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一 類傷寒諸感證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類傷寒諸感證 (15)

1. 看舌十法

一曰老嫩,凡物之理,實則其形堅斂,其色蒼老;虛則其體浮胖,其色嬌嫩。而病之現於舌也,其形與色亦然。故凡病屬實者,其舌必堅斂而兼蒼老;病屬虛者,其舌必浮胖而兼嬌嫩。

二曰干潤,乾者,津乏而燥;潤者,津足而滑。凡病初起而舌即於者,中竭可知;病久而舌尚潤者,液存可識。望之若干,們之卻潤者,若濕熱蒸濁,其色鮮絳;若瘀血內蓄,其色紫暗。望之若潤,捫之卻燥者,若氣濁痰凝,其胎白厚;若氣虛傷津,其胎白薄。又凡陰虛陽盛者,其舌必乾;陽虛陰盛者,其舌必滑,陰虛陽盛而火旺者,其舌必乾而燥;陽虛陰盛而火衰者,其舌必滑而濕。

三曰榮枯,榮有光彩,凡病皆吉;枯無精神,凡病皆凶。

四曰脹癟,脹者,腫也,或水浸,或痰溢,或濕熱上壅;癟者,瘦也,或心虛,或血枯,或內熱消肉。

五曰軟硬,軟者,柔也,氣液自滋;硬者,強也,脈絡失養。

六曰歪碎,歪者,斜偏一邊也,痙癢與偏枯常有;碎者,血痕、傷跡也,舌衄與抓傷當辨。

七曰舒縮,舒者,伸也。伸之無力者,氣虛也。欲伸如有線吊者,或經,或脈,非燥即寒也。麻木而伸不出者,內風挾痰也。伸以餂唇者,心熱脾燥也。伸出不收者,脾涎浸也。伸出弄唇者,中蛇毒也。縮者,卷也。邊卷者,胃液燥極也。湯飲潤之而仍但者,病去而舌未和也,尚可治。卷而縮短者,厥陰氣絕也,不治。垢膩揩去而仍縮者,亦不治。

八曰戰痿,戰者,顫掉不安,蠕蠕微動也,皆舌腦筋戰動使然,舌多紅色。如深紅赤紅而戰者,宜清降(黃石膏湯等)。紫紅瘀紅而戰者,宜寒瀉(白虎承氣湯等)。淡紅而戰者,宜峻補(十全大補湯等)。鮮紅灼紅而戰者,宜滋補(六味地黃湯等)。此舌虛火、實火皆有之,均里證,無表證,誤治即壞。

舊說指為汗多亡陽,或漏風所致,且不詳辨而概用溫補,謬也。痿者,軟而不能動也,為舌腦筋麻痹所致。淡紅而痿者,宜補氣血(人參養榮湯等)。深紅而痿者,宜涼氣血(犀角地黃湯等)。赤紅而痿者,宜瀉心導赤(導赤各半湯等)。紫紅而痿者,宜清肝瀉腑(犀連承氣湯等)。

鮮紅灼紅而痿者,宜滋陰降火(知柏地黃湯等)。惟絳紅而痿者,陰虧己極,無藥可治。舊說只云紅痿而不分類,疏甚。

九曰凸凹,凸者,起瘰也,為梟毒內伏;凹者,缺陷也,為藏形痿頓。

十曰濃淡,舌色本紅,淡於紅者,血虛也。淡紅無胎,反微似黃白胎者,氣不化液也。甚則淡紅帶青者,血分虛寒也,婦人子宮冷者常有之,久痢虛極者亦有之。濃於紅者,為絳,血熱也。尖絳者,心火上炎也。根絳者,血熱內燥也。通絳無胎及似有胎黏膩者,血熱又挾穢濁也。

白話文:

[觀舌十法]

一、老嫩:根據萬物的道理,實質的東西形狀會堅固收斂,顏色顯得蒼老;虛弱的東西形狀會浮腫肥胖,顏色顯得嬌嫩。疾病在舌頭上的表現也是這樣。所以,實證的病人,舌頭必定堅固收斂而且蒼老;虛證的病人,舌頭必定浮腫肥胖而且嬌嫩。

二、幹潤:乾燥是因為津液缺乏而乾燥;濕潤是因為津液充足而滑順。疾病剛開始舌頭就乾燥,可以知道體內津液已經耗盡;疾病持續很久舌頭仍然濕潤,可以知道體內津液還存在。遠看好像很乾燥,摸起來卻濕潤,可能是濕熱蒸騰導致的,舌頭顏色鮮艷;如果是由於瘀血在體內聚集,舌頭顏色會呈現紫暗。遠看好像很濕潤,摸起來卻乾燥,可能是氣滯痰凝,舌苔會呈現白色且厚重;如果是由於氣虛傷津,舌苔會呈現白色且薄。一般來說,陰虛陽盛的人,舌頭一定乾燥;陽虛陰盛的人,舌頭一定濕滑,陰虛陽盛而且火旺的人,舌頭一定乾燥;陽虛陰盛而且火衰的人,舌頭一定濕滑。

三、榮枯:有光澤代表健康,任何疾病都預示好轉;無精神代表枯萎,任何疾病都預示惡化。

四、脹癟:脹是指腫脹,可能是水分過多,痰多,或濕熱上升;癟是指瘦小,可能是心臟虛弱,血液枯竭,或體內熱度消耗肌肉。

五、軟硬:軟代表柔韌,氣血自我滋養;硬代表僵硬,脈絡失去滋養。

六、歪碎:歪指的是舌頭偏斜一邊,這可能是痙癢或偏枯的症狀;碎指的是舌頭上有血痕或傷疤,需要辨別是否是舌頭出血或抓傷。

七、舒縮:舒指的是伸展,無力的伸展代表氣虛;想伸展卻像被線吊住,可能是經絡或脈絡問題,不是乾燥就是寒冷;麻木無法伸展,可能內部風邪夾雜痰濕;伸舌舔脣,可能心熱脾燥;舌頭伸出不收回,可能是脾涎浸泡;舌頭伸出玩弄嘴脣,可能是中了蛇毒;縮指的是捲曲,舌邊捲曲,可能是胃液乾燥到極點;即使飲食潤滑但舌頭仍然捲曲,疾病雖然離開但舌頭還沒恢復,還能治療;舌頭捲曲縮短,可能是厥陰氣絕,無法治療;舌頭擦洗後仍然縮短,同樣無法治療。

八、戰痿:戰指的是顫抖不安,微微搖晃,通常由舌腦神經顫動引起,舌頭多呈紅色。如果舌頭深紅或赤紅並顫抖,應使用清熱降火的藥物(如黃石膏湯);紫紅或瘀紅並顫抖,應使用寒涼瀉火的藥物(如白虎承氣湯);淡紅並顫抖,應使用強烈補益的藥物(如十全大補湯);鮮紅或灼紅並顫抖,應使用滋補陰液的藥物(如六味地黃湯)。這種情況下,舌頭可能有虛火或實火,都是內部病症,沒有表面病症,錯誤治療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過去的說法認為這是大量出汗導致的陽氣流失,或是風邪入侵,但不詳細辨別而普遍使用溫補,這是錯誤的。痿指的是軟弱無法動彈,通常是舌腦神經麻痺所導致。淡紅色的痿舌,應使用補氣血的藥物(如人參養榮湯);深紅色的痿舌,應使用涼血的藥物(如犀角地黃湯);赤紅色的痿舌,應使用瀉心導赤的藥物(如導赤各半湯);紫紅色的痿舌,應使用清肝瀉腑的藥物(如犀連承氣湯)。

鮮紅色或灼紅色的痿舌,應使用滋陰降火的藥物(如知柏地黃湯)。只有絳紅色的痿舌,代表陰虛已達極點,無藥可救。過去的說法只提到紅色痿舌,並未詳細分類,非常粗略。

九、凸凹:凸起指的是淋巴結腫大,可能是體內有毒素;凹陷指的是缺陷,可能是內臟萎縮。

十、濃淡:舌頭原本應該是紅色,比紅色更淡,代表血虛。淡紅色舌頭無舌苔,反而呈現微黃白色苔,代表氣血無法轉化為津液。嚴重的情況下,淡紅色舌頭帶有青色,代表血虛和寒氣,婦女子宮寒冷時常見,長期痢疾虛弱至極時也會出現。比紅色更深的,是絳色,代表血熱。舌尖絳色,代表心火上炎。舌根絳色,代表血熱內燥。整個舌頭絳色,無舌苔或舌苔黏膩,代表血熱加上髒污混濁。

絳色且深紫,紫且乾枯晦暗,代表肝腎衰竭。紫且濕潤晦暗,代表中脘瘀血。舌頭無舌苔,呈現像是沾染煙煤的顏色,多伴有口渴,這通常是胃燥的舌象,如果不口渴、四肢冰冷,就是陰證。舌頭光亮黑色無舌苔且濕潤,代表虛寒和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