這兩種情況舌苔都比較腫脹柔軟,乾燥濕潤的情況則各有不同。如果是實火證,舌苔必定堅硬收斂,顏色必定暗淡,絕不會腫脹柔軟。這兩種虛寒證和一種實火證,都是辨舌者必須了解的。
灰色不列於五色之中,是顏色不正的表現。舌苔出現灰色,病情通常不輕,都是裡證,沒有表證,有實熱證,沒有虛寒證,可能出現邪熱傳至三陰經的證候、瘟疫流行的證候、氣血鬱結的證候、蓄血如狂的證候等。雖然證候不同,但治療方法通常是寒涼攻下(寒涼藥物用以救治真陰,攻下藥物用以清除穢濁,在應該使用的時候,不能一概而論)。
《舌鑑》中說:熱邪傳入三陰經,就會出現灰黑乾燥的舌苔,都應該使用攻下泄熱的方法治療。又說:寒邪直中三陰,出現灰黑色無苔的舌象,應該使用溫經散寒的方法治療。這種說法非常錯誤。因為灰黑色和淡黑色顏色很相似,只是灰色中帶紫色,淡黑色中帶白色而已。如果寒邪直中三陰,舌苔是淡黑色無苔,的確應該溫經散寒。如果熱邪直中三陰,舌苔是灰黑色無苔,應該使用三黃瀉心湯、白虎湯、大承氣湯並用連續服用。判斷失誤,後果嚴重,希望辨舌者謹慎小心。
舌尖灰黑色,乾燥並有刺點,這是因為患者雖然生病,但飲食如常,雖然有耳聾、脅痛、發熱、口苦等症狀,但這並不是少陽病,不要使用小柴胡湯,應該使用大柴胡湯,或者在調胃承氣湯中加入消導藥物。
如果傷寒病已經通過汗療法治療,但是舌尖還是灰黑色,這是因為宿食未消,或者再次傷食,熱邪復盛所致,應該使用調胃承氣湯攻下。如果雜病裡熱出現這種舌象,應該使用大承氣湯加大黃連。
傷寒病邪氣入侵厥陰經,舌頭中間和舌尖出現灰色,症狀是消渴、氣上衝心、飢餓卻不想吃東西、吃東西就嘔吐蛔蟲,應該使用烏梅丸。如果雜病出現這種舌象,是實熱裡證,應該使用大承氣湯和白虎湯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