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二下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下 (4)

1. 吐利

_按:_太陰腹痛吐利,一屬寒濕,六脈沉細,舌潤不渴是也,宜理中、二陳、藿樸之類溫中散寒;一屬濕熱,舌燥口渴,小便短赤是也,宜二陳、二苓、枳實、厚朴、川連之類清熱利濕。

_邵評:_太陰腹痛、吐利二證,有寒濕、濕熱二因,宜溫、宜清,治法不同,必須詳辨。

白話文:

【對於吐利的情況】

進一步說明:當脾臟(太陰)區域出現腹痛伴隨嘔吐與腹瀉,有可能是由寒濕引發的。這種情況下,六脈會呈現沉細的特徵,舌頭濕潤且不會感到口渴。針對此種情況,適合使用理中湯、二陳湯、藿香、厚樸等藥物來溫暖中焦並散去寒氣。

另一種可能是由濕熱引起的,表現為舌頭乾燥且口渴,小便顏色偏紅且量少。這種情況下,應使用二陳湯、茯苓、豬苓、枳實、厚朴、黃連等藥物來清除體內的熱度和濕氣。

邵氏評論:太陰區域的腹痛及吐利這兩種症狀,可能由寒濕或濕熱兩種原因引起。因此,在治療上,一個需要溫補,另一個則需清熱,兩者治療方法截然不同,必須詳細辨別。

2. 太陰心得新法

東南之地,水潦歸焉,居其處者,多受濕邪之害。然閩廣濕勝,江浙則濕熱相兼。若感而為病,內應太陰居多,以太陰濕土所主也。今將太陰本病、傳經並列於下,病無遁形矣。

白話文:

在東南地區,因為地勢低窪,所以多有積水,住在這地方的人,大都容易受到濕氣的侵害。然而,福建、廣東等地濕氣更盛,而江蘇、浙江一帶則是濕與熱兩種氣候同時存在。如果因這些環境因素而生病,大多會影響到脾臟,因為脾臟在中醫學中主管濕氣。現在,我把與脾臟相關的疾病以及如何由一個部位傳到另一個部位的過程一一列舉出來,這樣一來,疾病就無處遁形了。

3. 太陰感寒

凡見腹痛、吐利交作、脘悶不食(太陰寒邪見症)、六脈沉細或伏(陰寒脈象)、舌胎黑滑或白滑(太陰寒濕舌胎)、口不渴飲,此太陰感寒本病也。當以香砂理中湯為主治(溫中散寒之法),兼外感加蘇葉,脹滿加厚朴,有食加青、陳、楂、曲之類,吐多加丁香、藿香,瀉多加木香、木瓜。

_邵評:_此太陰感寒之正法。

白話文:

只要出現腹痛、嘔吐與腹瀉交替發生、胸口悶且不想吃東西(這都是太陰經受寒的症狀)、六脈呈現出沈細或是隱伏的脈象(代表體內陰寒)、舌苔呈現黑色滑潤或是白色滑潤(這是太陰經受寒濕的舌象)、而且口中並不會感到口渴想喝水,這些就是太陰經感受寒氣的基本病症。治療時應使用香砂理中湯作為主要藥方(具有溫暖中焦,驅散寒氣的作用),如果同時有外感風寒,可添加蘇葉;如果有脹滿感,則可添加厚朴;如果消化不良,可以加入青皮、陳皮、山楂、麥芽等;如果嘔吐頻繁,可加入丁香、藿香;如果腹瀉嚴重,可加入木香、木瓜。

邵氏評論:這是對於太陰經感受寒氣的正確治療方法。

4. 濕熱內結

如有腹痛痞滿、嘔吐不納(太陰濕熱見症)、舌燥渴飲,或大便泄瀉、小溲不利,或二便俱秘,此濕熱內結於太陰。急宜開之,須半夏、赤苓、厚朴、草蔻、川連、通草、廣皮、滑石之類(辛開清解之法)。如便秘吐瀉,加枳實、大黃行之,此即轉入陽明也(邪結中宮,轉入陽明須兼下法)。

_邵評:_此濕熱內結之正法。

_廉按:_濕之為病,其人中氣虛,則歸太陰而為寒濕;中氣實,則歸陽明而為濕熱。

白話文:

[濕熱內結]

如果有腹部疼痛、脹滿不適、噁心嘔吐、食慾不振(這都是太陰經濕熱的症狀)、口乾舌燥想喝水,或者大便拉肚子、小便不順,或者大小便都排不出來,這些都是濕熱在體內太陰經聚集的現象。應立即治療,通常會用到半夏、赤苓、厚朴、草蔻、川連、通草、廣皮、滑石等藥物(這些藥物具有辛辣開胃、清熱解毒的功效)。

如果併有便祕、嘔吐或腹瀉的情況,可以加上枳實和大黃,以助排便,這就表示病情已經轉入陽明經(當邪氣在中宮聚集,轉入陽明經時,必須同時使用瀉下的方法)。

_邵評:_這是治療濕熱內結的正確方法。

_廉按:_濕氣引發的疾病,如果患者中氣虛弱,濕氣就會進入太陰經,形成寒濕;如果中氣充實,濕氣則會進入陽明經,形成濕熱。

5. 濕邪內著

如發熱不已(濕伏太陰)、頭重身痛、大便順、小便澀、脘滿不飢(濕之的證)、舌胎白膩(濕邪舌胎)、脈象弦細而緩者(濕之本脈),此濕邪內著,太陰受病也。宜二陳、茅朮、厚朴、豬苓、澤瀉、茵陳、米仁、大腹皮之類(滲濕清利之法),濕邪去,熱自退矣。汗多加桂枝、秦艽,汗少加紫蘇。

_邵評:_此濕邪內著之正法。

白話文:

如果持續發燒(這是濕氣深藏在脾臟的表現)、頭部沉重且身體疼痛、大便通暢、小便不順、胃部飽脹沒有食慾(這是濕氣的確切症狀)、舌苔白且黏膩(這是濕邪在舌苔上的表現)、脈象為弦細且緩慢(這是濕氣的基本脈象),這表示濕邪已深入體內,影響了脾臟。應該使用二陳湯、蒼朮、厚朴、豬苓、澤瀉、茵陳、薏苡仁、大腹皮等藥物(這些都是用來排濕和清熱的方法),一旦濕氣被清除,熱度自然會消退。如果出汗過多,可以加入桂枝、秦艽;如果出汗較少,則可以加入紫蘇。

邵評:這是處理濕邪深入體內的正確方法。

6. 風濕流注

若發熱一身盡痛,而兼四肢微腫者(風濕流入經絡,此風濕流注手足也。宜二陳加米仁、桂枝、秦艽、防己、羌活、木瓜、片薑黃之類(祛風利濕宣絡之法),足脛紅腫(濕熱下注)合二妙散。

_邵評:_此風濕流注之正法。

白話文:

如果出現發燒且全身疼痛,同時四肢有些微腫脹的情況(這是風濕侵入經絡,也就是風濕影響到手腳的症狀)。應該使用二陳湯加上薏仁、桂枝、秦艽、防己、羌活、木瓜、薑黃這類藥物(這些藥物有祛風、利濕和疏通經絡的功效)。若是小腿出現紅腫(這是由於濕熱向下流注造成的),則應配合使用二妙散。

_邵評:_這正是治療風濕流注的正確方法。

7. 濕熱發黃

凡傷寒熱甚不解,但頭汗出,腹滿溺澀,目黃口渴,舌胎黃膩(濕熱舌胎),此濕熱鬱於太陰,欲發黃也。急用茵陳、二苓、枳實、厚朴、黃柏、梔子、茅朮、秦艽、車前、澤瀉等利之清之(清熱利濕分解之法)。二便俱秘、小腹脹滿者,此轉屬陽明也,宜茵陳蒿湯(轉屬陽明實熱見症,故兼下法)。

_邵評:_此濕熱發黃之正法。

白話文:

【濕熱導致黃疸】

凡是得了風寒,體溫高燒不退,只見頭部出汗,腹部有飽脹感,排尿困難,眼睛和皮膚呈現黃色,口渴,舌苔黃而黏膩(這是濕熱引起的舌象),這都是因為濕熱在太陰經絡中鬱積,即將引發黃疸的徵兆。應立即使用茵陳、茯苓、豬苓、枳實、厚朴、黃柏、梔子、茅朮、秦艽、車前草、澤瀉等藥物來清熱利濕,解除體內的濕熱(這是清除熱毒,利尿解濕的治療方法)。

如果大小便都無法順利排出,且感到小腹脹滿,這表示病情已經轉變為陽明實熱的症狀,應該使用茵陳蒿湯(因為轉變為陽明實熱,出現相關的病徵,所以需配合通便的治療方法)。

_邵評:_這是對付濕熱引起黃疸的正確治療方法。

8. 肌表風濕

凡遇傷寒發熱之證(太陰風濕著於肌表),已經解表清裡,俱不應(雖汗而風去濕存,故不應),但看舌胎白滑黏膩(濕邪在表舌胎)、脘悶噁心、口不渴飲(濕之憑據)、雖熱不欲去衣被者(邪在肌表,故熱而不欲去衣被),此外感風濕之邪,著於太陰肌軀之表,其病尚在氣分,宜解肌法。

用桂枝、秦艽、紫蘇、半夏、苓皮、姜皮、厚朴、廣皮之類(解肌疏風、開氣化濕之法)微微汗之,則風濕俱去矣(微汗風濕俱去,大汗風去濕存,不可不知)。

_邵評:_此肌表風濕之正法,若一身盡痛,可再加羌、防、白芷。

白話文:

[肌肉表面的風濕症狀]

當遇到感冒發燒的情況(即風濕影響到肌肉表面),即使已透過發汗的方式試圖清除體內的邪氣,卻發現效果不佳(雖然能讓風邪散去,濕邪仍殘留體內,所以治療無效)。主要症狀包括舌苔呈現白色且滑膩(這是濕邪停留在身體表面的徵兆)、胸悶惡心、口渴不顯著(這些都是濕氣過重的特徵)、即使感到熱,但不願脫掉衣服或掀開被子(因為邪氣在肌肉表面,導致身體雖熱卻不願減衣)。

這代表外來的風濕邪氣影響了身體的肌肉組織,而疾病仍處於氣分階段,適合使用解除肌肉緊繃的療法。

可選擇使用桂枝、秦艽、紫蘇、半夏、茯苓皮、薑皮、厚朴、陳皮等藥材(這些藥物有解除肌肉緊繃、疏風通氣和化解濕氣的功效),使其微微發汗,這樣風濕都能被排除(微量的汗水能同時帶走風濕,而大量出汗只能驅除風邪,濕氣仍會殘留,這一點必須注意)。

_邵氏評論:_這是處理肌肉表面風濕的正確方法,如果全身疼痛,可以再加入羌活、防風和白芷。

9. 內外寒濕

若外感濕邪,又兼內傷生冷,以致寒熱泄瀉者(濕人大陰,食滯陽明,內外同病,當脾胃同治),太無神朮散加減最妙。

_邵評:_此內外寒濕之正法。

以上諸條,皆太陰本經自病。

白話文:

如果身體外部感染了濕氣,同時內部又因為食用生冷食物受損,導致出現寒熱交錯以及腹瀉的情況(濕氣影響到大腸,食物停滯在胃部,內外同時生病,應該同時調理脾胃),這種情況下,使用太無神朮散進行適當增減治療效果最佳。

邵評:這是對於內外同時遭受寒濕的正確處理方法。

以上的各種情況,都是屬於太陰經脈本身發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