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二下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下 (4)

1. 吐利

_按:_太陰腹痛吐利,一屬寒濕,六脈沉細,舌潤不渴是也,宜理中、二陳、藿樸之類溫中散寒;一屬濕熱,舌燥口渴,小便短赤是也,宜二陳、二苓、枳實厚朴、川連之類清熱利濕。

_邵評:_太陰腹痛、吐利二證,有寒濕、濕熱二因,宜溫、宜清,治法不同,必須詳辨。

2. 太陰心得新法

東南之地,水潦歸焉,居其處者,多受濕邪之害。然閩廣濕勝,江浙則濕熱相兼。若感而為病,內應太陰居多,以太陰濕土所主也。今將太陰本病、傳經並列於下,病無遁形矣。

3. 太陰感寒

凡見腹痛、吐利交作、脘悶不食(太陰寒邪見症)、六脈沉細或伏(陰寒脈象)、舌胎黑滑或白滑(太陰寒濕舌胎)、口不渴飲,此太陰感寒本病也。當以香砂理中湯為主治(溫中散寒之法),兼外感加蘇葉,脹滿加厚朴,有食加青、陳、楂、曲之類,吐多加丁香藿香,瀉多加木香木瓜

_邵評:_此太陰感寒之正法。

4. 濕熱內結

如有腹痛痞滿、嘔吐不納(太陰濕熱見症)、舌燥渴飲,或大便泄瀉、小溲不利,或二便俱秘,此濕熱內結於太陰。急宜開之,須半夏、赤苓、厚朴、草蔻、川連、通草、廣皮、滑石之類(辛開清解之法)。如便秘吐瀉,加枳實大黃行之,此即轉入陽明也(邪結中宮,轉入陽明須兼下法)。

_邵評:_此濕熱內結之正法。

_廉按:_濕之為病,其人中氣虛,則歸太陰而為寒濕;中氣實,則歸陽明而為濕熱。

5. 濕邪內著

如發熱不已(濕伏太陰)、頭重身痛、大便順、小便澀、脘滿不飢(濕之的證)、舌胎白膩(濕邪舌胎)、脈象弦細而緩者(濕之本脈),此濕邪內著,太陰受病也。宜二陳、茅朮、厚朴豬苓澤瀉、茵陳、米仁、大腹皮之類(滲濕清利之法),濕邪去,熱自退矣。汗多加桂枝秦艽,汗少加紫蘇。

_邵評:_此濕邪內著之正法。

6. 風濕流注

若發熱一身盡痛,而兼四肢微腫者(風濕流入經絡,此風濕流注手足也。宜二陳加米仁、桂枝秦艽防己羌活木瓜、片薑黃之類(祛風利濕宣絡之法),足脛紅腫(濕熱下注)合二妙散

_邵評:_此風濕流注之正法。

7. 濕熱發黃

凡傷寒熱甚不解,但頭汗出,腹滿溺澀,目黃口渴,舌胎黃膩(濕熱舌胎),此濕熱鬱於太陰,欲發黃也。急用茵陳、二苓、枳實厚朴黃柏梔子、茅朮、秦艽車前澤瀉等利之清之(清熱利濕分解之法)。二便俱秘、小腹脹滿者,此轉屬陽明也,宜茵陳蒿湯(轉屬陽明實熱見症,故兼下法)。

_邵評:_此濕熱發黃之正法。

8. 肌表風濕

凡遇傷寒發熱之證(太陰風濕著於肌表),已經解表清裡,俱不應(雖汗而風去濕存,故不應),但看舌胎白滑黏膩(濕邪在表舌胎)、脘悶噁心、口不渴飲(濕之憑據)、雖熱不欲去衣被者(邪在肌表,故熱而不欲去衣被),此外感風濕之邪,著於太陰肌軀之表,其病尚在氣分,宜解肌法。

桂枝秦艽、紫蘇、半夏苓皮、姜皮、厚朴、廣皮之類(解肌疏風、開氣化濕之法)微微汗之,則風濕俱去矣(微汗風濕俱去,大汗風去濕存,不可不知)。

_邵評:_此肌表風濕之正法,若一身盡痛,可再加羌、防、白芷

9. 內外寒濕

若外感濕邪,又兼內傷生冷,以致寒熱泄瀉者(濕人大陰,食滯陽明,內外同病,當脾胃同治),太無神朮散加減最妙。

_邵評:_此內外寒濕之正法。

以上諸條,皆太陰本經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