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二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下 (3)

1. 腹滿

(腹屬陰屬裡,故陽明裡證有腹滿,三陰俱有腹滿)

太陽汗後腹滿,脾胃虛而不和也,二陳湯加厚朴和之。陽明潮熱腹滿,燥屎也,下之。身黃、小溲不利而腹滿,濕熱也,茵陳蒿湯。

_邵評:_腹滿有汗後,脾胃不和之虛滿。有燥屎、濕熱二證之實滿。當分因施治。

太陰腹滿,有虛寒證,如腹滿時痛、食不下、吐利交作是也,理中湯加厚朴;有實熱證(實熱屬陽明),如腹滿大痛、咽乾便秘,或發黃,或暴下赤黃(熱邪下注),此脾家實熱,為轉屬陽明之候,宜承氣加減。合參《準繩》、《金鑑》。

_邵評:_腹滿有虛寒,是太陰本症,宜溫中;有實熱,是太陰轉屬陽明,宜下之。

白話文:

腹部屬於陰性,位於內部,所以陽明裡證會出現腹滿,三陰證也會出現腹滿。太陽病出汗後腹滿,是脾胃虛弱不和,可以用二陳湯加厚朴來調理。陽明病出現潮熱和腹滿,是燥屎積滯,需要瀉下。身體發黃、小便不利且腹滿,是濕熱內蘊,可以用茵陳蒿湯治療。太陰病腹滿,有虛寒證,例如腹滿疼痛、食慾不振、嘔吐和腹瀉交替出現,可以用理中湯加厚朴來溫中。太陰病腹滿,也有實熱證,例如腹滿劇痛、咽喉乾燥、便秘,或出現黃疸,或突然腹瀉排出赤黃色糞便,這是脾胃實熱,屬於陽明病的表現,需要用承氣湯加減來瀉熱。

2. 腹痛

邪氣入里,與正氣相搏,則腹痛。故太陽無腹痛,少陽有脅痛而無腹痛,陽明裡證有腹痛。三陰俱有腹痛,當分部位。中脘痛屬脾,脈沉遲者,內寒,理中湯;陽脈澀、陰脈弦,肝乘脾也,小建中湯。

_邵評:_三陽惟陽明有腹痛,三陰俱有腹痛,須分部位,當察其所痛之因,分別施治。

少腹痛,屬厥陰部分,四肢逆冷、小便清白(寒冷證據),是冷結膀胱,宜當歸四逆加吳萸、生薑湯溫之(少腹厥陰部位,冷結膀胱而作痛也)。如不厥冷、小便自利者,是血蓄膀胱(此項上條少腹痛來,因病在血分,故小便自利者為蓄血),宜桃仁承氣湯;小便不利者,是水蓄膀胱(病在氣分,故小便不利者為水蓄),五苓散;大小便不利者,是水熱互積(水與熱邪蓄結,故二便俱不利),八正散。

白話文:

邪氣入侵身體內部,與身體正氣交戰,就會產生腹痛。因此,太陽經沒有腹痛,少陽經會有脇痛但沒有腹痛,陽明經陽證有腹痛。三陰經都有腹痛,但是需要區分部位。中脘痛屬於脾經,脈象沉緩者為內寒,適用[理中湯];陽脈澀滯、陰脈弦緊,是肝氣侵犯脾經所致,適用[小建中湯]。

_邵氏評語:_三陽經只有陽明經有腹痛,三陰經都有腹痛,必須區分部位,要觀察疼痛的病因,分別治療。

少腹痛,屬於厥陰經部位,四肢逆冷、小便清白(這些都是寒證),是因為寒氣凝結在膀胱,應該使用[當歸]四逆加吳萸、[生薑湯]溫暖化瘀(少腹厥陰部位,寒氣凝結在膀胱而引起疼痛)。如果沒有厥冷、小便自利,是血瘀在膀胱(這個條目與上條少腹痛不同,因為病在血分,所以小便自利者為血瘀),應該使用[桃仁承氣湯];小便不利,是水氣積聚在膀胱(病在氣分,所以小便不利者為水氣積聚),使用[五苓散];大小便都不利,是水氣和熱氣相互積聚(水氣和熱邪積結,所以大小便都不利),使用[八正散]。

_邵評:_少腹痛有血蓄、水蓄、水與熱俱蓄三因,分別治法甚精。惟桃仁承氣之大黃,宜用醋炒。

若大實小腹滿痛,或繞臍耕痛、不大便、脈實者(實熱內結而有燥屎,則痛而便閉),承氣湯。

_邵評:_胃腑熱實,燥屎作痛,故用下法。

發熱口渴、脈弦洪而腹痛者,屬脾熱(症脈是內有邪熱,肝火乘脾作痛),芍藥黃芩湯。腹痛欲吐利,煩躁飽悶者,防痧毒(中宮氣不通利,故吐利而痛也),當刺委中、少商等穴。合參《準繩》、《金鑑》。

白話文:

邵氏評註:

少腹痛的原因有血積、水積、水熱相兼三種,治療方法各有不同,非常精妙。其中桃仁承氣湯中的大黃,宜用醋炒。

如果腹大而滿,腹痛劇烈,或繞臍疼痛,大便不通,脈象沉實有力,這屬於實熱內結,導致燥屎積聚,所以疼痛而便秘,應該服用承氣湯。

邵氏評註:胃腑熱盛,燥屎積聚導致疼痛,所以用下法(瀉下)治療。

如果發熱口渴,脈象弦數有力,並且腹痛,這屬於脾熱,症狀和脈象表明體內有邪熱,肝火乘脾導致疼痛,應該服用芍藥黃芩湯。如果腹痛伴隨噁心嘔吐,腹脹煩躁,這可能是痧毒,因為中焦氣機不通暢,所以才會嘔吐腹痛。應該針刺委中、少商等穴位治療。以上所述,要結合《準繩》、《金鑑》等醫書綜合判斷。

_邵評:_痧穢內滯,氣閉作痛,治宜芳香開泄。

_按:_腹痛有虛實,按之癰甚屬實(拒按為實),按之痛減屬虛(喜按為虛)。有寒熱自下逆攻而上者(熱屬火,性上炎,故逆上攻病),火也;自上奔迫於下者(寒屬水,水性下達,故下迫作痛),寒也。

_邵評:_辨明虛實寒熱痛勢之不同,甚精。

_又:_傷寒腹痛,以涼水試之,其痛稍可者,熱也;轉甚者,寒也。

_邵評:_試辨寒熱之法亦當。

白話文:

邵評:痧毒積聚在體內,導致氣血流通受阻,引起疼痛。治療上應採用芳香類藥物,以開通阻塞、疏解疼痛。

按:腹部疼痛可以區分為虛和實兩種情況。若按壓時感到疼痛加重,表示病情為實(患者對按壓有抗拒感,顯示病情實質性增強);若按壓時疼痛減輕,表示病情為虛(患者對按壓有喜愛感,顯示病情虛弱化)。存在由下而上的熱邪上沖(熱屬火,具有向上趨動的特性,因此會逆向上升至腹部引起疼痛),這代表是熱症;反之,由上而下的寒邪下迫(寒屬水,具有向下流動的特性,因此會迫使腹部疼痛),則是寒症。

邵評:能區分出疼痛的虛實寒熱特徵,非常精確。

又:對於傷寒引起的腹痛,可以用涼水來進行測試。如果按壓後疼痛稍微緩解,這表示是熱性病(因為熱性病的患者在冷敷後會有暫時性的舒緩);如果按壓後疼痛反而加重,則表示是寒性病(因為寒性病的患者在冷敷後會有疼痛加劇的情況)。

邵評:這種分辨寒熱的方法也是值得提倡的。

3. 發黃

(傷寒發黃,惟陽明、太陰兩經有之)

陽明病應遍身有汗,今但頭汗出、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身必發黃者(但頭汗而身無汗,小便又不利,熱鬱不得外泄下通也,故發黃),瘀熱在裡、內外無從發泄也(又熱遏於裡而上蒸,故但頭汗而發黃也)。發汗已,身目皆黃者,大發濕家汗,風去濕不去也(大汗則風去濕存,則濕伏蒸熱而成黃)。

太陰病身當發黃,因小便不利(小便不利,濕蒸熱瘀,發黃之因),濕土為熱所蒸而黃色外現也。若小便自利、小腹硬滿者,瘀血發黃也(瘀血內蓄,小便自利為辨)。

_邵評:_以小便利不利,分發黃、蓄血,是已。惟膽汁入血為膽黃,其症治尚須補入。

白話文:

傷寒發黃,惟陽明、太陰兩經有之

陽明病

陽明病若發黃,通常會伴隨全身出汗,但現在病人只頭部出汗,小便不順暢,心中煩躁,身體一定會發黃。這是因為頭部出汗,但身體無汗,小便也不利,熱氣鬱結在體內無法宣洩排出,所以才會發黃。瘀熱困在體內,內外都無法排泄,所以才會發黃。如果已經發汗,但身體和眼睛都發黃,這是因為大汗只排出風寒,而濕氣還留在體內,濕氣蒸熱而造成發黃。

太陰病

太陰病發黃,是因為小便不順暢,濕氣蒸熱而瘀積在體內,導致發黃。濕氣在脾土中被熱氣蒸發,就會顯現黃色。如果小便通暢,但小腹硬脹,則可能是瘀血導致發黃,因為瘀血積聚在體內,小便通暢是分辨瘀血的一個特徵。

邵評

以小便是否順暢來分辨發黃是因為濕熱還是瘀血積聚,這是正確的。但膽汁進入血液導致的黃疸,其病症和治療方法還要另外補充說明。

治法:陽明發黃,乃胃家移熱於脾,必二便俱秘,黃色鮮明(胃中實熱之證),茵陳蒿湯。太陰發黃,是脾家濕熱,必小便不利、大便反快、黃色晦暗(脾經伏濕之據),茵陳五苓散。

_邵評:_發黃有太陰、陽明,濕熱、虛實之不同。若發黃而二便俱秘者,乃陽明胃實,移熱於脾,故宜用下。若發黃而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乃太陰脾濕蒸熱,故宜清利。

若發黃、汗出身冷(陰寒證據)、脈沉遲者(陰寒之脈),陰黃也,茵陳五苓加乾薑。參《準繩》。

白話文:

治療方法:陽明發黃的情況,是因為胃部的熱氣移動到脾臟,會出現二便都困難的情況,並且黃疸顏色鮮明(胃中有實熱的症狀),此時應使用茵陳蒿湯。太陰發黃的情況,則是脾部有濕熱的情況,會出現小便不順暢、大便反而快速、黃疸顏色晦暗(脾經藏有濕熱的跡象),此時應使用茵陳五苓散。

邵評:發黃可以分為太陰和陽明,還有濕熱和虛實的不同。如果發黃並且二便都困難,這代表是陽明胃部有實熱,熱氣移動到脾臟,因此需要用下法來治療。如果發黃但小便不順暢、大便反而快速,這是因為脾部有濕熱蒸發,因此需要用清利的方法來處理。

如果出現發黃、出冷汗、脈搏沈遲(都是陰寒的跡象)的情況,這代表是陰黃,應使用茵陳五苓散加上乾薑。參考《準繩》。

_邵評:_寒濕留滯而成陰黃,故宜溫通。若更陽虛,可用茵陳四逆湯。

《金鑑》云:表實無汗發黃者,宜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汗之(風濕抑遏在表,故從表汗之)。裡實不便者(陽明裡實熱結,故從里下之),宜茵陳蒿湯下之。無表裡證而熱甚者,宜梔子柏皮湯清之(無表裡證而內熱鬱蒸,故宜從中治而清之)。大便溏、小便不利發黃者,宜茵陳五苓散利之(大便溏,小便自利,濕之的據。

白話文:

邵氏認為,寒濕停滯導致的黃疸,應該溫通治療。如果患者還有陽虛的情況,可以使用茵陳四逆湯。

《金鑑》記載:如果患者外感風寒,無汗發黃,應該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發汗;如果患者裡實便秘,應該用茵陳蒿湯瀉下;如果患者無表裡證而熱甚,應該用梔子柏皮湯清熱;如果患者大便溏瀉、小便不利且發黃,應該用茵陳五苓散利濕。

濕熱內蒸,故宜滲濕熱而利之)。陰證發黃者,宜茵陳四逆湯溫之(陽虛而寒濕內伏,發為陰黃,故宜扶陽化濕而溫之)。環口黧黑、出冷汗者,陰黃死證也(陽絕見症,故死);身體枯燥如煙煤者,陽黃死證也(陰涸見症,故死)。

_邵評:_發黃,有汗、下、清、利、溫五種治法。治黃之法,不外是矣。陰黃陽絕,陽黃陰涸,均是死證。

白話文:

如果体内有湿热,就要用药渗透湿热并将其排出。如果脸色发黄属于阴证,就要用茵陈四逆汤温补。如果嘴唇周围发黑、出冷汗,是阴黄的死症。如果身体干燥得像煤灰一样,是阳黄的死症。

治疗发黄,主要有发汗、利尿、清热、利湿、温补五种方法,这都是治疗黄疸的常用方法。阴黄阳气衰竭,阳黄阴津枯竭,都是无法救治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