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一 類傷寒諸感證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類傷寒諸感證 (14)

1. 察舌辨證歌

西醫柯為良曰:凡舌上面有刺,刺中有腦蕊,能主嘗味,亦有胎,用以察病最為有益,西醫合信氏曰:驗舌貽形色乾溼,可辨表裡。

東醫下平用彩雲:舌之當注意者,為大、色、舌胎、潰瘍、傷創、瘢痕、腫瘍及運動狀態。

(甲)大,舌之增大者,為巨舌症。腫脹增大者,現於安魏那舌炎等。此際舌緣,有齒牙之壓痕。舌之縮小,可分假性及真性兩種。假性縮小者,現於舌之乾燥之時,主由熱性疾患而來。真性縮小者,由舌實質之萎縮而來,而又為神經疾患,如延髓球麻痹、脊髓性筋肉萎縮之一症候也。

(乙)色,蒼白色現於一切貧血。異常潮紅現於熱性病之猩紅熱等。此際之舌不獨潮紅,而乳嘴亦腫脹,故舌之表面甚為粗糙,是為覆盆子舌,或曰貓舌。

暗褐色至暗黑色之斑紋,則見於黑色毛舌。此際舌之表面,雖往往平滑,然亦有著明尖奔而呈氈毛狀者。

(丙)舌胎,正常之舌,以口腔分泌物之掩,故有一種之光澤。在於病態,則以口腔分泌物之減少,因而其舌乾燥,失其光澤,而被以舌胎。

白色之舌胎,現於一切之胃疾患,如急性及慢性胃加答兒等,此際舌多稍乾燥。又黑褐色之舌胎,則現於腸窒扶斯,舌全乾燥,處處生龜裂,而齒齦口唇,亦多呈同一之狀態。

其他白色斑狀之舌胎,現於鵝口瘡及亞布答。鵝口瘡之舌胎除去甚易,而亞布答之舌胎則拭去甚難。

飲食、牛奶、咖啡等,舌上亦被一時性之舌胎。

(丁)潰瘍、創傷及瘢痕,舌之潰瘍,有因齒牙壓迫而來者,梅毒、結核,或實扶的里,舌上亦生潰瘍。而梅毒性潰瘍治愈之後,舌上必留放線狀瘢痕。

傷創中診斷上之最要者,當癲癇或急癇發作,不隨意而咬傷其舌,於是形成傷創是也。而此傷創,常成瘢痕,永遠留存。

(戊)腫瘍,其中最要者,為乳嘴腫癌腫及梅毒性護膜腫。

(己)運動狀態,健康體之舌,當挺出之際,必真直而現於前方。若在於病態,則挺出之際,有振顫者,是見於酒客、神經衰弱症及腸窒扶斯者也,又當挺出而傾向於偏側者,則由舌筋之麻痹而來,在神經疾患則見於偏癱。

合而觀之,辨舌為診斷上之最要,中外一致,特中詳而外略耳。吳氏察舌辨證法及歌訣,深得其師葉天士先生真傳,直捷了當,大旨已備,間有未詳者,略綴三十條以補原書之缺。

白話文:

察舌辨證歌

西方醫學家柯氏認為:舌頭表面如有乳頭狀突起,其中含有味蕾,能辨別味道,也有舌苔,觀察舌頭對診斷疾病非常有益。西方醫學家信氏認為:觀察舌頭的形狀、顏色、乾濕程度,可以辨別疾病的表裡症狀。

東方醫學家則認為,觀察舌頭時應注意以下幾點:舌頭的大小、顏色、舌苔、潰瘍、創傷、瘢痕、腫脹以及舌頭的活動狀態。

(甲)舌頭的大小:舌頭增大,可能是巨舌症;腫脹增大,則可能是舌炎等疾病,此時舌緣常有齒印。舌頭縮小分為假性和真性兩種。假性縮小多見於舌頭乾燥時,常由熱性疾病引起;真性縮小則是由於舌體實質萎縮,多見於神經系統疾病,如延髓麻痺、脊髓性肌萎縮等。

(乙)舌頭的顏色:蒼白色見於各種貧血;異常鮮紅見於熱性疾病如猩紅熱等,此時不僅舌頭鮮紅,而且舌乳頭腫脹,舌面粗糙,如同覆盆子或貓的舌頭。

暗褐色到暗黑色的斑紋,則見於黑毛舌。此時舌面雖然常較光滑,但也可能出現尖而呈毛絨狀的突起。

(丙)舌苔:健康的舌頭,因為口腔分泌物的覆蓋,會呈現光澤。在病理狀態下,由於口腔分泌物減少,舌頭乾燥,失去光澤,就會出現舌苔。

白色舌苔見於各種胃病,如急性或慢性胃炎等,此時舌頭通常略乾燥。黑褐色舌苔則見於腸梗阻,舌頭乾燥,佈滿裂紋,牙齦和嘴唇也常呈現同樣狀態。

其他白色的斑塊狀舌苔,則見於鵝口瘡和口腔潰瘍。鵝口瘡的舌苔容易去除,而口腔潰瘍的舌苔則較難去除。

飲食、牛奶、咖啡等也可能在舌頭上形成暫時的舌苔。

(丁)潰瘍、創傷和瘢痕:舌頭潰瘍可能由牙齒壓迫引起,梅毒、肺結核或其他疾病也可能導致舌頭潰瘍。梅毒性潰瘍痊癒後,舌頭上會留下線狀瘢痕。

診斷上最重要的創傷,是癲癇或急驚風發作時,不自主咬傷舌頭造成的,這種創傷常會留下永久性瘢痕。

(戊)腫脹:最重要的是舌乳頭腫瘤和梅毒性黏膜腫。

(己)舌頭的運動狀態:健康人的舌頭伸出來時,應該是筆直的。如果在病理狀態下,伸舌時出現震顫,則常見於酗酒者、神經衰弱症患者和腸梗阻患者;如果伸舌時偏向一側,則可能是舌肌麻痺所致,在神經系統疾病中,偏癱患者常見此症。

總而言之,觀察舌頭是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中西方醫學都認同這一點,只是中醫更詳細,西醫較簡略。吳氏察舌辨證法及其歌訣,深得其師葉天士先生的真傳,簡潔明瞭,已涵蓋主要內容,如有不足,另補三十條以完善原書。