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四藥方 (2)
卷四藥方 (2)
1. 傷寒類證藥方
上藥為散,每服二錢,薄荷桔梗湯送下,日三夜二服。
雙解散
大黃(一錢),芒硝(一錢),連翹(三錢),焦山梔(三錢),黃芩(錢半),薄荷(一錢),麻黃(五分),石膏(四錢),飛滑石(六錢),生白朮(錢半),防風(一錢),荊芥(錢半),桔梗(錢半),川芎(五分),當歸(二錢),白芍(二錢),生薑(二片)
上藥以水二大碗,煎取一碗半,食遠服。
蒼朮白虎湯
蒼朮(三錢),石膏(四錢),知母(三錢),粳米(錢半),甘草(五分)
上以水盞半,煎取一盞,食遠溫服。
六—散(一名天水散)
白滑石(六兩,水飛),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溫水或新汲水調下,日三服。
辰砂六一散
六一散一料加辰砂(一錢,飛)
牛黃清心丸
陝西牛黃(二分五釐),鏡面硃砂(一錢五分),生黃連(五錢),黃芩(三錢),焦山梔(三錢),川鬱金(二錢)
為末,蒸餅糊丸,如黍米大,每服七八丸。
至寶丹
生烏犀角(一兩),生玳瑁(一兩),琥珀(一兩),鏡面硃砂(一兩,研飛),雄黃(一兩,研飛),西牛黃(五錢),龍膽(一錢,研),麝香(一錢,研),安息香(一兩五錢,為末,酒研飛淨,一兩熬膏。用水安息尤妙),金箔銀箔(各五十片,研細為衣)
先將犀玳為細末,入余藥研勻,將安息香膏重湯煮,凝成後入諸藥中,和搗成劑,丸如梧子大,蠟護,臨服剖。用人參湯化下三丸至五丸。
黃連香薷飲
香薷(一錢),黃連(酒炒,五分),厚朴(薑製,一錢)
水煎熱服。
六和湯
香薷(一錢),人參(一錢),茯苓(二錢),甘草(一錢),扁豆(一錢),厚朴(一錢),木瓜(一錢),杏仁(一錢),半夏(一錢),藿香(六分),砂仁(六分),生薑(三片),大棗(一枚)
水煎熱服。一方無香薷,有白朮。
三物備急丸
大黃(一兩),巴豆(一兩),乾薑(一兩,今之三錢弱)
上為末蜜丸。
香薷飲
香薷(一錢),厚朴(薑製,一錢),扁豆(炒,研,一錢五分),甘草(炙,一錢)
水煎,井中沉冷服之,身熱欲得汗者熱服。
黃連香薷解毒湯
黃連(六分),香薷(五分),扁豆衣(錢半),厚朴(八分),焦山梔(三錢),黃芩(錢半),黃柏(五分)
上以水二碗,煎成一碗,食遠服。
麻黃杏仁米仁甘草湯
麻黃(八分),杏仁(三錢),生米仁(六錢),炙甘草(五分)
上以水碗半,煎成一碗,食遠服。
防己黃耆湯
防己(一兩),黃耆(一兩二錢五分),白朮(七錢半),甘草(炙,半兩)
上銼,每服五錢,生薑四片、棗一枚、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傷寒類證藥方
雙解散:
大黃一錢、芒硝一錢、連翹三錢、焦山梔三錢、黃芩一錢半、薄荷一錢、麻黃五分、石膏四錢、飛滑石六錢、生白朮一錢半、防風一錢、荊芥一錢半、桔梗一錢半、川芎五分、當歸二錢、白芍二錢、生薑二片。以上藥材用水兩大碗煎成一碗半,飯後服用。
蒼朮白虎湯:
蒼朮三錢、石膏四錢、知母三錢、粳米一錢半、甘草五分。以上藥材用水半盞煎成一盞,飯後溫服。
六一散(一名天水散):
白滑石六兩(水飛)、甘草一兩。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溫水或新汲水調服,每日三次。
辰砂六一散:
六一散一料,加入辰砂一錢(飛)。
牛黃清心丸:
陝西牛黃二分五釐、鏡面硃砂一錢五分、生黃連五錢、黃芩三錢、焦山梔三錢、川鬱金二錢。研磨成粉末,用蒸餅糊做成丸藥,大小如黍米,每次服用七八丸。
至寶丹:
生犀角一兩、生玳瑁一兩、琥珀一兩、鏡面硃砂一兩(研飛)、雄黃一兩(研飛)、西牛黃五錢、龍膽一錢(研)、麝香一錢(研)、安息香一兩五錢(研磨成粉,用酒研磨飛淨,取一兩熬成膏,用水熬製安息香膏更好)。金箔銀箔各五十片(研磨成細粉作為藥衣)。先將犀角和玳瑁研成細末,再加入其他藥材研磨均勻,將安息香膏用重湯煮沸凝固後加入藥材中,混合搗成梧子大小的丸藥,用蠟封好,服用時剖開,用人參湯送服三到五丸。
黃連香薷飲:
香薷一錢、黃連(酒炒)五分、厚朴(薑製)一錢。水煎熱服。
六和湯:
香薷一錢、人參一錢、茯苓二錢、甘草一錢、扁豆一錢、厚朴一錢、木瓜一錢、杏仁一錢、半夏一錢、藿香六分、砂仁六分、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煎熱服。(另一方無香薷,有白朮)
三物備急丸:
大黃一兩、巴豆一兩、乾薑一兩(今約三錢)。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丸藥。
香薷飲:
香薷一錢、厚朴(薑製)一錢、扁豆(炒研)一錢五分、甘草(炙)一錢。水煎,放入井水中冷卻後服用,若身熱欲出汗則熱服。
黃連香薷解毒湯:
黃連六分、香薷五分、扁豆衣一錢半、厚朴八分、焦山梔三錢、黃芩一錢半、黃柏五分。用水兩碗煎成一碗,飯後服用。
麻黃杏仁米仁甘草湯:
麻黃八分、杏仁三錢、生米仁六錢、炙甘草五分。用水半碗煎成一碗,飯後服用。
防己黃耆湯:
防己一兩、黃耆一兩二錢五分、白朮七錢半、甘草(炙)半兩。切碎,每次服用五錢,加生薑四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煎成八分,去渣溫服。
(注: 以上劑量單位均為中藥傳統計量單位,現代臨床應用需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