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二下 (2)
卷之二下 (2)
1. 太陰總要述古
理中湯,桂枝,五苓散,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三物白散,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
太陰感寒理中湯。
太陰轉屬陽明,便硬發黃,茵陳蒿湯。
太陰小便不利、身發黃,茵陳五苓散。
太陰自利不渴,臟有寒,四逆湯;惡寒、脈微、複利,四逆加人參湯。
白話文:
太陰受寒可以用理中湯。如果太陰轉屬陽明,大便硬且發黃,就用茵陳蒿湯。太陰小便不利、身體發黃,就用茵陳五苓散。太陰自利不渴,內臟有寒,就用四逆湯;如果伴隨惡寒、脈微、反覆腹瀉,就用四逆加人參湯。
太陽誤下,成寒實結胸,三物白散。
太陽誤下,熱陷太陰,腹滿時痛,桂枝加芍藥湯;腹滿大痛,桂枝加大黃湯。
白話文:
太陽病誤治向下,導致寒邪凝結於胸,可以用白散治療。若太陽病熱邪下陷太陰,腹部脹滿且時常疼痛,可以用桂枝加芍藥湯治療;若腹部脹滿疼痛劇烈,則可以用桂枝加大黃湯治療。
2. 太陰本病述古
腹滿,腹痛,發黃,吐利
太陰濕土所主,仲景以腹滿而吐、食不下、時腹自痛、自利不渴(不渴是寒)等症為太陰主病(太陰病之總綱)。乃濕土自病,非陽經注入之證也,其脈必沉而細(太陰寒濕之脈)。無論外受寒邪,內傷生冷,總以溫中散寒為主,理中湯主之。
_邵評:_太陰受邪有二端,一因外受風寒,一因內傷冷食,與他經不同也。自受寒邪,治宜溫中。
若太陰中風,其脈尺寸俱浮(浮為風脈),其症四肢煩疼者(陽邪,也可發汗),宜桂枝。其脈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也(陽微者,邪退之脈也;澀脈轉長,為陰出之陽,故愈。此論太陰桂枝證並欲愈脈)。
白話文:
腹脹腹痛,面黃嘔吐腹瀉,
這是太陰濕土主治的疾病。仲景認為腹脹嘔吐、不能進食、時常腹痛、自己排便而不口渴等症狀屬於太陰主治的疾病(太陰病的總綱)。這些都是濕土本身的疾病,不是陽經侵入的證狀,它的脈象必定是沉而細(太陰寒濕的脈象)。無論是由於外感寒邪,還是內傷寒涼,總以溫中散寒爲主,理中湯爲主。
_邵評:_太陰受邪有兩種情況,一是外感風寒,二是內傷冷食,與其他經絡不同。自己受了寒邪,治療就應該溫中。
如果太陰中風,脈象寸口部位都浮(浮脈是風脈),症狀是四肢煩疼(陽邪,也可以發汗),可以使用桂枝。脈象陽氣微弱、陰脈澀而長,這是將要痊癒的徵兆(陽氣微弱,是邪氣退去的脈象;澀脈轉長,是陰中生出陽氣,所以會痊癒。這是討論太陰桂枝證以及將要痊癒的脈象)。
太陰腹滿而痛,自利不渴者,因於寒;咽於而渴者,因於熱。因於寒,濕土自病,宜理中溫之。因於熱,病必關於陽明,或暴煩下利,或發黃便硬,此脾家熱,即屬胃家之熱,為轉屬陽明之證,宜從陽明治。
_邵評:_同是滿痛自利,著眼渴與不渴。不渴自受寒邪,故宜溫;渴是陽經熱邪傳入太陰,脾胃相連,故病關陽明,太陰熱邪轉屬胃腑,故可從陽明治。此太陰滿痛自利,以渴不渴辨寒熱,最為要訣。
傷寒脈浮而緩(緩為脾脈,浮為表脈)、身不發熱、手足自溫者,太陰也。太陰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濕從小便下去,故不發黃)。蓋寒濕傷於肌肉,不能外越皮膚,故發黃。若小便利,則濕氣下輸膀胱,便不發黃。設小溲不利,當用五苓散利之(濕傷太陰之下表,故用五苓利水以泄表)。
白話文:
太陰脾胃有積液而疼痛,並且腹瀉但不口渴的,是由於寒氣導致;喉嚨乾渴的,是由於熱氣導致。
寒氣導致,是因為脾胃虛寒,應該用溫暖脾胃的藥物治療。熱氣導致,病症必定與大腸有關,可能會出現發高燒、腹瀉、黃疸、大便乾硬等症狀,這是脾熱導致,即胃熱,屬於大腸的病證,應該從大腸著手治療。
邵評
同樣是腹脹疼痛並腹瀉,關鍵在於是否口渴。不口渴是受寒邪影響,所以應該溫補;口渴是陽經熱邪傳到太陰脾胃,脾胃相連,所以病症會涉及大腸,太陰熱邪轉移到胃腸,所以可以從大腸著手治療。太陰腹脹疼痛並腹瀉,以是否口渴來判斷寒熱,是重要的訣竅。
傷寒時脈搏浮緩(緩脈是脾脈,浮脈是表脈)、不發熱、手腳溫暖的,是太陰傷寒。太陰傷寒應該會出現黃疸,但如果腹瀉,就不會出現黃疸(濕氣從小便排出,所以不發黃)。寒濕傷及肌肉,無法穿透皮膚表面,所以會發黃。但如果小便通暢,濕氣會向下排入膀胱,就不會發黃。如果小便不通暢,就應該用五苓散利尿(濕氣傷及太陰的下表,所以用五苓散利水通表)。
然寒濕傷於太陰之表,可從小便而出;若濕熱傷於太陰之裡,又當從大便而出。故至七八日暴煩下利,雖日十餘行,只須苦辛通降,俾脾家所積腐穢,行儘自止,既不須溫,亦不須下也。
_邵評:_太陰熱邪暴煩,是里陽陡發,下利雖多,正是脾家穢積之去路,去盡則自止。此條是太陰濕熱,故脈浮緩,治當利小便。若七八日暴煩下利,是陽氣來復,脾家所有積穢,下儘自止,不須用溫與下也。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太陰寒濕下注,將成下利之兆也),此欲自利也。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太陰本有寒而陰邪又中之也),當溫之,與四逆輩。
白話文:
然而寒冷和溼氣侵入到太陰經脈的表面時,可以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如果溼熱侵犯到了太陰經脈內部,則應該通過糞便排泄出來。所以當病程發展到第七八天的時候突然感到煩躁並伴有腹瀉,即使每天拉肚子十多次,只需要使用帶有苦味和辛辣味道的食物或藥物來疏通下降通道,並使脾胃積聚的腐敗污濁物質全部排除乾淨後自然就會停止了,此時並不需要用溫補的方法治療,也不必進行瀉下的方法治療。
_ 邵氏評論: _ 太陰經絡中的溼熱導致突發性煩燥症狀,這是體內陽氣急劇上升的表現,雖然腹瀉次數較多,但這也是清除脾胃臟腑內積累的廢物的有效途徑之一,一旦這些廢物被完全清除了,腹瀉也就自動停止了。這條條文中描述的是太陰溼熱的情況,因此脈象表現爲浮緩,治療方法應該是促進小便通暢。但如果在七、八天之後出現突發性的煩燥和腹瀉的症狀,這可能是由於陽氣回覆的結果,只要將脾胃內的垃圾都清理掉,腹瀉也會自行停止,沒有必要採用溫和或者瀉下的療法。
傷寒發病後的第四五天,患者腹部疼痛,如果有轉爲向下趨勢的現象(表示太陰經絡中的冷溼正在往下走),這就預示著即將發生腹瀉。如果是腹瀉而不口渴的話則屬於太陰病症,因爲其臟器中有寒氣的原因 (太陰本身就有寒症而且又被陰邪入侵) ,這時應當採取溫暖的方式來進行治療,可以服用四逆湯等方劑。
_邵評:_太陰自受寒邪,氣機下注,故有下利之兆。自利因於寒濕,故不渴,治當溫臟祛寒。
惡寒脈微而複利,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_邵評:_惡寒而脈微下利,陽虛而陰勝也。此為陰寒下利,用四逆湯溫里、人參補虛,最為精當。
下利十餘行,脈反實者死(正虛邪實),此脾氣虛而邪氣盛故也。太陰腹滿時痛(寒邪也),誤下之,胸下結硬,而成寒實結胸,無熱證者,三物白散(寒結中宮而成實,與熱實結胸不同,故申之曰『無熱證者」,此句當著眼)。病在膈上者必吐,膈下者必利。如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
白話文:
邵氏評語
脾胃虛寒,寒邪入侵,氣機下墜,所以出現腹瀉。腹瀉是由寒濕所致,所以不口渴,治療應當溫暖臟腑,驅除寒邪。
惡寒,脈微弱且伴有下利,這是陽虛陰盛所致。這是陰寒下利,用四逆湯溫暖胃腸,人參補虛,最為恰當。
腹瀉十多次,脈搏反而有力者會死亡(正氣虛弱,邪氣旺盛),這是因為脾氣虛弱,邪氣旺盛所致。脾胃虛寒,腹痛(這是寒邪所致),誤用瀉下之藥,胸部以下結成硬塊,變成寒實結胸,沒有發熱症狀的,用三物白散(寒氣結在中宮而成實,與發熱結胸不同,所以特別說明「沒有發熱症狀」,這句話應當注意)。病在膈肌以上者必定嘔吐,病在膈肌以下者必定腹瀉。如果腹瀉不止,進熱粥一杯;腹瀉過多不止,進冷粥一杯。
_邵評:_腹滿時痛,太陰寒邪,誤與寒藥下之,寒邪與寒藥相結,成寒實結胸,與熱實結胸不同,故用溫通一法。無熱證者,不四肢煩疼也。
若太陰誤下,續得自利、脈弱、腹滿而痛,此太陽之熱邪陷於太陰之裡也。腹滿時痛為虛,宜桂枝加芍藥湯;腹滿大痛為實,宜桂枝加大黃湯。然脈弱則胃氣亦弱,故云設當用大黃芍藥者,宜減之。
_邵評:_下利為太陰本症。自利因脾實,穢盡則愈。自利因臟寒者,四逆輩溫之。此自利因太陽誤下,而邪入太陰,則腹滿時痛,當加芍藥。大實痛者,當加大黃矣。然下後脈弱,則胃氣亦弱,當小其制而減用之。雖然,下利腹痛,熱邪為患,故用芍藥。若陰寒腹痛,非芍藥所宜。仲景與大黃並提,勿得輕視。若誤下太陽,熱邪陷入太陰,是陽經注入之證,分虛實治之。
白話文:
邵評
-
若腹滿時疼痛,是脾胃虛寒所致,誤服寒涼藥物會加重虛寒狀況,導致寒邪深入胸腹,形成寒結胸症,與熱結胸症不同,所以用溫通的方法治療。若無發熱的症狀,也不會四肢煩痛。
-
若脾胃虛寒誤用瀉藥,可能會出現腹瀉、脈搏微弱、腹滿疼痛的情況,這是太陽經的熱邪入侵脾胃所致。腹滿時疼痛屬虛證,適合用桂枝加芍藥湯;腹滿大痛屬實證,適合用桂枝加大黃湯。但是,若脈搏微弱,則胃氣也虛弱,所以雖然提到可以使用大黃和芍藥,但宜適量減少用量。
-
腹瀉是脾胃虛寒的常見症狀。若腹瀉是因為脾胃鬱熱,排出宿便後就會改善。若腹瀉是因為脾胃虛寒,則可以用溫熱的藥物調理。此處腹瀉是因為太陽經熱邪誤入脾胃,導致腹滿時疼痛,所以要加芍藥。若疼痛劇烈,則加大黃的用量。但如果腹瀉後脈搏微弱,則胃氣也虛弱,應適當減少藥量。
-
腹瀉腹痛,往往是熱邪作祟,所以使用芍藥。若腹痛是陰寒所致,則不適合使用芍藥。張仲景將大黃與芍藥並提,不可輕忽。若誤用瀉藥導致太陽經熱邪入侵脾胃,形成陽經注入的證候,需根據虛實情況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